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居民生活

城镇居民生活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5年城镇以县城城关镇为主,只有246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2000年城镇人口有65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2005年城镇人口发展到1031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29%。以城镇居民集中的城关镇为例,1985年在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中,吃的占45.1%,穿的占42.3%,用的占12.6%;2005年,吃的占35.6%,穿的占35.1%,用的占29.3%;2005年同1985年相比,吃的比重下降9.5%;穿的比重提高7.2%;日用品的比重提高16.7%。
城镇居民生活_和政县志(1986—2005)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一、收入水平

和政县城镇人口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1985年城镇以县城城关镇为主,只有246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2000年城镇人口有65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2005年城镇人口发展到1031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29%。和政工业基础薄弱,厂矿很少,城镇人口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职工的工资收入,其次为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收入。改革开放后,城镇个体、集体和联营工商户(主要是商业和饮食服务业)崛起,就业人数增加。个体工商户收入超过职工。

1986年后,贯彻调整方针,城镇实行改革,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积累,增加消费基金,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拓宽就业门路,采取劳动部门介绍、部门组织就业、自谋就业等办法,安置城镇待业人员,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1986年,城镇职工发展到2924人,国家先后多次调整职工工资,增加副食补贴;企业中推行责任制,实行奖励制度,全民所有制和职工所有制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使城镇居民生活收入有明显提高。1986年城镇职工工资总额达到374.1万元,比1985年增加82万元;城镇人口人均年收入达558元。1995年城镇职工发展到4844人,工资总额达到1896.4万元,比1985年的292.1万元增长15.4%,增加5.49倍。1997年,城镇职工人均年工资3974.76元; 2005年城镇职工发展到5883人,工资总额达到7267.7万元,人均年工资11754.33元,比1997年增长1.96倍。

二、生活消费

1986~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变化状况是:1986年人均434元,1990年人均525元,1995年人均658元,2000年人均734元,2005年人均850元。

1985年以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较快。1986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为434元,比1978年人均净增199元,平均年递增10%。1990年比1986年人均消费支出净增91元,增长82.7%;4年平均递增20.7%。1995年人均消费支出比1986年净增224元,增长66%;10年平均年递增6.6%。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比1986年增长近1倍。

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以城镇居民集中的城关镇为例,1985年在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中,吃的占45.1%,穿的占42.3%,用的占12.6%;2005年,吃的占35.6%,穿的占35.1%,用的占29.3%;2005年同1985年相比,吃的比重下降9.5%;穿的比重提高7.2%;日用品的比重提高16.7%。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生活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衣着方面,男青年一改过去的军便服、中山装,向新颖考究、五颜六色的西装革履发展;青年妇女一改过去蓝、花便服装饰,向新颖、壮重的连衣裙、旗袍发展,中老年人则一改过去戴清一色的蓝黑“解放帽”、穿中山装,向戴鸭舌帽、新式“礼帽”,穿着端庄、舒适的方向发展。食物结构中粮食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等副食品的比例则逐年提高。住房在1986年前普遍较差,1986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大为改观。“一砖到顶”的“倔屁股”式瓦房迅速在全县普及起来。以砖石、水泥钢筋混凝土为原料的住房、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有的还用玻璃、马赛克或彩色釉面砖、磨光大理石、铝合金进行装饰。还有部分居民通过集资、购买等方式住进了集水、电、气、暖一体的住宅楼。城镇居民住房面积由1993年的人均4.5平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11.1平方米。自行车仍是居民的代步工具,早已普及,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也已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家庭用具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向高档、电气、组合的方向发展,电视机、音响、沙发等已普及,彩色电视机拥有率达90%,冰箱、电脑、高档组合家具、席梦思等也为不少家庭尤其是新婚的青年夫妇家庭拥有。还有不少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开始投资于室内装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