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定位的轨迹

自我定位的轨迹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表明,对“中国企业家走职业化道路”表示同意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数,1994年为65.0%,1995年增加为81.3%。有78.7%的人同意“企业家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的说法,而同意“中国已经出现企业家群体”和“中国已经产生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些说法的分别只有31.4%和26.4%。一些学者认为,严格地讲,中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职业化的企业家阶层。
自我定位的轨迹_中国社会心理分析:献给创造“25 年中国” 的人们

1-3.自我定位的轨迹

企业家职业化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早在改革之初,经济理论界就出现了造就职业企业家的呼吁,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家职业化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言的,关注的焦点是职业目标与身份的转变,即如何由企业管理官员转变为职业化企业家。随着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私营和民营企业管理者的职业化问题也凸现出来,其重点则是职业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不少学者都讨论了企业家职业化的含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身份的独立性:职业化是社会分工的表现,企业家职业身份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社会阶层的独立性和角色意识的明确性两个方面。在社会层面上,企业家身份的独立性就是要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企业家群体。为此,需要改革官本位,构建企业家职业本位制度。在社会的政治权力格局中,承认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在法律上予以确认,以此表明企业家是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社会劳动者阶层,具有较高的收入、较高的社会声誉。在个人层面上,企业家应该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自觉自愿地履行企业家的权利与义务,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命。角色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目标的连续性,即对企业家个人来讲,要把创办企业、发展企业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来追求,如果把经营企业作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追求“企而优则仕”,就不是职业企业家的做法。

(2)职业权利的充分性:企业家必须享有充分的职业权利,即对企业法人财产享有实际支配权。

(3)职业技能的专门性:企业经营管理是一种具有科学原则和专门技术的职业,只有掌握这些原理与技术,才能成为职业化的企业家。

(4)职业过程的市场化:企业家职业的主要因素都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实现。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应该通过竞争选聘机制来实现最优配置。企业家依靠自己的管理技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职位,同时,其收入也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并且接受市场和法制的约束。因此,要实现企业家职业的市场化,必须有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选拔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例如,如果没有职业形成机制上的市场化,企业家不是通过竞争选聘产生,而是经由指派产生,那么,职业身份的独立性和职业权利的充分性就无从谈起。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表明,对“中国企业家走职业化道路”表示同意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数,1994年为65.0%,1995年增加为81.3%。这说明职业化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流意向。调查还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家的职业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制度与环境方面的进展。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4至2003年共十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促进企业家职业化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等外在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队伍成长环境所涉及的包括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舆论、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等六个主要方面总体上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认为上述六个方面的环境对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很有利”或“比较有利”的比重介于24.3%至52.5%之间,超过了选择“不太有利”与“很不利”的比重(介于14.5%至26.4%)。

在选拔制度方面,市场化途径的比重有明显增加;在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建设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过,总的来说,制度化的进展还比较缓慢。

二是企业家自身的进展。企业家调查系统十年的调查数据表明,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家职业身份的认同在逐渐加深,角色意识在不断增强,走职业化道路的自觉性日益明确。

在角色意识方面,1994年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已经开始形成企业家的角色意识,有62.3%的人认同自己的企业家身份。在职业选择上,有62.5%的企业经营者愿意继续做本行,倾向于做各类企业的负责人或自办企业。在事业追求上,以“企业的发展”为目标的有83.6%,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有比较强的事业抱负。

在职业技能方面,十年来,企业经营者对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非常重视,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也显著增强。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自己胜任本企业领导工作的能力有信心,且自信心强的人数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意识到知识经济的挑战,认识到自己对新管理知识与管理手段的了解还不够,有提升能力的紧迫感。

虽然十年来企业家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国企业家队伍的整体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2002年的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目前的企业家队伍在总体上数量不足,素质偏低。认为企业家队伍“数量充足”与“素质高”的分别只有13.3%与10.1%,而认为企业家队伍“数量缺乏”与“素质低”的分别有62.0%与40.0%。有78.7%的人同意“企业家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的说法,而同意“中国已经出现企业家群体”和“中国已经产生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些说法的分别只有31.4%和26.4%。一些学者认为,严格地讲,中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职业化的企业家阶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