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重战略大局,不玩弄小智

重战略大局,不玩弄小智

时间:2022-03-1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重战略大局,不玩弄小智——鲁肃传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其中有一个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就是鲁肃。他尽力为孙权出谋划策,思虑弘远,重战略全局,为人不玩弄小智,对于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起了关键的作用。此时鲁肃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的战略方针。

重战略大局,不玩弄小智

——鲁肃传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其中有一个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就是鲁肃。在《三国演义》及其他一些戏剧舞台上,他被塑造成一位忠厚有余的仁慈长者,似乎算不上什么谋略家。其实,他的生活原型与艺术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就战略眼光看,他几乎可以与声名赫赫的诸葛亮相媲美。他提出了天下三分的《榻上对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早提出七年。他尽力为孙权出谋划策,思虑弘远,重战略全局,为人不玩弄小智,对于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一、轻财好施,择主而仕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东汉灵帝时出生于一个富豪家中。由于父亲早逝,他便由祖母抚养成人。未及成年便已长得身材健壮,体貌魁伟。他自幼聪颖,且心怀壮志,性好施与。他曾标价出卖土地,大散家财,扶危济困,结交豪杰,因而深得人心,在家乡颇有声姜望。至东汉末年,鲁肃召集一批年轻人,在一起习文练武,博得众人的喜爱。东汉末已进入乱世,这实际上也是他的自保之术。

建安三年(198),已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的袁术招募人才,想招鲁肃为将。他看袁术不是成大事之人,便拒绝前往。他见孙策较有政治头脑,和好友周瑜一起投靠了孙策。有一次,周瑜去拜访鲁肃,请他资助军粮。鲁肃很痛快地把仅有的两仓大米拨一仓给周瑜。周瑜十分感动,于是两人便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己。(www.guayunfan.com)袁术得知鲁肃仗义疏财的事以后,便让他出任东城长。经过交谈,鲁肃认为袁术不成大器,便辞不受命。他带领属下三百余人南下,去江东投奔周瑜,不料州兵追至。于是鲁肃让老弱先行,精壮在后,持盾引弓,严阵以待。鲁肃对州兵说:“当今天下大乱,有功不赏,有罪不罚,为何苦苦相逼?”州兵见鲁肃阵容严整,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就停止了追击。鲁肃到达居巢不久,便和周瑜一起渡江投奔了孙策。鲁肃将家属安置在曲阿,正要与周瑜共同干一番事业时,不幸祖母在曲阿病故。鲁肃只得料理完祖母丧事后前往。

二、榻上献策,定鼎江东

建安五年,孙氏集团发生重大事变,年仅26岁的孙策在丹徒被刺身死,18岁的孙权因此任事,孙氏政权面临严重危机。正当天下纷争之时,鲁肃办完祖母丧事回到曲阿,正徘徊于是否投奔年轻的孙权时,周瑜及时相劝,说孙权礼贤下士,招纳四方豪杰,定成大业。于是鲁肃欣然同意与周瑜一起去拜见孙权。

经周瑜对鲁肃的一番夸奖,孙权很高兴地接见了鲁肃。当时孙权控制的地盘很小,仅会稽、丹阳数郡。此后他们在相互交谈中,孙权发现鲁肃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对他十分欣赏。当宾客散去后,孙权单独留下鲁肃密谈。孙权在和鲁肃合榻对饮中,对鲁肃说:“如今汉室倾危,四方豪杰云起,自己承继父兄之基业,欲建齐桓、晋文之功,希姜望予以帮助。”鲁肃见孙权态度诚恳,对自己十分器重,将自己思虑已久的策略献了出来:“当今汉室已名存实亡,不可能再复兴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较大,也不可能马上把他除掉;将军你现在怎么能做齐桓公、晋文公呢?为今之计,将军您只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形势的变化。曹操虽然在官渡(今河南牟县东北)打败袁绍,要想统一北方,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将军应趁他在北方军务繁忙之机,沿江西上,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领长江流域,然后称帝建号,待时机成熟时北伐中原,以图天下,方可成就帝王之业。”年仅28岁的鲁肃能提出天下初露三分的“榻上对策”,使孙权茅塞顿开,对鲁肃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钦佩不已,大加赞赏,只恨相见太晚。后来孙权把这次与鲁肃纵论帝业的谈话,作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大事之一。可是,以张昭为首的东吴旧臣却认为鲁肃年轻粗疏,不可大用,对他百般诋毁。但孙权对鲁肃十分倚重,对鲁肃的母亲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按照鲁肃的“榻上对策”,孙权延揽俊秀,整顿内部,然后分兵遣将,先后粉碎了各地的叛乱,平定了江东的豪强武装,镇抚了越(秦汉时期的百越)的反抗。经过数年的努力,稳定了江东的统治,初步实现了鲁肃提出了“鼎足江东”的目的。

三、联刘抗曹,鼎足而立

建安十三年春,孙权在江东稳住大局之后,亲率大军西征黄祖。经过连续作战,孙吴军击杀黄祖,夺取了江夏。在孙权未来及征伐刘表、夺取荆州的时候,曹操已率30万大军南下,要抢先夺荆州了。

八月,刘表得知曹操来伐,竟惊吓而死。此时鲁肃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的战略方针。他向孙权献计说:“荆州外有长江、汉水环绕,内有山陵作为屏障,地势险要,沃野千里,人民殷富,如果占有荆州,便可成为建立帝业的资本。但荆州内部矛盾重重,刘表一死,他的两个儿子一向不和,军中诸将分为两派,各自拥护一方。刘备有一定的力量,与曹操势不两立,现寄居在荆州,又不被刘表集团所重用。假若刘备能和荆州方面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支持他,与他结为盟友;如果刘备不能和荆州同心协力,就应该相机行事,另想办法。请将军让我出使荆州,以吊丧为名,慰劳军中诸将,劝说刘备安抚刘表旧部,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然听命。如不速往,恐怕会被曹操抢在前面。”对鲁肃的一席谈话,孙权极为赞赏,便采纳了鲁肃的建议,立即派鲁肃前往荆州。

鲁肃刚到夏口(今湖北武汉市),就听说曹操已南下荆州。于是他日夜兼程,等赶到南郡(今湖北江陵)时,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刘表的次子刘琮已投降了曹操,刘备也从樊城南逃,准备渡江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鲁肃不顾个人安危和旅途疲劳,毅然决定亲赴前线,在当阳长坂(今属湖北)与刘备相遇。此时刘备正处于败军之际,遇到鲁肃之后,鲁肃问刘备准备归附何方,刘备说准备投苍梧太守吴巨。鲁肃便劝刘备说:“孙将军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东英雄都归附了他,并且兵多将广,你不如与之结为盟好,联合抗曹。吴巨远不如孙权,他地处偏远,目光短浅,怎么能归附他呢?”刘备正左右为难之际,听了鲁肃之言便欣然应允。鲁肃在此第一次见到了诸葛亮,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随后,鲁肃、诸葛亮二人相互出使,从而建立了共同抗曹的孙刘联盟。

孙刘联盟刚一建立,事态陡然生变。曹操占领荆州后,准备亲率80万大军,欲在江东与孙权决一雌雄。对此,以张昭为首的江东群臣,认为曹操打着天子的旗号,兵强马壮,又有荆州水兵相助,锐不可当,力主投降求和。年轻的孙权被一伙主降派弄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正是鲁肃在这关系到孙权集团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力排众议,从孙权集团利害关系的角度出发,劝孙权早定抗曹大计。他对孙权说:“我看众人的议论,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惜贻害将军,不足以和他们商量大事。如今我投降曹操,曹操可以把我送还家乡,还可以给我个官当。而你就不同了,你没想过会有什么结果吗?”当时周瑜在鄱阳、柴桑行营,只有鲁肃一人力主抗曹。鲁肃的坚决态度极大地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于是孙刘联合,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军,从而奠定了三国鼎足而立的格局。

从缔结联盟和战略决策上来看,首要功臣应推鲁肃。如果没有孙刘联盟,曹操就会将刘备和孙权各个击破。赤壁大战结束后,鲁肃首先回到柴桑,孙权亲率诸将列队迎接。鲁肃进入客厅,孙权对鲁肃说:“子敬,我亲率诸将持鞍下马来欢迎你,你应感到光荣才是。”他本想鲁肃会受宠若惊,不料鲁肃回答道:“我不感到光荣,只有等到将军统一天下,完成帝业之时,那时将军用软轮小车召见我,我也会感到光荣哩!”孙权听后抚掌大笑,这才明白,鲁肃是用激将法,要树立统一全国的大志。在当时的江东诸臣中,能够提出统一全国目标的只有鲁肃一人。这充分表现了鲁肃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后来孙权在回忆和鲁肃的交往中,把鲁肃联刘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作为他一生中第二件快事。

四、呕心沥血,维护联盟大局

赤壁大战之后,刘备的处境明显好转,占领了长江两岸的大部分地区。但他仍不满足,因东有孙权,北有曹操,自己的势力范雎围难以扩大,便在建安十四年冬,亲赴镇江,面见孙权,商借荆州南郡问题。孙权与众人商讨,周瑜和吕范雎等都反对把南郡借给刘备。周瑜还建议,趁机把刘备扣留起来,大筑宫室,给其美女玩好,以消磨刘备的斗志。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不但没有采纳这个破坏孙刘联盟的建议,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鲁肃从东吴的长远利益出发,为进一步巩固孙刘联盟,以共同抗拒曹操,建议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如果孙、刘分裂,虽然刘备会首当其中被曹操消灭,但接下来就会吞并东吴。让刘备在南郡等地立足,实际上是牵制曹操的重要力量。孙权权衡利弊得失后,同意了鲁肃的意见,便将南郡借给刘备。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吓出一身冷汗。这使他很长时间没敢贸然对东吴用兵。

借荆州,是鲁肃向孙权献策所采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措施。赤壁战后,三足鼎立之势已形成,但孙、刘两家无论哪一方,实力都比曹操小得多,都不足以单独对抗曹操。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不被各个击破,免于灭亡。但是,如果在荆州归属问题上解决不好,就可能随时导致孙刘联盟的破裂。既要维护孙刘联盟,又不违背既定的战略决策而失去荆州,鲁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才建议将南郡借给刘备,以共同抗拒曹操。如仍由东吴占据江北二郡,直接与曹操对峙,把刘备隔在江南,一旦南北战争再次爆发,那就只能是孙曹鹬蚌相争了。现在把南郡借给刘备,既可以缩短东吴与曹操的战线,又把刘备推到了前线,同时又进一步巩固了孙刘共同抗曹的统一战线。这正是鲁肃从大局出发的策略运用。

建安十五年,周瑜向孙权建议,趁曹操赤壁大败、兵退北方之机,让他和奋威将军孙瑜一起率兵攻打西川(即益州)的刘璋。孙权同意后,将这一消息告诉刘备。刘备想独吞益州,于是诡称:“宗室被攻,而我不能自救,还有何面目立于天下!”实际上就是反对孙权染指益州。当孙权派周瑜统兵西进时,刘备派关羽、张飞等将领加以阻拦。孙刘联盟有遭到再次破裂的危险。但是周瑜却箭伤复发,死在半道,事态才没有扩大。周瑜临死前向孙权上疏,说鲁肃智勇兼备,应委以重任。他死之后,请求让鲁肃接替他的职务。孙权果然命鲁肃为奋战校尉,代替周瑜领兵。鲁肃率周瑜留下的四千兵马,屯驻陆口。他治军有方,令行禁止,纪律严明,深受士兵爱戴,部队很快就达1万多人。于是,孙权又提升鲁肃任武昌太守,为偏将军。鲁肃成为继周瑜之后的最高军事统帅。

当时鲁肃的防区与关羽相邻。他的任务主要是防备关羽进攻,这个任务直接关系到联盟,既有军事也有外交的性质。刘备在借荆州时曾经答应过,等他取得益州后再交还所借的荆州。这不过是口头承诺,刘备根本不想兑现。从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九年间,关羽经常对鲁肃不友好。而鲁肃则始终以孙刘联盟为重,竭力克制自己,没有兵戎相见。对于关羽的每次挑衅,鲁肃都婉言相劝,“以欢好抚之”,才避免了发生武装冲突。鲁肃在处理与关羽的关系方面,始终是比较明智的。

建安二十年,刘备取益州后,孙权令诸葛瑾去索回所借的荆州南郡。刘备一再推辞不还。孙权对此大发雷霆,立即令吕蒙率兵进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三郡很快投降了东吴。刘备得知三郡失守,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命关羽夺回三郡。孙权也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今属湖南),去抵挡关羽。当时关羽有三万人马,颇为强悍。他挑精兵五千,准备在上游乘夜渡水进攻。鲁肃的部将甘宁当时只率三百人,他听到关羽进攻的消息后,建议鲁肃再给他增加五百人,并保证,只要关羽听到他的咳嗽声,便不敢涉水进攻。结果鲁肃拨给他一千人。关羽果然未敢来偷袭。

当时双方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为了不使势态扩大,导致孙刘联盟彻底破裂,鲁肃作了最后努力,打算和关羽当面商谈荆州问题。鲁肃的部下担心会发生意外,纷纷劝阻鲁肃。鲁肃对部下说:“今日之事,应当开导劝说。是刘备对不起我们,是非还没弄清之前,量他关羽也不敢乱来。”于是鲁肃邀请关羽相见,各自把部队留在百步之外。随后二人相见,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因为刘备是自食其言,所以关羽理亏。但关羽却狡辩说:“赤壁之战,刘将军身在营阵,寝不安席,努力破曹,岂能徒劳,连一块土地都没有?如果不是刘将军奋力破敌,你们怎敢来收取荆州!”鲁肃义正词严,责备刘备背信弃义。他质问关羽说:“事情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当初刘豫州败于当阳长坂时,没有立足之地,那时你们对荆州连想也不敢想。孙将军念你们连立锥之地也没有,才将荆州借给你们。而刘豫州却以怨报德,今天你们已取得益州,既无奉还荆州之意,连三郡也不让,这是什么道理?”关羽却回答说:“乌林之役,刘将军亲临前线,睡觉也不脱战袍,戮力破魏徵,怎能徒劳无益而得不到一块土地来报偿呢?你这次来是想收回这块土地吧?”鲁肃立即反驳道:“你们背信弃义,必将带来祸害。你身负重任,不能阐明道理,适当处理,用信义辅佐你主,而是恃武力来强行夺取,这样做的结果,恐怕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吧!”关羽理亏,无话可说。这时座位中一人突然嚷道:“谁能得民心,谁就可以拥有这块土地,为什么一定要归你们所有!”鲁肃声色俱厉地斥责道:“你是什么人!”关羽握着钢刀站起来,说:“这是国家大事,你这个人知道什么!”便使个眼色,让他下去。鲁肃在单刀会上,不辱使命,有理有据,驳得对方理屈词穷。既使对方未敢以兵相加,又不使孙刘联盟遭到破坏,充分体现了鲁肃的大智大勇和外交才能。后来刘备听说曹操要进攻汉中,怕危及益州安全,腹背受敌,便派人前来讲和。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长沙、桂阳、江夏以东归孙权;零陵、武陵、南郡以西归刘备。于是双方矛盾得以缓和。鲁肃争得三郡后,还经常告诫吕蒙,不要进攻关羽,要与之和睦相处。然而在鲁肃死后,孙权还是派吕蒙进攻关羽,夺得了全部荆州,致使联盟破坏,从而使孙刘政权终于被曹魏徵陆续消灭。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病逝,时年46岁。孙权为了悼念这位对东吴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重臣,十分隆重地为他举哀,还亲自将他的灵柩护送到葬地。诸葛亮闻讯后,素服三日,发去唁文,为之哀悼。鲁肃虽然英年早逝,没有充分施展他的才能,但他短短的一生却影响了一个时代。首先,鲁肃第一个向孙权明确提出了立足江东、建立帝王事业的战略规划。其次,他在赤壁之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挽救了东吴和刘备失败的命运。再其次,他在维护和处理孙刘联盟的关系上,表现了过人的远见和胆略。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鲁肃是东吴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将领,也是三国时期卓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朱廷松)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三国志》卷五四,《鲁肃传》;卷四七,《吴主(孙)权传》。

杜预编撰修晋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