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企业管理学

工业企业管理学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文化大革命”前,甘肃的高等院校虽然也开设过工业企业管理课程,但都处于从属和辅助课程的地位,没有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工业企业管理学虽然被排斥,但在工业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仍然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甘肃工业大学在1980年至1981年,举办了两期工业企业管理学习班,学习的人数近100名。
工业企业管理学_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1990年卷)

第五节 工业企业管理学

工业企业管理学主要是探索工业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并研究如何将这些规律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以求得工业企业管理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一门学科。

一、工业企业管理学理论的引进

工业企业的管理研究是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而深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甘肃省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生产粗制毛呢的小型毛纺企业的一些小作坊、小矿井,根本谈不上现代工业。为了迅速改变甘肃的落后面貌,“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将当时原苏联援助我国的165项限额以上项目中的13项安排在甘肃,从此掀开了甘肃现代工业历史的新篇章。随着这些工业项目的引进,同时全面引进了原苏联全套的工业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当时,对这些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全盘照搬,处于学习和消化吸收的阶段,更多的是致力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很少考虑如何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截至“文化大革命”前,甘肃的高等院校虽然也开设过工业企业管理课程,但都处于从属和辅助课程的地位,没有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则基本上采用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统编的教材,实际是苏联教科书的翻版,谈不上有什么创新和突破。但是,最初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同志,却成为甘肃工业企业管理学的第一代拓荒者,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骆秀峰、李剑夫、郑麟翔、董植尧、严伯奎、许宗望等。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原来就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工业企业管理科学进一步被“打入冷宫”,有的从事企业管理的干部和教师被迫纷纷改行转业。这个期间,只有兰州大学经济系在两期一年制的工业经济与会计专业短训班里,附带讲授过一些工业企业管理的课程。

工业企业管理学虽然被排斥,但在工业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仍然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在甘肃的许多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中,企业管理工作仍然沿原来的轨道坚持并艰难地发展着。如甘肃兰州自来水厂,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都坚持原始记录的全面、及时、准确,并且保持一律使用仿宋体记录的传统。这些企业和企业中的企业管理人员,犹如残存的火星维持着这门学科在实践中的存在。

二、工业企业管理学的恢复与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甘肃的工业企业管理学也和其它学科一样,开始了恢复和发展。中共中央从整顿企业,加快工业发展速度的需要出发,于1977年12月提供草稿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1978年4月正式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工业三十条》,其中规定了企业的任务,明确了企业的权利、义务,规定了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明确了企业实行两年恢复性的整顿的目标和要求。按当时一般的说法,就是加强企业的“八大管理”(即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设备管理)。为了适应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甘肃工业交通办公室(即后来的省经济委员会,1987年后改为省计划委员会)在1978年2月召开了部分在兰州地区的大学、企业和有关工业管理部门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教学和实践的人员参加的企业管理座谈会。这个会议不但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也是甘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专门为研究企业管理问题而召开的座谈会。会议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探讨了当时甘肃在工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和如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会议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加强工业企业管理科学的宣传、普及和提高的工作,并要求部分与会的同志就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提高,写出论文,为普及企业管理知识、举办学习班做准备。

为了配合恢复性的企业整顿,省经委、兰州市经委、兰州市科协等单位分别从1978年开始先后举办了工业企业管理的厂长研究班、厂长学习班和有关的专题讲座。截至1983年,省经委共举办了15期厂长研究班,培训人数达1040余人。从1984年开始,转为厂长岗位统考学习班。市经委也举办了10期厂长学习班,共500余人。这些班不但培训了现职厂长,而且也培养了一些师资,对甘肃日后工业企业管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和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兰州大学经济系在1979年至1982年间,也先后举办了5期厂矿长短期培训班,培训干部200余人,其中大多数都成为企业的管理骨干和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甘肃工业大学在1980年至1981年,举办了两期工业企业管理学习班,学习的人数近100名。其他还有省煤炭干部学校、兰州市经济干部学校等,也都开办学习班,培训在岗的企业管理干部。

从1984年开始,根据当时国家经委的文件精神,全国开始了厂长统考的岗位培训。甘肃头三期培训班由省经委主持,与省委党校联办。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之后,培训班转交该院具体承办,截至1991年底已办了15期,培训各省属和部分中央在甘的大中小型企业厂长(经理)586人。由于认真对待和有效组织,学员学习成绩显著,参加全国统考的厂长(经理)的及格率与双优率(工业企业管理学和方针政策两门课都达到优秀水平的学员占参考学员总数的比率)都居全国前列,得到国家经委有关部门的赞许。从1986年开始,省经委又委托省委党校按国家经委有关教学大纲要求,举办省属企业党委书记岗位培训班,截至1991年底共办了10期,培养企业的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主任等干部170余人。除省里直接办班之外,兰州市经委也在市经济干校举办市属企业厂长(经理)岗位培训班。这些学习班的成员,大多数都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领导骨干。为了加速甘肃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除了前述成人岗位培训班之外,兰州大学经济系于1983年受省委组织部和省经委的委托,开办两年制的工业企业管理干部专修科,前后共7期,培养大专程度的专业人才250余名。省委党校也办过两年制的企业管理专业,培养大专生100名。1987年甘肃联合大学和甘肃省委党校合作,举办了两期企业管理专业大专班,输送毕业生100余名。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兰州大学经济系设立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方向的硕士点,至今已有15名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导师为许宗望、潘留栓等人。至今,各大专院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西北民族学院、兰州商学院、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大专院校都开设有工业企业管理学课程。星星之火,终于形成燎原之势,展现了甘肃工业企业管理科学大发展的兴旺景象。

1979年,鉴于当时工业企业管理方面教材的极端匮乏,省经委组织许宗望、周英、欧阳锦、薛福林等三十余人编写《工业企业管理基本知识》一书,先在厂长研究班试用,最后由欧阳锦统一修订编纂,于1980年11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这是甘肃自行编写并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工业企业管理学专著,在全国来说,也是“文化大革命”之后正式出版的工业企业管理学教材中较早的一本。1980年4月,兰州企业管理协会组织顾宝孚、夏汉三、欧阳锦、李黑虎、杜治良等1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编写了《工业企业管理简明词典》一书,在内部出版发行。后又由顾宝孚、夏汉三、欧阳锦三人在原书基础上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修订,于1981年10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由于这是当时国内“文化大革命”后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辞书,在国内影响较大,总发行量两万余册。

三、工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肃的企业管理学研究工作相继取得丰硕的成果。除上述两书之外,据不完全统计,由甘肃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编著或参加编著的教材、专著等达30余种,其中有:张正身、徐良驹主编的《职工教育学》,周用榜、阎敬东等主编的《现代管理方法基础》,罗登州、章公义等整理的《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资料》等1、2集,刘殿襄等编写的《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夏汉三、章公义等编写的《价值工程讲义》,欧阳锦、郑宝、高茂林编写的《管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郑麟翔、欧阳锦、许宗望等编写的《工业企业管理学》,许宗望等主编的《企业营销管理学》和《企业进等升级讲座》,欧阳锦主编的《班组长培训教材》,李国杰等主编的《现代企业管理词典》,王关义主编的《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等。另据粗略统计,由甘肃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工作者撰写和在国内、省内各种报刊上正式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达200余篇。其中有的还在全国性的成果评奖中,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如西北铁合金厂王殿卿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现代管理》,省委党校欧阳锦的《试论企业管理现代化》、西北师大吕元琮的《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的有效途径》等。

甘肃除了几家大型企业出版有企业管理方面的杂志如《兰炼管理》、《化工企业管理》和《四○四厂管理现代化》以外,还有兰州市企业管理协会出版的《管理文摘》。但省内正式出版的一些经济类和综合性社会科学的杂志,如《兰州大学学报》、《科学·经济·社会》、《甘肃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纵横》、《甘肃理论学刊》、《甘肃经济管理学院学报》、《开发研究》、《商经学刊》、《兰州学刊》、《天水学刊》、《兰州经济研究》等,都开辟有工业企业管理方面的专栏,或刊登有关工业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章。此外,甘肃省企业管理协会出版有不定期的《甘肃企业管理》专刊,但尚未向社会公开发行。这些杂志为甘肃以至省外从事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表和交流成果的园地,促进和繁荣了甘肃工业企业管理科学的研究与探讨,并通过它的培养和扶植了一批工业企业管理学方面的人才。

1979年,在兰州的部分工业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在企业内从事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业务骨干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兰州分会”,后改名为“兰州企业管理协会”。该会成立以来,在组织学术讨论、出版有关书刊、普及工业企业管理知识、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为了适应我国工业企业管理形势发展的需要,1984年10月,正式成立了“甘肃省企业管理协会”,协调和组织全省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从事工业企业管理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协会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现已拥有团体会员100多个,其中成立地区分会的有天水市、武威地区、庆阳地区,个人会员达200多人。1983年以来,还先后成立了“兰州市企业家协会”和“甘肃省企业家协会”,1981年和1984年先后成立了“兰州市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和“甘肃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这些群众团体的组成,在工业企业管理科学(包括管理现代化)的普及、培训、科研、交流、咨询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对甘肃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甘肃在企业管理科学方面也大力开展了多种多向的国际交流活动。1981年,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兰州企协先后两次选派到日本生产性本部学习和研修共5人,其中3人学习企业咨询,2人学习电子计算机。1989年3月,省企协首次组织了以兰石厂厂长李文学为团长的甘肃省企业管理代表团赴日本考察了日本生产性本部、川畸重工株式会社等8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建立了友好关系。同年7月,又组织了由白银公司等9个企业(经理)参加的企业管理代表团,赴美国参加了美国经济技术、工业贸易交流活动和丹佛大学东亚贸易与金融学院举办的企业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另外,甘肃还多次派人去前苏联、瑞典、挪威、德国、泰国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和考察学习。与此同时,也邀请外国专家来传授、交流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经验。1980年9月,受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的委托,由兰州企业管理协会主持,邀请日本生产性本部的5名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来兰举办“企业管理国际讲座”,内容有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情报管理和职工教育四个方面。参加学习的成员除本省各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以外,还有来自新疆、青海、宁夏、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的学员,共254人。1985年6月,再次受中国企协委托,甘肃省企协与兰州市企协联合举办了“企业管理国际讲座”,由日本专家讲授财务管理,省内外近100名专业人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这些国际交流对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动向,汲取先进经验,从而促进甘肃工业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业企业管理科学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甘肃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专业队伍,其中有郑麟翔、许宗望、欧阳锦、吕元琮、吴兆忠、夏汉三、杜治良、钟永隆、王伯熙、王树民、董渐凌、杨晓辉、房思勤、杨荫棠等。这支队伍中既有老专家,也有一批很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专家和学者,他们都曾经对甘肃工业企业管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过贡献,今后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必将对甘肃工业企业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甘肃的工业企业管理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过各种坎坷和磨难,艰难起步,蹒跚前进,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甘肃工业企业迈进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为甘肃工业企业管理学的大发展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工业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又为促进甘肃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