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兴盛的汉学_清朝的历史

兴盛的汉学_清朝的历史

时间:2022-07-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兴盛的汉学_清朝的历史◆脂玉莲蓬形水丞 水丞是用来贮砚水的一种文房器具。戴震是乾嘉汉学中的杰出代表,乾嘉皖派的创始人,清代中期卓越的思想家、考据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们对古籍的大清理,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这三部书,被称为清代考史三大名著。乾嘉学派的著名史家章学诚,著有《文史通义》,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即说六经都是古史,都是古代纪实之书,都是史料。

兴盛的汉学_清朝历史

◆脂玉莲蓬形水丞 水丞是用来贮砚水的一种文房器具。脂玉采用透雕方法雕成莲蓬形,玲珑碧透,精巧可爱。

清代阎若璩(1636~1704)和胡渭(1633~1714)以其学术成就,树立了汉学的典范。胡渭精于经义,尤擅地舆之学,所著《禹贡锥指》、《易图明辨》,在辨别古书真伪方面颇多贡献。阎若璩经30年的潜心研究,著《古文尚书疏证》,证明古文《尚书》乃东晋人伪造之书。阎、胡二人的学术,指引了清代士林的学术路向,自此之后,清代士人大都不再关心现实,学术乃是为考据而考据。到乾隆、嘉庆二朝,此种学风更是发扬光大,且形成一种主流性的学术派别,即所谓“乾嘉学派”。

◆《孟子字义疏证》书影

戴震像 戴震(1723~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屯溪)人。51岁时经纪昀等名学者推荐任《四库全书》纂修官,校订天算、地理诸书。戴震是乾嘉汉学中的杰出代表,乾嘉皖派的创始人,清代中期卓越的思想家、考据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著述涉及音韵、训诂、哲学、伦理、天文、算学、地理、方志等多个方面。

乾嘉学派主要分为吴派和皖派两大支。吴派以惠栋(1697~1757)为首。惠栋是苏州元和(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其学风信家法而崇古训,一切以汉代古文经学家的说法为准,故墨守成规,成就不是很大。皖派以戴震为首。他的学风既宗汉又疑古,认为汉儒也有穿凿附会的地方,不可盲目追随。应“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 因而师承繁衍,成就斐然。有清一代,该派知名的学者共有60多人,他们视经学为根底,在小学(文字学)、音韵学、天算学、地理学、金石(考古)学、乐律学、典章制度、目录、版本、校勘和辑佚之学等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

乾嘉学派的学者,扎扎实实整理了《易》、《书》、《诗》、《礼》、《春秋》等经书389种,2700多卷,还鉴别了一些古书的真伪,校勘了一些古籍的字、句,在文字学、音韵学的研究成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们校勘了秦、汉以前的诸子著作和西汉以后的许多要籍,还辑集了很多散失、佚亡的书。他们对古籍的大清理,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金桂月挂屏 此屏以金锤打出奇秀的山石和高耸的桂树,盛开的桂花挂满枝头。空中高悬一轮明月,朵朵白云飘然而过,描绘了一派金秋美景。左上角嵌金字楷书“御制咏桂”诗一首。四周镶以夔龙纹紫檀边框。金挂屏精美典雅,制作精良,为锤錾工艺的代 表作。

乾嘉学派由考经而考史,主张对于古史,也要“考信”、“征实”,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们发扬求实的精神,做了大量的考证、整理古代史籍的工作。其杰出的代表有三人:钱大昕(1728~1804),著有《廿二史考异》,该书详于校勘文字,解释、训诂名物,纠正史书谬误;王鸣盛(1722~1796),著有《十七史商榷》,该书主于校勘本文,补正讹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赵翼,著有《廿二史札记》,该书着重考订正史中的历代重大历史事件。这三部书,被称为清代考史三大名著。

◆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 转心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工艺极为复杂,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此瓶底施湖绿釉,书青花“大 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乾嘉学派的著名史家章学诚,著有《文史通义》,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即说六经都是古史,都是古代纪实之书,都是史料。章学诚认为“天地之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史分二类:著作之学和史料之学。他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强调的“才、学、识”史学三长的基础上,首先强调史学家的“德”,即“著书人的心术要正直”。他认为古代的经典、方志、官府案牍、金石图谱、歌谣言语、私家注疏,都有益于史实。章学诚反对为考证而考证,提出史学要切于世事和人伦日用,主张修史贵开创而不必拘泥于成法。章学诚特别重视方志的编撰,一生编撰或参与编撰了6部方志:《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常德州志》、《荆州府志》和《湖北通志》,被誉为“方志之圣”。

◆《文史通义》书影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著名史学家和思想家。其代表作《文史通义》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在基本体系发展上的终结。章学诚认为史学可以经世,提出“史意”说法,其思想可概括为:一是明大道,二是主张通 古今之变,三是重家学,四是贵独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