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千古传奇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千古传奇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时间:2022-04-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千古传奇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六、千古传奇之前,我们从蔺相如的家世之谜到司马迁笔端下蔺相如生平中所经历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好、抱病进谏、攻齐之战的五个重要事件,了解了千古名相蔺相如从岳阳山下东出太行仕赵终成一番大业的人生脉络与轨迹,领略了一代名相叱咤风云、治国安民的风采,感悟了蔺相如终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坦荡胸怀和置生死于度外的豪迈气概!

千古传奇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六、千古传奇

之前,我们从蔺相如的家世之谜到司马迁笔端下蔺相如生平中所经历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好、抱病进谏、攻齐之战的五个重要事件,了解了千古名相蔺相如从岳阳山下东出太行仕赵终成一番大业的人生脉络与轨迹,领略了一代名相叱咤风云、治国安民的风采,感悟了蔺相如终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坦荡胸怀和置生死于度外的豪迈气概!

两千多年来,关于蔺相如的传说和故事代代相传,无论是在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还是在各类文学影视作品里,蔺相如的精神和文化,一直都是人们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构建人生与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连串的经典故事早已深深植入中华文化的沃土。今天,让我们再次从这些经典故事中去感受这位名相的传奇人生。

大家都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成语源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意为“为国事竭尽心力,直到生命的尽头”。其实,与诸葛亮相比,远在其五百年之前,蔺相如就是以“为国家、为黎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实践者。长平之战后,蔺相如带病指挥家人和村民参加赵国首都邯郸保卫战的史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长平大战之后,即前259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www.guayunfan.com)话说秦、赵大军相持于长平,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欲派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为三军主帅。这时已病重的蔺相如闻讯匆忙赶至王宫,抱病进谏,但昏庸的赵孝成王听不进蔺相如规劝,执意任用赵括为帅。忧国忧民的蔺相如不忍心将赵国断送在黄口孺子之手,不顾年迈病重,自告奋勇愿协助赵括奔赴前线抵抗秦军。

于是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四十万赵军中多了一辆马车,车上躺着气息奄奄的蔺相如。当行军到北平一带时,长途颠簸已使病重的蔺相如气若游丝,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的蔺相如叫来赵括千叮咛万嘱咐:秦将王龅才能平平,却连续击败我国名将廉颇,足见秦军之强大。因此与秦军作战,适宜坚守,避其锐气,切不可贸然出击。并安排后事:“我本此地人,死后就将我葬在故土吧。”说罢撒手西去。

赵军失去智多星,赵国倒了擎天柱。四十万赵军哭声震天,泪飞顿作倾盆雨。赵括虽然打仗经验不足,但鼓动将士、稳定军心的手段还是有的。否则,在随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中,竟然能孤军奋战坚守近两个月也是不可想象的。

赵括下令:全军将士每人捧一把黄土埋葬贤相。噩耗传开,家乡的人们也自发赶来。四十万将士、四十万捧土、四十万颗心,数万村民、数万捧土、数万颗心,送葬的队列在太岳山峦中绵延,整整排了四十多里。太行山脉在沉痛地默哀,蔺河流水在悲伤地哭泣,每个人都是哽咽失声,泪流满面。于是,哀思满腔化为泪,泪洒黄土土成泥。

赵括流着泪走在队伍前列,走到坟前,双膝跪下,非常庄重地把第一捧黄土撒在蔺相如的灵寝上,身后的将士和村民依次下跪磕头,把带着体温的一捧捧黄土覆压上去…一天,两天…葬礼一连进行了四五天,黄土也堆了四五天,相如墓竟然堆成了一座六七米高的小山丘。由于大家的双手紧捏黄土,又拌和着泪水,黄土竟被捏成一块块的泥土,致使坟墓就像许多石头块堆砌起来的一样。这种奇异的土质在相如墓地四周都没有。这也许就是古县蔺子坪村蔺相如墓的黄土别于他处的缘由吧!当今的古县学者刘晓明在他的散文《不朽的蔺相如》中是这样写的:“我躬身拾起一块黄土,捧在手里,凝眸而视。是啊,有亭台楼阁的地方是没有这种黄土的,有石马牌坊的陵寝地也是没有这种黄土的。赵上卿蔺相如啊,这样的黄土是你最好的墓志铭。一个人在身后能配享这样的黄土,那他必将和黄土一样千秋不朽!”

长平之战一年后,邯郸保卫战又拉开了序幕。前259年,秦国以赵国未履行长平战败割地于秦的承诺为借口,以武安关为基地,派秦将王陵率三十万大军围攻邯郸,战况异常激烈。双方相持一年有余,尽管秦军损兵折将死亡三万人之多,但还是攻城不克。

次年正月,秦王又派大将王齿乞率十万大军及大量的兵备粮草进行增援,秦军对邯郸发起了第三轮也是最猛烈的一轮进攻。秦军动用超过三万弓箭手进行掩护射击,同时还出动了新型的攻城塔攻城。

秦军攻势极为猛烈。在危机时刻,赵孝成王复用了廉颇,70多岁的赵国老将廉颇身披铠甲、手持宝剑亲自上城指挥作战。赵军士气大振,高呼口号,浴血奋战,拼死抗击秦军。在国家生死存亡之危机时刻,邯郸城内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平民也都全部参战。赵孝成王自己也亲率宫卫步兵参战,其战场激烈之程度可见一斑。

此时的蔺相如虽然久病在床,但得知军情后,焦急万分,立即把自己的家人叫到跟前,异常激愤地说:“我虽然病离朝堂,但心中无时不在挂念着社稷。如今秦军似洪水猛兽,滚滚而来,我们岂能坐视不管?我作为一名赵国臣子,向来无愧于国;如今国难当头,当要报效祖国。现在我就准备立即出发,你们以为如何?”他讲到这里,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大家。家人们忙说:“老爷不是经常说,死也不离开邯郸吗?”蔺相如说:“是的。我不是要离开邯郸,而是想带领大家,开赴前线,保卫邯郸。如果有人不去者,亦可,找咱管家领取路费,赶快谋生去吧!”他府上的人深知秦王对蔺相如恨之入骨,若有不测,对自己也不会好到哪里。他们听着蔺相如大义凛然而又如泣如诉的讲述,痛苦至极,留着眼泪异口同声地说:“老爷年迈体病,对国家尚且如此忠诚,我们还有何话可说,死也要和老丞相在一起!”蔺相如安排好国事、家事,带着家人、卫兵,含泪告别了邯郸,向西南方向急奔而去。

这天傍晚,暮霭沉沉,蔺相如一行来到了距邯郸三十多里的羌村附近。忽然间,他们隐隐约约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不时还可看到那闪烁的烽火之光。

蔺相如知道他们已经处在太行山东侧的太行八大径之一的滏口径一带,这正是赵国依据鼓山屏障在都城外围修筑的最后一道军事防线了。他下意识地感到,一场恶战就要来临。于是立即指挥家人和卫兵,在羌村南河的北岸上挖战壕,置军垒,布弓箭,进行战斗准备。并选择了一块隐蔽而视野开阔的地方作为指挥所,置放了战旗、金鼓和令箭,然后连夜派人到村内进行战前动员。羌村和周围村庄的老百姓听说秦兵杀来,逼近邯郸,人人都感到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又听说老丞相蔺相如在此地亲自指挥,顿时,数千民众同仇敌忾,信心百倍,纷纷参加到保卫家乡、保卫邯郸的行列之中。

果然,时隔不久,前线败退下来的赵兵,纷纷涉水过河。严阵以待的北岸军民,在蔺相如的指挥下,掩护退下来的赵兵过河,然后又把这些士兵重新安顿编伍,进入阵地。当骄矜的秦兵来到河边发动进攻时,只见蔺相如挥动令旗,让士卒们擂动战鼓,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激战。

秦军攻向哪里,令旗就指向哪里,弓箭手就射向哪里,军民们就抗击到哪里。就这样,激战了三天三夜,不知打退了秦军多少次进攻。秦军进攻受阻,损兵折将也十分严重,这时才发觉是蔺相如在这里指挥。秦将十分恼怒,便不惜一切代价再次轮番发起了疯狂进攻。守卫在北岸的赵国军民终因人少将寡,早已到了精疲力竭、弹尽粮绝的境地,防线被秦军攻破,战旗被砍倒,战鼓被打翻。这时,重病在身的蔺相如,因战事劳顿,身心疲惫,已昏迷不省人事,早已被家人和卫兵抬到村东的一片荒地里,掩藏起来。

正在秦兵到处搜捕蔺相如的时候,增援的赵军和联军赶来了。

当时,楚国援军十万、魏国援军八万突破城南秦军防线抵达邯郸外围。魏楚联军对秦军发起强大攻势,同时邯郸城内守军出击配合,三国联军在魏国丞相信陵君的指挥下三面夹击城外秦军。已经在邯郸城下及其外围鏖战两年之久的秦军疲惫不堪,三面受敌,无力抗击三国联军的打击全线崩溃,秦军主力向西急退数百里后逃至汾城。而刚刚到达邯郸前线的秦将郑安平所部两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在邯郸城南,在粮草断绝、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只得全军降赵,邯郸之围遂解。三国联军乘胜西进汾城。立足未稳的秦军主力全线崩溃,残部逃回河西地区,秦军大败。秦昭王被迫与三国议和,将以前占领的河东郡归还了魏国,太原郡归还了赵国,上党郡归还了韩国。最终,历时三年之久的邯郸保卫战以赵国胜利而告终。

此次大战后,人们发现在蔺相如指挥战斗的地方现出了神奇:东方倒在地上战鼓的痕迹,形成了一个状似鼓形的高地,西方令旗倒在地上的印迹也形成了一个貌似三角的旗形高地,从此以后,当地的人们习惯地称它们“东鼓”、“西旗”。

1971年,村民在东鼓西旗这个地方,曾挖出一块长尺许残碑的一角,从古老而模糊的字迹中可辨认出是“赵国·战界”的字样。1999年在这里还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青铜箭簇和青铜剑。这些无声的文物似乎对历史做出了无可争议的肯定回答。

虽然蔺相如已经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了,但蔺相如故里的人民,并未忘却他,为了弘扬相如精神、构建和谐古县,中共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曾于2007年,在蔺相如的长眠之地,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古县蔺相如文化高层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一名先秦史学家和研究蔺相如文化的专家学者会聚古县,就蔺相如文化的内涵、蔺相如的生平事迹、蔺相如文化现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蔺相如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蔺相如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那么,我们今天再次品读蔺相如其人其事,从中又能感悟怎样的文化主旨和精神呢?对于当下的我们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之前,我们讲过,蔺相如在渑池会上,曾以理折服强秦,令秦王击缶,其目的无非是在守护国家与国家之间平等身份的底线,求天下之“和”,维护国家之尊严。也许大家不会忘记,两千年之后,在百年一梦的奥运盛典上,2008位武士亦击缶而歌,吟诵高扬,一个偌大的“和”字拉开了北京奥运的帷幕,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华夏民族天地人和谐与共的文化逻辑。

到今天为止,我们通过六集的篇幅来解读蔺相如,感触最深的一点,也正是两千多年来“和”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是我国“贵和”思想的最早和最完整的表述。后来人们就把孔子的这一表述归纳为“和谐天下”,成为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客观地说,在这方面,蔺相如所做的是当之无愧的,蔺相如的一生,可谓是对“和”文化的完美诠释。从史书上记载的蔺相如的有关活动来看,蔺相如大事求和,和之有术,和而不同。他在处理的几件大事中,都是“和”字当先,以“谐”为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将相和”,反映的是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的谐僚和友,这一“千古绝唱”,妇孺皆知。

再者,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所反映出的蔺相如在外交上遵循的“以争求和”之原则,也充分表现了他对“天下和”即“和谐天下”的期望与追求。而蔺相如“不战而屈他人之兵”的攻齐之战,更是一个成功的政治与军事并用的解决国家之间领土争端的“求和”之举,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当然,这种“求和”之举的背后一是要靠国家的强大实力,二是要有政治与外交的策略和能力。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在和谐相处中,一定是用自己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绝不肯盲从附合;而道德低下的人则相反,只会盲从附合,从不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君子之和”强调的“和”是有条件的,是有原则的。蔺相如在倡导与构建和谐的实践中,不仅仅只是追求“君臣和”、“僚友和”、“吏民和”、“天下和”,而在一些事关原则、事关大局的事件上,同样也是做到了“和而不同”“和而不流”。

其中,最典型、最突出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抱病进谏”。公元前260年,在长平大战的前夕,赵孝成王听信秦之间言,要用赵括为将,易帅廉颇。蔺相如时已病笃,但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进谏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仍以括为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蔺相如一生事求和谐,但在三军易帅关系国之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却能做到和而不同,不求一己之小和而求国家之大和。

如果说和谐是蔺相如文化主旨精神之思想内核,那么,奉献则是蔺相如文化主旨精神之价值取向。

在邯郸羌村的蔺相如墓地的享堂大殿上,有一块御赐的大匾,横额为“赵精忠”三个字。“精忠”一词可以理解为两个含义,一是赵国之最精于忠诚事君的人,二是赵国之忠臣的精华榜样。

《左传·昭公四年》中记述着“苟利社稷,死生由之”这样一句话,讲的是郑国的大臣子产做了一篇文章叫《丘赋》,郑国有些人诽谤他说:“他的父亲死于路上,成为土丘,已被蝎子腐蛀,成了尾巴上的毒节,他还在那里歌咏土堆。像这样的人被朝廷知晓,朝廷能将他怎么样呢?”子宽听说后便向子产转告。子产说:“我做首赋有什么不好呢?如果说有利于国家,死生都可以给了它。”从此后,子产的这句“苟利社稷,死生由之”的名言,便成了历代忠臣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逐步演化为千古传承的“为了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

蔺相如在强秦凌赵的关键时刻,曾三次将生死置之度外。一次是完璧归赵时,表示“臣头今与璧俱碎”;紧接着一次是,秦王按照蔺相如的要求假装“斋戒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要正式交璧易城,此前,蔺相如已冒着“鼎镬之烹”的危险,提前“归璧于赵”,已无璧可献;第三次是在渑池相会时,蔺相如怒火中烧,声色俱厉地说:“大王您要再不击缶,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结果是“秦王不怪,为一击缶”。

蔺相如以三次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行动,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做到了“苟利社稷,死生由之”,特别是长平之战前夕,满腔热血抱病进谏,“进思进忠,见危致命”,尽显一代人臣之大节,铸就了千古不灭的“为了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而在民间传颂千年的故事,更是表现了蔺相如“尽忠报国,马革裹尸”的壮烈情怀,凸显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不正是精忠一词的真实体现吗?

从2000多年来国内蔺相如文化遗存遍布多个省市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其时间跨度之长短还是地域分布之广阔,都已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蔺相如文化现象。蔺相如从古代一位伟大的先贤,发展成为今天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浸润于历史上各个社会阶段的不同层面,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一笔不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蔺相如文化更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观众朋友,到今天为止,《文化平阳》栏目的《千古名相蔺相如》的讲座就要与您说再见了,现在我想借助刘合心先生散文的一段,作为本讲坛的结束语,与大家共勉之:

刘合心先生在工作之余曾到古县蔺相如墓吊唁,有感而发:

蔺相如的这座墓丘是赵国将士庶人送葬时从远方捧土堆成的,从顶到底都是黄色胶土。而这一带的山上沟中,是绝无这种胶土的。仅此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蔺相如是何等的崇敬。

墓前有一棵树,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看着它那老迈的枝杆,少说恐怕也在千年以上了。据说,先前这里大树很多,葱笼蓊郁,有一年狂热的人们昏乱了头脑,要平坟垫地,要伐树用材,可采伐到此树时,锯齿中不流清水,竟然流出了鲜红的血汁。伐木者大惊,扔了工具,仓皇而去,方才留下这古老的苍绿。树木不会滴血,但是,人会有良知,也许是人的良知喷出了血液般的红色,才使狂热的年代幸存了一株历史的绿荫。

如今,荒谬的时光远去了。古县人民将蔺相如视为最为难得的文化资源、精神财富,他们已经将蔺相如墓做了规划,要按照原貌进行修复,要树立他的雕像,要陈列他的业绩,要以蔺相如为载体推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我为这一切欣喜,希望墓地重光,希望能尽快看到一个辉煌的未来。我明白面对坟丘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墓主人那种难得的精神。这精神可以陶冶品格,可以净化心灵,可以催发民族振兴的新芽绿树!

我在蔺相如墓冢前肃立、鞠躬,默默祈祷:

蔺相如,永恒的生命,不朽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