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和印度之间的保安人

藏和印度之间的保安人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商贸往来保安人早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少量的牧业;有的人家自养少量的山羊、牛、驴等牲畜,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在保安族的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商业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前,保安族中有一批去过印度的“藏客”和走过四川、内蒙古的“松潘客”,以及来往于上海、北京等内地的“中原客”。
商贸往来_中国保安

第一节 商贸往来

保安人早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少量的牧业;有的人家自养少量的山羊、牛、驴等牲畜,生产水平十分低下。早年在保安城内有各种手工业匠人,这些匠人中除少部分汉人外,主要是保安人。他们有制作土枪、弓箭的,有铁匠、木匠、鞋匠和金银匠等。四寨子一带也有制作妇女头饰的,如银盾、耳环、笛子之类的金银制品。他们的手工艺很好,经常为寺院雕像作画,深受当地土族、藏族人民的欢迎,收入较高,又受人们的尊敬。在保安族的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商业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营小本生意是保安人经常的商业活动。有钱人做大生意,贫苦百姓做小买卖,商业几乎与农业一样成为保安人民经济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保安人经商的特点是行商,他们的足迹遍布西北各地。早年的行商中最有名的是“藏客”和“松潘客”。保安人在定居大河家以后,商业更加活跃,他们的足迹遍布西北地区、西藏乃至印度。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按其资本和活动范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称为藏客,他们的活动范围广,经商的路途遥远,但是资本多。第二种类型称为松潘客,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甘肃、青海两省的藏区,资本相对来说比较少。第三类是小商小贩,就在附近的一些地方进行交换。保安族人进行大量商品交换的集镇就是大河家和刘家集。据《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刘家集,县西一百里,居民二百户,三六九为市,产核桃,年出市斗八百余石,花椒万余斤;大河家集,县西一百二十里,居民三百余户,双日为市。”[1]

一、保安族早期的商贸活动

商贸活动在保安族群众的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保安人定居大河家后,商贸活动日趋活跃。

清末的保安地方,随着保安站、堡等行政建制的加强与扩大,不仅成为一条通往西宁和内地的交通要道,而且随着贸易往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贸易区。当时,保安堡已有“番”“回”商贾百余家,保安四屯居民共千户以上。村寨相连,各族自成街坊,人来人往,已呈现相当繁荣的景象。

四寨子一带,除资本较大的几家富户既经商又放高利贷外,大多数的商业资本仅有几百元。他们从河州、循化或隆务镇集市等地购得一些盐、茶、烟、糖或壶、碗、布匹等,去藏区换得一点酥油、皮毛等畜产品,来往辛苦,本小利微。虽然这些收入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一些补助,但是终年长途跋涉,生活极不稳定。

民国17年(1928年),保安族马三十六、马全成、马胡录等10多人第一次经西藏去印度做生意,自此,到印度做生意的保安族人逐年增加,形成了一支经商马队,人数累计前后有500多人次。据“保安三庄”的老人回忆说,过去我们保安人有个讲究,“备好一马三件,不愁走南闯北”,即一匹好马,一件好皮袄,一杆好枪。自1928年到1949年的20年间,每年有20至30人从大河家来往于西藏或印度之间。

当时有本钱的人走西藏、印度,本钱小的人走柴达木、宁夏、内蒙古和四川阿坝、松潘做生意,还有一部分有文化的人,开始在内地城市如上海、北京与西藏和印度之间做生意。保安商队走的主要线路是藏区和蒙区,因此,被称之为“藏客”和“松潘客”。当时交通工具只有骡马,往返十分艰辛。商队出发前备好食物,约定在一个地点集中,统一出发。每个人要赶上20匹左右的骡马,每4人至5人带一顶帐篷,也有10多人带一顶帐篷的。从4月开始离家,8月到达西藏,到西藏后除留自己的乘骑以外,把其余的骡马卖掉,把银子和白洋换成“印币”,然后骑马越过喜马拉雅山,艰难行走20多天,到达印度边境嘎伦堡地方,把自己乘骑的骡马也卖掉,坐汽车到火车站,又乘火车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当地买上水獭皮、漆皮、布匹、珊瑚、藏红花、铝制品、琥珀手饰、手表、颜料等货物,于同年腊月返回西藏,把部分货物在西藏售出,又在西藏买些毛毡、耗牛等物品,途经青海藏区时出售一部分货物。因路途遥远,加之牲畜走得又慢,第二年11月才能回家。回到家后把牦牛和剩余的货物在当地全部销售。商队经过青海时,按所赶骡马的多少,给马步芳一定数目的税钱。为防备路途土匪抢劫,商队中的每人都有一支好枪,是从青海官方那里买来的,他们有时同青海官方商队一同走。因保安商队凝聚力很强,具有团结协作和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个个机智勇敢,擅长做生意,官方商队称赞为:“保安人一匹马、一杆枪、一件皮袄,西藏印度跑趟子,真厉害。”马步芳还会见过商队代表马六十五等人员,欲聘几位副经理,因他们厌恶马家官僚而婉言谢绝。

193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进藏时,保安商队一直护送他到日喀则,因此,西藏僧俗中有很多保安族的好朋友,他们在路途客栈给保安族商队提供过诸多方便。商队中每年有人结伴而行去麦加朝觐。在新中国成立前,保安族中有一批去过印度的“藏客”和走过四川、内蒙古的“松潘客”,以及来往于上海、北京等内地的“中原客”。保安族商客对促进西北地区的商贸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繁荣经济和推动保安族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作用。

由于“保安三庄”所处的大河家镇地处于甘青两省和永靖、民和、循化三县交界处,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在民国初年,大河家镇已初具规模,店铺、饭馆、大小商贩近百户,在大河家经营棉布、杂货的有“永盛茂”“兴盛福”“全盛祥”“永盛祥”四家商号,在刘集经营布匹、杂货、副食的有“积顺昌”“渊发明”“敬信义”三家商号。

二、集市贸易和民间商贸

集市,是积石山县民间物资交流和民族贸易的场所和商品集散中心,也是保安族商贸活动的主要途径。积石山的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早在清初,已形成若干集市。据《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在民国初年就有居家集、吹麻滩集、刘家集、大河家集。新中国成立后,上述四个集市贸易一度十分活跃。“文化大革命”中取缔了集市,将各集商户、摊贩和居民遣送山区务农,使本来落后的经济更加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放宽了经济政策,恢复了集市贸易,集市又成为各族人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经营工商业、交流信息的中心。集市增添了农村经济的生机和活力。短短几年间,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市场扩大,买卖兴旺,成为农工商经济联系的纽带。集市贸易交流的商品除各种棉、麻、丝绸、化纤等纺织品、针织品外,还有日用百货、各类家禽、粮食、油料以及瓜果、药材、皮毛、山货、保安腰刀、小农具等;理发、照相、油漆、木工、缝纫、饮食等各类服务行业也相继出现。癿藏、居集、吹麻滩、刘集、大河家五个集市从临夏至大河家公路沿线,各相距1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贸易繁荣,其中居集和刘家集是原临夏县有名的五大集市(另三个是韩集、马集、尹集)中的两个集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刘家集、大河家集仍然十分繁荣,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两个地方成为连结青海、甘肃等地的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个体经济十分活跃,如今的保安人做生意大部分都坐着飞机、火车往来于全国各地,并将其他城市的商品带到大河家、刘家集。

img96

赶集途中

大河家集临近黄河渡口,赶集的除保安、撒拉、回、汉等族之外,还有黄河对岸青海省民和县的土族、藏族,以及积石关外的循化撒拉族、藏族,是两省三县物资商贸交流的中心。操着各种不同语言的民族在这里开展各种交易,传递各种信息,交流生产经验,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增进了民族团结,繁荣了保安族聚居地的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