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949―1957年的吉化――余璧英同志的回忆

1949―1957年的吉化――余璧英同志的回忆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49—1957年的吉化——余璧英同志的回忆余璧英,曾任化肥厂《吉肥工人报》编辑。1957年10月2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53年的初春,苏联专家和我们的勘测队员们来到了这里。在吉林肥料厂开工生产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全国人民特别是吉林市的工人、农民们的热情支援。图2-4 1957年10月,中苏同志共庆吉林染料厂、肥料厂、电石厂开工生产 (摘自《吉化志1938—1988》,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史志编纂委员会。

1949—1957年的吉化——余璧英同志的回忆

余璧英,曾任化肥厂《吉肥工人报》编辑。

1957年10月2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一阵欢乐的锣鼓声,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第一个化学肥料工厂——吉林肥料厂已经生产出人们盼望已久的肥田粉(指化肥,下同)了。人们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互相传送着这一好消息。整个吉林肥料厂就像过节一样,锣鼓声、鞭炮声响彻工厂的上空,红红绿绿的喜报布满了全厂,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欢乐气氛。

洁白晶莹的颗粒肥田粉,像雪花又像瀑布,不间断地从高高的造粒塔里倾泻下来,落在转动不停的皮带运输机上。工人、厂长、苏联专家们捧着雪白的肥田粉,用手指捻着,用鼻子闻着,如果能吃的话,他们真想把它吞下去。

我从人群中挤进去,抓起一把肥田粉,仔细地看着,我的心猛烈地跳动着,蓦然鼻子一酸,眼泪滴在手中的肥田粉上。我的眼睛发花了,不知怎的,我竟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外祖母,想起了她曾经向我讲过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儿终年下着雪,但是,天气并不冷,用不着生火炉。那儿下的雪特别白,落到地上也不会融化。人们大清早起来,拿着簸箕把雪搬回家,这雪呀,一搬到家里就变成雪白雪白的面粉了。于是,大伙儿就用这面粉擀面条、包饺子、烙馅饼……

这个诱人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门前的小柳树高过屋顶了,我慢慢地长大成人,我逐渐懂得,这诱人的故事只不过是人们美丽的梦想,我相信,故事里讲的那个幸福的地方虽然没有,但是幸福的日子终会来到的。(www.guayunfan.com)如果今天外祖母还活着的话,我一定把这雪白雪白的肥田粉寄一袋给她老人家。我要告诉她,她那在苦难年代里的“很远很远”的梦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8周年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我要告诉她,在肥料厂落下的“雪花”,已经不只是她梦想中的“雪白雪白的面粉”了。我要告诉她,一公斤肥田粉,通过勤劳的农民的手撒在田里,就能换来更多的麦粉、棉花、马铃薯大白菜。肥料厂的“雪花”不只是粮食,而且是粮食的食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吉林肥料厂提前三个季度开工生产,它标志着中国的化学工业已经奠定了大发展的基础,已经进入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时期。

1953年的初春,苏联专家和我们的勘测队员们来到了这里。紧跟着勘测队而来的,是一支由数万名工人组成的建设大军。在这支大军里,有翻腾在长江浪底的潜水员,有焊接过鞍钢高炉的电焊工,有来自乌鞘岭的筑路英雄,有巡逻在祖国边疆的人民战士,有饱尝反动统治之苦的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还有满怀理想初出校门的青年学生。就是这些人,用他们的热情驱走了严寒,用他们的劳动赶走了荒凉。在-40℃的严寒里,他们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水里,去探索松花江水底的秘密;在挥汗如雨的夏季,他们战斗在灼热的炼铁炉旁,赶制着建设需要的各种设备。他们日夜倒班,使工地的黑夜变成了白昼,他们开创了-40℃施工的先例。吉林的严寒,无法阻挡英雄们创业的步伐。他们开着挖土机,使高坡变成平地;他们用手上的焊枪,使铁板变成高炉;他们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把一块块砖头砌成了高大的厂房;他们指挥着起重机的长臂,把成百上千吨重的钢梁和机器架设在设计师们指定的地方。

在这里,奇迹接二连三地出现。车工段玉珊改进了车床刀具,使工作效率提高到10倍以上;技术员孙儒林半年审阅了几百张图纸,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以老工人金绍堂为首的突击队,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到哪里哪里就飘起胜利的红旗。正是这许许多多奇迹组成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奇迹——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内,建成了在我国史无前例的、在亚洲规模最大的、在世界技术最先进的化工厂——吉林肥料厂。

在吉林肥料厂开工生产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全国人民特别是吉林市的工人、农民们的热情支援。当时全国100多家工厂为肥料厂建设赶制了各种设备共计1万多吨,全国各地派来了数万名优秀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肥料厂建设初期,收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慰问信;朝光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把自己喂的肥猪和自己养的老母鸡下的蛋,都慷慨地送给建设肥料厂的工人们,甚至在农忙的时候他们还派来年轻力壮的社员帮助肥料厂建设。各个工厂一听说给肥料厂干活,就立即把自己厂里的活停下来,连夜赶制。正是这种多方面的有力支援,加快了吉林肥料厂的建设速度。

在我们欢呼吉林肥料厂建成的时刻,我们不能不特别提到苏联人民给予我们的援助。在整个勘测、搜集设计资料、设计、施工、试生产过程中,苏联派来了近百名优秀的专家。苏联14家设计院为我们编制了全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180多家工厂为我们赶制了各种重要设备。为了保证化肥厂的建设进度,他们把大量设备用飞机运来。苏联专家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以科学严谨的精神,指导我们搜集整理各种资料,使厂址很顺利地得到选定;指导我们采用土建和安装交叉作业的施工方式,使施工进度大大加速;指导我们学会施工技术,使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苏联焊接专家卡洛波夫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特种焊工,在许多重要的工程上都留下了他的指纹。头发花白且已63岁高龄的老专家库库什金,远离了自己温暖的家,谢绝了苏联给他的养老待遇,奔走在肥料厂建设工地上;脱硫专家玛丽娅把唯一的6岁爱女留在国内,放弃了个人休假,毅然来到中国,帮助我们把最新式的脱硫设备开动起来;年轻的铜洗专家马卡莲柯冒着生命危险,为肥料厂排除了严重的恶性爆炸事故隐患。

苏联专家在肥料厂的种种动人心魄的事迹,是写不尽说不完的。吉林肥料厂就是中苏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是用中苏两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构筑起来的。肥料厂雄伟的造粒塔像两个巨人肩并肩地站在一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就是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图2-4为中国与苏联的专家和建设者共同庆祝吉林染料厂、肥料厂、电石厂开工生产。

图2-4 1957年10月,中苏同志共庆吉林染料厂、肥料厂、电石厂开工生产 (摘自《吉化志1938—1988》,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史志编纂委员会。)

诗人把长江大桥比成长虹,把康藏公路比成金桥。可是,我们实在无法为吉林肥料厂找个恰当的比喻。在这里,我说不尽在吉林肥料厂建设工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动人心弦的数字,例如,工程土方达300多万立方米、砌筑的红砖能装满几十里长的列车、铺设的管线能把吉林和北京连接起来。我还想讲述的是我站在肥料厂面前的种种感受:站在肥料厂东南角造气车间高达近50米的煤气发生炉上瞭望,就可以看到这幅雄壮的、五光十色的美丽图画。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土地上,耸立着数不清的高大厂房,一幢挨着一幢。这些厂房又被五光十色的管线连成一个整体,这些管线像一道道彩虹环绕着一幢幢厂房。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是站在厂房上,仿佛站在一座高高的山巅之上,眺望四周,群峰屹立,一座比一座雄伟,一座比一座美丽。顺着脚下的管道延伸过去,有脱硫、变换、压缩、水洗、铜洗、合成等数十座大楼。脱硫车间像大城市里漂亮的大学校舍,变换车间银灰色的饱和塔像戴着斗篷的巨人,而铜洗、合成车间的厂房,则像上海南京路上的高楼。紧靠着这排厂房的西南方,矗立着一群化学工厂特有的巨大圆形气柜。在气柜的后面,是一堵长长的用红砖砌成的围墙,一直向山边伸过去,又从松花江边伸过来,像一条纤细的手臂,把整个肥料厂抱在怀里。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造粒塔,屹立在肥料厂边沿,在它的脚下一条运送肥田粉用的铁路专用线,向一望无际的远方伸去。与造粒塔并排,一根笔直的不锈钢排气筒直插蓝天。

诗人们爱用“烟囱如林”来形容工厂规模的宏大。然而,在整个肥料厂却找不出半根烟囱。这里所有机器的运转,不是凭着能熏黑天空的煤,而是看不见、嗅不着、力大无穷的电。在正常生产的时候,除了排气筒顶上冒着的一缕淡得几乎看不出来的黄烟外,再也没有冒烟的地方了。走进肥料厂的每个车间里,所看到的是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机器,鼓风机扇着大风,压缩机发着巨响,各种各样的泵不停地转动。在这里,没有笨重的体力劳动,操作工们只要站在远远的操作台上看好各种仪表,就能够指挥生产。操作台还有特种装置,能自动把生产情况记录下来。在车间内部镶着美丽清洁的瓷砖,光洁晶亮,一尘不染。透明的玻璃窗比大门还大,整个房子就是玻璃砌成的。窗台上还专门设有摆花瓶的地方。通风机突突不停地转动,夏天吹凉风,冬天吹暖风,车间里四季都是春天。工作在这里,不但最光荣,而且最愉快。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得到了极大保证,每台设备都有安全装置,联动的鼓风机发生事故能自动切断电源,连小小的真空泵也都带着一层护罩。工人生活间漂亮、舒适、便利,休息室、更衣室、俱乐部、浴室……应有尽有。

在工人住宅区,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吉林最大的百货公司,建在住宅区的中心。造型壮丽的肥料厂文化宫,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当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时候,人们以拓荒者的姿态,伴随着雄壮的进行曲,进驻这片蛮荒之地,用自己的热忱、智慧和力量,构建新中国第一个大化工基地。他们丝毫不怕吃苦流汗,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建设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今天,这里已经建成一座城市,道路平坦,街路两旁绿树成行,江北公园花团锦簇,人们唱着优美的赞歌,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憧憬着吉林肥料厂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