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诺曼征服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诺曼征服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6-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诺曼征服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撒克逊王朝灭亡后,1066年圣诞节,征服者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称王,于是,那个被蔑称为“私生子威廉”的诺曼底大公成了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后人称他为“征服者威廉”。其实他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后来被称为“诺曼征服”,他的动机也许只是来源于自己的野心,但却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诺曼征服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撒克逊王朝灭亡后,1066年圣诞节,征服者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称王,于是,那个被蔑称为“私生子威廉”的诺曼底大公成了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后人称他为“征服者威廉”。

其实他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后来被称为“诺曼征服”,他的动机也许只是来源于自己的野心,但却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征服者威廉为人严厉、残忍,而且精力旺盛,有两个因素对威廉的性格及他对历史的影响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一是他的私生子身份。他是他的父亲,绰号为“魔鬼”的罗伯特和被他拐来的农家姑娘阿莱特生下的儿子,但却是唯一的儿子。罗伯特费劲说服了诺曼底贵族,才确立了威廉的继承权。1035年,8岁的威廉继位,他的私生子身份使他经历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嘲讽、歧视和挑战,他的三个监护人和老师先后被人杀害,这就铸就了日后威廉冷酷、多疑的性格。

在几个世纪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托马斯·潘恩还在用讽刺挖苦的语气评价这位“征服者威廉”,他说:“一个法国的野杂种带了一队武装的土匪登陆,违背当地人民的意志而自立为英格兰国王,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个人的出身是卑贱不堪的。”(www.guayunfan.com)在潘恩的观念中,威廉一世只不过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恶多端的魁首罢了,他那残忍的行径或出名的阴险手段为他赢得了盗匪头领的称呼:由于势力的增加和掠夺范围的扩大,他吓倒了手无寸铁的善良人民,逼得他们时常贡献财物来换取他们的安全。

威廉公爵向东征服了德文、坎特伯雷,沿泰晤士河南岸向西挺进,火烧了南沃克,穿过了汉普顿。然后渡过泰晤士河,包括伦敦西北各地,使伦敦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接着,他于1066年圣诞节在威斯敏斯特加冕为威廉一世。据说就在威廉加冕之际,欢呼声使教堂外的诺曼底侍卫误以为发生了骚乱,他们在惊慌之中放火烧了周围的民房。于是威廉的加冕就在一片混乱中进行,威廉本人则在惊恐之中当上了国王。

威廉一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恐慌中度过的,因为他手下效忠他的征服者相对于本地人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而从第二年起,反诺曼人的起义连年不断,战火几乎烧遍了英格兰全境。威廉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反抗最激烈的北方镇压叛乱,军队所到之处村庄被烧毁,人民被屠杀殆尽,以至于十几年之后这里仍然无人居住。

经过三年的东征西讨,到1070年,威廉终于镇压了所有的反叛者,结束了对英国的军事征服。但是征服者与当地土著的对立状态仍然存在,威廉下令没收了英格兰贵族的土地和财产,使他们丧失了反抗新统治者的能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威廉逐步任用跟随他渡海而来的诺曼贵族。他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引入英格兰,威廉宣称:国王是一切土地唯一和最终的所有者。并且把这种名义上的占有变成了事实上的占有,他把全国森林和可耕地的六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则分给教会和自己的手下。从威廉一世手中直接获得土地的直属封臣有1400人,这些人又将土地分封下去,这些不同等级的封臣,后人将他们统称为贵族。

英格兰人是不会屈服的,天性的逆反心理深深扎根在骨子里,这种无名的恐惧让威廉一世常常夜不能寐,苦思多日,他终于想出一个富有创意的巩固王权的新方法。

英格兰南部小镇索尔兹伯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神秘的史前遗迹巨石阵坐落在这里而闻名全世界。面对着这些重达数十吨的巨大石块,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确切地知道它们的建造者是谁,更无法知道它们的建造方法和用途,这些未解之谜给这座巨石阵加上了无限的神秘光环和魅力。

几百年后,我们只记得这些神秘古老的巨石阵,却忘记了在这个小镇上发生的一幕影响历史的正剧。1086年8月1日,征服者威廉把英格兰所有封建主召集到这个小镇上,当然,他们到这里来并不是来参观神秘的巨石阵的,因为这时巨石阵还没有被发现。威廉在这里举行了一个宣誓效忠大会,强迫所有的与会贵族直接向他行臣服礼宣誓效忠。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那些封臣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在威廉合拢的手掌中宣誓效忠时,心里会怎样活动。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心里一定非常不舒服,因为从这一刻起,他们除了要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尽义务外,还要向国王效忠,尽附庸的义务。根据欧洲大陆封建制的传统,附庸只需要对直接赐予他土地的领主效忠,而对领主的领主则不需要效忠,用一句话讲就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从而为王权旁落、诸侯割据制造了肥沃的土壤。

威廉的这一举动将欧洲大陆的传统改为“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颇有些制度创新的味道。威廉此举虽是出于加强王权的自私目的,但这也是英格兰的客观形势使然,诺曼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很深,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只有团结一致,依靠强大的王权来保障征服者的既得利益。这样,王权得到了加强,英格兰所有的封建主都成了威廉一世的附庸。

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作为对国王的回报,贵族们必须向国王宣誓效忠,并根据自己领地的大小,向国王缴纳税金,提供骑士及其装备。威廉一世借此建立了一支象征国家权力的5000多人的骑士军队。英格兰的贵族阶层和贵族制度也从此形成了。

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从属关系,从一开始就带有双向契约的性质。这是一种基于权利义务关系之上的契约关系,正如12世纪末一篇法学论文的总结:“主公与臣属之间应该有一种相互的忠诚义务,除敬重之外,封臣对主公应尽的臣服并不比主公对封臣所持的领主权更多”。

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但是天长日久,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契约关系就变成了约定俗成。按照契约的规定,双方各自履行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这逐渐成为英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规则。这种契约关系虽然是人格化的和不平等的,但是它所包含的契约精神却是后来的《自由大宪章》、议会政治和习惯法体系产生的基础。

1089年9月9日,鲁昂大教堂的丧钟敲响了,钟声回荡在王国的上空,征服者威廉结束了他东征西讨的一生。威廉一世去世以前所受到的致命伤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侮辱,在他带领着军队和法军交锋的时候,重创他的并不是敌人的战斧或利剑,而是他自己的马鞍——他的战马受到战火的惊吓突然前蹄腾空,高高立起,马鞍的前桥扎进了他的身体。史料并没有详细记载威廉一世究竟哪里受了伤,我们只能凭空想象了。家臣们把重伤的威廉一世抬到了圣热尔修道院,几天以后他就在那里闭上了眼睛。

这位生前使无数人感到恐惧的大人物恐怕没有想到,他刚刚咽气,他的手下,一伙肮脏龌龊的盗尸犯就迫不及待地剥去了他的衣服,还将停放他遗体的厅堂洗劫一空。在威廉运到墓地即将入土为安时,有一个人突然声称这块地皮是他的,并在众人面前要求主持公道。在付出了60个先令后,威廉的遗体才得以入土下葬。不过自威廉身故以后,再也没有外来的侵略者能够踏上英格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