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窗花剪纸教程花边

窗花剪纸教程花边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族剪纸回族剪纸作品中国剪纸艺术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宁夏传统回族剪纸艺术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而兴盛的。宁夏回族民间剪纸资源因为有着丰富的内容,反映出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的回族文化的内涵。剪纸作品——万世和谐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是回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合体,也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宁夏回族剪纸与汉族有所不同。
回族剪纸_民间宁夏

回族剪纸

img72

回族剪纸作品

中国剪纸艺术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讲了“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将梧桐叶剪成玉圭图象,赠给他弟弟姬虞,封他到唐国去当诸侯,这是史书有关剪纸的最早记载。中国的纸文物,最早见于距今2100多年的汉武帝年间的“霸桥纸”,最早的剪纸文物则是1959年至1966年在新疆吐鲁番南北朝墓葬中发现的五幅团花剪纸。其中三幅为几何形团花,两幅为对马、对猴团花,造型生动精巧,艺术上相当成熟。

中国剪纸艺术到底起源于何时?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剪纸历史可一直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由于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所以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出现。唐代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这样记述:“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但用其他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

img73

1950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以及在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制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而它们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期后,考古专家还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挖掘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这是用纸剪成的美丽的图案花纹,也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剪纸实物,它的产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年 。

剪纸艺术的最大特征是折叠。重叠及其产生的对称,连续。沿着这一艺术轨迹,剪纸的历史渊源还可以上溯至彩陶时代的纹饰形式和风格,其“镂金剪彩”的传统又早在我国汉代即见于银箔、金箔的刻镂兽及云纹等作品。当然,据此推测 ,丝绸布服的剪裁和装饰制作,也是剪纸的一个重要源头。隋唐以来,剪纸与民俗紧密结合,李商隐就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到明清,民间剪纸真正泛化,遍及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见,剪纸艺术在中国产生极早,是中国最普遍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也是中国最具特色、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最初常用于宗教仪式。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发展到今日,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靠千千万万民间艺人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下来,内容包括民间故事、戏剧人物、花鸟鱼虫等,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剪纸艺术分北方和南方两大派系:北方剪纸大多豪放、粗犷,能够寻觅到远古图腾崇拜的踪影;南方剪纸大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故而精细婉约。中国剪纸源于北方,南方剪纸则是在这门工艺传到南方后发生演变形成的。

宁夏传统回族剪纸艺术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而兴盛的。有了回族就有了剪纸。所以宁夏回族剪纸艺术已经形成了本民族传统的艺术,在题材、风格上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分布也很广,凡在回族聚居地区都有剪纸艺术,而且数量庞大、品类复杂浩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突出。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回族文化特征。主要内容有民间窗花、贴花、绣花底样。

凡是贴在窗子上的剪纸、绘画作品,彩色套印、纸扎等,民间都称为窗花。窗花形象多姿多彩,古朴浑厚,富有装饰情趣,很受人们的喜爱,是回族喜庆节日活动的装饰品。它的尺寸大小各异,是根据窗口的大小而定。剪纸窗花是把彩色纸剪成的飞禽走兽、鱼虫花卉纹样等,贴在窗孔的白纸或玻璃上,经过光透射,栩栩如生。

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动物、植物、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窗花的表现题材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回族民间传统作品有《花鸟鱼虫》《凤戏牡丹》《富贵长青》《喜上眉梢》 《十二生肖图》《盖碗》《喜花》《老农赶集》《庄户人家》等。

贴花是宁夏回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剪纸艺术。它是用各种彩色纸剪成各种图案贴在墙壁上,并凑成各种图案,如山、树、各种动物,农家炕围墙上贴圆云子或三角云子。回族年轻人结婚时布置新房,在灯上、顶棚上、箱柜上、门帘上贴上云子或大红“喜”字。剪制时作者发挥其夸张、变形、借喻、象征等手法,它像凝固了的动植物标本,与绘画有着质的区别。题材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鸟虫鱼兽以及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它的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色彩明快鲜丽,充分表现了回回民族的生活情趣。

宁夏回族剪纸形式中,以“喜”字图案最多,喜鹊、凤凰、鸳鸯、老虎、狮子、梅花、夹竹桃、儿童及民间故事,回族妇女们喜欢剪纸的纹样,一般主要是花草、动物、飞禽走兽、鱼、龙、凤 、猫、鸡等动物为母体的剪纸作品。反映回族习俗的“盖碗”,娇媚富贵的“牡丹图”“凤凰”“双喜”“花鸟”以及十二生肖、红军长征故事、传统风俗、农耕、回乡风情、欢庆等大型系列作品为主要内容的剪纸纹样。其剪刻细腻多姿,善于摄取生活的瞬间,以形态生动多变取胜。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资源因为有着丰富的内容,反映出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的回族文化的内涵。宁夏现存大部分的民间剪纸艺术 ,是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这块土地上延续下来的民族生命的脉搏,它还记录了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曾经有过的情感世界和思维方式,是我们了解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态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的重要实物资料。

img74

剪纸作品——万世和谐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是回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合体,也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特别是逢回族传统节日、乔迁新居、举行婚礼、给孩子贺满月等喜庆活动时,便剪出寄托她们理想的作品,增加生活的新鲜色彩和欢快的气氛。宁夏回族剪纸与汉族有所不同。因为回族不崇拜偶像,所以回族剪纸一般很少有人物和大的动物形象。

回族妇女学习剪纸,也是风俗所使然,回族妇女从小就操起和小手不相称的剪刀,向祖母、母亲学习,向邻里的剪纸能手讨教。因袭和家传的剪纸艺术,“二八闺秀做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 这种传承方式,使她们的技艺代代传承,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至今绵延不绝。使这里的文化传统、艺术形态及其精神在剪纸艺术中得以留存。在海原县城开有“清风阁”剪纸画廊的买元花就是其中的代表。买元花的剪纸多表现回族的日常生活,如《追香》《回族妇女读经图》《回族女人剪窗花》以及《经文中堂》和有经文的《梅兰竹菊》等,刀法娴熟,线条奔放大气。宁夏回族剪纸艺术家还有杨华、马文辉、井春霞、颜润兰、洪秀梅、于淑琴、冶三成、张占学、马冶华、马彩琴、马春香、禹喜梅等,井春霞最为典型,井春霞代表作品主要有回族女性人物系列、十二生肖、蝴蝶系列等,这些作品构思精巧,剪纹流畅,人物形象雍容典雅。

剪纸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缩影。它的功用不仅是装饰,还能起到娱乐、教育、休闲等作用。剪纸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不能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它们的时候,就让它悄然离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贺知章的这首《咏柳》中这两句诗句稍作改动,是最能够表现那一把把神奇的剪刀的。干旱少雨的宁夏原本闭塞而寂寞的山乡生活,因为有了一大批爱好剪纸艺术的妇女,显得春意盎然。

“万里江山一窗收”,这是剪纸的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