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达斡尔族有影响的各界人物

达斡尔族有影响的各界人物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 达斡尔族有影响的各界人物一、古代人物博穆博果尔 生年不详,卒于1641年。达斡尔族人按科尔帕等头人的原部署坚决回击。阿尔巴扎 黑龙江中游北岸达斡尔族城堡雅克萨城头人,率众抗击沙俄侵略的达斡尔部族首领。贵古达尔 清初黑龙江中游北岸达斡尔族部落首领,同样是抗击沙俄哥萨克东侵的民族英雄。此役除十余人冲出战火外,城堡中的达斡尔族成年男子661人全部战死。
达斡尔族有影响的各界人物_中国达斡尔族

第十章 达斡尔族有影响的各界人物

一、古代人物

博穆博果尔 生年不详,卒于1641年。黑龙江北岸哈尔希尔屯人,明末清初雅克萨、铎陈地区达斡尔族各部落首领,抗击清王朝军事征服的民族英雄,深得民众爱戴。

崇德二年(1637年)夏和崇德三年冬两度率众赴盛京(今沈阳)向后金政权进贡貂皮。但是皇太极顾虑到“博木博果尔得众心,江南北各城屯俱附之”(《布特哈志略》),决定通过征服他而控制黑龙江地区。

崇德四年十一月(1639年12月),清王朝令工部承政(即后来的尚书)萨穆什喀、刑部承政索海率大军征伐黑龙江北岸达斡尔等族地区,发动史称“索伦部战役”的征服战争。战争历时一年多,在西起雅克萨城,东达精奇里江下游的广大地区,博穆博果尔率达斡尔、鄂温克等各旗民众英勇抗击清军,坚守铎陈、阿撒津、雅克萨、多金、兀库尔等木城、与清军对峙。守卫铎陈时曾动员6000民众与清军鏖战,清军火攻木城得手,各城寨相继陷落。

在挂喇尔屯战斗中,博穆博果尔寡不敌众,兵败西走,在根河一战再败。崇德六年(1641年)博穆博果于齐洛台(今俄罗斯赤塔附近)被清军俘获就义。几个世纪来,博穆博果尔不良强暴,勇于反抗强大敌人的英雄业绩,一直在达斡尔旗民间广为传颂。

科尔帕 黑龙江中游北岸精奇里江流域西林木迪河一带的达斡尔族部落首领。1643年沿精奇里江东进的沙俄“远征队”头目波雅尔科夫派其属下尤什卡·彼特罗夫率兵抵达莫日迪齐城堡,利用诱骗手段扣押了城堡首领科尔帕、多西依为人质,并逼迫两位首领准许他们进驻城堡,被科尔帕坚决拒绝。侵略者遂猛攻城堡。达斡尔族人按科尔帕等头人的原部署坚决回击。据俄文档案称,科尔帕酋长的部众“神不知鬼不觉地集合起来,从寨里和地道里袭击尤什卡一伙”,“许多骑手从田野奔袭而来进行了一场鏖战。”临近部落的达斡尔族族人也纷纷前来助战,共毙伤敌军50人。沙俄“远征队”狼狈退去,被扣押在敌军中的人质科尔帕亦因伤不治身亡。

——科尔帕酋长所属达斡尔族部众自发的抗沙俄侵略的斗争,是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击西方国家武装侵略的第一次战斗。

拉夫凯 又称“拉布凯”,17世纪中叶黑龙江中游地区达斡尔族各部中的著名首领。当时,从石勒喀河(黑龙江北源)与额尔古额河(黑龙江南源)汇合处起,至黑龙江北岸支流乌里苏河口处的各部落中,他是最有影响的酋长。他的部族“盛产粮食和驯养牲畜”,是黑龙江中上游最富庶的部落,他们用粮食与蒙古王公交换牲畜,用来自内地的丝绸和白银与周围部族交换猎物。沙俄侵略军把他和他的部民视作必须首先征服的对象。从1638~1649年,沙俄的雅库次克督军府先后六七次派出武装人员秘密侦察拉夫凯的辖地,刺探他居住的地方,甚至还把他的部族分布及所建的城堡绘制成图呈报给沙皇

1649年初,沙皇的雅库次克督军弗兰次别科夫命令哈巴罗夫远征队要“尽力使拉夫凯臣服”,要使拉夫凯的部族“接受沙皇的统治”。当沙俄侵略军进入石勒喀河流域时,拉夫凯指挥各部族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将达斡尔族众转移出去,哈巴罗夫武装面对的是一座座空无人烟的村寨城堡。与哈巴罗夫正面交锋时,拉夫凯怒斥沙俄军队的侵略行径,表示绝不做沙皇的臣民。哈巴罗夫受到震慑,不敢贸然前进,立即从雅克萨遇到拉夫凯城,留下几十名哥萨克兵,自己回到雅库斯克了。

7月,沙皇政府再次命令哈巴罗夫用“战争戡定”拒不交纳贡税的人。哈巴罗夫进逼额尔图城堡时,拉夫凯率众转移至其弟希尔基涅伊的城堡,兵合一处,用弓箭打退拥有枪炮的哥萨克兵的12次进攻,最终城堡陷落,拉夫凯和希尔基涅伊的妻子儿女被俘。拉夫凯被俘后其弟希尔基涅伊牢数百骑手伏击哈巴罗夫率领的哥萨克,继续抗击沙俄侵略军者。

托尔加 17世纪黑龙江中游北岸达斡尔族部落首领,托古勒津城寨抗击沙俄哥萨克侵略的首领之一。1651年9月,以哈巴罗夫为首的哥萨克侵略者鉴于达斡尔族人普遍的坚壁清野行为,以突然袭击的手段进入托古勒津城寨,寨内达斡尔族人的在托尔加等人率领下与侵略者徒手搏斗,“凡是抵抗的人都披杀死”(《俄国人在黑龙江》)。

之后,托尔加与图隆恰(多伦禅)奥木捷伊三位酋长及部众270多人被俘。哈巴罗夫逼迫托古勒津城堡的达斡尔族人“忠顺沙皇”、贡纳粮食和实物税,托尔加等人回答:“我们既然落入你们手里,只有一死,要砍头就砍吧!”侵略者将村民圈禁起来,并将图隆恰、托尔加单独关押作为人质。托尔加割下自己的发辫交给夫人,奥木捷伊看到这种暗示,于9月3日凌晨率村民逃出城寨并联络附近各屯居民带着全部粮食和牲畜渡过黑龙江向南逃亡。恼羞成怒的哈巴罗夫对托尔加兄弟施以酷刑,追问村民去向,托尔加二人表示:“我们宁愿自己死去,这总比我们的人都死了强。”哈巴罗夫匪帮在此什么也没得到,无法久留,于是于9月7日将托古勒津城付之一炬,劫持两位酋长顺流而下。托尔加不堪忍受自己的城堡被毁,夺取匪徒的战刀自刎身亡。

阿尔巴扎 黑龙江中游北岸达斡尔族城堡雅克萨城头人,率众抗击沙俄侵略的达斡尔部族首领。1650年11月21日,当哈巴罗夫率领的俄国侵略军从拉夫凯城顺黑龙江而下进攻雅克萨城时,阿尔巴扎进行了英勇抵抗。据一些俄罗斯历史档案记载,阿尔巴扎指挥族众使用兽骨和鹿角制造的弓箭等原始武器,纷纷“向城外出击,同哥萨克们从下午战斗到傍晚”“不放哥萨克进入自己的领土。”

贵古达尔 清初黑龙江中游北岸达斡尔族部落首领,同样是抗击沙俄哥萨克东侵的民族英雄。1651年夏,以哈巴罗夫为首的哥萨克武装侵入达斡尔族居住区后,要求达斡尔族村民投降并向沙皇纳税,遭到贵古达尔严词拒绝,他昂然答道:“等我们把自己的最后一个孩子扔掉以后,再给你们纳税吧!”侵略军开始用大炮和火枪猛攻,贵古达尔指挥达斡尔族人以弓箭为武器,依托其防御工事英勇抵抗,激战一昼夜,终因抵挡不住火枪火炮的猛攻,三个城堡逐个陷落。当侵略者闯人城堡后,年逾七旬的贵古达尔率部众用马刀和长矛拼杀,甚至“赤手空拳打”,直至牺牲。此役除十余人冲出战火外,城堡中的达斡尔族成年男子661人全部战死。

奇三 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嘉庆年间。原籍今黑龙江省讷河市满那屯,郭布勒哈拉人,时隶布特哈正白旗。清乾隆朝布特哈副总管,敢于为民请命的正直官吏。自康熙朝起布特哈壮丁“贡貂”成为定制,每岁农历五月“楚勒罕”集会时所责貂皮呈变齐齐哈尔副都统衙门选定送京。至乾隆晚年时,选貂者往往借机中饱私囊,大肆敲诈勒索。乾隆六十年(1795年),布特哈官员被勒索事诉诸黑龙江将军,反遭鞭笞、上枷锁之刑。时任布特哈副总管的奇三愤然而起,会同佐领蒙库霍图林嘎检举黑龙江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等官员鱼肉旗民的恶行。在给清廷的上书中,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列为勒索落选貂皮、低价强行征购各种细毛皮张、借搭盖阅兵台之名勒索木料、多征蒙古包和奶牛等八条罪状。

当年八月在乾隆帝从热河避暑回京途中,奇三等拦驾将状文呈交乾隆帝。朝廷派兵部尚书等前往黑龙江查案,证明奇三等书中所列罪行主要部分属实,落定案。由乾隆皇帝钦定,以当任将军舒亮不知情,给予减俸留职处分;前二任涉案将军明亮、都尔嘉革职,当任齐齐哈尔副都统安静革职终身禁锢,主犯那音太(协领)处绞刑,从犯叔通嘎(协领)革职处鞭打枷锁。胜诉之奇三、蒙库霍图林嘎也以越职上书、拦阻圣驾获罪,流放新疆伊犁。

清嘉庆年间学者西清称颂奇三为“达呼尔巨臂”(《黑龙江外记》)。奇三为民请命的反贪事迹,被民间艺人编成长篇叙事诗等说唱形式,一直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

花灵阿 生于清嘉庆年间,卒于咸丰年间,原籍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莫日登哈拉人,时隶布特哈八旗正黄旗。清道光初年任布特哈正黄旗第三佐公中佐领。自幼勤奋好学,任职期间攻读各种史籍,搜集摘录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的满文资料。道光十三年(1833年),用满文写成《达斡尔索伦源流考》,该书手抄本一直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后有汉译稿传世,二万余字。

敖拉·昌兴 字治田,又名阿拉布坦,生于1809年,卒于1885年。原籍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敖拉哈拉人,时隶呼伦贝尔八旗正白旗。1832年在郭布勒和敖拉两姓氏族议事会上,当选为“嘎新达”(乡长),后升任佐领。他自幼勤奋好学,通晓满、蒙、汉文,以才学出众而著称于世,有“呼伦贝尔文士”之称(《黑龙江志稿》)。他曾在家中设私塾,招收郭布勒、敖拉两姓氏子弟教学满文。

敖拉·昌兴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奉命巡查中俄边界。巡查中撰写了长篇叙事诗《巡查额尔古纳、格尔毕奇河》,记述了沿途所见所闻,抒发他热爱祖辈们曾世代生息的故乡的情怀,鞭挞沙俄不断蚕食中国领土的罪行。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流传至今的约有70首。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风情及达斡尔族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取材广泛,身边生活,家乡山水,都能信手拈来,即兴抒怀。早期诗歌大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充溢着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敖拉·昌兴的诗歌大多率真朴实,直抒胸臆而绝少矫饰。这种风格在他晚期作品中尤为突出。晚年他曾获罪入狱,遭受不白之冤,出狱后远离尘嚣,寄情田园,专事写作。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多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顿悟,对权势的蔑视。一些咏物怀古之作,往往借古讽今,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愤懑不平。这种耿介不群的性格大概也是他不为权贵所容的真正原因。所著散文、游记和诗集有《京路记》《依仁堂记》《哈伦阿尔善碑文记》《盯世遗俊》《巡查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边境见闻录》等。1885年病逝,享年76岁,遗体葬于今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南。

巴尔达齐 约生于1590年,卒于1654年。黑龙江北岸的支流精奇里江(今俄境结雅河)下游多科屯金奇里哈拉人。明末清初时,精奇里江流域达斡尔族萨哈尔察各部落的首领。后金天聪八年五月(1634年6月)率族众四十余人赴盛京进贡貂皮,以示臣附后金王朝,后又多次进盛京贡貂。后金王朝给予其很高的礼遇,礼部承政(尚书)达尔汉曾“迎于五里外,设宴宴之。”清太宗皇太极嘉其向心内附、岁贡方物,亦赐婚下嫁宗室女,称为额驸。

崇德四年十一月(1639年12月),清王朝派大军发动旨在征服黑龙江中游北岸广大地区的“索伦部战役”,遇到当地各族民众的强烈反抗。巴尔达齐领所部七屯持旁观态度,因而在同胞中十分孤立。据《清太宗实录》记载:“额驸巴尔达齐于三月十八日来会云,惟我多科屯未曾附逆,其小兀喇各处兵,皆往助博穆博果尔。”顺治六年(1649年)率家族迁居北京,入满洲正白旗,授“阿思哈尼哈番”(一等男爵,正二品衔)。顺治十一年(1654年)病故后,葬于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清廷因其协助统一达斡尔族地区有贡献,为“以劝有功,昭示后世”,在其墓前立碑旌扬其附清举动。

多隆阿 字礼堂,生于1818年,卒于1868年。齐齐哈尔正白旗小巴尔旗哈屯(今属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咸丰三年(1853年),以骁骑校出征。因与太平军作战有功,赏戴花翎,先后晋升佐领、协领、副都统。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荆州将军。同治元年五月(1862年6月),太平军陈得才部及回民武装攻打西安等地时,领兵赴陕西助剿,其间,遇高温多雨天气,因途中兵众多患疾病,失时不至,受降级留用处分,旋又撤销处分,命其“星速入陕”。同年年底,因督办陕西军务的原钦差大臣胜保屡败于回民军,清廷改以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统领陕西军务。第二年(1863年)九月,正式由荆州将军改任西安将军。其间,对回民武装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多次成功“招抚”回民军将领,夺取了一些战略要地,迫使大部分回民军退出陕西。

同治三年(1864年)夏,在阵前指挥时,被射中右眼,因箭伤不治,身亡军中。清廷念其作战英勇,统军有方,战功卓著,身居钦差大臣、西安将军,而清廉到“身无珍裘绮罗,家无房舍,子无衣履。”故后,清廷赐葬银千两,赐太子太保衔、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在其家乡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小巴尔旗哈屯立有多隆阿将军陵墓。

倍勒尔 生于清代初年,卒年不详,黑龙江北岸雅克萨城敖拉哈拉人。官至达斡尔族总管。沙俄哥萨克武装入侵达斡尔族地区后,任防守瑷珲总管,顺治年间任瑷珲副都统。康熙二十三年五月(1684年6月),受命深入敌方侦察,俘获葛瓦力喇等7名俄兵,移送京都,康熙皇帝命“有司给奖”,并发上谕:“倍勒尔等直抵雅克萨,探其情形,生擒罗刹,可嘉。”当年六月(1684年7月)率达斡尔、蒙古兵在雅克萨城外俘虏哥萨克骑兵30余名。康熙二十四年六月(1685年7月),率领达斡尔骑兵500人参加雅克萨战斗,破坏敌方防御工事,俘虏敌兵一百余人。康熙二十八年八月(1689年9月),倍勒尔派出500名达斡尔族骑兵,护送清廷边界谈判团赴尼布楚。

孟额德 又写做孟格德,生于清崇德年间,卒于康熙年间。祖居精奇里江口(今俄罗斯结雅河口)东岸,苏都尔哈拉人。清代外交家。清顺治八年七月(1651年8月),俄人哈巴罗夫率侵略军占领了达斡尔族苏都尔哈拉人世居的托尔加城堡。当年九月全屯达斡尔族人渡江迁居诺敏河右岸,建立霍尔托辉等屯落,不久迁到齐齐哈尔一带。其后,孟额德家族迁居北京,清廷授其二等侍卫衔。

孟额德于康熙八年(1669年)被清廷派往到齐齐哈尔任总管。自幼聪慧好学,通晓满、蒙、汉、俄等语言文字,其总管任内的主要职责是外交事务和边疆防务。多次受清廷之命赴尼市楚同沙俄交涉中俄边界争端。当时中俄两国间的主要外交问题:要求沙俄武装退出达斡尔族人祖居地,拆除其在中国境内非法建立的军事据点,以及引渡逃入俄境的清吏根特木尔等。都由他与俄方交涉。在外交场合,他每次都义正词严地斥责沙俄武装非法侵犯,残害掠夺中国人的行径。他还曾负责迎送接待经齐齐哈尔赴北京谈判的俄国使团。康熙二十年(1681年)夏,孟额德率队察看雅克萨地形和修筑防御工事,派兵防守,为雅克萨战役作准备。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雅克萨战役结束后,孟额德随索额图、萨布索前往尼布楚,参与签订《尼布楚条约》的谈判。

卜奎 又做卜魁、博克、白克等。清顺治至康熙年间人。清康熙初年曾任齐齐哈尔总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孟额德病故后继任副都统衔齐齐哈尔总管。在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战役中立有战功。战役结束后随索额图、萨布素前往尼布楚参加中俄谈判。康熙三十年(1691年)因半身不遂请旨致休。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兴修自茂兴至瑗珲的驿路时,选卜奎的宅地房子设驿站,称卜奎站。后来就在卜奎车站址建起了齐齐哈尔城,故齐齐哈尔城亦称为卜奎城。

玛布岱 又做“马补代”,生于清顺治年间,终于康熙朝晚期。祖居黑龙江北精奇里江下游,苏都尔哈拉人。兴建齐齐哈尔城的首倡者和城建工程的主持者,副都统衔总管。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京都侍卫调任齐齐哈尔总管,驻嫩江西岸齐齐哈尔屯。

玛布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上书理藩院陈述修筑齐齐哈尔城、加强黑龙江地区边防和社会安宁的重要性,并提出准许达斡尔族壮丁编入八旗披甲驻防的请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同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联名上奏朝廷,重申修筑齐齐哈尔城的重要性。翌年正月,康熙皇帝上谕“蓍不误农时,乘闲筑城”。玛布岱随同萨布素将城址选定在与齐齐哈尔屯隔江相望的嫩江东岸(今齐齐哈尔市区)。首倡建城的玛布岱总管任建城主持人,并授副都统衔。遵照“不误农时,乘闲筑城”和“民筑”方针,玛布岱组织实施以达斡尔族为主力的筑城工程,康熙三十年(1691年)春动工,康熙三十二年竣工。初建的齐齐哈尔城为土木结构,分内城和外城,除官衙和民宅外,另辟有专事商业活动的街市。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在齐齐哈尔设副都统衙门,翌年,清黑龙江将军自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城遂成为黑龙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后人十分称道玛布岱主持齐齐哈尔建城的开创之举。

由屯 生年不详,布特哈八旗正黄旗西布奇屯盂日登哈拉人。有胆力,善用强弓火箭。曾随驾在木兰围猎时一箭射中老虎,乾隆帝取视其矢,赞曰:“吕布善射,未必能尔。”乾隆二十年(1755年)随军出征新疆,在围剿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叛军中作战勇敢,因战功赏克特尔克巴图鲁勇号,赐一等轻车都尉爵。作为平定伊犁回部的50名功臣之一,画像入紫光阁悬挂。后任齐刘哈尔副都统、正白旗蒙古副都统等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卒。

鄂博什 生卒年不详。布特哈八旗镶黄旗绰尔哈苏都口哈尔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总管率索伦兵随定北将军班第赴新疆。连续参加了征讨蒙古准噶尔部达瓦奇政权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及后来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等战争。以战功晋升剧都统,授云骑尉世职。因平定伊犁回部有功,图像入紫光阁悬挂。

阿满泰 生于清乾隆初年,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七月,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人,官至副都统。曾征战廓尔喀(尼泊尔)、贵州、河南等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以披甲(八旗士兵)从征新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以蓝翎侍卫(从六品衔)从征四川参加平定金川土司叛乱之役,因作战勇猛,赏扎努恩巴图鲁勇号,作为平定金川之役的50名功臣之一,图像入紫光阁悬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以副护军参领从征兰州。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擢升头等侍卫。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王朝发动第二次侵略西藏的战争,随领队大臣福安康赴藏征讨廓尔喀军队。乾隆帝曾制诗赞其功勋,授蒙古副都统。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七月三日在进入廓尔喀境内最激烈的夺桥拼杀中,受伤落水身亡,尸身逐流而去。清廷追授骑都尉爵世职,作为平定廓尔喀的15名功臣之一,图像再入紫光阁悬挂。

彦吉保 生于清乾隆年间,病逝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原籍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莫日登哈拉人。在浙江、台湾等地参加过有关军事行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参加征讨台湾林爽文领导的天地会教众,在斗六门之战中,作战勇猛,赏哲布铿额巴图鲁舅号,作为守定台湾的20名功臣之一,图像入紫光阁悬挂。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以护军参领从征入藏参加反击廓尔喀王朝侵略西藏的战争。固战功卓著,乾隆六十年(1795年),授察哈尔总管。嘉庆十四年(1809年)任察哈尔副都统。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

鄂尔托颜 清嘉庆、道光年间人,生年不详。黑龙江正红旗鄂嫩哈拉人。嘉庆二年(1797年)从征川、陕、鄂、湘地区,因平定白莲教起义有功,升任协领。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勾结英国殖民势力叛乱,兵临南疆四城。鄂尔托颜奉调前往协剿,因平叛立功,图像入紫光阁悬挂。道光皇帝御制赞曰:“百夫之特,百战之身。一月三捷,壁垒重新。四城迅复,膂力过人。手执弓箭,勇哉绝伦。”道光十年(1830年)初晋升黑龙江副都统,同年四月调任墨尔根副都统。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卒。

图瓦强阿 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卒于宣统元年(1909年),新疆达斡尔族,敖拉哈拉人。一生戎马,英勇果敢,在抗击沙俄入侵我国西北边境的战事中战功显赫,人称“边疆卫士”。自清同治五年(1866年)起先后任索伦营、塔尔巴哈台营、额鲁特营总管、领队大臣,塔尔巴哈台代理参赞大臣等职。同治九年(1870年)授副都统衔,并赐巴得让阿巴图鲁勇号,授二品顶戴。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准其以原品级休养,加恩赏食半俸。曾同伊犁参赞大臣英林与沙俄谈判领土主权事宜,并在中俄边界树领土标记线、修建界碑,为守卫祖国西北边境做出了特殊贡献。其生平业绩镌刻于塔城建城石碑,该碑文现存于塔城地区文物馆。

贵福 字绅玉,生于1860年,卒于民国年间。内蒙古海拉尔西屯,莫日登哈拉人,时隶呼伦贝尔右翼正黄旗。初为呼伦贝尔右翼总管。民国4年(1915年)封为镇国公。1920年,原呼伦贝尔副都统胜福去世,贵福继其任。鉴于时局变迁,日本军阀在东北的野心日益显露,贵福认为,若以内外,非国权统一不可。贵福倡议取消呼伦贝尔特别区,恢复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改归中央政府领署,获呼伦贝尔各部响应。在各种外来势力窥伺我东北之时,贵福的深明大义之举反映了呼伦贝尔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

西林布 生于清道光年间,卒于咸丰九年(1859年)。原籍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阿尔丹哈拉人,时隶齐齐哈尔八旗镶红旗。曾长期征战于广东、湖南、安徽、河南等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以佐领衔守浙江海防。咸丰三年(1853年)随军入楚,以战功赏阿木尔罕巴图鲁勇号。咸丰六年(1856年)晋升协领,不久补墨尔根镶白旗协领并加副都统衔。咸丰九年(1859年)战死,诏赠太子少保衔、骑都尉世职。

二、近代人物

少朗(1880~1921年)黑龙江省龙江县罕们岱村莫日登哈拉人。民国年间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农民反军阀、反封建压迫的武装起义的首领。雇农出身,从成年起在地主家当长工十余年。约1915年被诬以“偷马”的罪名逮捕判刑入狱。1917年越狱,联络数名穷苦弟兄揭竿而起,攻打地主“响窑”,抄掠剥削百姓的商号,劫富济贫。队伍很快由最初的数人发展到二十余人,后与另一支队伍合并,人数达五六十人,屡败围剿的官军,威震龙江、甘南、泰来等县。最终因寡不敌众,在一次恶战中其大部分骨干阵亡,队伍溃散,他本人潜往嫩江县隐居。后因身份暴露,被捕就义。

岱夫(1890~1921年)黑龙江省龙江县罕伯岱村莫日登哈拉人。民国年间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农民反军阎、反封建压迫的武装起义的首领之一,起义领袖少郎的堂弟。雇农出身,从成年起至1916年被捕入狱时止,在地主家当长工。1916年受少郎“偷马”冤案的牵连,被捕判刑入狱。1917年同少郎一起越狱后共同组织武装起义,协助少郎筹划对敌斗争,在起义者中颇有威信。起义军溃败后,隐居嫩江县农村,后因身份暴露,被捕就义。

英登保(?~1932年)黑龙江省讷河县奎力浅屯敖拉哈拉人,莫力达瓦起义的最早发动者。猎民出身,枪法精准,为人正直豪爽。鉴于当时布特哈地区达斡尔族受大汉族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于1929年秋聚集猎友和布西设治局山林队的人员,举起反大汉族主义、反封建压迫的义旗,屡败追剿的官军和民团。1931年秋,与另一支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武装队伍合并,英登保任第一大队队长。1932年初,面对蜂拥而至的敌军,力主抗击的英登保在内部矛盾斗争中被陷害而中弹身亡。

金耀洲(1904~1965年)又名额尔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屯金奇里哈拉人。达斡尔族社会活动家、教育家。1923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乡创办梅里斯小学,任不取酬的校长。1927年起为恢复已停办的齐齐哈尔蒙旗中学四处奔走,经他的努力,1928年已停办四年的学校重新恢复,改为齐齐哈尔私立蒙旗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1933年出任布特哈旗旗长后创办萨马街国民初级小学和扎兰屯国民优级学校(完全小学),为当地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子弟提供入校学习机会。1943年任伪满兴安东省民政厅厅长。这期间,他出资创办内蒙古第一所私立专科学校——音河农业学校。与兴安东省省长巴金保等发起成立达斡尔族教育协助会,各级职员从工薪中提交一定比例的薪金,资助有困难的达斡尔族优秀学生完成学业。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致力于原纳文慕仁盟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1946年6月任纳文慕仁盟盟长,1947年改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参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呼伦贝尔盟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1965年因病逝世。

孟希舜(1901~1968年)字孝闻,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莫日登哈拉人。1917年布西高等小学毕业后,在西布特哈总管公署文书处当缮写员,曾任劝学所劝学员、布西设治局公务员、教育局科员、正黄旗佐领等职。1923年入黑龙江省国语讲习所进修汉语文。因发展教育事业有成就,1927年获黑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教育奖章一枚。“九一八”事变后,1933~ 1939年曾任伪满莫力达瓦旗公署总务科长、布西女子国民优级学校校长。1940年赴日本参观考察,认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性,辞职回乡闲居。因在家乡声望高,复被任命为阿尔拉努图克达(乡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参与组建莫力达瓦阿尔拉武装大队(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八旅的前身),参与配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布西街的战斗。1946年当选莫力达瓦旗新政权的第一任旗长,新组建的纳文慕仁盟政府委员、旗参议会议长。1948年受误解后回乡务农,1950年复出任莫力达瓦旗政府财粮科长,同年代表达斡尔族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国庆观礼和国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曾当选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第一、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驻会委员、副主席、副旗长、旗政协委员,连任数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

1953年撰写《达斡尔民族志略》(初稿),搜集整理用满文字母拼写的达斡尔族传统诗歌“乌春”,辑为一册,起草《莫尔登氏修家谱序》。工于书法,能用左手、右手、口、足挥毫写出汉、满文书法佳作,爱好收藏古籍、字画。国庆十周年时,将收藏多年的双耳白玉酒杯、镶银花碟赠送给毛泽东主席。创作的诗作有《自治旗五周年感怀》、以“乌春”形式写的《养马篇》等。

荣禄(1870~1940年)又名明苟。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莫和尔图屯郭布勒哈拉人。习满文,曾任呼伦贝尔索伦左翼旗佐领,副总管、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右厅帮办。伪满洲国时期,自1936~1938年任索伦旗旗长。一生清正廉明,擅长经营畜牧业,热心民族教育事业,曾私费资助建立四所小学。1918年腾出自家在海拉尔的房屋,资助经费支持郭道甫兴办呼伦贝尔私立学校。1919年冬捐助1000元大洋和10头牛,支持郭道甫和福明泰在莫和尔图创办小学,开创吸收女学生读书的新型教育先例。1932年个人出资在现今巴彦托海镇(南屯)和巴彦嵯岗苏木的莫和尔围屯,各修建一所能容纳上百名学生的土木结构校舍,使得南屯、莫和尔图屯及周边牧民子弟就学读书。1925年出资1000元大洋,支持莫和尔图敖拉哈拉5名女青年赴苏联深造。任旗长期间为征购牧民牲畜和畜产品等事,敢于和日本官吏顶撞抗争,并曾多次交涉索回被没收的猎民的枪支,保证了山里猎民生活。

钦同普(1880~1938年)卫名庆元、乌如恭博迪,字同普,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瓦尔图屯莫日登哈拉人。毕业于布西师范讲习所,历任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笔帖式、骁骑校、佐领,伪满布特哈旗公署教育科长。通晓满、汉、俄语。为保护布特哈地区达斡尔等族的民族权宜,1913年参与策划未遂的布特哈自治运动,事情败露后被捕入狱。1916年用斯拉夫字母创制达斡尔族文字,在部分人中试学试用。谙习达斡尔族传统文学艺术和社会历史,曾创作多篇以满文字母拼写的达斡尔族传统诗“乌春”,在继承和发展达斡尔族书面文学和文学语言方面起了推动作用。目前保留下来的“乌春”有《渔歌》《伐木歌》《耕田歌》《读书篇》和《酒戒》《色戒》《财戒》《气戒》8篇,其余均散失。撰著的《达斡尔民族志稿》刊行于20世纪30年代。1998年收入《达斡尔资料集》第二集。

婉容(1905~1946年)清宣统年内务府大臣荣源之女,黑龙江省讷河县满那屯郭布勒哈拉人。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通晓汉语、英语,性格正直倔强。1923年与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结婚,被称为“宣统皇后”。1924年随溥仪被逐出紫禁城。1931年溥仪潜赴东北后,婉容遂往东北。1934年3月被立为伪满洲国“皇后”。由于对日本人的幻想破灭,不服于傀儡皇帝的凌辱,积怨日深,冷漠和寂寥的遭遇郁结内心,压抑成疾,孤独无助,终至精神失常。1945年8月在逃亡途中流落吉林农村,1946年2月病死于吉林敦化。生前曾以仁慈之心,多次捐献珍贵饰物和私房钱救济灾民。

凌升(1886~1936年)又名福贤,字云志,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莫日登哈拉人。儿时就读于呼伦贝尔官学。清末民国初曾任笔帖式、佐领,后成为呼伦贝尔副都统的得力助手,促使副都统拒绝东蒙古亲日分子将呼伦贝尔拉进复辟大清国的阴谋。1917年参与组织蒙旗联军,驱逐巴布扎布的碱部色布精额匪帮的活动,成为当地引人注目的政治人物。伪满洲国建立初期,曾一度对伪“满洲国”抱有幻想,拥护爱新觉罗·溥仪即“皇位”,被任命为兴安北省省长。当他看到所谓的“满洲国”毫无政治主权、领土主权、法权可言,日本军国主义者向东北有计划地殖民,开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不赞成日本开拓团进占呼伦贝尔土地。

1932年访问日本时拒绝参拜日本的“天照大神”神社,在一个月的访问中,对日方的接待介绍多有讥讽,而无一句恭维,引起日方不满。1935年作为首席代表,出席解决中蒙边界哈尔哈庙的归属问题的“满蒙”会谈时,抵制日方人员的事先安排,不按日本关东军的意愿行事。1936年3月伪满洲国蒙政部在新京(长春)召开的兴安四省省长会议上,公开反对在兴安北、东、南三个省安置日本内地开拓团的决策,反对将日语作为“满洲国”国语,严词指责日本官吏独揽兴安四省公署实权的行径,反对所谓土地国有化政策。

由于他此前与南京政府曾有密电往来,早已受到监视,会后返回海拉尔即被日本关东军宪兵逮捕。同时被捕的有二十多人,其中凌升以下6人押送新京。4月20日伪满洲国高等军事法庭审议判定为“反满通苏事件”,判处凌升死刑。1936年4月24日在长春执行枪决,凌升临刑前表示,所有的事都应由他一人承担,不要牵连别人。然后“面不改色,含着冷笑”从容就义。

郭克兴(1892~?)本名克兴额,字转袁、勤宣、兴武,黑龙江省讷河县满那屯郭布勒哈拉人,清同治年间江宁将军穆腾阿之孙,早年在陆军贵胄学堂读书。辛亥革命后入陆军大学学习,后在民国政府交通部、陆军部任职。由于掌握铁路运输、军事交通、航空等方面专业知识,在京沪航空管理局、铁路委员会、警备处等单位任检事、主任等职,直到担任民国航空厅代厅长,陆军部军事厅代厅长。其间兼任交通部铁路管理学校铁路运输学教官和陆军部讲武堂陆军大学兵学教官以及航空管理讲习所航空法令商业道德教官。在历任的岗位上,获各种荣誉和奖章多枚,被聘为畿辅大学、交通大学教授。注重研究达斡尔族历史,编纂的巨著《黑水郭氏家》于1925年刊行,共分《黑龙江乡土录》《世系录》《世德录》《扬劳录》《先茔录》《旧闻录》《济美录》等卷。他在《黑龙江乡土录》中阐述达斡尔族族源时,提出达斡尔族非索伦、非满洲、非蒙古,而是辽的后裔这一论点。

郭道甫(1894~?)本名墨尔森泰,俗称墨日色,号浚黄,字道甫,有时在著作中署名郭摩西,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和尔图屯郭布勒哈拉人。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卓越的先驱者,杰出的达斡尔族教育家。

幼年在家学习满、汉文,1910年入黑龙江第一中学读书,1915年入北洋政府外交部俄文馆学习,1917年家乡遭亲日派匪帮洗劫,遂退学回乡,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1918年出资在海拉尔创办呼伦贝尔蒙旗小学,1919年创办莫和尔图小学,1920年私立呼伦贝尔小学改为官办蒙旗学校,郭氏任校长。其间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达斡尔族文字并推广,“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停止试用。

1918年开始从事进步的政治活动,当年组建呼伦贝尔青年党,传播十月革命和反帝反封建思想。1922年通过呼伦贝尔蒙旗合作社与苏联和蒙古军的立宪政府联络,送出一批青年赴苏联和蒙古学习。1923年赴北平任蒙藏学校教师和学监,并任外交部中俄交涉公署咨议处翻译。其间曾被派往蒙古和苏联考察。1924年出席南京中华教育改进社全国大会,就蒙古民族教育问题发表演说。

1925年1月,在孙中山、李大钊及共产国际的共同支持下,发起内蒙古国民会议运动,探讨内蒙古的“革新”,为筹备组建革命政党作准备。同年10月,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秘书长。他为大会起草的具有党纲性质的“宣言”,体现了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影响。1927年在乌兰巴托召开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特别会议上被免去秘书长职务,保留中央执委。当年代表蒙古职工总会,出席国际职工会议,当选为委员。

1928年组织领导呼伦贝尔暴动,在东北地方军阀大兵压境时,他察觉到一些内外势力正力图使呼伦贝尔问题国际化,可能危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遂向奉系军阀提出以在呼伦贝尔地区吸收青年参政、实行民主民治制度、增加教育经费、扩充地方自卫队的条件,与东北统治当局达成妥协。1929年在沈阳创办东北蒙旗师范学校并任校长,同时兼任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的秘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返回海拉尔准备从事抗日斗争。同年12月前往满洲里苏联领事馆办签证时,遭秘密逮捕。

1934年被苏联有关机构判处死刑,后改为10年有期徒刑,其在苏联劳改营中的境遇不清,终无音讯。生前著有《新蒙古》《蒙古问题讲演录》《呼伦贝尔问题》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他在有关著述中多次强调,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应是在保持国家统一条件下的民族自治的方式,应当说这是极有远见和难能可贵的。

三、当代人物

(一)党政界

丁拉夫(19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柯浅村郭布勒哈拉人。新疆大学数理系毕业,通晓汉、哈萨克等语言文字。1963年起任中共塔城县委组织部翻译、自治区农建校翻译、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教员、塔城县安置落实办公室干事、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纪检员、塔城市(县级)劳动局局长、塔城市人大副主任。曾当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卜林(1923~1995年)又名卜永郅、色尔格楞。1983年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杰出的达斡尔族学者和教育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敖宝屯卜古勒哈拉人。1945年8月在伪满洲国建国大学肄业。1946年1月,组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第二旅时,出任后勤处长兼第一团政委,多次参加剿灭国民党“光复军”和政治土匪的战斗。1946年5月至1947年7月,先后任布特哈旗政府行政股长、旗自治运动联合会组织干事、文教科长,纳文慕仁盟秘书科副科长。1947年8月入内蒙古军政大学学习。1948年11月调入黑龙江省蒙古初级师范学校(后改为齐齐哈尔民族中学)任教师。1955年以后,先后任齐齐哈尔民族中学副教导主任、副校长。1953年当选齐齐哈尔市各界青年联合会执委。1956年内蒙古和黑龙江省联合组建达斡尔语文工作委员会时,任副主任委员。1955年后当选为政协黑龙江省第一、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六、第七届常务委员;并任政协齐齐哈尔市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其间先后兼任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和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曾任黑龙江省达斡尔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1958年7月因主张建立达斡尔族自治州并在省政协会议上提出要求,在反右派斗争中被打成“卜林反党集团”头目,蒙冤下放到齐齐哈尔市教师进修学院、市第八中学担任行政杂务工作。

1980年年初平反后,先后任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一中学,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校长。晚年潜心研究达斡尔族社会历史和文化,著有《鲜卑——室韦与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源探讨》等学术文章和回忆录多篇。主编《中国达斡尔族人物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达斡尔族村屯录》等。

乌如喜业勒图(1923~1970年)又名讷成章,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哈力浅村讷迪哈拉人。20世纪40年代就读于日本帝国大学。1945年11月在乌兰浩特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驻白城东北民主联军辽北军区司令部、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驻洮南军区司令部联络员。1946年在东蒙军政干部学校任队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和副教育长。1947年任内蒙古军政大学一院副教育长。1948~1950年先后任纳文慕仁盟盟长、呼纳盟副盟长、中共呼纳盟盟委委员,兼任中共莫力达瓦旗旗委书记。为呼伦贝尔盟及莫力达瓦旗地区的党建工作、人民政权建设、土地改革以及恢复发展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北京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54~1957年先后任中共内蒙古东部区党委统战部部长、中共呼伦贝尔盟委常委、盟委统战部长、政协呼伦贝尔盟委员会副主席、呼伦贝尔盟副盟长等职。此间为团结改造民族上层人士,组建统战和民族工作机构,为鉴别确认达斡尔、鄂温克族为单一民族,成立民族自治旗做了大量工作。1957~1959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在“反右派”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斗争中,因听取和反映一些人士关于建立达斡尔族自治州的要求,而受到不公正待遇,调离内蒙古民委,任内蒙古政治学校副校长、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走资派”“新内入党”骨干分子等,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0年随内蒙古直属机关干部集中唐山学习班学习,受审查期间因病逝世。生前先后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孟志毅(1952~)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内蒙古莫力达瓦旗莫日登哈拉人。1974年参加工作,1977年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86年内蒙古党校政治理论班毕业。曾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邮电局、人民银行、旗总工会、中共莫力达瓦旗委办公室工作。1986年后任中共莫力达瓦旗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旗委常委、旗委副书记、旗长、旗委书记等职。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任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副秘书长。2003年后,当选政协呼伦贝尔市副主席、内蒙古政协秘书长。

敖景峰(1947.9~)曾当选为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敖拉哈拉人。1971年3月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曾从事教育工作。1980年5月任共青团莫力达瓦旗委书记,之后历任莫旗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畜牧局局长,莫旗副旗长。1996年任旗人大党组书记,1999年当选为莫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莫旗达斡尔学会理事长,《达斡尔资料集》达斡尔资料集编辑委员会主任。多年来,呕心沥血地为开掘、保护、弘扬达斡尔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有识之士”。

萨义尔(1924.3~)黑龙江省讷河市讷迪哈勒人,早期留日学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民委顾问,副部级高级领导干部,全国民族统战工作知名人士。书法家,出版《萨义尔书法作品选》。十年浩劫之后调任哈尔滨东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帽儿山分院党委书记;后调任黑龙江省民委副主任、主任、国家民委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调任全国人大民委副秘书长,专职从事立法工作;先后参加宪法修改、自治法制定、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试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条例第11稿修订以及多民族省份的调研工作。后任全国人大民委代理秘书长、党组成员。

鄂志明(1948.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齐齐哈村鄂斯尔哈拉人,大专学历。1989年3月当选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一任区长,任期8年。1995年9月调任齐齐哈尔市政协副秘书长。1994年9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工作者并出席表彰大会。曾当选为齐齐哈尔市第八、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他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与民族责任心,多次提案建议落实国务院重要文件精神,理顺梅里斯民族区体制,将梅里斯民族区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推动梅里斯民族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此举获得了各界广泛认可与支持。

(二)军界

王海山(1917~20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莽格尔图村人。原内蒙古军区司令部顾问、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解放勋章、东北解放纪念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内蒙古军区副军职离休干部。1936年毕业于伪满兴安陆军军官学校,1941年考入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任教。1945年8月11日发起并领导了“八一一”起义。1946年3月任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同年8月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一师师长,率部平息叛乱,清剿国民党“光复军”,配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洮南、白城等六县。194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的“五一”大会,被选为首届政府委员。1947年6月后,奉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的命令,指挥所部参加夏、秋、冬季攻势作战。配合东北野战军围困封锁困守孤城的国民党军队,歼灭了东、西辽河地区的土匪武装。1948年9月率内蒙古骑兵一师参加辽沈战役,在胡家窝铺清水泡子一线占领前进阵地,与数倍于骑一师之敌拼死搏杀,并利用骑兵特点,不时向敌军发动突袭,予敌以重大杀伤,与兄弟部队一起完成了黑山阻击战的艰巨任务。辽沈战役后率部队在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追剿国民党顽匪,经一年多的浴血奋战,将匪帮全部歼灭,巩固了西满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后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内蒙古察哈尔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公安总队总队长、内蒙古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呼伦贝尔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军分区司令部顾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党委委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第二、第三届党委委员,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府委员、中共内蒙古军区第一、第二、第三届党委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侨务政策、宗教政策以及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工作。离休后组织撰写并出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一师》《铁骑征战记》等回忆录。

(三)教育界

丁石庆(1956~)新疆塔城县郭布勒哈拉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达斡尔族学者。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阿尔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并留校任教。1994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教授,2003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进修副博士课程,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多年来为本科生讲授语言学概论等课,为研究生讲授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课。主持部委级项目二项,取得相应成果。撰著出版《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中央民大出版社,1999年)、《双语族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达斡尔族个案研究》(中央民大出版社,2005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语言与民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人类学通释》(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达斡尔族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语言学基础教程》等专著和教材。发表《达斡尔语言文化的结构与发展态势》《游牧民族语言的物质文化特征》等70余篇论文。

才喜雅尔图(1920~?)又名德古权,黑龙江省德都县温察热屯德都勒哈拉人。内蒙古工业学院原副院长。1938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学习。1945年5月毕业回国,参加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筹建工作。1945年10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当选为执行委员。1947年参加扎兰屯工业学院的筹建。1948年调入解放军内蒙古军区。历任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内蒙古师范学院副教务长,内蒙古工业学院教务长、副院长等职务。为扎兰屯工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学院的筹建做出了贡献,在培养少数民族工程技术人才方面业绩突出。撰写的论文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培养人才素质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等。

乌尼(1935~)又名孟作庆,黑龙江省讷河县阿尔哈昌屯莫日登哈拉人。原任内蒙古农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内蒙古科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第八届代表。1947年以后,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尼尔基、扎兰屯、乌兰浩特读书。1951年6月至1957年7月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大学学习,毕业回国后在内蒙古农牧学院任教。1979年10月赴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学习。1982年6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84年任内蒙古农牧学院院长。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讲授畜牧微生学、家禽传染病学、兽医细菌学、兽医病毒学等专业课。曾任全国统编教材《畜牧微生学》副主编、《禽病学》副主编,全国农林专科教材《畜牧微生学》主编。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微量赭曲毒素A对鸡只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于198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牛肉辐射保藏技术”和“内蒙古地区家禽传染病系列免疫程序和免疫机理的研究”等三项国家和自治区课题研究的带头人。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人民教师”荣誉奖章,198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德庆邦(193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齐齐哈村德都勒哈拉人。北京工业大学道桥教研室原主任、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获1989年北京市高等教育局优秀教学成果奖。参与设计北京、辽宁、广西等地道桥工程二十余项。与人合著出版了《公路地面立体摄影测度》,合译出版了《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发表论文、译文多篇。曾任全国高等院校道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何文钧(1939~)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化木屯鄂嫩哈拉人。大专学历。1959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教师。1964年调入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历任马戏团团支部书记、副团长、书记,齐齐哈尔市杂技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带队出访日本、美国演出,节目多次获国内外奖项。自1982年起先后任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常务副理事长,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编《解放战争时期的达斡尔族》《达斡尔族与齐齐哈尔城》《嫩水达斡尔文集》等多种书刊。是著名的达斡尔族学者。

杜兴华(1950~)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何斯日哈勒达日塔勒莫昆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先进个人称号,与宝音巴图主编《中国达斡尔族名人风采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版)。发起并创办了达斡尔网站,主编《北京达斡尔教育促进会简报》《北京达斡尔联谊会通讯》,现任北京达斡尔教育促进会理事长。是中华民族园达斡尔景区重建改建的积极促进者,为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人文社科界

杨优臣(1951~)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莽格吐乡三间房村毕日杨哈拉人。197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长期致力于达斡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是富于历史使命感的卓越的达斡尔族学者,为达斡尔民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74~1984年,历任齐齐哈尔市“五七干校”教员、共青团副书记、市城建局宣传科副科长、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秘书和学会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科长、《民族志》和《宗教志》副主编。1994年起任齐齐哈尔市政协祖国统一办公室秘书、市政协台港澳华侨联络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秘书、办公室主任,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曾参与筹建齐齐哈尔市和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会,1982年任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理事。从1984年起,任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1998年任理事长。《达斡尔族志稿》的撰稿人之一。曾主持和审定齐齐哈尔市志的民族、宗教志篇;主持《达斡尔语词典》的编辑工作。撰写的主要论文有《达斡尔族与齐齐哈尔城》《达斡尔族抗日斗争评述》《齐齐哈尔总管衙门及其职责》《少郎岱夫历史档案资料整理综述》《北疆田园文化——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特征及属性研究》等多篇力作。担任《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区五十周年文集》一书主编。

吴团英(1957~)黑龙江省龙江县鄂嫩哈拉人。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曾任内蒙古日报社编辑,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处长、副局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编审。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期间,主持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九五”“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其中48种选题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获多项大奖;策划并组织设立“内蒙古图书奖”“内蒙古期刊奖”“内蒙古报刊编校质量优胜奖”及获国家重大奖项再奖励等机制,为提升内蒙古出版物整体质量和效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出版专著1部、编著6部,专著《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合著)列入内蒙古社科院向自治区成立40周年献礼项目;编著《内蒙古期刊事业》填补了内蒙古期刊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在发表的二十余篇论文中,《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分别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摘发,《梅叶的“社会祸害”论》被评为“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文献”一等奖,《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与民族问题关系基本思想》《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分别入选“全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和“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2007年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草原文化丛书》11卷。

孟志东(1935~)又名乌兰巴图、莫日根迪,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日登哈拉人,大专学历。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搜集整理出版了《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被译为四种文字发行)、达斡尔族英雄史诗《绰凯莫日根》等两部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作品。主笔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概况》和《达斡尔族简史》,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考察,编著出版《云南契丹族后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表的论文有《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达斡尔族历史概况》《达斡尔族之宗教信仰》《达斡尔族的习惯法》《达斡尔族婚姻家庭》等二十余篇。这些作品有的为国外学者引用,有的获国家级和内蒙古自治区级奖。已完成的书稿有《中国达斡尔族古籍汇要》《中国达斡尔语韵文体文学》等。

恩和巴图(1936~)又名孟居廷,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日登哈拉人,196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系。内蒙古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达斡尔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是达斡尔族卓有贡献的教授、学者。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委员、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院学术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语言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内蒙古教育厅授予“光荣人民教师”称号。2007年荣获内蒙古大学“突出贡献奖”,并获“功勋教师”光荣称号。

先后在内蒙古大学、甘肃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学院任教,讲授现代蒙古语、蒙古语族语言概况、达斡尔语、基础满语等课程。出版《现代蒙古语》(合著,我国第一部高校蒙古文教材)、《满语口语研究》《达斡尔语和蒙古语》等专著,获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和主持该基金项目“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转用汉语普通话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完成相应的调研成果。发表论文《元朝秘史的EDE和TEDE》《关于达斡尔语历史的几个问题》《达斡尔语音位系统》《论满语口语格形态及意义》等数十篇。

参加研究制定《蒙古文、托忒文、锡伯文(含满文)字符集》(国际标准编码)的“中国国家提案”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研制“达斡尔语记音符号”并出版相关的辞典及读本。多次参加有关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出访日本、土耳其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应聘任日本国东北大学客座教授,讲授蒙古语等课。20世纪80年代初参与发起建立内蒙古达斡尔学会,曾任副理事长、秘书长,1994年后任理事长。

铁林嘎(1947~)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宜卧奇屯莫日登啥拉人。大学学历。曾任公社党委书记、中学校长、莫旗史志办主任、旗档案史志局局长。现任内蒙古达斡尔学会理事、莫力达瓦旗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为达斡尔族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主编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志》获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评比一等奖,《中共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党史资料》《莫旗抗洪救灾纪实》获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史志、档案系统优秀工作者。

奥登挂(1925~)女,学名郭雪英,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和尔图屯郭布勒哈拉人。日本山梨大学本科肄业,通晓汉、日、蒙文。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多年从事达斡尔族历史和文学艺术研究,以强烈的民族情感,为达斡尔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凡的贡献。1981年出版的《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集》(合著)获内蒙古首届民间文学翻译整理二等奖。为中国儿童文学《祖国大家庭丛书》撰写达斡尔族儿童读物《莫力达瓦山下》。合作编著的《达斡尔族文学》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书。《达斡尔旗传统诗歌选译》(合著)获内蒙古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参加《中国·内蒙古》的日文版翻译,日译出版《内蒙古简介》。汉译[日]池尻登的《达斡尔族》一书,辑入《达斡尔族资料集》第二集,获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制作的达斡尔族传统民间艺术纸玩偶“哈尼卡”群,被英国剑桥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博物馆收藏。20世纪80年代初,参与发起建立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并一直担任该学会副理事长。

满都尔图(1934~2007年)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特莫呼珠屯鄂嫩哈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顾问、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杰出的达斡尔族学者。曾任中国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学术委员、民族学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曾出访苏联、美国、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5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专科)。1956年调入全国人大民委内蒙古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58年转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多年深入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云南、海南等省区的民族地区,从事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萨满教文化及中国少数民族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多次主持省部级重点项目,主持“九五”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

与他人合作主编《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国民族学五十年(1949~1999)》,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赫哲、锡伯等六个民族卷。专著有《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萨满教研究》《中国民族学五十年(1949~1999)》等,他还是《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的吉林省《龙井市朝鲜族卷》、海南省《白沙县黎族卷》的主要撰著者之一。出版科普读物《达斡尔族》《达斡尔族历史的足迹》。发表《论父系家庭公社》《试论商品交换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萨满教》《略论达斡尔族的氏族制度》等论文数十篇。因萨满教研究的成就及在国际交流中的贡献,获国际萨满学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杯。2007年7月主编出版了《达斡尔族百科词典》。是中国社科界杰出的达斡尔族学者。

赛音塔娜(1939~)女,黑龙江省讷河县舍卧尔托尔苏屯莫日登哈拉人。大学学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民俗学会、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1964年内蒙古大学汉语系毕业后留校做党务工作,1981年转汉语系讲授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原理等课程。1993年调入内蒙古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达斡尔族文学和民俗。采录、整理出版《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主编《中华民俗丛书·内蒙古卷》,与人合编的《敖拉·昌兴诗选》、合著的《达斡尔族文学史略》均获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的达斡尔族民间信仰部分。参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内蒙古卷》的汉族故事的采录、整理。发表《达斡尔族民间故事的民族特色》《试论汉语对达斡尔语的影响》《达斡尔族萨满教ho1ier神探源》等论文三十余篇。

毅松(1960~)黑龙江省讷河县开阔浅屯鄂嫩哈拉人。历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曾插队鄂温克族猎区锻炼。1978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党的教育》杂志社任编辑、记者。1989年调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达斡尔族研究。出版专著《绿草繁茂的时节——达斡尔族家庭实录》《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达斡尔族》(合著)等。发表论文《达斡尔族摇篮的文化特征》《达斡尔族神话故事的哲学思想》《达斡尔族传统饮食习俗的文化特征》等数十篇。其中《达斡尔族民俗在现代的传承与变化》获第七届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的《达斡尔族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力屯调查》获第八届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试述历史上达斡尔族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四篇论文获三等奖。199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干部下基层先进工作者。2007年与涂建军、白兰编著出版了草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化研究》。

(五)科学技术界

乌力吉图(1949~)黑龙江省讷河县阿尔哈浅屯莫日登哈拉人。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机械专业。先后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筑公司、石油部基建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基建工程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企业处、工程处、综合处基建办等部门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基建办主任、计划处处长等职,兼任石油天然气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负责人,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常务理事。曾参与2200吨油压机等大型机械的设计,长期从事企业和工程管理。组织并撰写《石油施工企业技术装备“八五”发展规则》等多项规划,编制《石油施工企业技术装备数据库》等计算机应用软件。200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工程先进工作者。

沃丁柱(1937~)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全和太村沃热哈拉人。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毕业后在本校和哈尔滨建工学院任教。1964年以后在建材部哈尔滨玻璃研究所、南京玻璃钢研究所任工程师、所长。1983年调南京市建材工业公司任总经理,南京航空学院名誉教授、高级工程师。1984年任南京市副市长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工程系主任、教授,中国玻璃钢学会高级顾问,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1993年任南京市人大副主任。1963年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四委多种奖项。1978年提出“纤维缠绕规律”获“国家科学奖”。1990年后曾两次获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颁发的“十佳卫生城市市长奖”。1991年由国家民委授予民族团结先进工作者称号。合编出版《玻璃》《增强塑料手册》等著作。多次出席和主持国际学术交流会,发表多篇研究报告和论文。

沃玉庭(193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杜尔门沁村人。毕业于杜尔门沁学校,1950~1970年,在东北军区某部、黑龙江省绥化军分区、松花江军分区任文书、参谋、农场副场长、庆安县武装部科长。自1970年任望奎县武装部部长后的17年中,带领该部人员艰苦创业,先后获得16次表彰和嘉奖。1984年被黑龙江省军区和沈阳军区树为人武干部标兵,记二等功一次。1986年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出席全国先进人武干部座谈会,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退休后受聘于望奎县自然资源开发办公室任副总指挥,开发荒山。7年里开发用材林37万亩,水土保持林近1.9万亩,薪炭林近4万亩,果木林37万亩,建果园1030处,使12万亩荒山披上绿装,1993年见果面积达5700亩,产果15亿千克,产值达1500万元。1990年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做出《向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祆玉庭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黑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分别以《望奎有个老沃头》《荒山没有路》等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他的事迹。1988年、1989年连续被评为黑龙江省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郭旭东(1968~)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郭布勒哈拉人,大学本科学历,博士学位,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副研究员。1987~1994年,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1994年8月至今,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1999年3月至1999年10月,加拿大温哥华1ND生物医学中心访问学者;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美国纽约大学蒙塞纳医学院访问学者。自1994年分配在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工作以来,参与并完成有关哺乳动物转基因研究以及家畜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在加拿大参加“中加合作研究项目”期间,在国外独立完成优质肉牛体外受精胚胎共计三千多例,为863计划项目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与美方合作者共同承担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新型结核免疫诊断试剂”的研究工作。与他人合作发表了《应用核酶体外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研究》(《中国病毒学》)、《人胰岛素原乳腺表达载体的构建》(《内蒙古大学学报》)、《精子载体法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内蒙古大学学报》)、《以精子载体法制各转基因小鼠的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体外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的优化》(《遗传》)等研究论文。

(六)文学艺术界

二布库(1925~)原名多文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村敖拉啥拉人。民间艺人。自幼拜同族老艺人为师,掌握达斡尔族传统的“乌春”和“罕伯”舞曲的唱法,自编自唱《阿伦河传奇》《放排谣》《鹰舞曲》等民歌,深受听众欢迎。是长篇叙事诗《少郎和岱夫》(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主要说唱者之一。

乌云巴图(1937~)又名何海,笔名克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人,国家二级创作员。1956年发表处女作抒情诗《鲜花献给谁》。第一篇小说《莫和尔图河畔的达斡尔勇士》刊于《花的原野》1957年11期。代表作中篇小说《红色江岸》在《花的原野》1963年第6、7期连载。成名作长篇小说《草原人的爱》2000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989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乌云巴图作品集》。短篇小说《爱情》1981年获内蒙古文学创作三等奖,短篇小说《超级女牧民》1989年获内蒙古庆祝建国40周年征文一等奖。1963年年末调到鄂温克旗文化馆任创作员。1981~1983年在内蒙古大学文学研究班学习。1984年调到鄂温克族自治旗文联任专业创作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内蒙古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理事。

乌日娜(1909~)女,苏都尔哈拉人,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剪纸学会会员,内蒙古剪纸学会理事,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1978年考入扎兰屯师范学校美术班,曾任中学美术教师。1982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到通辽市职业教育中心任美术教师。1990年起任内蒙古妇女儿童杂志社编辑。国画《达斡尔人的歌》《曲棍球之乡》和剪纸《嫩江之边》等作品先后参加全国和内蒙古的美术作品展,获得一项金奖和多项银奖及三等奖。作品入选《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作品集》《中日友好书画交流展作品集》《世纪素描艺术精品集》《中华当代书画作品博览》等专集。在刊物上发表近百套连环画。设计的《内蒙古妇女》封面,获得全国妇联颁发的“五项好作品”三等奖。曾获文化部、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黑龙江剪纸协会颁发的“德艺双馨”奖。论文《达斡尔族剪纸》获新中国剪纸研讨会银奖。

习寿莲(1948~)女,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中华全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会员、中国舞蹈学会理事、中国儿童舞蹈学会理事、中国舞协新疆分会理事。自作词曲、编舞创作的少儿舞蹈《节日多快活》,1984年在全国少儿舞蹈录像调演中获奖。编导1500人的大型集体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焰火晚会上演出,创作了12种舞蹈,受到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政府嘉奖。1986年担任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5000人大型团体操副总编导,受到国家民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嘉奖。曾担任1989年新疆首届大中专艺术节开幕式指导、总编导、文艺晚会评委,获艺术节特别奖。撰写了《对传统民族舞蹈的继承、创新、借鉴的体会》《少儿舞蹈创作的体会》等论文。

巴尔登(1933~)新疆塔城市郭布勒哈拉人。毕业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中专班,曾任塔城地区电影公司经理、经济师,贡献突出的民间文学工作者。是新疆自治区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委员和政协常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协会、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协会新疆分会理事。自五十年代开始收集整理达斡尔族民间故事、口头文学及达斡尔族来疆历史资料。克服重重困难,呕心沥血,终于在1998年完成了《新疆达斡尔族》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李陀(1939年~)原名孟克勤,内蒙古莫力达瓦旗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第101中学。历任北京重型机械厂工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文学》副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重担》《光明在前》《带五线谱的花环》《香水月季》《不眠的春夜》《雪花静静地飘》,评剧剧本《红凤》等。短篇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电影文学剧本《李四光》、《沙鸥》(合作)分别获1979年、1981年文化部优秀电影奖。近年来常在外国讲学。

巴依尔(1942~199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前多布台屯多布金哈拉人。毕业于内蒙古海拉尔市一中。呼伦贝尔盟民族歌舞团马头琴演奏员、乐队队长、创作室主任、呼盟音协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理事、中国马头琴学会副会长、国家二级演奏员。1960年后曾多次随团或单独被邀请参加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地举行的全国性调演和汇演,曾为影片《鄂尔多斯风暴》录音。1962年后创编了多部马头琴独奏曲、合奏曲、协奏曲、舞蹈音乐、歌曲等,其中独奏曲《朝霞》《青松》《奔驰》以及合作编写的马头琴协奏曲《纳文幕仁之歌》《萨茹娜盛开的季节》《思》等数十首作品分别在全国调演、华北五省汇演、内蒙古自治区汇演中获奖。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专业及业余马头琴演奏员。1981年编写出版《马头琴教程》。1989年随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赴荷兰、瑞典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

巴图宝爵(1933~)又名乔栋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敖宝屯陶木哈拉人。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生班,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创作发表了多篇文艺作品,其中获奖作品有小说《猎村歌声》《遥远的礼物》,诗歌《勇敢的交通员》《达斡尔族抗日英雄凌升》《北京有个大摇篮》,散文《科学万岁》,论文《论鄂温克族民间文学》《论达斡尔族民间文学所反映的祖先足迹》等。编写出版《民俗文库》丛书中的《达斡尔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年),《鄂伦春旗民间故事集》《漫话山上人》。担任《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一书的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的副主编。

色热(1931~)又名鄂成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什哈村鄂尔特哈拉人。1950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蒙古师范学校。曾担任小学和中学教师,1956年调入齐齐哈尔市文化局,1981年调入梅里斯区文化馆工作,后担任区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198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8年当选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达斡尔族民间艺人。从1951年起,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达斡尔族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童话、神话、寓言、传说、民歌、哈库麦词、乌春以及萨满歌曲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创作高峰期,与他人合作汉译的达斡尔族长篇英雄史诗《少郎和岱夫》,获得全国优秀民间文学奖,参与翻译的大型民间叙事诗《少郎和岱夫》(沃岭生、庄树谦主编)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创作和演唱的部分作品先后在中央、省、市电台广播,并录音出版。

乔志成(193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奈门浅屯陶木哈拉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函授中文班。1956年创作歌曲《写信问候毛主席》,在齐齐哈尔市文艺汇演中获创作奖。随后创作的《嫩江春光好》《幸福歌声到处飞扬》《共产党的恩情唱不完》《林城处处美》《鄂温克族颂》《怀念周总理》等10首歌曲,汇编成题为《嫩水情歌》的音像出版物,由内蒙古音像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发行。发表的散文《乡土语情》获国际文化艺术节“西柏坡杯”文学艺术奖。短篇小说《一个战地生涯的女医生》入选“共和国颂歌”有奖征文,并获创作奖。采集、整理的《中国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集》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学会理事。

乔鹿(1929~)又名乔英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陶木哈拉人。大专文化,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理事,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文联名誉主席。1945年8月参加伪满兴安军官学校“八一一”葛根庙武装起义后参加革命,1946年于北安东北军大学习,后参加土改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至今从事文艺工作,先后在内蒙古文工团,内蒙古东部区文工团、内蒙古话剧团、民族剧团、哲里木盟京剧团、歌舞团等单位任演员、团长、书记及哲里木盟文化局副局长、文联副主席等职。参与创作和表演的歌剧、话剧、电影、电视剧有《纪念碑》《刘胡兰》《雷雨》《春风吹到诺敏河》《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祖国啊母亲》《傲蕾·一兰》《母亲湖》《成吉思汗》《遥远的驿站》等。导演的歌剧、话剧、京剧有《青春之歌》《唐人街上的传说》《红岩》《三月三》《小二黑结婚》《安代传奇》等。1955年内蒙古首届文艺汇演中获导演、表演双优奖。1988年获华北五省区戏剧理论研讨会论文奖,同年出席第五届全国文代会。1997年获中国戏剧家协会从事话剧事业荣誉金质奖章和证书。

杨士清(193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东哈雅屯毕日杨哈拉人。毕业于东北音乐学院,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作曲家。1958年从东北音乐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文化厅直属艺术表演团体任作曲、指挥,为三十多部大中型剧目作曲、配器和指挥。创造歌曲三十余首,其中《六亿人民欢呼歌唱》在国庆十周年时作为推荐歌曲在省、市电台教唱。1984年3月调入黑龙江省研究所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编辑整理了《达斡尔族民歌选》一书并出版。发表的论文有《达斡尔族民歌初探》《源于黑龙江流域四族传统民歌的比较研究》《赫哲族传统民歌概论》《白山黑水间诸游牧渔猎民族传统民歌的比较研究》等。撰写的广播稿《嫩水清清歌声荡漾绿草葱葱黄花飘香》曾由北京国际广播电台和省广播电台制作成节目播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音乐辞典》《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辞典》《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民族音乐大系》等大型辞书及艺术工具书的编写工作。担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的主编。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传统音乐、戏曲、曲艺学会理事。

萨娜(1960~)内蒙古牙克石市敖勒哈勒人。著名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被列入中国年度中篇小说选、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国最佳小说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有关萨满的传说与纪实》《幻想的河流》《金灿灿的草屋顶》《达勒玛的神树》《敖鲁古雅的咒语》等受到好评。小说集《你脸上有把》荣获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荣誉奖。

苏日台(1940~)黑龙江省讷河县鄂嫩哈拉人。曾任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展览馆馆长、研究员。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1983年起编辑、设计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鄂伦春族装饰艺术展览”“鄂温克族民俗与文化展览”“中国达斡尔族文化展览”“内蒙古民族民间美术展览”等大型专题展览。美术作品油画《林区灯节》由民族文化宫收藏,油画《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发表反映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和蒙古族民间美术发展、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论文数十篇。编著的《中国北方民族美术史料》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辞典》的编写,担任编委、美术分科主编及主要撰稿人。《狩猎民族原始艺术》由内蒙古文汇出版社出版。曾获国际萨满文化交流奖,著作《鄂伦春民俗与艺术》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和著作三等奖。曾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理事、内蒙古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展览馆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呼伦贝尔盟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苏华(1957~)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苏都尔哈拉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艺术理论研究班,现为莫力达瓦旗地税局职工。著有短篇小说集《牧歌》(远方出版社)、散文随笔集《母鹿·苏娃》(作家出版社)。其中短篇小说《母牛漠库沁的故事》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索龙噶”奖、短篇小说《缀满秋季的山坡》获呼伦贝尔盟第二届“骏马”文学奖。参加译配的我国第一部达斡尔语影片《傲蕾·一兰》获1981年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优秀少数民族译制片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委员、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苏莉(1968~)女,祖籍黑龙江省甘南县苏都尔哈拉。现为通辽市文学艺术创作编导室创作员,三级编剧。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上海文学》《草原》《民族文学》《美文》《天津文学》《青春》《天涯》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作品入选《1991散文年鉴》《生命的眼光》等多种选集。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美文》杂志征文奖、呼伦贝尔盟“骏马”文学奖及哲里木盟“科尔沁”文学奖等。2000年出版散文集《旧屋》,2002年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骏马”文学奖、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特别奖。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九届内蒙古青联常委、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入选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政协通辽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吴团良(1955~)字凯健,黑龙江省龙江县鄂嫩哈拉人。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毕业,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及加山又造日本画高研班。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曾入选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美展,“百年中国画展”和历届会国工笔画大展并获奖。曾赴日本、新加坡、美国及港台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2004年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为其主办“祈祷和平——吴团良画展”。作品曾获国际水墨画大展金奖、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大赛银奖、“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展”银奖。作品先后入选《现代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工笔画选集》等大型专业画集,本人也多次被《世界华人美术家》《中国当代美术家》等艺术家名人词典收录介绍。出版专著有《名家画马》《中国画名家民族风情》《中国画二十家》等。1997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美术》《人民日报》《新华文摘》《中国报道》《国画家》《美术家》(香港)、《封侯手记》(台湾)等报刊曾辟专栏评介。1996年和2002年,中央电视台曾采访制作《东方之子——当代工笔画家吴团良》和《西部风情——画家吴团良》专题节目播出。黑龙江电视台也播出了介绍他的《龙江风——工笔画家吴团良》专题节目。

何今声(193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斯尔哈拉人。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系,长期从事达斡尔族及北方民族音乐的创作研究,发表歌曲二百余首;编创器乐曲、舞曲及电视片音乐二十余首。其中部分作品在中央、黑龙江省和齐齐哈尔市广播电台播出,并灌制成唱片。作曲的舞蹈《欢乐的乌姑日斯勒》和歌曲《各族人民跟着党》获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歌曲《嫩江渔歌》《心里红》获黑龙江省歌曲创作奖。发表《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歌异同初探》等十余篇民族音乐方面的研究论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了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音乐条目。论文《达斡尔民歌及其格律》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编辑出版了民族歌曲选编《映山红花满山坡》《黑龙江达斡尔族传统民歌选》《少数民族歌曲选》等歌曲集。曾任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齐齐哈尔市民旗文化馆馆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音协理事、齐齐哈尔市音协副主席,政协齐齐哈尔市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何德志(1925.3~)黑龙红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村鄂斯尔哈拉人,农民出身,著名民歌手。1955年参加黑龙江省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演唱达斡尔族民歌《心上人》获得演出会奖励,有关部门将该歌曲灌制成唱片发行。195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演唱《心上人》获优秀节目奖,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1957年参加黑龙江省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演唱达斡尔族民歌《嫩江畔上的花》获优秀表演奖。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艺术演出会,演唱《永远在毛主席身边》《放排人》,《光明日报》发表专题评论文章赞扬其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演出后又一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1965年参加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唱《愿把毛主席天天歌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这首歌,并作为对外英语广播节目播出。1966年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出,台后随省代表团赴京参加国庆演出,并作为代表参加国庆观礼活动。1979年作为业余民歌手参加全国第四次文艺代表会,同年去日本参加访问演出。1980年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曾任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第二、第三届委员,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阿凤(1960~)女,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日登哈拉人。1988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现在甘肃省体工一大队工作。1981年开始业余创作,以创作小说、散文为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8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木轮悠悠》。2000年出版散文集《木刻本色》。1900年短篇小说《咳,女人》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特别奖。1999年中短篇小说集《木轮悠悠》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同年此小说集又获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奔马”奖。

孟和博彦(1928~2006年)又名赵结实,黑龙江省龙江县岗阿屯金奇里哈拉人。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中国作家办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46年在内蒙古文工团、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1956年后在内蒙古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副秘书长、党组代理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秘书长,担任《内蒙古文艺》《草原》《民族文艺论丛》等刊物的副主编、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报告文学《民迹》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电影文学剧本《嘎达梅林》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奖,剧本《难忘的岁月》(合著)获《北国影剧》举办的首届优秀剧本奖。论文《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优秀评论奖,《人民性与民族性》获内蒙古第二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孟和博彦评论文集》获1988年中国蒙古文学学会蒙古文学优秀成果荣誉奖和1990年首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荣誉奖。

通福(1912~1988年)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和尔图屯郭布勒哈拉人。国家一级作曲家。早年毕业于扎兰屯兴安师道学校,曾留学日本专攻音乐。生前曾任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46年在内蒙古东部区文工团工作,1949年后在内蒙古歌舞团任乐队指挥兼作曲。196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创作的《新呼伦贝尔之歌》《沙漠》《热血颂》等作品和20世纪50、60年代创作的《映山红花满山坡》《上海出的半导体》在牧区均有较大的影响。先后为《草原上的人们》《前进中的内蒙古》《草原晨曲》《牧人之子》《鄂尔多斯风暴》《彩虹》等十余部电影作曲。其中的《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影片插曲风靡全国,长期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和传唱。1955年获内蒙古文艺、戏剧、音乐、舞蹈汇演二等奖,1957年获全国优秀电影音乐三等奖。《草原晨曲》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时获创作一等奖,1981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萨日纳”艺术创作委员会授予的“金驼奖”。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出席第三、第四届全国文代会。

诺敏(195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前多布台屯多布金哈拉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函授班,现任呼伦贝尔市文化局局长,国家二级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呼伦贝尔市音协主席。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散文四十余篇。1983年起从事音乐文学创作,在国家级报刊、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发表、演播作品百余首。为《中国达斡尔族》等二十余部电视艺术片创作主题歌词、插曲歌词。由他作词的歌曲音乐带《达斡尔人家》《草原咏叹》等曾被音像出版机构出版。歌曲《达斡尔人放排出山来》《牧人》《草原在欢笑》等获内蒙古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歌曲《草原炊烟》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广播新歌金奖,1996年该歌曲获第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鄂长林(1923~)黑龙江省龙江县二沟屯鄂斯尔哈拉人。毕业于扎兰屯兴安师道学校。原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常务副主席,一级演员。1946年在富拉尔基参加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纳文地区支会工作。1947年在齐齐哈尔市东北文艺工作团一团时,开始表演艺术专业工作。相继在内蒙古文艺工作团、内蒙古民族实验剧团、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内蒙古歌剧团等单位任职。1966年任内蒙古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戏剧家协会秘书长。1978年任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0年当选为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89年12月离休。从事戏剧工作四十多年,是达斡尔族最早登上剧坛的名演员,参加演出的话剧、歌剧、秧歌剧、电影等剧目达200多部。其中在《草原晨曲》《昆仑铁骑》《沙漠的春天》《祖国啊,母亲》《傲蕾·一兰》《阿丽玛》《一个女教练的自述》《关键时刻》《成吉思汗》《荒漠中的狮子》等影片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参加了《内蒙古人民的胜利》《人民战士》《渡江侦察记》《党的女儿》《金银滩》等影片的蒙语译制工作。导演了《那个人是谁》《钟声》等多部戏剧。曾任中国电影协会理事、内蒙古文联名誉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名誉理事、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话剧研究会华北分会顾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会员、内蒙古达斡尔学会理事等。

赛林(1938~)黑龙江省讷河县多盒屯敖拉哈拉人。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摄影学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从1971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创作。拍摄的《达斡尔族风情》《达斡尔族婚礼》《达斡尔族宗教信仰》等照片已存入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资料库。编辑的《达斡尔旗风情》精装画册由人民画报社出版。他的有关达斡尔族民俗摄影图片曾在北京、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展出。1989年在呼伦贝尔盟文化艺术展览中,其作品《木库莲新曲》《达斡尔族新村》《达斡尔族姑娘》等获入选奖和优秀奖。在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工作中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和摄影作品奖。1995年摄影作品在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上获奖。曾任政协呼伦贝尔盟第八届委员会常委。

(七)新闻出版界

开英(1908~1993年)新疆塔城县沃热哈拉人。毕业于塔域县旗民学校。1927年在塔城外交局任满文书记员;1933年在塔城行政公署任科员兼翻译。1935年作为锡伯、达斡尔族民众代表到迪化(乌鲁木齐)出席第二次全疆代表会议。1935年筹办塔城锡(锡伯)索(索伦,即达斡尔)学校,任该校校长。1937年任塔城行政公署蒙古哈萨克科科长。1939年任塔城报社副社长,1943年任社长。1947年作为达斡尔族人代表出席新疆锡索代表大会,选任锡索总会副主任委员,后任锡索总会塔城分会会长,并兼任塔城专区教育督学和《团结报》主编。1949年任三区革命政府塔城建设科长。1949年底调新疆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任委员。1951年任新疆人民出版社翻译室主任,1953年任副社长。1950年9月赴京参加国庆一周年活动。1952年作为中国人民慰问志愿军代表团成员赴朝。1953年9月18日经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员,由毛泽东主席签发任命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四届、第五届新疆人大常委会委员。1983年当选为自治区政协委员,1984年年底离休。1947年用满文编写达斡尔语课本一至四册,在当地有关小学作为教材用到1954年。精通汉文、哈萨克文和满文,是著名的翻译家,译著甚多,曾于1962~1965年参加翻译,审定《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哈萨克文版的工作,是新疆“毛选翻译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毛主席诗词》哈萨克文版的译者。

毛乐尔(1955~)女,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郭布勒哈拉人,副编审。1977年由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一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1988年由内蒙古民族师院毕业(函授本科)。2000年晋升副编审职称。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了《我所认识的蒋介石》(1982年)、《中国少数民族故事选》(1984年)等书。与他人合作撰写出版了蒙古国的长篇小说《雾濛濛》(1991年)、《生者与死者》(1992年)、蒙古国的《蒙古习俗解释词典》(1994年)等书。责编的《蒙古民歌集成》(1~5册)列为国家“八五”图书出版计划重点项目,1994年荣获第三届优秀蒙文图书一等奖,1995年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与他人共同策划担任责编的《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汉文版)一书,1998年荣获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又荣获了第四届中国民族图书三等奖。2003年责编的《安代文化研究》一书荣获内蒙古党委宣传部的“五个一工程”奖。

乐志德(1930~)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登特科屯敖拉哈拉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古籍学杰出学者。195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历任中学和函授师范教师,并在莫力达瓦族文教科、文化局、古籍办公室任职。文笔超群,以诗词歌赋见长。1995年,他倡议系统编辑出版《达斡尔资料集》,建立世代民族文库规划,并任《达斡尔资料集》主编,为达斡尔族古籍整理工作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撰著《关于达斡尔族族源及源流诸论》与《达斡尔民族保卫中华边疆之爱国精神的资料分析及讴歌》等学术文章。30万字的文集《万里雪飘》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字里行间表述了他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赛布达拉志(1937~)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敖拉哈拉人。副编审,高中文化。1958年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今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参加工作,历任该台蒙古语文艺部音乐组编辑、组长。政协呼伦贝尔盟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记者协会、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先后编辑录制六千余部民族文艺节目,文艺专题节目获省级以上奖14次。编辑出版蒙古文版《呼伦贝尔歌曲选》、搜集整理出版《金色曙光·额永图歌曲集》。1995年出版专著《奉献者的足迹》,2005年出版《呼伦贝尔歌声》。论文《洋溢着独特民族风味的民歌》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论文一等奖,《关于达斡尔民族民间音乐》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金奖、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金奖。专访《享誉世界的歌唱家》获全国文艺家内蒙古采风团、全国文艺作品交流一等奖。获中国记协“为新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荣誉奖。

思勤(1926~)又名郭林山,黑龙江省讷河县洪花尔基电郭布勒哈拉人。原任内蒙古日报社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著名摄影家。1947年东北军政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历任内蒙古自治报社、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记者组长、摄影组长、记者部副主任、摄影部主任、编委等职,1987年离休。1956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出席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文代会,1979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出席内蒙古第三、第四届文代会,当选为第三届文联委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老年摄影学会理事,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顾问。1953年负责筹建内蒙古日报社摄影组。三十多年来走遍内蒙古农牧区,拍摄了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刊登在报刊上。为新闻报道建立了摄影通讯网络,培养了一批新闻摄影人才。《驯马》《夏营地》《草原夕照》《较量》等艺术作品,5次入选自治区联合影展、内蒙古影展。《吊装》《百灵庙》《甜睡》等刊登于《人民画报》《民族画报》《内蒙古画报》《中国摄影》等刊物。曾获内蒙古首届艺术创作“萨日纳”赞。1982年出访美国,获美国国际摄影俱乐部合格会员证书。198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内蒙古文学艺术荣誉杯”,1989年在全国首届摄影艺术节开幕式上获“从事摄影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证章。2000年举办“思勤摄影工作五十年回顾展”。

莫久愚(195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罕伯岱屯莫日登哈拉人。1974年毕业于包头师范美术班,任中学美术教师。1978年春入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为本专科学生讲授“中国古代史”及“传统农业与中国古代社会”专题课。1988年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工作,曾任总编室主任、副社长、总编辑等职,2001年获编审任职资格。任副社长期间策划组织的一批选题为出版社创造了巨额利润,1996年当选“首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策划组织并参与编辑的《蒙古民族通史》被列入国家重点出版工程,获“中国图书奖”;策划组织的《中国民族史诗研究丛书》被列入国家重点出版工程,获“中国民族图书奖”,其中几个分册先后获“内蒙古图书奖”、国家教委“优秀学术图书奖”;组稿编辑的《楚辞解析》等学术图书多次获“内蒙古图书奖”。论文《出版业的改革发展与观念的变化》先后被《出版工作》月刊和《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集》等书刊全文转载,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北魏前期政治中的民族问题和崔浩之诛》在自治区史学会首届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史学论文;论文《出版社的选题和经营》获自治区首届出版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出版》被指定在全国民族出版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另有《古代统治者与汉字书法》《内蒙古当代文学的全景画卷》《民族文字出版工作的再认识》等论文、书评、美术评论及漫画作品发表于各类刊物上。曾为《中国图书大辞典》撰写部分词条。曾两次被评为“内蒙古大学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内蒙古大学优秀处级干部”,获“内蒙古大学光华奖”奖金一次。

朝鲁巴根(1948~)黑龙江省纳河县库热浅敖拉哈拉人。197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蒙古语专业;高级记者(教授级),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内蒙古记者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法学会理事、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等。他能熟练地用蒙、汉、达斡尔三种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和新闻采访,用蒙、汉两种文字从事新闻写作。其作品多次发表在《内蒙古日报》蒙文版和汉文版,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上,多次获国家和自治区的新闻奖项。自1995年担任内蒙古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十一年来,积极探索民族文字报纸的发展改革问题,力求贴近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实际需要,调整扩大版面。使《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由每周7张发展到目前的每周12张,日均四万多字,每年编发一千五百多万字的蒙古文新闻稿件;他主持创办了《内蒙古生活周报》,选择编译国内外重大新闻和科技消息,充分满足了广大蒙古族读者的读报需求。他组织专家设计创造了13种蒙古文标题字,使中国境内用于新闻报刊的蒙古文标题字由原来的14种增加到27种。由他担任主编出版的新闻类书籍有:《内蒙古不仅仅有草原》《内蒙古生态启示录》《祖国各地蒙古族》等。

额尔很巴雅尔(1911~1997年)又名敖荣先,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南屯敖拉哈拉人。1931年毕业于东北蒙族师范学校,通晓汉、满、蒙、日文。离休前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译审。自1931年起在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兴安北省公署任雇员、翻译、科长。受反帝爱国思想影响,利用职务之便,向苏联远东军事部门提供伪满洲围的军事政治方面的情报。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在呼伦贝尔自治政府任职,1947年受到不公正对待,接受审查。1954年重新参加工作,1986年离休。在中学时代曾用满文字母记录其双目失明的祖父口述的敖拉·昌兴的“乌春”多篇,后被复印传布或用斯拉夫、拉丁字母撰写,广为流传,保留了一部珍贵的达斡尔族文化遗产。在出版社工作期间,编辑或参与审定《汉蒙辞典》《蒙汉辞典》《达汉小辞典》《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比较》等数十部辞书和其他著作。用蒙语编译出版了《联共(布)简明教程名词解释》和《达斡尔旗民间故事选》。198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198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八)体育界

牟民(196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人,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1978年在黑龙江省第四届冰上运动会上获1500米速滑冠军、两项其他项目亚军、全能第五名。1970年在全国冰上运动会上获1500米速滑亚军、500米速滑第三名。1980年和1981年在全国比赛中均获冠军。1981年获国家体委“运动健将”称号。

沃荣福(1962~)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博荣村沃热哈拉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教练专科班,中级教练,运动健将。1977年参加莫力达瓦达斡尔旗自治旗曲棍球队,1982年编入国家队参加第一届亚洲杯赛获第三名;参加第九届亚运会获第六名;1987年编入内蒙古曲棍球队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获冠军。1988年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1992年任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主教练,1993年率队获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曲棍球冠军。1978年以来曾出访巴基斯坦、西班牙、香港、澳门、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民主德国、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围家和地区参加各种国际曲棍球比赛。

金关锁(1934~1996年)黑龙江壮龙江县岗阿屯金奇里哈拉人。中学学历。曾任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旗委办公室副主任、旗商业科副科长、体委主任、民政局局长。1976~1982年任旗体委主任期间参与组建我国第一支曲棍球队莫力达瓦旗曲棍球队,并作为行政领导和领队,为莫旗曲棍球队的成长做了大量工作。在其任职期间莫旗曲棍球队在国内比赛中多次夺冠,并带队出访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在地区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孟优胜(1957~)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日登哈拉人,毕业于尼尔基中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体育工作大队教练员兼运动员,国家级运动健将。1978年选入黑龙江省体育工作大队任运动员。1980年选入八一体育工作大队任手球队运动员。1985年12月调任北京部队体工大队手球队运动员。1991年12月任该手球队教练员兼运动员。1980~1985年期间,参加全国手球锦标赛获一次冠军,三次亚军。1983年参加世界军体手球锦标赛获得亚军。参加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手球比赛获第三名,同年由国家体委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在三次全国手球联赛中均获冠军。调入北京部队体工大队后,1986年、1990年编入国家队参加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分别获第二名和第四名。1988~1992年连续五年获全国手球锦标赛冠军,1993年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手球比赛中获冠军,实现了“六连冠”目标。先后被北京军区记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

孟慧臻(1957~)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镇莫日登哈拉人。曲棍球运动员,国家男子曲棍球队主教练,运动健将。担任运动员期间多次参加国内比赛,是十次获得全国冠军的队员。担任内蒙古曲棍球队教练期间多次率队获得全国冠军。担任国家曲棍球队教练期间,率队获得第一届亚洲青年锦标赛第五名,澳门国际邀请赛第二名。四次被授予国家体委三级运动奖章,获内蒙古自治区二等功、一等功各一次。曾率队出访巴基斯坦、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亚、德国、孟加拉等国和香港、澳门地区。

郭旭东(1960~)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郭布勒理哈拉人。曾任国家男子曲棍球队主教练。1978年参加莫力达瓦旗男子曲棍球队,后编入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和国家队,参加全国赛和亚运会曲棍球赛。1990年参加亚运会,被选为亚洲明星运动员。同年编入亚洲联队,参加世界五大洲曲棍球赛,获得金牌。1991年出任甘肃省体工队男子曲棍球队主教练,1994年被国家队聘为主教练。多次率队出国参加曲棍球比赛,获十余枚金牌。

(九)英雄模范

扎拉嘎(1902~1934年)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郭布勒哈拉人。曾任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笔帖式,抗日烈士。1932年秋在今鄂温克族自治旗(南屯)密林中与另一名达斡尔族青年达嘎一起发现测绘我国地形的日本间谍,向抗日护路军报告并带领一排军人袭击密林中的间谍。其中一名日本间谍潜逃出密林并向日本人报告,扎拉嘎与达嘎二人一起被日本驻军抓获,在狱中惨遭酷刑致死。

巴嘎布(1901~1982年)黑龙江省讷河县德都勒哈拉人。自幼务农,青年期在讷谟尔河阔奇渡口当船工。20世纪30、40年代,东北抗日联军王钧、王明贵率部队在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讷河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期间,巴嘎布多次冒生命危险帮助部队渡河,掩护和抢救伤兵,为队伍当向导、送情报、送口粮。为此三次被捕入狱,在警察、特务的严刑拷打下始终守口如瓶,宁死不屈。他支援抗联坚决抗日的英雄行为在民间广为流传。1949年10月后,巴嘎布多次被选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原抗联首长多次看望和邀请他到部队做客并关照他的生活和工作。

多金荣(1947~196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莽格吐村敖拉哈拉人。1966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1389部队战士。1969年3月2日,苏联部队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向中国巡逻小分队挑衅,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巡逻小分队被迫还击。在战斗中,他突然发现近处一个敌人正向自己的战友举枪射击,便奋不顾身扑向敌人,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沈阳军区为其追记一等功,黑龙江省政府授予其革命烈士称号。

苏和巴特尔(1913~1943年)又名郭海涛,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郭布勒哈拉人。苏联坦克兵军官,抗日烈士。早年毕业于齐齐哈尔蒙旗师范学校。1931年在苏联乌兰乌德学习俄文,1932年入苏联坦克兵学校学习,毕业后在苏联远东坦克部队任职。抗日战争期间提出回祖同参加抗日救国斗争,经批准先后5次进入呼伦贝尔地区的陈巴尔虎旗、索伦旗一带搜集日军情报。1943年在陈巴尔虎旗被日本特务机关发现,在与敌人交战时腿部受重伤,被俘时嚼碎情报,后被残害致死。

奈日尔图(1905~1956年)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郭布勒哈拉人。生前在呼伦贝尔盟供销社工作。从1924年起利用在呼伦贝尔蒙旗合作社任职的有利条件与苏联革命者交往,同年受命担任苏联远东军事部门情报员,搜集提供白俄残匪和日本特务在海拉尔地区活动的情报。1924年加入郭道甫等组建的呼伦贝尔青年党,1925年10月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荣茂(哈斯巴特尔)组织反满抗日地下小组,以伪兴安北省公署职员、索伦旗公署总务科长的身份为掩护,在呼伦贝尔各牧业旗和满洲里至齐齐哈尔铁路沿线,发展三十余名各族青年协助探查日伪军事情报提供给苏联军方,曾掩护苏蒙(军)方情报人员潜入呼伦贝尔地区进行抗日活动。

孟含孝(1951~)女,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日登哈拉人。1966年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曾任村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村长、副乡长。1998年7月任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事务局副局长。1985~1993年任内蒙古妇联执委(两届)。曾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

孟德仁(1926~1998年)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日登哈拉人。东北抗日联军交通员。1939年冬东北抗日联军开辟呼伦贝尔游击区时,为抗联部队带路、买马、筹运给养。为躲避日伪警察、特务的监视和迫害,隐姓埋名以游猎的鄂伦春族人为其掩护,从事抗联交通员活动。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过剿匪战斗。1952年后在博克图、小二沟、伊图里河和鸟尔旗汉等地当林业工人,他是内蒙古林区早期的开发和建设者。1980年11月离休。

金寿鹏(1903~1936年)别名金鹤寿,黑龙江省龙江县三道湾屯金奇里哈拉人,毕业于黑龙江省立师范学校(齐齐哈尔)。1933年任伪兴安北省省立第一小学校长(海拉尔唯一的蒙古族小学,今呼伦小学前身),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地下秘密工作,宣传抗日救亡道理。1936年3月底至4月初,日本侵略者制造“凌升反满通苏事件”,逮捕40余人,金寿鹏也被捕,以“中共海满支部成员,反满抗日罪”被判刑15年,起初被关押在海拉尔,后转移至齐齐哈尔陆军监狱。在狱中坚贞不屈,身受酷刑但始终只字不吐,后惨遭杀害。

金铁汉(1949~)1965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胜利队、巴彦托海嘎查、鄂温克旗农牧业经济开发公司工作。1997年担任巴彦托海嘎查党支部书记时,积极推进支部建设,组织党员参加技术培训班,组织牧民走科技养畜之路;购进荷兰高产奶牛、种牛;多方奔走争取贷款,为本村32户牧民翻盖畜棚,为牧民建房,自筹资金派妇女干部、青年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他本人一直为村里部分贫困学生交付学杂费、资助贫困老人,助人为乐精神受到村民赞扬,并成为村民致富的带头人。1997~1999年连续4年被评为旗先进工作者,2000~2001年评为盟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他领导的雅尔斯嘎查被评为旗五好嘎查。

哈斯巴特尔(1902~1941年)又名荣茂,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郭布勒哈托人。毕业于海拉尔公立学校。受苏联十月革命影响,赴蒙古参加入民游击队,在推翻哲布尊丹巴封建王朝的战斗中立功,加入了蒙古人民革命党。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第三国际委派与妻子一起回中国开展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妻子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在哈尔滨、海拉尔等地开展抗日活动,多次将侦察到的日伪军政重要情报传递给苏、蒙军方派出的情报员。曾两度被捕,第一次脱逃。1941年第二次被捕时,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没有供出任何情报,终被日寇杀害,壮烈牺牲。

当代政界达斡尔族代表人物

乌如喜业勒图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阿木古郎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何笑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金 虎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刘永杰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郭凤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额尔登扎布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通 福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尤 庆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杜玉琴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乌 尼 第六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卜 林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苏 和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毅 赫 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孟志毅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何晓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艳 东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沃岭生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德爱琴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奴 哈 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巴达荣嘎 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郭布罗·润麒 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孟苏荣 全国政协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