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

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是耕种梯田的民族。和部族的首领“掌地官”,对中国农历的建立作出过重大贡献。哈尼族的古歌《种茶调》中说,最先种茶的是哈尼族的卡别人。普洱、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聚居地区,
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_中国哈尼族

第二节 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

一、发现、驯化、栽培野生稻

勤劳、智慧的哈尼族先民,是最早发现、驯化、栽培野生稻的民族之一。《窝果策尼果》“湘窝本”(意为“开田种谷的来源”)中说,哈尼族先民看见老鼠打出一个一个的洞,洞里掉进了草子,老鼠用后脚蹬土把草子埋好,于是长出庄稼结出子实,便学会了栽种。在《哈尼阿培聪坡坡》第二章里说到,女能人遮努摘来了饱满的草子,种进最黑最肥的土壤,又去背来湖水洒上;草子发出了粗壮的芽,草子长出了高高的秆。《天地人的传说》中说,大鱼创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对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22个孩子,其中老三是龙;龙长大后到海里当了龙王,为感激塔婆的养育之恩,向塔婆敬献了三竹筒东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种。也就是说,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谷。尝新先喂狗的习俗由来的解释神话中说,古时人间没有稻种,鸟木(大头人)许愿说,谁能把稻种从烟沙神那里取来,就把独生女儿嫁给谁,许多人和动物都试过,没有成功,只有聪明的狗成功了,于是它娶到了鸟木的女儿;为了牢记狗的恩德,每到秋季稻谷成熟时,哈尼人要用第一碗新米饭喂狗。这些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

据出土文物和中外植物学家考察,在哈尼族迁徙居住过的地方,元谋县大墩子和宾川县白羊村等地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稻谷和稻作文化痕迹;在今哈尼族聚居的绿春、景洪、勐海、宁洱、思茅、澜沧等地发现了野生稻,证实了哈尼族先民与稻作文化的渊源。千百年来,哈尼族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哈尼族迁徙流动过的地方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

哈尼族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并在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湘窝本”中,讲述老鼠教人打洞种庄稼之后,接着就讲到了开水田种稻谷:“是哪个教会他们开田?是哪个教会他们浇地?是水牛教会的,是大猪教会的。”原来是牛和猪在寨脚的大坝里拱土打滚游戏,把大坝滚成像平平的手一样的泥塘,那里有水有肥,长出的庄稼格外粗壮,结出的稻谷格外饱满,哈尼族先民从而学会了开垦水田种植的技术。据朱小丰研究,哈尼族先民和人(峨人)在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和人部族在什虽湖(古南海,今阿坝一带)后的南迁路线应该是沿阿坝水向,入大金川,下大渡河,途中向笮人学会了以水稻耕作为主的农业技术;然后他们又向南迁移到了“惹罗”(黑水),在这里完全转变为农业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农业文明体制及其新的社会制度。

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是耕种梯田的民族。中华最古老的一部“上古之书”《尚书》记载,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尚书·禹贡》载:和夷所居之大渡河畔“厥土青黎,厥田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厉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殖)。”《尚书》中所说的“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史记集解》的解释是夏禹治水成功,上山进行旅祭以谢天,下山与各族人民共庆大功告成。

从今天当地山区“水田密布”的情况看,当时治水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农业生产所需。可见这一地带曾是哈尼族先民的聚居地,而且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朱小丰认为,和人(峨人)离开惹罗时,继续沿大渡河南迁,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适合农业发展的富饶美丽的地方,即峨山脚下广袤而富饶的川西平原(又平又宽、抬眼四望见不着边的好地“努玛阿美”)。和人部族以峨山为根据地开发川西平原,在这里成长为一个强大富有的民族。《禹贡》所记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和人(峨人)。和人是川西平原最早的农业开拓者之一。和部族的首领“掌地官”,对中国农历的建立作出过重大贡献。至今,夏代已形成的很完善的农历,与四川一带的气候变化依然基本吻合。

二、发现、驯化、培植、食用茶叶

茶叶的发现、驯化、培植、食用也是哈尼族与各兄弟民族在生产生活中观察、发现和实践的结果。在哈尼、拉祜、佤、布朗等民族的口碑文学中,有许多发现茶、驯化茶、利用茶的传说。哈尼族的古歌《种茶调》中说,最先种茶的是哈尼族的卡别人。传说远古时,哈尼人猎获凶豹,寨里人饮酒吃肉,通宵达旦唱歌跳舞,口干舌燥,烧水解渴时,茶树叶随风飘进锅里,喝后感到身体舒服、眼睛明亮、头脑清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食物。《尚书》中所记载的“蔡蒙旅平,和夷底绩”,“蔡”指的是周公山,“蒙”指的是雅安市境内名山县城西的蒙顶山。因“蔡蒙旅平,和夷底绩”的记载,蒙山与周公山成为历史名山。蒙山还是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甘露年间,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雅安人驯养栽种野生茶树,开创了人工种茶的历史。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山茶从唐天宝元年(742年)开始成为贡茶,从此名播神州,而且已被当作国家级礼茶,漂洋过海传到国外。依《禹贡》的记载,哈尼族先民在大禹及之前的五帝时期应该是古梁州、包括雅安的地域里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因为《贡》是中央政府的文献法规,凡《禹贡》中提到的民族或部族,都应是当时一州之内最大的民族或部族集团,因此和人当时必为一支非常强盛的民族或部族群。哈尼族先民发现、驯化、培植茶的传说,在雅安蒙山茶的发展历史中得到了印证。

在雅安等地有种茶做茶技艺的一部分哈尼族先民,选择了适合规模发展茶叶的地区和路线迁徙;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不断向更利于茶叶生产发展的地方拓展、延伸。澜沧、孟连哈尼族的传说中,一千多年来的迁徙路线为景东、镇沅、墨江、宁洱、江城、勐腊、景洪、勐海等地;这一区域,是土壤、气候、海拔等最适宜茶叶生产的地区,也是上千年来云南普洱茶种植、集散的主要区域。和普洱茶一样,雅安加工、运销西藏等地的藏茶也称紧茶(砖茶),说明两地的茶产业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更说明哈尼族在中国和世界茶叶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普洱、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聚居地区,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名扬海内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茶叶从古至今是这一区域的重要产业。唐代以前,茶叶被哈尼等民族先民发现、驯化、栽培并连片开发,茶产业已初具雏形;樊绰《蛮书》的记载,说明唐代银生(和泥地方)的茶叶形成了规模种植、批量生产,并已经进入内地市场;宋元以后,茶种植、采制、食用日益广泛,普洱(今宁洱,普洱为哈尼语,即水湾寨)成为滇南地区茶叶集散、加工、交流中心,各类商品茶叶冠以“普洱茶”之名进入各地市场,并远销印度、越南、缅甸、尼泊尔、柬埔寨各国;清初,普洱茶作为“贡品”,名震京城,驰名海内外,普洱茶产业进入兴盛时期。1949年以来,实行“恢复老茶园,开垦新茶园,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普洱、西双版纳的茶叶生产得到较快恢复。1993年以来,普洱共举办10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茶重新被世人所认知,普洱、西双版纳的茶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勇于开拓、富于创新的哈尼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起,经过上千年的不懈努力,把普洱茶种植壮大为云南省的重要产业,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仅普洱市的茶叶种植面积就达136万亩,成为云南最大产茶区,每年普洱茶产量约占云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中,茶叶是普洱、西双版纳的哈尼等少数民族农户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产业,是哈尼族人民自觉适应市场需求,主动组织规模生产的大宗商品。哈尼人出入集市、参与贸易的重要产品是茶叶。普洱、西双版纳与外界的贸易交往和商品运输,实际上是普洱茶的贸易交往和商品运输,以至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是“茶马古道”。城镇因茶而兴,宁洱、思茅、勐腊、勐海、墨江、江城等都是在历史上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和集散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茶联谊、以茶促文、以茶促贸、以茶兴农、以茶致富”,茶产业的发展,不仅繁荣了经济,加强了与国内外的联系,并对增进各民族的团结、祖国边疆的安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茶产业对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贫困群众吃盐穿衣,供孩子上学,主要靠茶叶收入,脱贫靠茶叶,致富也要靠茶叶。在普洱、西双版纳哈尼族山区,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的骨干优势产业。

一业旺带动百业兴。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普洱、西双版纳的茶产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茶叶种植到加工,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从原料到产品,从单一产品到多品种、多品牌,从自产自销到远销各地,从乡野民间食品到引领时尚消费,从茶叶运输贸易到茶产品综合开发,从茶产品单纯利用到茶旅游观光和茶文化建设,在普洱、西双版纳,还没有哪一个产业有如此完整的产业体系。茶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延伸,带动了茶苗选育、茶机生产、茶叶包装、茶叶运输、茶叶专用肥等茶产业配套服务,还带动餐饮、旅游、文化及其他附属产业的发展,开始形成茶产业链条经济,形成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茶产业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个产业,它正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链条。茶产业已经成长为普洱市覆盖面最广、从业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产业。2008年,现代茶园面积达129.3万亩,茶树林种植面积达56万亩,茶叶产量4.29万吨,茶叶总产值达14.89亿元,茶产业覆盖了全市10个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委会,涉茶农22.9万户,112.8万人,户均收入3088.4元;现全市共有茶叶加工厂246个,其中212个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全市90%以上的茶叶销往全国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国际市场

三、开发了历史悠久、美丽壮观的哈尼梯田

从史籍和地方县志等资料来看,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滇南一带,已有哈尼族的先民分布。汉代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汉时期云南少数民族“西南夷”中较先进者已是“耕田,有邑聚”(稻作农耕,有村落),其中包括了哈尼族。唐代樊绰《蛮书·云南省内特产》描述“蛮治山田(耕种山田),殊为精好(技术精湛)”,明初有左能吴蚌颇、纳更龙咀等开垦梯田有功给冠带、管理地方的记载。元阳县胜村乡全福庄寨头的一分水石,山箐水沟之水自山顶流到此,经其分流,流入新街镇的沟渠;据村民家谱传示,此分水石至今已有四十六七代人,已逾千年。

这些表明,到樊绰记载哈尼梯田时,哈尼族先民开发梯田已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并形成了较大规模;到明代梯田开发由哈尼族首领组织,开垦的梯田遍布哀牢山区,已蔚为壮观,说明哈尼族在滇南哀牢山区开发梯田的历史已近2000年。

顽强坚毅、矢志不渝的哈尼族人民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埋下身来,潜下心来,一丘一亩、一级一蹬,把大地雕塑成为一道道最美丽的风景。无数哈尼人用整个民族的心力来挖筑梯田。哈尼人只有一把短柄锄头、一身铮铮铁骨,只有胸中万丈的豪情及脑中过人的智慧,为了开筑梯田,投入了生命的全部,耗尽了数十代人的生命年华。通过一个普通的民俗“命名礼”,可以看出一个哈尼人如何把他的一生与梯田缠绕在一起。哈尼人出生时,家人要举行梯田劳动仪式,在院子地上画出象征梯田的方格,如果生男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用小锄头在方格内表演挖梯田的动作;如果生女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在方格代表的“梯田”里表演摸螺蛳、拿黄鳝的动作,经过这一仪式才能拥有自己正式的名字,真正成为村寨里的一员。哈尼人出生后将一生时间都放在梯田建设上,去世后仍然埋放在梯田旁边的山坡上,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守望着梯田。哈尼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祖祖辈辈永不中断、永不松懈地把哀牢山的千山万壑开垦成座座田山。

千百年来,哈尼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开辟了壮观无比的梯田,为生存发展开拓了空间,为世人树立了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榜样。同时蕴涵了哈尼人在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对大自然的深刻认知和把握,折射出哈尼人高超的生命智慧,堪称人间奇迹。今天,哈尼梯田仍是全体哈尼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哈尼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物质载体

四、新时期哈尼族地区不断创造出新成绩和好经验

新时代的哈尼人,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创造出新成绩。20世纪80年代,先后担任元江县长、县委书记的张学文,团结和带领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走出了一条山坝结合、治水办电,开发热区、带动山区的振兴经济的“元江之路”,在云南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根据元江垂直地形地貌明显,山区与热坝区海拔相对高差极为突出的环境和条件,在高山区兴建水库,在中(半)山区兴建水力发电站,以高山溪水和水库蓄水为中山电站的发电库源,然后再将中山电站发电尾水引到土地比较平整、肥沃的热坝区,使得大量荒山荒地得到科学的利用和有效的开发;同时把山区过剩劳力吸引到坝子里来,解决了山区因缺少土地资源而长期贫困的问题。20多年来,元江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生产总值达31亿元,比1980年增长63.8倍;财政总收入达3.6亿元,增长69倍;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增长近4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增长超过30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9亿元,增长近50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980元,增长45.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长40.3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哈尼族聚居的江城牛洛河和宁洱勐先板山,在万亩茶叶基地的开发建设中,较为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三结合一体化”(城乡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开放与开发结合,农工商技贸一体化)的开发商品基地、发展边疆民族经济的路子,对异地移民扶贫开发土地资源,实施农业产业化、规范化经营,农民脱贫致富、振兴边疆民族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巨大的科技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云南省委向全省宣传推广牛洛河和板山茶厂“三结合一体化”的经验,云南省掀起了“公司+基地+农户”开发土地资源的热潮。茶叶产业开发现已成为江城、宁洱两县的支柱产业,为来自贫困山区和附近州、市、县的上万群众解决了温饱;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牛洛河等小城镇发展建设,茶区从荒凉、人烟稀少的地方发展成为拥有学校、商店、集贸市场、诊所、粮店、移动、电信通讯网络的小城镇;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通过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改善了区域内哈尼族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