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哲学思想的内容

回族哲学思想的内容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本体论回族学者根据伊斯兰教“一切非主,唯有真主”的教义,结合儒家思想,在本体论上提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真一说”。回族伊斯兰学者在论证人与万物的关系时,既坚持伊斯兰教对于人类的基本定位,也吸纳儒家的“贵人”思想,从而丰富了回族伊斯兰教的人学理论。
回族哲学思想的内容_回族文化概要

三、回族哲学思想的内容

回族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主要包括本体论:即真主是创造万物的本原;创造论:宇宙万物是有始的、被造的。宇宙万物的生长、发展、运行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人性论:人为万物之灵,真主造物是为人类。人因真性和禀性之不同而有上智下愚之分;认识论:认识的主体是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方法是体认和内省。认识的目的是通过感知、观察、认识世界的一切事物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推证出真主安拉的实有和大能。

(一)本体论

回族学者根据伊斯兰教“一切非主,唯有真主”的教义,结合儒家思想,在本体论上提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真一说”。即宇宙的本原或万物的根源是一个超自然的神,这个神是宇宙的缔造者和主宰,这个神就是真主安拉,王岱舆、刘智称之为“真一”。从本质上讲,“真一”具有“原有无始,久远无终,不属阴阳,本无对待,独一至尊,别无一物。无岁月、无方所、无形象、无掺杂、无阻碍、无近远、无伴侣、无比肩、无如何、能命有无而不落有无,造化万物而不类万物”的特征。[4]刘智在《天方性理》卷首,就开宗明义地讲道:“最初无称,真体无着,惟兹实有,执一含万,妙用斯浑,惟体运用,作为始出。”[5]这里的“真体”就是造化的本源,即执宰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最高主宰。他在通俗易懂的《清真醒世歌》(又称《五更月偈》)中说道:“参悟真宰无影形、不产物、物不生,不落方所不落空,永活原有无终始,独一无偶为至尊,全体存、大用运,动静一显开妙门。”

(二)创造论

伊斯兰教主张宇宙万物是有始的、被造的,其起源和归宿都在真主,真主从“无”中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兰经》说:“你们的主确是真主,他曾在六日内创造了天地,然后升上宝座,处理万事。”(10:3)“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逊尼派教义学认为,真主之外的宇宙万物都由实体(al-jawhar)和偶性(arad)构成;实体本身是由于真主的意欲而被创造的,实体在形态上表现为占据一定空间的原子(al-jawharal-fard)等。真主为宇宙万物设置了一定的规律,每一事物均按照真主的定规运动。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论证宇宙万物是这样生成的:“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气),动极而静,阳变阴和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儒家文化中有关宇宙生成的理论“阴阳说”、“五行说”和“太极图说”,成为回族伊斯兰学者借以阐述伊斯兰教宇宙生成论的语言工具和思想基础。不过,在“无极而太极”之上,回族伊斯兰学者又增加了作为创造者的真主。王岱舆描述了真主创造宇宙的形成过程,即:真一→数一(无极、太极)→阴阳→天地→四大(土火水气)→人、万物。马注在《清真指南》中也基本肯定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无极的观点,但他认为在太极、无极之先,原有一无色无相、静寂无声的唯一真宰存在,乃是创造宇宙万物的造物主——真主“要展扬自己,运无极而开众妙,使亿兆灵明寄纯清之天表;要展扬巨能,成太极而万象毕陈,一形一命,一命一性,一性一理,形殊技异,食别音分,以不同之形躯,处不同之世界,滋孕保养,生生不息”。[6]

(三)人性论

伊斯兰教主张,人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的被造物,是“灵(Rūh)—魂(Nafs)—体(Jism)”三者的结合。就“真主—世界—人类”三者的关系而言,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世界万物的目的是让人类成为世界的代治者(哈里发);而人类的最高目的是认识真主、崇拜真主、亲近真主。《古兰经》云:“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且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所以你们不要明知故违地给真主树立匹敌。”(2:22)《古兰经》明确指出人是大地的主人,“继先民之后而为大地的主人公的人们”(7:l00);“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2:30)。真主要人类成为世界主人的目的是让人类用真主赋予的知识、能力去认识真主、敬拜真主,并按真主的旨意去治理世界、改造世界、建设世界、为人类造福。

回族伊斯兰学者在论证人与万物的关系时,既坚持伊斯兰教对于人类的基本定位,也吸纳儒家的“贵人”思想,从而丰富了回族伊斯兰教的人学理论。王岱舆指出无极、太极和人是“种、树、果”的关系,“真主运无极而开众妙之门,成太极而为万有之宗,造人极而为万民之根。无极为种,太极为树,人极为果。树生果里,果藏种中,人极虽微所包者大。”[7]刘智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人为万物之灵:“人之生也,非一听于阴阳之气,自相摩荡而成者也,实有真宰主持乎其中。盖有天地而无人,则天地之设位何用?有万物而无人,则万物之取用谁归?此以知天地万物之生,凡以为人也。人也者,真宰全体大用毕聚于其中,以自然而然之知能,运气、土、水、火四行之精粹,阅四十晨而其身始成,表里体窍无不与世界所有相印合。人之身,统括一切所有之身,人之心包总一切所有之心;人之性,浑合一切所有之性,是以人为万物之灵也。”[8]伊斯兰教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意识和良知良能,即人类精神,有了人类精神就可以认识真理、追求真理。一段著名的“古都斯圣训”(HadithQudsi)[9]正好反映了这种思想:真主说“天地万物不能承载我,唯有我的仆人的心能承载我”。在论证伊斯兰教的创造论和穆罕默德作为“至圣”的崇高地位时,刘智同样借鉴和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伊斯兰文化比较相近的人学理论。他说“天地间人为贵,而人有圣、贤、知、愚。圣为贵,圣复有列圣、钦圣、大圣、至圣。至圣为至贵,穆罕默德至圣也。”“须知至圣虽居人寰,而其灵实为造化之根源,其形实为天地之模范”。[10]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天地万物是为了人类,而派遣穆罕默德为“钦差”是为了替主宣扬真理、引导人类、治理大地。

(四)认识论

伊斯兰教的认识论建立在认主学(al-Tawhīd)和人性论的基础上。在一段“古都斯圣训”中,真主说:“我不造化一物便罢,每造一物,本为人;不造化则已,一旦造化了人本为认我。”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人,给人以智慧、德性,赋予人以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功能,让人受用万物,目的是为了让人去感知、观察、认识世界的一切事物,进而从天地万物的实有及其发展规律中来认识造物主的独一和大能。

回族伊斯兰教学者普遍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观点,用来为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基本教义服务。圣人说:“我不见一物则已,第见一物,便认得主。”[11]刘智更是强调:“夫致知格物,乃万学之先务也。不能致知格物,而曰明心见性、率性修道,皆虚语也。故吾教致知格物之学,以认识主宰为先务焉。”[12]刘智在坚持“认主独一”的前提下,把伊斯兰教的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心性论和格物致知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他的“体认”思想和方法。他说:“工艺必有匠,大造必有主。”“今夫见草木之偃仰而知有风,观翠绿之萌动而知有春,视己身之灵明而知有性,参天地之造化而知有主。必然之理也。”[13]“人之生也,其体有三。身体、心体、性体是也。以体而体夫真一者,亦有三。即以此三体而体之也”。[14]他又说:“今日由尽心而得以知性,由知性而即以认识主宰,此后天之事也。认识主宰是造化天地万物者,是我之心性所以出者。”[15]刘智在这里提出了以万物生成,尤其是人类自身的“身体、心体、性体”来体认真宰的思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真宰,接近真宰,进而达到“无间”、“无碍”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