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家庭礼仪
在朝鲜族的道德观念中,尊老爱幼是一个重要美德。主要表现在为父母祝寿、日常生活中的尊老爱幼等方面。酒桌上,年纪最大的人被尊为“座上”。过年时,年轻人不仅要给爷爷奶奶拜年,还要给村里的其他老人拜年。朝鲜语阶称分为对长辈、平辈、下辈3种不同的阶层,说话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阶称的语言。跟长辈、上司、陌生人、不熟悉的人谈话或在众人面前做讲演等,必须都要使用敬语,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否则会被认为粗俗,不懂礼节。
在朝鲜族家庭里男方代表整个家庭,统率着整个家庭成员,主要从事田间劳动,是家庭经济的支柱。妇女也参加田间劳动,但主要充当着整个家庭的主妇工作,从事家务劳动,掌管家庭的经济开支,同时她们还要为家庭生儿育女,赡养公婆。夫妻之间分工明确,男性天生力气大,适合干粗活、累活,而女性天生力气小但细心,适合干精致而不太费力气的活。“耕织”这个单词也是以上述内容为背景而产生的。“耕”是指“耕田”,主要形容男性在外干的一些粗活,“织”是指“织布”,主要形容女性在家里干一些包括织布在内的轻活。
在朝鲜族家庭里,长幼有序,兄弟姐妹之间要友爱。长子成亲后一般不与父母分家,肩负赡养年老父母、抚养未亲弟妹的义务。次子结婚后分家另居。朝鲜族保持着敬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传统习俗。老年人在家庭内或在社会上普遍地受到尊敬。吃饭时要给老人摆上单人桌,孩子不得先于父母而动箸。年轻人不得与老年人同席饮酒、吸烟。如同席而无法回避时,青年人也要举杯转过身来背席而饮,以示对席间老人的尊敬。晚生对长辈说话须操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要用敬语,并说些“请多关照”等客气话。青年们不仅在家里对双亲朝夕定省、照顾有加,而且在村内外见到老人也要鞠躬问安。
分家后,每逢到了春节、端午、中秋佳节之时,全家人都会聚集在长子的家里来庆祝节日。另外,除了节日,每逢父母亲生日,也会聚集庆祝。朝鲜族注重家庭之间和睦友爱,父母子女、婆媳、妯娌、姑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都要维持和睦状态。
朝鲜族对女子的教育格外严格,从小教她们说话小心,行动谨慎,要有“女人味”,学会做饭、清扫和缝纫等家务活。民谣里这样唱:“女孩出嫁,装哑三年,装瞎三年,装聋三年,才算成功。”这虽然反映的是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命运,但也可以间接地看出朝鲜族对女孩子的特殊教养方式。
朝鲜族在家庭礼节方面,还很讲究向长辈或父母问安的细节。朝鲜族的跪拜问安大概分鞠躬、大鞠躬(蹲坐式鞠躬)、半鞠躬(坐姿式鞠躬)、站立式鞠躬等4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