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大学生进驻“七彩小屋”照料外来娃

大学生进驻“七彩小屋”照料外来娃

时间:2022-07-1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进驻“七彩小屋”照料外来娃_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物姚丹苹“七彩小屋两岁了!”七彩小屋运行两年来,已成为官渡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主阵地之一,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也正式挂牌,35名大学生志愿者正式成为七彩小屋的“常驻部队”,放学后为这里的外来娃辅导功课,开设不同主题的课程。

大学生进驻“七彩小屋”照料外来娃_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物

姚丹苹

“七彩小屋两岁了!”14日下午,在六甲一小的操场上,3年级女生赵思榆兴奋地说。七彩小屋运行两年来,已成为官渡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主阵地之一,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也正式挂牌,35名大学生志愿者正式成为七彩小屋的“常驻部队”,放学后为这里的外来娃辅导功课,开设不同主题的课程

孩子们取得明显进步

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官渡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云南第一家“七彩小屋”落户官渡,运行短短两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父母整天为生计奔波,很多外来娃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成长。此前,我们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与这些孩子有过接触,大家都希望能有一种方法,为他们提供日常照料。”共青团官渡区委书记吴小军说。2011年,在网上看到团中央正在全国推广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七彩小屋”项目,这与大家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www.guayunfan.com)吴小军至今还记得“七彩小屋”上第一堂课的情形。“当时条件并不好,学校场地有限,腾出仓库的一半来上课,课桌椅很旧,20多位小朋友兴奋又拘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中国心》,问起家里的情况,有的孩子还落下眼泪。”那堂课让老师和志愿者们都记忆深刻。此后,六甲一小团支部的青年教师志愿者,每天都义务到“七彩小屋”轮值,带着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游戏、辅导功课。

耿增杨是六甲一小五年级学生,也是“七彩小屋”里的“老伙计”,从2011年11月14日“七彩小屋”在六甲一小落户,这里就成了她放学后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有老师辅导功课,有好看的课外书,有玩具和游戏……”小增杨列举的这些,是她家里没有的。她的家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楼下是母亲的小卖部,楼上小小的房间就是一家4口在昆明的住所。“我们没上过几天学,放学回来她功课不会做,我们也没办法。”两年前,母亲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了小增杨的班主任,那时“七彩小屋”才刚建立,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在“告知家长书”上签了字,女儿和其余20多个小伙伴便成了这里的第一批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小增杨的几门功课从原来的五六十分提升到七八十分,这让母亲非常高兴。

大学生加盟“七彩小屋”

记者在“七彩小屋”的记录本上看到,每一个孩子成绩都明显提高,在一位青年教师志愿者眼里,孩子们的性格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个叫晓彬的孩子,父亲在嵩明烧桉油,他和哥哥两人独自生活,这孩子以前跟别人讲话头都不敢抬,现在上课还会主动举手发言。”由于条件受限,“七彩小屋”能容纳的学生有限,3至5年级每个班仅有4个名额,每位班主任都会把机会留给家庭困难、比较自卑的孩子。“七彩小屋”也渐渐受到更多关注,官渡区教育局为孩子们协调了新的课桌椅,志愿者和老师们总会尽力为孩子筹集更多玩具、体育用品和书籍。今年“六一”,为了给孩子们营造更温馨的环境,官渡区六甲街道办事处为六甲一小建造了活动板房作为专门的仓库,“七彩小屋”扩大了一倍,街道还出资装修,配上崭新的木地板、漂亮的墙纸和窗帘,“七彩小屋”更漂亮了。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服务—学习”的模式成功运用到“七彩小屋”。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一位教师介绍,这种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志愿者服务,而是一个长期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学生们自己设计项目和课程,周一到周五每天一个小组,每组七个人,在为孩子们服务之后,进行反思和改进,然后再服务,帮助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学生们还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守则,要求长期坚持参加活动,不许半途而废。周二主要是让大家动手做手工,周三是教防拐等安全常识,周四是“我们运动吧”,每天的主题和内容都不一样,可以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做游戏、管理“七彩小屋”来提升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心。志愿者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一个月,这些哥哥姐姐们也很受孩子们欢迎。

看着“七彩小屋”和孩子们一天天成长,吴小军和其他志愿者也有了更多收获,他们希望“七彩小屋”能尽快走进民办学校和社区,让更多流动儿童的教育、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帮助。

◎姚丹苹:《昆明日报》记者。

本文原载于《昆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