首页 名人故事 明朝卓敬简介资料_卓敬不避死难

明朝卓敬简介资料_卓敬不避死难

时间:2022-06-0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卓敬简介资料_卓敬不避死难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明成祖对卓敬不肯屈服大为恼火,但他极力克制,没有发作。尽管如此,明成祖仍不忍心将卓敬处死。他极力劝告明成祖杀死卓敬,以免留下后患。于是,明成祖下令将卓敬斩首并诛灭其三族。对于明太祖分封诸王,授予其兵权,且禁绝大臣劝谏,卓敬深为忧虑。

明朝卓敬简介资料_卓敬不避死难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其父太子朱标已病故)继位,是为明惠帝。燕王朱棣(明太祖第四子,王府设在北平,位于今北京市区)对惠帝即位不服,暗中策动反叛朝廷。卓敬时任户部侍郎(朝廷主管户籍财政的部门副长官),他看出燕王图谋取代惠帝称帝,深为朝廷安危而忧虑。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燕王朱棣来京都应天(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以窥探朝廷动向。卓敬建议惠帝乘机将燕王留下,把他从北平迁出,改变其封地,削弱其势力。他秘密向惠帝上书说:“燕王智能出众,有雄才大略,曾经领兵打过仗,手下有一支精锐的部队。他又拥有北平这块兵家胜地,金、元两朝都是从那里兴起的。建议将燕王改封到南昌(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去。那样,今后万一他有什么变化,也容易加以控制。有些事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也应严加察防,要防患于未然。”

明惠帝看过卓敬这份奏书后,第二天召见他商谈此事。明惠帝问道:“燕王是我的亲叔父,你怎么能这样看待他?”卓敬向明惠帝叩头劝告说:“我所说的是天下最紧要的事,希望陛下能认真考虑。”明惠帝不以为然,把卓敬的提议搁置下来。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兵攻入京都应天,明惠帝投火自焚(一说不知所终)。燕王夺取皇位,为明成祖。明成祖下令将卓敬抓起来,指责卓敬曾建言把他迁出燕地,意在“离间骨肉”。卓敬愤恨地说:“可惜先帝没有采纳我的建议!”

明成祖对卓敬不肯屈服大为恼火,但他极力克制,没有发作。他爱惜卓敬的才华,想起用他,派人去狱中会见卓敬,以管仲[1]、魏徵[2]的先例开导他。卓敬则以先帝无过、人臣不事篡位之君,严辞加以拒绝。尽管如此,明成祖仍不忍心将卓敬处死。

明成祖的密友道衍和尚(姚广孝)与卓敬有旧怨。他极力劝告明成祖杀死卓敬,以免留下后患。道衍对明成祖说:“卓敬的话如果当时被采用,皇上难道会有今天吗?”于是,明成祖下令将卓敬斩首并诛灭其三族。

卓敬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军事、刑律、吏治等无不精通。他“立朝慷慨”,临刑时从容自若,以先帝缺少谋臣而自责。执刑官员查抄他的家产,只查到数卷图书而已。明成祖处死卓敬后非常惋惜,感叹道:“国家三十年来培养的读书人,最贤能的还是卓敬啊!”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卓敬传》

《明通鉴》卷十一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卷十八《壬午殉难》

【简评】

卓敬为官“鲠直无所避”。对于明太祖分封诸王,授予其兵权,且禁绝大臣劝谏,卓敬深为忧虑。他提议对太子的礼仪与诸王应有所区别,为明太祖所接受。明惠帝即位后,卓敬看到燕王是潜在的最危险因素,建议将其迁封,见识高超,然而没有被惠帝采用。燕王击杀惠帝即位称帝后,引诱他为其效力,卓敬以“恨不即死见故君地下”,断然拒绝事奉篡位之君,其视死如归的气节使明成祖为之感动。

【注释】

[1]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臣。齐襄公即位后,公子纠携管仲去鲁国避难,公子小白去莒国避难。齐襄公被杀后,管仲曾领兵阻止小白回国即君位。小白即位后,不计前隙,任用管仲为上卿(宰相),依靠管仲辅佐称霸。

[2]魏徵是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属官,曾劝李建成先发制人除去其弟秦王李世民。李世民闻讯反将太子李建成等人杀死。后来,李世民继位,重用魏徵为丞相,取得贞观之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