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家村改名为张家滩有一天

张家村改名为张家滩有一天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家枯泉文殊沟口有个张家村,全村的人都姓张。一天,一位自称是文殊山寺庙的道人,到张家村化缘。从此这数十户穷张家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过上了好日子。穷苦张家有理没处说,眼望着泉水流到张财东的地里,自己浇不上,心里像滚油泼。他还在神泉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张家泉”三个字,把张家村改名为“张家滩”。从此神泉变成枯泉,直至今天人们把那块地方还叫“张家枯泉”。
张家枯泉_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枯泉

文殊沟口有个张家村,全村的人都姓张。当家户族中穷苦户是大多数,有钱的财东只有一两户。他们虽然同出一宗,同住一村,一个“张”字分不开,但穷富之间却是清浊分明,荤素有别,好像针尖对麦芒。尤其是每年夏秋季节为了争水浇地,张财东凭着财大气粗,勾结官府,买通农官、水利霸占水源,浇完庄稼灌草湖。而那些穷苦张家,他们不但人多地少,而且因庄稼缺水浇,终究还是穷得叮当响。他们数十户曾经联手在文殊山下挖过很多泉,结果都是拿上扁担打苍蝇──白费力气。

一天,一位自称是文殊山寺庙的道人,到张家村化缘。他无论走到谁家都没人打推辞,总是和颜悦色地待他,没有面给米,没有多给少。老道长见这些人家境虽然贫寒,心地都非常善良。老道长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祖祖辈辈为了挖泉取水,想尽了心事,费尽了力气,流干了汗水。文殊沟里虽然断断续续地淌着些水也轮不到你们。我现在给你们指一处地方立刻就能取出水来,拿上铣张镢头跟我走。”老道长领着他们走到村头,拔下头上的发钗,在东、西相距五步的地上各划一个圆圈说:“好,就在划圆圈的地方挖吧!”小伙子们动起手来,叮叮当当、乒乒乓乓,果然两处地方同时冒出一股清粼粼的水来。二水合一冲开一条小溪,淌到他们平时浇水的沟里。从此这数十户穷张家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给这泉取名叫“神泉”。

泉水四时不竭,冬夏长流。眼望着张家村的穷人日子越过越好,张财东又是忌恨又是眼红。他一个心思直打神泉的主意,常常一个人站在泉边自己抱怨自己:“为啥自己没先下手挖泉?白花花的银子流到穷命鬼家里真是……”他打定主意非把神泉弄到手,为自己所有。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他摆了五桌酒席,把全村的当家户族都请来。张财东装出一副和善亲切的样子说:“今天是八月十五团圆节,我们张氏户族在世的人可说是五世同村。常言道:‘亲不亲,姓上分’,一个‘张’字分不开呀!今天请大家来,一来张氏家族团圆团圆,二来嘛我见大家日子过得渐有起色,我很高兴,想帮大家劲上加劲,借给每户五两银子买牲口添家具。啥时能还上啥时再还。”说着他把早已包好的红包放到众人面前。人们都知道张财东是猫哭老鼠——假慈悲。但碍于情面不得不把红包拿走,有几户没拿的他还亲自送到家。第二年夏天小麦浇头水时,张财东派出十几个伙计看守沟沿,不让穷人浇泉里的水。大家提出质疑,张财东说:“这泉你们不是卖给我了吗?每户五两银子,我花了百十来两银子买这么个破泉还嫌吃亏呢!”有些人气愤不过,告到衙门,县太爷判他们个“赖账诬告”。穷苦张家有理没处说,眼望着泉水流到张财东的地里,自己浇不上,心里像滚油泼。

张财东霸占了神泉,又打赢了官司,理直气壮地向全村人宣布:“今后谁家想浇泉水按每亩地五吊钱收,没钱的拿粮顶替,否则不给放水。”他还在神泉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张家泉”三个字,把张家村改名为“张家滩”。

有一天,还是那位自称是文殊山寺庙的道人到张财东家去化缘,张财东不但不给还挖苦道人:“骚毛野道假修行,一天到晚念天尊。好吃懒做怕动弹,看你不吃修成神!”道人听张财东是在挖苦自己,本想回敬他几句又觉得与凡人计较有失仙道,随说道:“出家人修行潦倒,不求成仙,但求无恙。贫道化缘不计钱粮,麸糠也可,帛褐也可,随施主之便。”张财东一听“麸糠”二字,灵机一动,把道人领到他家的磨坊里,打算扫些磨盘上残留的麸子给他。不料那道人进得磨坊,顺手拈起两扇磨盘出门而去。张财东吓得目瞪口呆,忙叫伙计跟上去看。伙计回来说:“那道人一个泉里撂了一扇磨盘,泉里当时就不冒水了。”张财东领上伙计去挖,任你多少人往外拉,磨盘像焊在泉底纹丝不动。从此神泉变成枯泉,直至今天人们把那块地方还叫“张家枯泉”。

注:①水利:是旧时代地方上管水的头面人物。

②伙计:酒泉方言,给有钱人家扛长工,打短工或给字号家当学徒的人。

③五吊钱:吊是旧时代货币的单位,一百枚铜圆为一吊,五吊就是五百个铜圆。

④帛褐:帛是棉布,褐是牛羊毛织品,酒泉人叫褐子。

讲述者:李富仁 嘉峪关监察局干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