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郑子产执政赢人心的故事

郑子产执政赢人心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十年后,郑国再度发生政变,国人杀死了独断专行的子孔。子产执政吴国公子季札也是与子产惺惺相惜的人。当年他周游至郑国,子产负责接待,二人一见如故,豪饮畅谈,并且相互赠送了礼品。时任郑国执政大臣的伯有饮酒无度,不理政事,非常荒唐。子产执政伊始,在郑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整个郑国因此陷入极端恐慌之中,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完全被搅乱了。

郑子产执政赢人心

有这么一个人物,他不但在做外交官时使自己小小的邦国得到足够的尊重,而且在对国家的改革中大刀阔斧,身先士卒;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不是像别人一样去祭祖拜神,而是妥当地组织人们同灾难进行斗争,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

在乱世中,他拯救国家于危难;在清平时,他又赏罚分明,使国家顺畅发展。

这个人就是郑国的执政者子产,他比季札更多地为国家操劳,比齐桓公那些霸主又少了许多执政的失误。

有了这么一个才思敏捷、头脑清醒的人连年操劳,郑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中,不断趋于富强和安定。

子产涉外

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名侨。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子产就显示出了卓尔不凡的政治远见,令父辈另眼相看。

公元前565年,子产的父亲带兵攻打蔡国,结果不但大获全胜,还活捉了蔡国的司马。郑国为此举国欢庆,但子产皱起了眉头,他认为这场胜利将会给郑国带来灾难,因为当时蔡国已是楚国的附庸,蔡国被攻打必然引起楚国的报复。于是,子产忧心忡忡地说:“一个弱小的国家没有文治却有武功,这是潜在的祸患。假如楚国以此为借口前来讨伐,我们怎么办?顺从了楚国,晋国又来讨伐,恐怕我们四五年之内难得安宁了!”

郑国的形势不幸被子产言中,不到一年,晋、楚两国果然接连兵临郑国,郑国战祸不断。

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郑国执政者皆出于这些儿子之中,其中以罕、驷、丰、游、印、国、良七家为强族,即所谓“七穆”,春秋中期和晚期,郑国执政者基本出自这七家,但也时常发生政变。

两年后,郑国间歇性的政治暴乱再次发生:当时任正卿的子驷和任大司马的子国同时被杀,郑简公被劫持到北宫。子产听到父亲噩耗,非常镇定,他没有急着去追拿凶犯,而是果断地先派人把守门口,然后聚集家臣、属吏,亲率兵车十七乘,进攻北宫。在国人的支援下,子产很快尽杀贼臣,被人们所称颂。

郑国这些年来,国君一般都没有多少权力,权力一般都被执政者霸占。十年后,郑国再度发生政变,国人杀死了独断专行的子孔。子展执政,子产出任少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常言说弱国无外交,但子产却凭借着对国际形势的洞察,以优雅的风度、机智的言辞,在许多棘手的外交事件中,不屈不挠地与大国交锋,为弱小的郑国争得了尽可能多的权利和尊严。

有一次,子产去朝聘晋国,晋侯责问郑国为什么会依附楚国。子产非常有条理地历数了历史上晋郑两国友好的关系,特别是郑国对晋国无岁不聘、无役不从、敬奉有加的种种事实,来龙去脉、时间和经过等都讲得有条不紊;然后说郑国虽然有时暂时依附于楚国,那是因为晋国没有尽到保护小国的责任;最后子产的语气由委婉而转入严厉,指出如果晋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那么小国难免会变成晋国的仇敌。晋侯听了子产这番话,觉得子产所言属实,也不便于再责备郑国了。

后来晋国的范宣子执政,向各诸侯国索要很多的贡礼,郑国国小,于是贡礼便成了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子产决定要改变这一局面。这一年,郑简公到晋国去朝见,由子西陪同。子产写了一封信让子西带给范宣子,信中是这样说的:“阁下执政晋国,不知为何,四方诸侯没有听到阁下的美德,只知道晋国讨要很重的贡品,我对此举深感不解。有了良好的声名和德行,远方的人们就会归附,近处的人们才安心。阁下是喜欢让人说‘您养活了我们’,还是喜欢让人说‘您榨取我们养肥了自己’?阁下要认真考虑一下了!”

范宣子看过信后,很有感触,于是就酌情减轻了各国的贡品。

子产执政

吴国公子季札也是与子产惺惺相惜的人。当年他周游至郑国,子产负责接待,二人一见如故,豪饮畅谈,并且相互赠送了礼品。季札临走的时候对子产提出了忠告:“郑国执政者过于奢侈,接下来将会有政变风波,政权很可能落入阁下手中。若你执政,一定要依礼行事,否则郑国的灾祸还是不能避免。”

季札说的话非常有道理。时任郑国执政大臣的伯有饮酒无度,不理政事,非常荒唐。为了能安静地喝酒,他竟然造了一个专供自己喝酒的地下室,来请示他的官员找不到他,只好回去了。

终于,伯有被夺了权,逃到了许国。但他不甘心,就又气急败坏地跑回来,从城墙的排水道钻入郑国都城,带领自己的族人反攻。结果可想而知,伯有战败被杀。没有人敢给伯有收尸,还是子产去安排后事,亲自为尸体换好衣服,然后把伯有安葬了。

子产德才兼备,被郑国德高望重的子皮所看重。子皮推举他执政,因为他知道,只有子产能让郑国走出深重的灾难。子产起初没有接受,推辞说:“郑国弱小,却又邻近大国;国内大族多,难以管制。我没有这个能力。”

子皮竭力劝他:“我带头听你的,还有谁敢说三道四呢?你好好地干吧,国家小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协调好各诸侯间的关系,国家就可以稍得安宁了。”

于是,子产接受了子皮的推荐,成为郑国的执政者。

子产执政伊始,在郑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首先改革整顿行政体制,然后颁布新的军赋制度,接着打破贵族掌握刑法的传统,把刑法条文铸在鼎上,公布出来,让人们知晓,以便人们自觉遵守。

郑国的内政必须改革,不然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郑国就有灭亡的危险。改革之初,子产的政令有一些受到人们称赞,有一些却使人们感到不满。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尝到了改革的好处,就对子产越来越放心,越来越称赞了。

伯有闹鬼

伯有的死看似已经结束,但是事情显然出乎人们的意料。事隔九年之后,伯有再一次把小小的郑国搞得惊悚恐怖。在郑都的大街上,人们不止一次地看到伯有的身影。不时地就有人喊:“伯有来了!”一听到这声音,人们立刻四下逃散,眨眼间街上就见不到一个人影了。

就在铸刑书的那年,有人梦见伯有披着铠甲走在路上,还说了一句话:“3月2日我要杀死带,明年正月二十七我要杀死段。”奇怪的是,到了3月2日那一天,驷带果然死了。于是,这就更加引起了国人的恐慌。第二年正月二十七,公孙段也莫名其妙地死了。人们更加害怕,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整个郑国因此陷入极端恐慌之中,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完全被搅乱了。为了安定人心,子产命令伯有的儿子良止安抚伯有的鬼魂,然后任命良止为大夫,闹鬼的事马上平息下来,人心也安定了。有人向子产讨教为什么这一招会让人们马上平静下来。子产说:“如果有鬼,鬼只有找到归宿,才不会作恶,我不过是为他安排一个归宿罢了。”

接着,子产说:“我任命良止是为了取悦于鬼魂,虽然伯有身行不义,但他也需要受到享礼。我立良止为大夫,让良止能祭祀先祖,便能安抚伯有的鬼魂了。不媚于鬼神,人们不信服执政;人们不信服,政治就难搞好。”

从子产的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子产并不信鬼,但他明白,如果装作相信有鬼,采取一系列办法,就可以安抚人心。

所以,后来子产到晋国去访问,当赵景子问他闹鬼这件事的时候,子产的回答就更加像模像样了:“人还未生下来时身体里就有一种东西叫魄,当人来到世上,魄就成了魂。用的东西精良,吃的东西精致,他的魂魄就强壮有力,所以就有精神达到神明。伯有是我先君穆公的后代、我们国家的执政者,从事国家的管理已经三代了。我们郑国虽然没什么了不起,但伯有家三世掌握国家政权,他们用的东西也多了,吃的食物也精致了,他们的家族又大,伯有魂魄的依凭也就厚实了。但是也不必害怕,好好安置他的魂魄就行了。”

伯有的鬼魂事件本来细微复杂,若处理不好,必定会在乱中添乱,后果不堪设想。但子产却用自己的理解和才能,把这件事处理得举重若轻,效果也颇佳,得到了国内国外的普遍称赞。

www.guayunfan.com

天灾当前

公元前525年,有一颗彗星在大火星旁边出现,光芒四射,光耀万里。大臣申须议论说:“天象的变化影响着人间的吉凶。彗星是除旧布新的象征,而这次,彗星对着大火星清扫,大火星再次出现时必定散布祸灾,有的诸侯国恐怕要遭殃了。”

梓慎分析了一番,很谨慎地说:“大火星的出现,夏历是3月,殷历是4月,周历是5月。夏历和天象相适应,如果发生火灾,将有四个国家承担,大概是宋国、卫国、陈国,还有我们郑国。”

大夫裨灶听说后,立即找到子产,说:“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发生火灾了,赶快用宝器祭神,来消灾免祸吧!”

但是子产却对这件事情无动于衷。

第二年5月,大火星开始准时在黄昏出现。隔了一天,狂风大作。虽然有风,但这个时候天气依然燥热,狂风日甚一日。5月14日,宋、卫、陈、郑果然同时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子产马上令全国进入戒备状态,组织人们抗灾抢险。对于来访的晋国使者,他派人把其送走,而让久住的宾客小心安全,建议他们不要走出馆舍。子产还派人巡逻太庙,运走占卜用的龟甲和庙内的神主,命令府库官员看守并戒备火灾,不得忙于祭神等事。

子产还做了一件非常仁慈的事情,那就是让人记下庄稼、房屋被烧的人家,免除他们的赋税,发给他们口粮和建筑材料,使他们在灾后不会无粮可吃,无屋可居。这次火灾相当严重,但由于子产的组织工作做得有条不紊,郑国受灾群众的生活得以正常维持,并没有发生家破人亡的现象。

裨灶见子产不但不去祭祀神灵,还让人把占卜、祭神之物悉数运走,生气地对子产说:“当初我说祭神禳灾,你不听;如果再不祭神,惹怒了上天,还会发生火灾的!”

人们纷纷请求子产祭神,子产坚决不听,说:“天道远而人道近,两者没有关系,裨灶怎么能了解天道?话说得多了,偶尔有巧合罢了!”

后来,郑国果然没再发生火灾。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发生特大火灾的第二年,郑国又发生了水灾。当时的人们认为洪水的发生与龙的动作有关,为了能够使洪水早日撤退,人们请求祭祀龙。子产仍然不同意,说出了他的观点:“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人间争斗,龙从不前来观看;龙之间的相斗,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呢?为它们祭祀,求它们离开,它们又能到哪里去?我们对龙没有要求,龙对我们也没有要求。”

在子产的观念里,对付天灾,靠人们的及时抢险和后来的补偿就行了,而祭祀鬼神都是毫无必要的,甚至还会拖救灾抢险的后腿。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对神灵大不敬的看法。但是子产为救灾所做的努力,又切切实实取得了成效,不得不让人们刮目相看。

后来,年事已高的子产得了重病。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对子太叔谆谆教导:“我死以后,郑国就由你来执政。治理国家要依靠德和刑,但是只有极少的圣人可以仅仅靠德使百姓顺服,所以,一般的执政者还要用刑。比如说,火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人们不在意,到水中游玩,结果溺死的人却很多。所以,实施宽政不容易。”

几个月后,子产病卒,享年62岁。

子产从为少卿时起,辅政十年,执政二十余年,前后共三十余年,不但在国际事务中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使郑国处于不屈的地位,还对郑国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改革。子产能够清醒地洞察国际的形势,能够清醒地改革创新,能够清醒地看待天灾人祸,在当时的社会中,他已经做了常人所不及的事情。

自此,子产的所作所为一直为后人所敬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