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东帝西帝_关于秦国的历史

东帝西帝_关于秦国的历史

时间:2022-07-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东帝西帝_关于秦国的历史经过秦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秦惠王时期的连横破纵、秦武公时期的西拓东进,秦国到昭襄王时期已经从西隅小国成长为傲视中原的大国。秦昭襄王联合当时的强国齐国共同称“帝”,即“东帝”、“西帝”,然而却惹来了齐、韩、赵、魏、燕五国合纵伐秦,仅仅两个月就被迫取消“帝号”。至此,秦武王死后的王位纷争暂时告一段落,魏冉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

东帝西帝_关于秦国的历史

经过秦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秦惠王时期的连横破纵、秦武公时期的西拓东进,秦国到昭襄王时期已经从西隅小国成长为傲视中原的大国。秦昭襄王联合当时的强国齐国共同称“帝”,即“东帝”、“西帝”,然而却惹来了齐、韩、赵、魏、燕五国合纵伐秦,仅仅两个月就被迫取消“帝号”。

宣太后专政

前307年,秦武王去世。武王没有儿子,宫廷里又上演了一场王位争夺战。武王的亲生母亲惠文后去世早,庶母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因为曾经辅佐秦惠王、秦武王两代君王,权高位重。由于魏冉的支持,宣太后的儿子最终即位,称为秦昭王,即位初由宣太后主政,樗里子为相,魏冉为将军,满朝文武中很多都是宣太后的亲族。

昭王即位虽然有魏冉和宣太后的支持,但其他兄弟并不服气。前305年,昭王即位第二年,公子庶长壮联合其他公子一起叛乱,公开不承认昭王,而自称为季君。魏冉立即出兵平叛,杀掉了参与叛乱的诸位公子,也将秦武王的王后赶回魏国。至此,秦武王死后的王位纷争暂时告一段落,魏冉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www.guayunfan.com)当时诸侯间以秦国、齐国、楚国三国最为强大,这三国之间战和不定,秦时而与楚争战,时而对齐发兵,韩、魏、宋等小国则根据形势变化选择秦国或者齐国、楚国当靠山。

战国·镶嵌卷云纹羊首车軎 1958年陕西西安安后园出土。圆筒羊首状,上有穿口,用以纳辖,以便套在车轴末端。此车軎的精细程度反映了当时青铜制造业的情况。

秦楚由合到分

因为宣太后是楚国人,所以昭王即位后秦国与楚国关系比较好。楚国曾经与齐国、韩国联盟合纵攻秦,但从前306年昭王即位,楚国便背弃与齐、韩两国的盟约,单独与秦和好,导致齐、韩两国很生气。前305年,秦昭王与楚怀王联姻。第二年,两国在黄棘(故地在今河南新野东北)会盟,秦国退还楚国之前占领的上庸(故地在今湖北竹山)之地。以后三年秦楚之间和平相处。

战国·人首纹青铜剑 剑首为两个如同车轮的并列圆环;剑格两端上扬,中部微弯曲;剑身上部饰有人面图案,人面整体由平凸线构成。

前303年,齐国、韩国联合魏国共同伐楚,楚王立即向秦求救,于是秦国出兵攻打魏国的蒲阪(故地在今山西永济)、晋阳与封陵(故地在今山西永济风陵渡)。第二年,秦昭王、魏王与韩太子婴在临晋会盟休战。

同一年,楚国人质太子横杀死了秦国的一个大夫,偷偷逃回了楚国,秦楚两国为此结怨,秦国转而与齐国结盟。当齐、韩、魏三国在这一年再次联手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却坐视不管,楚国因此大败于垂沙(故地在今河南唐河)。楚国被迫将刚刚从秦国逃回来的太子横再次送到秦国当人质,以求停战。秦国这时候极力拉拢强大的齐国,在齐国战胜后,马上派昭王的弟弟泾阳君去齐国当人质。

秦不仅不救楚国,还不断攻打楚,楚国在连续不断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不久,秦昭王约楚怀王到武关结盟,楚国大臣极力劝阻楚怀王不能去,怕被秦陷害,然而楚怀王求和心切,还是亲自到了武关(故地在今陕西商县东),果然被秦劫持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威胁他无条件割让楚国的巫、黔中两地给秦国,否则不放他回去,楚怀王当然不答应,结果就被押在了秦国。这时,楚国国内大臣一面设法营救楚怀王,一面设法接回在齐国做人质的太子横即位,即楚顷襄王,使得秦要挟割地的图谋落了空。秦国大怒,决定武力攻击楚。前298年,秦国进攻楚国的析地,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占据十多个城。

秦齐由分到合

前301年,齐国任命孟尝君田文为相,齐国在孟尝君的改革下日渐强盛。

前299年,秦国也邀请孟尝君担任秦相,结果孟尝君不到一年就被免了职,且被囚禁起来,孟尝君靠自己的门客用“鸡鸣狗盗”之术逃回齐国,重新为齐相。从此齐秦两国结怨。次年,在孟尝君的组织下,齐、韩、魏三国合纵攻秦,一直打到了函谷关,后来宋国、中山两国也参与攻秦,三年之后,五国攻秦联盟终于攻进了函谷关,秦国只好将之前占领的魏国封陵还给了魏,又把武遂(故地在今山西临汾西南)还给了韩。

不久,齐国在苏秦的怂恿下,放弃攻秦,转而攻宋;秦国也不愿意继续以齐国为敌,而想集中精力对付韩、魏,扩张领土,所以两国重新修好,齐国免去了主张攻秦的孟尝君相位,而任命秦国的五大夫吕礼为相。同时秦国也主动与楚国修好,重新任命魏冉为相,援助了楚国粮食五万石,免去攻韩魏的后顾之忧。

秦齐称帝

在暂时稳定齐、楚两国之后,秦国专心对付韩与魏。前294年,昭王派白起、向寿率兵攻打韩、魏,先后攻取了武治、新城。同一年,白起又攻下了伊阙,第二年,打败了韩魏联军,斩首20万,俘虏魏将公孙嘉。两年后,秦国继续进攻魏,不过这一次虽然攻取了魏国的垣,却又还给了魏,转而进攻韩。公元前291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苑,秦得到了手工业发达的苑,从此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年,司马错率秦军攻取魏国的轵(故地在今河南济源东南),又再次攻占垣。次年,白起、客卿错率军攻魏,夺取蒲阪等61个城。秦国势如破竹的进攻使得韩、魏两国无力招架,两国被迫割地求和,韩国又将武遂二百里地让给秦,魏国则割让河东四百里地给秦。

秦国连战连胜,领土不断扩张,国力更加强大。当时各国君王陆续称王,秦昭王已经不满足称王,而要进一步称帝,但又忌惮齐国反对,就拉拢齐王一起称帝。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又派魏冉到齐国,尊齐王为“东帝”,秦齐两国开始做起“东帝”“西帝”来了。

好景不长,韩国、魏国拉拢赵国,请赵国的奉阳君李兑联盟各国合纵攻秦。同时苏秦也劝齐王取消帝号,从而拉拢其他国家共同伐秦,齐国就可以趁机攻打宋国了。齐王为了得到宋国的土地,就听从了苏秦的建议,取消了帝号,并与赵国会盟,并出兵威胁秦国也取消帝号,秦昭王根本没料到齐国会中途反悔,无奈之下,只好也取消了帝号。

秦昭王从称帝号到取消帝号仅仅历时两个月。

五国攻秦

齐 王私自放弃帝号,攻打秦国的盟国宋国,这就与秦国结了怨。在齐王的支持下,苏秦替齐游说燕、赵、魏、韩,共同抗秦,这一时期除了苏秦主张攻秦之外,还有李兑和孟尝君。前287年,韩、赵、魏、燕、齐五国形成联盟,由李兑率领联军,燕国派二万人参加,齐国、魏国屯兵于皋、荥之间。

这个五国联盟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齐国的目的在于攻夺宋国土地,而苏秦表面上相齐,暗地里其实为燕国卖力,想通过挑起战争来削弱齐国的实力。同时,苏秦私下里游说赵、魏共同攻齐。魏国长久以来被秦国攻击,早想报仇,但因为刚刚失败、元气大损,攻秦有心而无力。各国在伐秦过程中互相推诿、徘徊观望,谁也不愿意动真格,只是在成皋吵嚷一番,就无功而返了。

战国·出廓螭龙浮雕璧 圆环璧体上,凸雕的回首对望双螭,呈出廓状,双尾相交于璧心圆孔处。璧面上的阴刻线条流畅自然,凸雕出的双螭形体强劲有力。玉璧质地欠糯稍粗,闪白花,呈青色。

五国攻齐

在“西帝”秦昭王无奈放弃帝号的同时,“东帝”齐国也终于惹火上身。五国攻秦虽然没有成果,但齐国却趁机对宋国发动了三次攻击,最终灭掉宋国。然而好景不长,苏秦又劝齐王:“魏国与赵国离秦国比较近,现在五国联合攻秦如果不能胜利,魏赵两国必然会为了保存自己向秦求和,这样秦就会和其他国家联合攻齐,所以大王还是先与秦谈和,避免以后被动。”齐王听信了苏秦,就瞒着魏赵偷偷与秦国交好,这件事惹恼了魏赵两国。赵国与魏国纷纷联络秦国,一起攻打齐国。这时候各国之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各国都倾向于与秦结盟,攻齐的统一战线也逐渐形成。

前285年,秦国约楚顷襄王在宛会盟,又联络赵惠文王,加强与楚国、赵国的关系,同时,派将军蒙武首先率兵进攻齐国,大获全胜,攻占齐国河东九座城,秦在此地设立了九个县。

第二年,秦又与魏王在宜阳会盟,与韩王在新城会盟,燕昭王也亲自到赵国会见赵惠文王,至此,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正式形成。韩、赵、魏派兵,在燕将乐毅的统帅下,向齐进攻。秦国也派大将尉斯里率领秦军参加,同时派大夫起贾到魏国主持攻齐。楚国与鲁国虽然没有正式派兵参加,但也非常配合攻齐。不出意外,齐国被五国联军打败,齐王逃离齐国,乐毅率大军攻入齐国都城临淄。

五国攻齐恰恰给了秦国扩张领土的机遇,替秦国铲除了一个东方劲敌。从此,秦国将东进的目标转向了三晋与楚国。

战国·错银镶嵌绿松石几何纹带钩 长条形,钩面由三个平面构成,平面的结合处形成挺拔的折角线,颇有立体感,钩头为蛇首。钩体装饰几何纹,错银丝勾勒菱形纹和三角纹,内中有错银圆片,并镶嵌有绿松石的多瓣花纹,蛇目也以错银而成。此器与山西榆次猫儿岭出土的镶嵌几何纹 带钩的造型、纹饰基本相同,时代为战国中晚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