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与民族学类

历史与民族学类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基础上撰写的第一本较为系统的有关侗族历史的书籍,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中国侗族鼓楼》,杨永明、吴珂全、杨方舟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版。
历史与民族学类_中国侗族

第二节 历史与民族学类

《侗族简史》,《侗族简史》编写组编写,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10月版。该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基础上撰写的第一本较为系统的有关侗族历史的书籍,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该书对侗族历史的梳理,为后来侗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脉络。

《侗款》,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岳麓书社1988年版。该书是民间款文献集大成之作,为侗款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邓敏文、吴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该书为本土学者对侗款文化研究之作,对侗款之历史与内涵作了深入探讨。

《侗族款组织及其变迁研究》,石开忠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该书分为八章,对款的历史、组织方式、款约及其变迁进行了研究,是近年系统研究侗款之作。

上述三本书是迄今对侗款较为深入研究之作。

《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通道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主编陆中午,副主编吴文志(执行)、吴炳升,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全书28万字,图文并茂,对通道侗族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细致的描述。是一本资料性较强的书。

《九寨风情》,陆景川编著,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6月版。该书汇集了自1980年以来全国各地发表的关于编者的家乡——贵州省锦屏县九寨侗族地区的数十篇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习俗、历史人物、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及其他有关资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附有多幅珍贵图片,是研究九寨侗族地区民族与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独坡八寨侗族文化》,石佳能主编,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版。该书是对通道县独坡侗族地区进行民族志描述的一本资料性著述。分独坡八寨传说、独坡八寨故事、独坡八寨风情、独坡八寨研究、关注独坡八寨5个部分,作者众多,资料丰富,是对侗族文化进行个案研究的佳作。

《湖南侗族风情》,主编吴祥雄、副主编吴文志,岳麓书社2003年12月版。该书对湖南侗族的民俗文化作了生动的描述,其最大特点是图片多,是一本资料性很强的书。

《侗族文化研究笔记》,石佳能撰著,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8月版。该书是作者多年从事侗族文化研究成果的汇集,包括《侗族先民的哲学思想探析》《侗族远古神话传说的美学基因》《侗族“补拉”文化的审美尺度》《侗族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的民族心理障碍》《当代侗族文学发展趋势论》等专题研究文章。是对侗族文化研究领域进行探讨和理性认识的一部文献。

《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刘锋、龙耀宏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该书为云南大学组织编撰的“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之一,是一本深入描述一个侗族村寨的书籍,涉及到历史、经济、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婚姻家庭、习惯法、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民间文学、民族艺术、建筑、科教卫生、宗教等方面。

《湖南通道侗族文化遗产集成丛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侗戏大观》(主编陆中午、吴炳升,副主编吴国夫)。全书分“侗戏史略”“侗戏剧目”“侗戏音乐”“侗戏剧本”“侗戏表演”“戏台”“戏联”“大事年表”“人物表”等9章。中册《体育大观》(主编陆中午、吴炳升,副主编吴国夫)。全书记录了通道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历史和现状,是集史料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通道民族民间体育全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侗族体育的丰富多彩。下册《饮食大观》(主编陆中午、吴炳升,副主编吴玉春)。分“日常饮食”“节庆饮食”“习俗饮食”“饮食器具”“食谱制作”“饮食趣谈”6章。

《湖南通道侗族文化遗产集成丛书》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共上、中、下三册。上册《侗药大观》(主编陆中午、吴炳升,副主编吴国生)。该册介绍侗族常用的中草药,分“根及根茎类”“全草类”“花叶类”“藤木类”“果实及种子类”“皮及其他类”等6章。每种药材都按侗文名称、学名、别名、拉丁名、性味功能、临床应用、用量与用法详细介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每种药都配以照片,便于实用。中册《建筑大观》(主编陆中午、吴炳升,副主编李奉安)。下册《信仰大观》(主编陆中午、吴炳升,副主编石佳能)。该册分为“侗族信仰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侗族‘萨’崇拜”“通道侗族信仰”“侗族信仰与习俗”“侗族信仰与文学艺术”5章。

《古阳烂村俗》,龙建云编著,2006年8月内部发行。作者为湖南通道坪坦乡阳烂村侗族农民。该书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稻作民族文化遗产》推荐丛书之一,是作者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资料。其中民俗记录得非常翔实和珍贵。此书的印刷,不但为我们研究侗族原生态民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还为国家抢救和保护了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书中分“村寨概况”“历史建筑”“吊脚木楼”“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织染习俗”“信仰习俗”“婚姻习俗”“育儿习俗”“丧葬习俗”“文娱习俗”等15节,并配有大量图片。

《中国侗族建筑瑰宝——鼓楼·风雨桥》,总主编粟永华,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8月版。该书作者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的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美学理念和民俗传承,介绍了一些有名的鼓楼和风雨桥,生动地讲述了有关历史传说和故事,把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融于一体,学术气氛浓厚,又深入浅出,有可读性,研究者和普通读者都可受益。

《侗家人·侗族人物典(一)》,欧俊姣主编,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1月版。全书23万字,收录了侗族各界370位人士的简历和业绩概述,是侗族人才库的一个小小缩影。

《中国侗族鼓楼》,杨永明、吴珂全、杨方舟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版。作者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审美心理学、历史学、建筑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等学科理论对鼓楼这一独特的民族意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作者曾用数年时间对侗族地区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取证研究,通过现场采访、文字记录、实地测量、现场绘图、图片摄影等,获取了有关侗族鼓楼及其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侗族村寨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构架出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体系,把侗族鼓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图片多,很多典型的鼓楼都配有彩色照片、平面立面剖面图,标有实测数据,并有鼓楼一览表,是目前关于鼓楼的资料最丰富、文化分析最多角度多层面的一本书。

《北侗重镇中寨》,由中共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镇委员会、镇人民政府编,主编吴伯承,执行主编陈锡智,副主编龙秀成、杨流模,摄影蒲师术、宗凤鸣、张家流、姚本荣,是一本精美画册。中寨位于湖南新晃县东南,是县内最大的镇,人口1.5万,98%为侗族,是新晃侗族聚居的核心区,侗语仍然是主要的交际语。石凉亭蜚声海内外,长号、树皮号是北侗民族乐器的“活化石”。北侗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华北侗第一寨”,是湖南省“民族文化联系点”。画册分为四部分:清幽胜境,浓郁侗俗,百业兴盛,前程似锦。图画配以诗文,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侗族节俗文化》,李根富、吴文志编著,(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5月版,附有近90幅图片。全书分为“节日文化探源”“侗族节日文化简论”“侗族历法与记时方法”“正月至腊月侗族节俗详述”。该书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侗族一些地区的节日习俗,对每个节日,既有根由的溯源,又有节日过程的记述,还有图片的配置,源流兼述,图文并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

《黔东侗族丛书》前三分册,作家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一分册书名为《正本清源》,说明黔东侗族是铜仁地区实实在在的世居民族。第二分册名为《基本特征》,是以文化特征显示民族的重要特征。第三分册是《民风民俗》,分“衣食篇”“住行篇”“婚嫁篇”“丧葬篇”“节令篇”“禁忌篇”六部分。

《中国侗族村寨文化》,吴浩任主编,黄钟警任副主编,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该书对竹坪、肇兴、高定、车江、平等、六团、龙坪等侗族村寨的历史、民俗生活、经济、宗教信仰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是一本资料性较强的书籍。

《侗族生育文化》,余达忠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是第一本专门研究侗族生育文化的著作。该书主要对占里等地的侗族生育文化作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刘芝凤著,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书前有近60幅侗族民俗彩照,其中有些极为难得。全书分为12章:中国稻作民族——侗族、图腾崇拜与稻作文化、生产习俗与稻作文化、生活习俗与稻作文化、节日习俗与稻作文化、侗族服饰与稻作文化、侗族民间工艺与稻作文化、侗族鼓楼桥亭文化与稻作文化、侗族干栏文化与稻作文化(有些专题分为两章)。

《平等侗寨史》,陆德高著,2008年6月由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内部出版。平等是侗族名寨,侗语称“坪登”,民国初,侗族人民憧憬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人人平等,世界大同”的理想,改为“平等”。平等村寨是龙胜全县最大的村子,村前三千亩旱涝保收的田垌也是全县最大的,有鼓楼群、风雨桥群。20世纪30年代平等大寨有完整的围墙和四座寨门。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龙胜县第一支游击队。前几年,作者深入村寨,调查访问,了解和核对资料,又从历史档案和各种报表中摘录和提取,写成了此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