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石黄河大桥开幕式

积石黄河大桥开幕式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出土的文物数千件,馆藏文物1580余件,其中彩陶有800多件。马家窑文化类型得名源于1923年首次发现临洮县马家窑古文化遗址,以其彩陶文化发达为主要特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著名景点分布图4.辛店文化遗址积石山县的辛店文化类型现主要发现在马鞍桥遗址、三坪遗址等处。
人文景观_保安文化概要

第二节 人文景观

一、古代人文景观

(一)古代文化遗址群景观

积石山县境内古文化遗址、文物极多。经过考察确认的具备考古价值的文化遗址就达140余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三坪、新庄坪遗址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桥头、水陈缐家、安集上山、大坡洼等遗址8处。已出土的文物数千件,馆藏文物1580余件,其中彩陶有800多件。另外还有石器、古币、铜器、骨器、画像砖等。境内广泛分布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及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遗址。[3]

1.马家窑文化遗址

马家窑文化是积石山地区发现最早的古文化遗址,1949年9月在积石山安集乡三坪遗址出土了被专家誉为“彩陶王”的国家一级文物彩陶瓮,为彩陶的代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文物面世后以其古朴典雅、雄浑优美的造型,富丽流畅而具有动态气势的图案,绚丽鲜艳的色彩,精美的制作,器形大而完整,震动有了关专家,被郭沫若先生命名为彩陶王。因此积石山县成为中国彩陶王的故乡。

因为中国彩陶以老官台彩陶文化为起源标志,其中确以晚期仰韶文化中的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最负盛名。马家窑文化类型得名源于1923年首次发现临洮县马家窑古文化遗址,以其彩陶文化发达为主要特征。彩陶器形丰富多样、陶色多彩、花纹繁缛、均匀对称、线条流畅、浑然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在1990年4月10日,中国邮电部以此彩陶王图案发行了面额为30分的纪念邮票。

2.半山类型文化遗址

积石山县的半山文化类型现主要发现在桥头遗址、坡头顶遗址等处。所出土的特色文化表征为彩色陶器,陶器多见为单把壶、小口鼓腹瓮、双耳罐和钵器,器形主要特点为陶器腹部外鼓近似球形、弧度饱满,饰以锯齿纹构成的旋涡纹、菱形纹和葫芦纹,综合构成了半山文化类型彩陶的最鲜明特征。

3.马厂类型文化遗址

积石山县的马厂文化类型现主要发现在上山遗址、三坪遗址、坡头顶遗址、马鞍桥遗址等处。所出土的特色文化表征同样为彩色陶器,是半山类型陶器的延续和发展,陶器中上部多见饰纹,为各种几何图案的均匀对称分布,使得总体风格呈现出简练质朴、粗狂刚健的马厂类型文化的彩陶特征。得名马厂源于1924年青海民和马厂塬的首次发现,形成于公元前2350—2050年间。

img7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著名景点分布图

4.辛店文化遗址

积石山县的辛店文化类型现主要发现在马鞍桥遗址、三坪遗址等处。所出土的特色文化表征为彩色陶器,陶器多见为大口、颈、腹双耳的鼓腹瓮、罐、鬲等;器形主要特点为腹部外鼓、器口较大、颈部稍长、器耳对称、饰纹简单流畅、线条较粗,综合构成了辛店文化类型彩陶的最鲜明特征。得名辛店源于临洮辛店的首次发现,形成于西周早期。

(二)古驿渡遗址景观

积石山地区既是交通要道又是军事要地,历史上在积石山县境内曾设州、军、县、关、堡、驿等军政机构,也是古代通西域道、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道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古老的黄河水运渡口码头等。明嘉靖年间在县境内设长宁驿和银川驿。

据说早在公元前11世纪时,有《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在位时西巡,漫游西北途经积石,书中记载有乐都、积石之河南等地名,就是如今的乐都县和积石关处。

1.通西域道

公元前139年时,即西汉建元二年,张骞等一行一百多人奉汉

武帝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从长安起行,穿越陇坂,沿着渭水河谷西行至临洮(古称狄道),后至临夏地区积石关前的临津,渡黄河进入青海地区,折而西行至祁连为匈奴所扣,历经十年后又沿这条道返回。[4]

2.丝绸故道

隋朝时,积石山已经成为丝绸之路南路的组成部分。从河州城出发,进入凤林关至果园魏家,就此分为两路:一路过黄河至炳灵寺,上王家大山至马营;另一路上三坪,经胡林家、尕集至长宁驿,然后过黄河至官亭再经漫坪,与东路汇合于古鄯。再经下川口、碾伯过扁都口,抵达河西。特别是北宋熙河之役后,使者、商贾、驮队、马帮往来不绝经年不息。明清时随着金城至河西丝路的畅通而被取代。清顺治五年,从河州至循化开通达里加山通道后,此路成为积石山的东大路,为明清间的民间主要道路。

3.黄河古渡遗址

积石山大河家黄河渡口遗址尚存,在隋唐时期称为临津渡、积石渡;明清时期称为河州的黄河上渡,在清初设有官船二只,配有水夫二十名。[5]保安族人迁居临夏大河家黄河岸边后,起初主要以牛皮袋和羊皮筏子渡河,后来用上了扯船(顺黄河索道的渡船),用扯船的历史延续了100多年。自1998年11月14日大河家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扯船遂成为历史文物。[6]

另一个渡口是靠皮筏摆渡运输的二三家渡口。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是积石山唯一的水运路线。通过此集散地的渡口,本地和青海等地区的羊毛、皮革、木材、土特产等,以牛皮筏子、木排顺流到兰州、宁夏以至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后此地河渡被发展起来的公路运输所取代。

4.银川驿

至今围墙遗址尚存的银川驿位于今积石山县银川乡政府所在地,坐落于银川河谷中段的西番庄,其长宽各为150米的方形建筑,曾是古时河州通往青海、河西等地的第一驿站,位置十分重要。驿站所处很早即为交通要冲,在明宪宗成化年间设有银川里。从河州经银川驿入青海一般经过如下路线:一为经银川驿渡过银川河达黄河南岸后,沿黄河南岸而上行至寺沟峡,于凤林关渡口过黄河到北岸,经永靖杨塔、王台进入青海;或者沿银川河行至莲花渡口过黄河到北岸,经永靖进入青海;二为经银川驿到安集、胡林家、吹麻滩、刘集,在大河家渡口过黄河至北岸后,出积石关入青海。

据明嘉靖《河州志》载,因当地土质酥软,银川驿馆曾颓损而不堪驻节。在嘉靖三十九年即公元1560年时,知州刘卓督令驿臣刘定维修后,又遭毁,到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时,知州聂守中增修公馆三座后,驻节便始。直到清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时此处驿站裁革被废。[7]

5.长宁驿

长宁驿为明时所设,今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康吊村一处面临黄河的二级台地上。现长宁驿城垣保存完好,被当地人称为长驿城。

img8

临夏境内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三)古城堡遗址景观

自汉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至现积石山县境内设河关县起,历代王朝、割据政权在此地多建有城堡关隘,仍有不少历史遗存。

1.河关县城

河关县城始置西汉,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古城残垣断壁犹存。唐代为积石军城,在唐高宗仪风二年即公元677年时此处置积石军,有兵7000人、有马100匹,属陇右道管辖;唐天宝年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曾驻兵于此;金、元时期改为积石州。[8]

古城被当地人称为吊庄古城,附近泉水浇地200亩,原貌应为每边长一里,分为上城与下城,大小一样,上城中曾有街道,西城墙外有防敌深沟名叫石头沟。其间出土文物从史前时代、历汉代到宋代都由遗存,出土文物有石斧、石火盆、汉砖瓦等。

2.谭郊城

谭郊古城遗址尚存于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该城得建源于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即公元411年时,因有乞伏乾归克后秦洛阳水洛城,迁徙其民3000余户于谭郊,遣乞伏审虔率众2万筑谭郊城。义熙八年二月即公元412年时,河南王乾归迁徙都城于谭郊城。

3.踏白城

北宋时期为吐蕃唃厮啰之孙木征所筑,该城遗址位于现积石山县癿藏旧城村,用土夯筑而成,城墙高12米,墙体厚10米,城东西长270米,南北宽150米,占地4.05万平方米,东、南、北三面有城门。另有学者认为踏白城应位于该地区的银川乡西番庄。

4.磨沟古城

至今城址保存完好的磨沟古城,位于积石山县寨子沟乡磨沟村董家社西面,该城也叫吴家驿,门前曾有一深巷道称作驿门巷,现已废用。遗址城体东西宽80米,南北长100米,城墙高6.2米,厚10米,南面正中开城门,城西靠城墙处有3亩大小的场地,城西东北角200米处山顶建有堡子一座,现堡子的东沿处仍有残留围墙。磨沟正南方有70亩开阔地被称为教场坪的教场一处,现在称为侯家坪。此坪北面靠磨沟河沿处曾配建有堡子一座,现在留存堡子遗迹。所建城、堡形成掎角之势。

(四)古关隘景观

积石山地区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边关要地,曾凭山据河设置了众多关卡,排布在黄河沿岸、山、峡等军事、交通要冲处。

1.小积石山七雄关遗址

(1)积石关

积石关在东经102°27′、北纬35°48′;东距临夏市60公里,西距循化县城45公里;位于大河家镇西约6公里处的关门村的黄河积石峡的东峡口处。临夏至循化公路依山傍河、穿峡而通,甘肃省积石山县与青海省循化县隔黄河为邻,隔河相望为青海省民和县,为甘青门户。

关口两侧最宽仅有8米~10米,悬崖近乎90度直立,黄河在其间穿关口流入县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积石关的南山峰顶有明代所筑的烽堠墩堡台,有村庄因此得名为大墩。后于清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河州知州刘桂芳驻防时在原址重修静安堡,建成为长约300米、宽约150米、高约8.5米的关卡堡垒,堡门顶嵌有长约1米、宽约0.5米、刻有“积石锁月”的红色石质匾额。该关东2.5公里处的黄河二级台地上有明代所建置的长宁驿城古址,驿堡内曾有当时所设的陕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行馆各一所。

(2)崔家峡关

崔家峡关,明洪武年间修设,在东经102°43′、北纬35°44′。遗址位于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西侧的崔家峡中。原关口曾设有一道石栅,今无存。从小路出此关南可通樊家峡,翻越此处五台山则为青海省循化县北庄乡,崔家峡水为大河家河的上游源流,最终北流汇入黄河。

(3)樊家峡关

樊家峡关,明洪武年间设置,在东经102°46′、北纬35°12′。位于积石山县刘集乡南约6.5公里处的樊家峡中,关口曾有石栅遗迹依稀可循。早前曾称为贾喇嘛山口,清代以后改称樊家峡关。峡谷水出为刘集河,经刘集、大河家北汇入黄河。有小路可南通五台关、北连崔家峡。此关东面为黄草坪牧场,西南面为海拔4000多米、山势险峻、林草苍翠的五台山主峰。

(4)五台关

五台关,明洪武年间设置,在东经102°46′、北纬35°41′。位于积石山县吹麻滩镇西南约7.5公里处的五台峡中,关口有石栅遗迹可循。早前曾称为火烧岭山口,清代以后改称五台关。经峡谷小路可通五台山主峰。

(5)大峡关

大峡关,明洪武年间设置,在东经102°46′、北纬35°41′。位于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南约6.5公里处的大峡口,关口有石栅遗迹可循。峡谷间乱石林立、山壁如削,谷口宽约百米,早前曾称为西山小路山口,清代以后改称大峡口关。经峡谷小路西去可通青海。大峡谷水为吹麻滩河主要支流水源。

(6)红崖关

红崖关,明洪武年间设置,在东经102°50′、北纬35°38′。位于积石山县居集镇的甘藏村,其东约2.5公里处为丹凤山村,关口有石栅一道、暗门一座,现无存。早前曾称为红崖子山口,清代以后改称红崖关。有路可通夏河县和青海起台堡,关西南为11000亩的响水坪牧场和吊水峡瀑布。

(7)癿藏关

癿藏关,明洪武年间设置,在东经102°55′、北纬35°34′。位于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村约1公里处的风沟口。在沟口窄处曾建有关墙,今无存。此关又称为小关,是乌龙沟通往老鸦关的重要通道。关口附近的麻场垭豁有烽堠遗址。

2.其他著名雄关

(1)凤林关

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即公元637年的凤林关,为唐代七下关之一,现关址被后建的刘家峡水库淹没,位于深邃幽深、峭壁耸立的寺沟峡黄河南岸,今积石山县安集乡红路岭村安家坪麓的阎王砭处。阎王砭为高约7米的陡峭石壁,其上曾雕镌“凤林关”三个大字,字的周边凿刻有修建关隘所用的桩眼,河边存留有石块砌成的墙垣。直至1958年兴修水利设施“英雄渠”时被拆毁。

凤林关得名和它南面的凤林山相关,凤林山今称为五女峰,相传昔有凤凰飞游五峰,山下有凤林川、曾设凤林县,为河州丝绸之路重镇。当时靠山面水的凤林关下临黄河深壑、上有千仞绝壁,可北控黄河,东守关口,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孔道、关口、军事要塞。特别是两次唐蕃公主联姻期间,此路畅通,当时的使节、工匠、客商、学子、信使宗教徒大都从河州经过凤林关渡黄河东来西去、南来北往,使得客商行旅、货运云集于途。在唐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时,唐朝廷的公主送亲队伍都是在凤林关渡黄河,经青海到西藏的,此事在炳灵寺(当时叫灵岩寺)有刻石记录。

宋哲宗元符二年即公元1099年9月,宋王瞻所部与当地部族武力冲突,致烧星章峡栈道、毁断炳灵寺浮桥,凤林关自此弛废。

(2)安乡关

宋哲宗元符二年即公元1099年,又在今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的黄河南岸重新筑起一座新关,为安乡关,同时取代因战乱废用的凤林关。

对此《宋史·地理志》有载:“安乡关,旧城桥关,元符二年赐名,东至京玉关界四十里,西至临滩堡四十里,南至河州界三十五里,北至安川堡界一十五里”。还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宋置安乡关。”金时,此关仍为安乡关。《宋史·姚雄传》反映,在元符年间,河州知州姚雄与羌酋阿章在青海地区作战,四战四胜退守河州后,在黄河边“筑安乡关,夹河立堡以护津梁”。[9]

(五)保安族特色建筑景观

1.宗教建筑景观

清同治年间修建的大河家清真寺,是保安族地区最早的清真寺。清真寺是保安族穆斯林举行礼拜、讲经宣教和从事宗教经堂教育、培养教职人员、办理宗教事务等活动的中心。1980年以前,保安族聚居区的清真寺还多为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之后出现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其主要特征是寺内大殿顶设置的绿色穹顶。现在,保安族聚居区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为阿拉伯式,绿色穹顶,廊柱,拱形门窗,淡雅明快,恢弘肃穆;一种为中国古典宫殿式,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饰以砖雕,古朴典雅、富丽堂皇;一种为中阿合壁式,是前二者巧妙的修复、翻新与结合,别具特色。无论是何种风格的清真寺建筑,一般都内设大殿、宣礼塔、沐浴室、教长室、经房及满拉房,并且每个清真寺大殿顶上都有“宝瓶”高擎一轮新弯月的象征标志。

早在1996年底,积石山县就有清真寺329座,拱北8处。其中保安族聚居的3个乡7个村有清真寺14座,拱北1处。[10]

(1)清真寺

大河家清真大寺坐落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街道西端。该寺历史悠久,占地面积6677平方米,新扩建的上下两层大殿可供3000多人做礼拜。大殿雄伟壮观,正面飞檐翻卷,古朴典雅,大殿顶为巨型半球穹顶,辉煌醒目,建筑风格应为中阿合璧。该寺曾是保安族地区的中心寺,辖有30余座小寺。每座寺内都设有经文学校,有数量不等的满拉(学生)学经。

自1979年起,保安族穆斯林开始复建、增建清真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墩村、甘河滩村、梅坡村、高赵家村、李家村、肖家村、斜套村的保安族穆斯林在大河家镇、刘集乡、柳沟乡建成5座清真寺。如今保安三庄的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清真寺,其中梅坡清真寺最大,现代仿古建筑工艺建起高耸的唤礼楼与传统飞檐式礼拜大殿相配合。文泉堂崖头清真寺则采用中国传统宫殿院落式建筑风格。

(2)拱北与道堂

高李拱北,位于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一社,1915年确定地址,1928年建成,1966年在“文革”期间被拆毁,1981年重建,也是伊斯兰教高赵家门宦道堂所在地。拱北正门是古典牌坊式,叠木磊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饰以砖雕,古朴典雅,庄严大方,拱北院内外多植花木,幽深净肃娴雅。

2.特色民居建筑景观

保安族民居随着时代发展而有了变化,与周围其他共居民族住房相类似,具有一定的地区共性和时代性。既有现代的楼房,还多见庄窠内砖木瓦房和遗留的低矮土木结构平房。

庄窠指保安族的整体家院,四方院墙多高为丈余的石基土墙,院中空地,分别在四面、三面、两面盖房屋或只盖一排房。多见早期土木结构的两面房。保安族人盖房一般先筑成庄窠墙,立墙围院后盖房。

上房或正房一般为一明、两暗共三间,多坐北朝南进深八、九尺,较院内其他房屋高大,正房木制门窗一体相连,成为一面墙,用作长辈住房或客房。其他住房以两间居多,家中人口多的则再隔成单间,砌炕。在墙体上装置小门小窗,小窗下方有炕洞,厨房在与上房相连的转角,与住房分开。

厕所多盖在门道角落、屋后,有的则在牛羊圈墙里,有的另砌厕所,分隔另处,远离日常起居的其他房室。

二、现代人文景观

(一)著名集镇

1.吹麻滩镇

1983年麻滩镇为积石山县人民政府驻地,是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坐落于雄伟的小积石山东麓的群山怀抱,处于全县的地理中心,在东经102°52′和北纬35°43′处,海拔2260~2305米,现在建为一座美丽的高原小城。现代化设施的楼房林立、交通便利、街道纵横,公园、广场、大道、清真寺点缀其间。

吹麻滩的形成源于远古的冰川运动,出现了宽约3公里、长约20公里的狭长谷地,成为积石山的最大川道。因早期植被良好,林木繁盛,水流充沛,动物多见,传说曾有蟒蛇出没于此而称为“出蟒滩”,后因气候变化、采伐过渡成为乱石遍布、荆棘杂丛之地。又传说成吉思汗军马曾在此驻扎,称为“驻马滩”。

1953年设吹麻滩回族自治区;1958年设吹麻滩公社;1973年设吹麻滩区;通过1974—1976年的万人治河造田改造,形成了1.1万亩的梯田。1981年成立积石山县时吹麻滩被定为县城,通过甘肃省建筑勘察设计院的总体规划设计,198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了积石山县城总体建设规划。吹麻滩迎来了新转变,同年由乡转镇。

现在县城吹麻滩的居住人口由建县初的600人增加到2万多人。建成了全部由沥青铺面的包括临夏路、大河路、利民街、文化路、园丁路、花园路、菜市街、林坪路、方家路、农贸路、振兴街、银川路、环城西路、二环西路、滨河路等三横十一纵格局的城区道路网,总长达到8.1公里,总面积为3.3万平方米,并在主要街道配有86盏街灯和9座彩虹门。房屋建筑面积是建县初的十倍,达到29万平方米,建成有两层以上的住宅、商贸、办公建筑204幢。吹麻滩新世纪花苑住宅小区仅一期工程就建成楼房10幢。

新建成不久的滨河路、大禹广场为新城景观。此路宽26米,绿化带宽20米,全长2500米,其人行道全为彩砖铺就,配栽植雪松800株、花木17200株、草坪2400平方米,双臂风帆形路灯31盏,现在是县城中最宽敞漂亮的一条路。占地98亩的大禹广场总投资1200万,铺装大理石1.4万多平方米,彩砖1.2万多平方米,给水管线1450米,排水管线580米;广场绿地1.7万多平方米,栽植雪松、桧柏、海桐球、洒金柏等树木260多株;各类花木4500株,摆放盆花2万多株,绿化率达30%。安装有风车、椰子树、梨花、高杆等造型的广场灯共51座,配有大型音乐喷泉,夜幕下的大禹广场更加灯光辉映五彩缤纷,使得县城有了大型集会、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

建成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设施配套齐全。如有吹麻滩中学、吹麻滩初级中学、吹麻滩小学、希望小学、友谊小学、县幼儿园、小博士幼儿园、职教中心等占地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县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等医疗服务单位健全。特别是民贸什字形成了商贸活动中心,出现了粮食、牲畜、煤炭、蔬菜、物资贸易和木材6个较大的专业市场。商业企业众多,资金雄厚,每逢集日吹麻滩各街道、市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此外还兴建有多家企业入住的工业园区等。

而今,吹麻滩已经成为青山环抱、树木葱茏、高楼林立、街道纵横、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浓郁、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山城。

2.大河家镇

大河家镇距积石山县城西北27公里,处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两省及积石山、民和、循化三县的交界处,地貌以川道为主,海拔低,气候温和,总面积有51.64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横跨甘青两省的大河家黄河大桥建成后,大河家镇成为东靠临夏,西通循化、化隆,北临民和,直通西宁,辐射两省四县的商品集散地。距青海西宁和甘肃兰州市有200公里,离临夏州、甘青铁路各80公里。曾先后被建设部列为全国100个首批小城镇试点集镇之一和甘肃省50个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

大河家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津,位于甘青门户,政治、军事、经济地位重要。历史上此处设置过河关县、临津县、积石军、积石州、积石关、静安堡、长宁驿等军政机构。明代此处设茶马互市的榷场,经济交往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大河家镇仍以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吸引着众多交易者。1988年成为县黄河上游民族经济开发区,建设形成了6条主要街道,6幢楼房,商铺286间的商业区,引来众多企业、商家来此经营。

秉承当地悠久的民营经济传统,大河家成为全县、全州重要的经济开发园区之一,其中建成的大河家民族经济园区、甘河滩工业开发小区和四堡子韩陕家滩涂地工程开发小区等经济发展区域,仅在0.68平方公里的集镇上,就汇集了完全硬化、配载行道树1800余株、大型路灯27座的新建道路8条,共计约2.5万平方米;两层以上的楼房18幢;商品交易市场2所,常年固定较大商户580户,流动商摊密集;年成交额上千万。已有大河家皮革厂、建材厂、清真食品加工厂、保安腰刀厂、铁合金厂、太阳灶厂、综合市场、商场、住宿饭店、大河家黄河水电厂等一批企业。

处于交通枢纽、经济发达的大河家镇还拥有丰富的旅游、水利、土地、草场资源。积石山麓的广袤草场、崔家峡、大墩峡、红土洼、孟达天池等自然景观和石佛寺、黄河大桥、皮筏、临津古渡、积石雄关、禹王庙址、清真寺等人文景观,民族、地方风味特色食品为此镇开发多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积石民俗村

积石民俗村位于县城吹麻滩镇郊外的尕护林。民俗村大门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三拱门仿古牌坊门,其上有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积石民俗村”。经过碧绿麦田、金黄的油菜花滩,来到野花、青草铺毯的民俗村中央,积石群山颠融化的雪水形成涓涓细流,其间点缀着蒙古包与造型独特的石堡。现代化工艺仿建的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民居住宅各成院落,相互毗邻,相互映衬,各展民族风采。

民俗村西,杨树林、灌木丛、群松林交汇,恰在此处有民俗村的特色景致石海,最引人瞩目的是这里的石海之尊鲁班石,巨岩镌刻着“鲁班石”三个大字,其上还有一块巨型硕大的深黑色卵状石,下侧立有鲁班石传说石质碑牌。这里是形态各异的石头“海洋”,或立或卧,难名其形,在蓝天、草地间各据一方,各有特点。更神奇的是,每块巨石都有打磨的光滑平展的一两个面和条状小沟槽,长条状的巨石大都东北走向,不得不让人叹服大自然的力量。

夏日时节,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引来众多花儿歌手在五月端午至初八来此相会劲歌;冬日北国风光时节,莽莽雪原,或坐于蒙古包、石堡、农家中围炉品尝地产佳肴,或行于林间欣赏野生禽物之生栖,为他处难觅的景致与乐趣。[11]

复习思考题:

1.概括积石山地区自然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2.分析保安文化对塑造地域人文景观的作用。

【注释】

[1]《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2]董克义主编:《积石山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8~12页。

[3]董克义主编:《积石山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中国保安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5]《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99~100页。

[6]马少青编著:《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

[7]董克义主编:《积石山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95~96页。

[8]董克义主编:《积石山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97~98页。

[9]董克义主编:《积石山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89~116页。

[10]郝文明主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2页。

[11]董克义主编:《积石山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16~12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