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澶渊城辽宋缔合盟的故事

澶渊城辽宋缔合盟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澶渊城辽宋缔合盟射手张瑰一锤子砸下床子弩的扳机时,再次听到了铁箭脱离弩机的声音,这声音他听惯了,但是,每次发射,还是觉得陌生。辽国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有时甚至挥师进逼,可见其存有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的国策引发了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缔结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虽然宋军积极抵抗入侵,但辽国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于是,宋朝的边防一直不得安宁。

澶渊城辽宋缔合盟

射手张瑰一锤子砸下床子弩的扳机时,再次听到了铁箭脱离弩机的声音,这声音他听惯了,但是,每次发射,还是觉得陌生。还有,他每次都会漫无目的地想象一下,然后再和弟兄们转动轮轴,拉开弩机,安设铁箭,瞄准,调整角度,最后挥动锤子,敲下扳机,就是击发——

噌!

或者是,铮!

这次还是一样。铁箭在飞,他在等,紧紧盯着对面的目标,他要射杀对面高坡上的那个辽将。那家伙指东画西发号施令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头领。那家伙也许到死都不相信宋军弓箭比他们辽军的马步弓箭射得还远,所以,他以为他们已在射程之外的安全地带。

张瑰床子弩的有效射程是三里地。

张瑰的视力很好,但是再好也看不见飞出去的铁箭,他只盯着箭靶,就是要射杀的目标,现在,他看到那个辽将翻身落马……

射中了。

张瑰与旁边的弟兄相视一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常事。

其实,这次和往常很不一样,当然,张瑰根本想不到,他这“一锤子买卖”,将结束一场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

表里山河

宋辽战争长达二十五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事业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机构,视为腹地。辽国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有时甚至挥师进逼,可见其存有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的国策引发了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缔结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

从中原王朝来看,燕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到一代江山的安危,其覆盖了现在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这十六州中的幽、蓟、瀛、鄚、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称为“山前”;另外的儒、新、妫、武、蔚、应、寰、朔、云九州在山的西北方,称为“山后”。秦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如果失“山前”,则意味着河北藩篱尽撤,契丹的骑兵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洛。

因此,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战争。应历九年(959年)四月,柴荣亲自率军伐辽。至宁州,刺史王洪举城投降。之后,后周军水陆并进,至益津关,辽国守将终廷晖主动投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主动投降。鄚州刺史刘楚信也是不战而降。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献城,主动归顺。柴荣率领后周军队所向披靡,仅用了四十二天就兵不血刃地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正当柴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今北京)时,他得了重病,只能班师,返回东京(今开封)后不久就去世了。

北宋取代后周之后,把柴荣打下的江山和边境线一揽子继承了过来,不过,他们反不如柴荣能打。宋太宗赵光义两度北伐,宋朝的边境线始终没有向北推进一步,反倒是把宋太宗给折腾死了。他在高粱河之战时受的箭伤反复发作,宋太宗备受折磨,终于在统和十五年(997年)三月活活疼死。

痛失战神

自统和十七年(999年)开始,辽国就不断派兵寇边,入境掠夺北宋人畜,滋扰百姓。虽然宋军积极抵抗入侵,但辽国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于是,宋朝的边防一直不得安宁。

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为名,率军大举南下,深入宋境。以统军使萧挞凛、奚六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分兵劫掠威虏军(今徐水西遂城)、顺安军(今高阳东),宋将魏能败走。二十二日,萧挞凛与圣宗、太后合兵攻定州唐河守将王超按兵不战,辽军气势益高。

此时北方州县告急的文书传至宋廷,宋廷朝野震动,宰相寇准请宋真宗亲临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真宗没有他老子太宗的胆气,一向畏惧辽国,大敌当前,自己惜命,不敢独断乾纲,反把亲征之事交给朝臣们议决,想金蝉脱壳。果然,一些喜欢伺察真宗心迹的大臣就出面主张避敌,其中参知政事王钦若秘密奏请真宗南下金陵(今南京);签枢密院事陈尧叟建议起驾到益州(今成都)。那些怕死的大臣纷纷附议,建议真宗先跑路,至于到哪里以后再说,不要在前线就好。他们当然会把谎话说圆,比如天子的安危事关国本、不可轻易犯险云云。

“逃跑没出路,也没出息。”寇准坚决反对王、陈的逃跑主义,他据理力争,坚决请求真宗立即亲征,并指明利害,寇准说动了真宗。

寇准是宋太宗留给儿子真宗的辅佐大臣,太宗一直信任寇准,因为寇准不拘小节,生性豪爽,不掩饰心迹,从头到脚都是闪闪发光的忠诚,是个可爱的忠臣。而寇准也就是凭借着忠诚敢言,赢得了太宗的信任。——说来也是趣事一件,那次君臣在大殿奏事,宋太宗嫌寇准的话不入耳,受不了了,站起来想走,谁也没想到,寇准竟一把拽住太宗的衣服,不让他离开,硬要让太宗把话听完才行。太宗要挣,寇准要扯,君臣拉拉扯扯,大失朝廷之礼,其他臣僚看了先是瞠目结舌,继而忍俊不禁,弄得太宗进退两难,极为尴尬。自从宋太祖立下除了谋反不杀大臣的规矩后,宋朝皇帝往往都比较善待大臣。寇准的做派宋真宗当然知道,他也很信任寇准,他甚至毫不怀疑地相信,如果他现在起身往成都或金陵去,寇准肯定会拉住他的龙袍,甚至于会拦住他的马头。

宋真宗一动摇,王、陈二人就嫉恨寇准,他们坚持己见,两边争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另一个宰相毕士安出来调和,取了一个折中的主意,把亲征的时间安排在十一月前后。

会后,寇谁派遣王钦若离开朝廷去镇守大名(今河北大名东)——你不是主张跑吗?那就请你上前线。

辽将萧挞凛勇猛善战,表现突出,他在朔州击败并俘获了宋朝名将杨业,本次南征,又充当先锋,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一路略地攻城,生擒活捉了多名宋朝将领。

十月,辽军打到定州,两军出现相持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真宗看到战局扭转,理直气壮起来,拒绝与辽国议和。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所败,岢岚军(今岢岚)的辽军因粮草不济,已经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间)城下,日夜不停地攻城,太后、圣宗亲自击鼓助战,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双方激战十多天,辽军阵亡三万余兵士,终未攻取,不得不撤兵移师。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今安国)。

萧太后率军与萧挞凛会合,合力进攻冀州(今衡水)、贝州(今清河),宋廷赶紧下诏,调动各路兵马和澶州守军在天雄军(今大名)集结,准备迎战。辽军攻克德清军(今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濮阳),守将李继隆披挂上阵,率领战士死守澶州城门。李继隆之(www.guayunfan.com)父李处耘是北宋著名的开国将领;其妹经宋太祖赵匡胤撮合,嫁给宋太宗赵光义为妻,后来就是著名的明德皇后;其弟李继和是镇守西北边防的名将。他可谓是名将之后,皇亲国戚,一身殊荣,身价不菲。此外,李继隆本人更是一员悍将,他不到二十岁就跟着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勇悍过人。宋太宗发动第二次北伐,他率部攻克固安、新城、涿州,并俘获一名辽军将领。二次北伐因宋太宗和曹彬指挥失误惨败之后,宋军各路人马均伤亡惨重,只有李继隆的部队行列严整,进退有度,辽军望而生畏,不敢和他打,他的部队安全有序地撤回宋境,驻扎在定州。当时,从前线溃散回来的数万败兵都到了定州,局势混乱,工作棘手,但李继隆都给予了妥善安置。仰仗这样稳当的大舅哥善后,宋太宗的压力大大减少,因此也少不了给他加官晋爵,通报表彰。

萧太后南征,碰到李继隆这样的宋朝战将,可算是遭遇劲敌。于是,萧太后一边整军备战,一边派遣使节与宋廷接触,试探和谈的可能性。

十一月,辽将耶律课里败宋军于洺州(今永年),萧观音奴等再次攻下德清军(今清丰)。

此时,宋真宗的车驾也到了卫南县(今长垣),辽师进抵澶州,从三面围城。

一时间,澶州城下胡马萧萧,刀光剑影,黄尘万里动风色,旌蔽日光敌若云。双方国君都到场了,一场决定辽宋命运的决战,正酝酿着如何掀开它血气冲天的帷幄。

宋军高度戒备,李继隆命令部下在辽军必经之路严加布防,埋伏强弩,控制要害。他料定辽将战前会来观察地形,选择进攻路线

不出李继隆所料,辽军“战神”级别的先锋统军萧挞凛果然来了,他身边只带了几十名轻骑,就公然到澶州城外巡勘地形。不过,这一次他绝对大意了,他被宋军的射手瞄上——宋威虏军军头张瑰暗发床子弩,射穿萧挞凛的额头,萧挞凛立时坠马,出现了本章开头一幕。

萧太后和圣宗听说萧挞凛被射死,都痛哭不已,大战在即,折损大将,岂能不痛哭?萧太后为他举哀,辍朝五天,辽军士气大受挫折,不久辽决定议和。

此时宋真宗一行抵达澶州,先驻扎在澶州南城,听说辽军势众,又开始观望,想着后退。寇准劝他:“现在辽军威胁我们,我们绝不能示弱,可以进一尺,不能退一寸。河北前线的将士们日夜盼望陛下亲征给他们带去援军,更重要的是带去信心。如果陛下现在后退,前线的军心一定涣散、百姓肯定失望,而辽军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乘机进攻。那么,就算陛下到了金陵,恐怕也在那里呆不了几天。”

寇准一番开导,宋真宗才又同意进军。在寇准的鼓励下,真宗渡过了黄河,寇准再接再厉,又鼓励宋真宗登上了澶州北城门楼。当各路宋军看见城头黄龙旗飞舞,知道皇帝到前线来督战了,于是山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士气大增。

虽然宋真宗还是胆战心惊,但是,叫漫山遍野的将士们这么一喊,马上来了几分顾盼自雄的精神,寇准在旁说:“陛下看见了吧?将士们多么需要您啊!”

宋金议和

宋澶州在2017-02-19 的河南濮阳辖内,也名澶渊郡。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隋朝分置濮阳县为昆吾县和澶渊县。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

宋真宗到澶州,宋军士气大长,萧挞凛死后,辽军士气大挫。士气一长一消,战局对宋军有利,可宋真宗不想打了,他这次要自己拿主意了,萧太后要求和谈,他更愿意趁坡下驴,见好就收。

这次寇准劝不动了,总不能拽着皇帝的袖子到两军阵前去作战局分析。

所以,宋真宗到澶州后,宋辽双方正式考虑和议。宋朝派曹利用为谈判代表,到辽军中共议和好,萧太后和圣宗也派遣左飞龙使韩杞,带着国书跟随曹利用来到澶州,和宋方接洽。

经过几次交涉,双方于十二月订立盟约: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白银十万两,当作“岁币”;双方各守现有疆界,不得侵犯,并互不得接纳和藏匿越界入境之人,也就是要互相引渡罪犯。当然,辽方撤军时,宋军也不得沿途进行邀击。

双方互换誓约文书之后,辽军陆续撤退,宋真宗也起驾返回汴京。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澶渊之盟是典型的城下之盟,北宋搏斗了好几年好几场,没讨回十六州的只城片地,反而得连年向辽国输金纳绢,央求辽国不要南侵,实在是大扫国威。

萧太后用武力捍卫了辽国的既得利益,不仅显示了她本人的铁腕,也展示了她治下辽国军力强大、国力雄厚的中兴局面。尤其她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其个人智慧和国家利益都张扬了出来。

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老百姓休养生息、发展双边贸易、密切民间交往和深化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床子弩在澶渊前线一战成名,名垂青史,执掌弩机的射手小军头张瑰的名字也因此载入《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等一堆史籍。我们在此先认识一下张瑰的武器:它不仅是辽军“战神”萧挞凛的终结者,也是战争的终结者。

它的大名叫床子弩,文学家曾巩在《本朝政要策·兵器》一篇中写道:“国工署有南北作坊,岁造甲铠……牀子弩(床子弩),凡三万二千。”从武器的种类数量来看,宋朝的兵器工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床子弩算是弩箭的升级版,它依靠轮轴等机械装置拉开弓弦,硬弩的张力可达到十几张步骑弓弦的合力;用强大的合力发射一支箭,其射程和射击力度当然会数倍于由单兵的臂力发射的弓箭。这种弩机的动力装置比较笨重,要靠数人转动轮轴才可拉开那些弓弦。用物理概念解释,做功就是克服外力的过程,用床子弩射箭就是把人工出的力转换为射程和射击力,床子弩的射程为三华里,是当时的远程武器。

《辽史》载:“将与宋战,挞凛中弩,我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一句,也可以把它翻译成“只有苍天可怜苍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