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端州水岩石砚

端州水岩石砚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端溪砚,是广东著名的产物,采石工作,远在宋朝时,经已开始。当时内官魏封,奉命开凿东坑,一时不慎,和石匠数十人,被岩石崩裂,压死坑内,至今坑口还有所谓魏太监坟遗迹。正因端溪的石,是从水岩里采取,石质细润坚实,用来作砚,胜于其他各地的产品甚多。据《宝砚堂砚辨》称:“鱼脑冻,端砚佳石名,石痕有一种生气,团团,如澄潭月漾。”

端州水岩石砚

端州水岩石砚

“广东肇庆府东三十里,有山曰烂柯,羚羊峡之对山也。峡口之东有一溪,溪长一里许,广不盈丈,其名端溪。自溪口北行数十步,一穴在山下,高三尺许,乃水岩口也。匍匐而入,至五六丈,为正坑;从正坑右转数丈,为西坑,坑门最小;从其旁入为中坑;从正坑左转十余丈为东坑,东坑外,即大江矣。坑中水,渊停不竭,冬日引水尽,乃可取石为砚。砚之佳者,曰‘蕉叶白’,皎洁比纨素。其上下四旁有火捺纹掩映者曰‘青花’,若涧细藻,朱碧莹然,缕纹隐隐。有曰‘黄龙纹’者,纹亘石面,游扬如云气,如薄罗。有曰‘鹆眼’者,以清朗而有黑睛为上,贵碧不贵黄,贵圆不贵长。”这是《广东通志》和《广东新语》的大略记载。端溪砚,是广东著名的产物,采石工作,远在宋朝时,经已开始。当时内官魏封,奉命开凿东坑,一时不慎,和石匠数十人,被岩石崩裂,压死坑内,至今坑口还有所谓魏太监坟遗迹。苏东坡云:“千夫堰水,挽绠汲深,篝火下缒,百夫运斤。”就是指当时开坑的事而言。至明永乐宣德年间,又开坑一次,但没有成就,便草草罢去。崇祯末年,熊文灿总督两广,才再施工凿取,所得颇丰。后来清朝末叶,张之洞督粤,复开大西洞,采得精品不少。后人因称旧日所开的为老坑,而称近代所开的为新坑。粤谚有“老坑”一语,是指老年人的,老字人所共知,但为什么联属一个坑字,则多莫名其妙,实在是从端溪砚石而来的。

正因端溪的石,是从水岩里采取,石质细润坚实,用来作砚,胜于其他各地的产品甚多。陈元孝(恭尹)有一篇《书高固斋砚考》,说得相当清楚,他这样说:“砚之用,发墨不损毫,二者尽之矣。不损毫,常砚皆能之,惟发墨之妙,不亲试水岩不知也。他砚粗则剉墨,细则拒墨,水岩不然,玉肌腻理,抚不留手。着水研墨,则油油然若与墨相恋而不舍,墨愈坚者,其恋石也弥甚。以他砚并之,水之份数同,墨同,手同,而为研之数,水岩常少于他砚十之三四。每春夏积雨时,墨竟日用之,同则棱角软腐反张,惟水岩可免此病。砚槽之水,隆冬极寒,他砚常冰,而水岩独否;又况体质之美,千奇百变,不可殚穷,岂南离文明之德,独萃于端溪耶!”

予藏有鱼脑冻砚一方,老友邓尔雅为录独漉堂(陈恭尹)句“得从高峡水,曾是五云根”,书作砚铭,由莫铁代为刻字。据《宝砚堂砚辨》称:“鱼脑冻,端砚佳石名,石痕有一种生气,团团,如澄潭月漾。”鱼脑冻,亦即粤谚所谓《鱼头云》罢。近来都市,人趋简便,习用钢笔,墨砚已不合时宜,更说不到端溪石的研究了。只是日本人士,还好此道,时有到粤港两地来搜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