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差异的由来

人格差异的由来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人格差异的由来从引导案例以及我们每天打交道的人中可以看出,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然而,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成年人的人格是由遗传、环境两方面因素构成的,同时还受到情境条件的调节。研究者还在人格方面发现,大约50%的变异以及在娱乐和业余爱好方面超过30%的变异源于遗传因素。
人格差异的由来_组织行为学

第一节 人格差异的由来

从引导案例以及我们每天打交道的人中可以看出,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表现出安静,有些人表现出热诚,而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暴躁。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格的形成?这是否也意味着某种人格类型更适于从事于一些更加合适的工作,从而达到更好的工作绩效?这就是本节中我们要重点介绍的问题——人格的形成因素。

一、人格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v(面具),是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特殊面具,用以表示剧中人物的角色以及身份。西方学者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卡特尔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景中的所作所为,它与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拉扎鲁斯认为:人格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人格是构成包含有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需要、态度、兴趣、气质等各种特质的独特模式。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对于人格的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关于人格的定义现在有很多种说法,而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定义,确切地说至今没有。

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众多的定义中找寻出一些特点,即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二、人格的决定因素

一个人的人格是什么因素决定的?显然,这其中并无统一分明的简单答案。因为有太多因素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然而,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成年人的人格是由遗传、环境两方面因素构成的,同时还受到情境条件的调节。如图1-1所示。

遗传因素 遗传观点认为生物的身材、相貌、反射、精力水平等等特点,全部或大部分受到父母的影响,继承其前代所拥有的特点。这种把生物具有的性状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也就是说,生物受到他们前代在生物的、生理的、内在心理组成的影响。这一观点是根据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子结构,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特征。

一些研究者曾对100多对刚出生就分离、并分别在不同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同卵双胞胎进行了相似性方面的研究,以发现遗传对于生物遗传基因的影响。研究者发现,同卵双胞胎即使不生活在同一环境下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一对双胞胎彼此分离了39年,在相距45英里的两地分别成长起来,但研究者发现他们驾驶的汽车型号和颜色完全相同,抽同一牌子的香烟,给自己的狗起相同的名字,而且常常去距离各自1 500英里以外的海滨度假。研究者还在人格方面发现,大约50%的变异以及在娱乐和业余爱好方面超过30%的变异源于遗传因素。

厄伦米耶—吉姆林(Erlenmeyer-Kimling)和亚威克(Jarvik)1963年进行了血缘关系、环境与智力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表1-1所示。

img1

图1-1 影响人格形成的三要素

这个结果说明,同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长大者其智力的相关系数高达0.88,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长大者0.60的智力相关系数。即使在不同环境长大者同卵双生子也要高于异卵双生子。亲生父母与子女的智力相关系数高于养父母,无血缘关系的人的智力相关系数很低。由此可见,生物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表1-1 血缘关系、环境与智力发展的相关性

img2

另外,在1980年弗勒德洛斯(Floderus)等人对瑞典的1.2万名双生子进行了人格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基因的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的相关系数都是+0.50,而具有不同基因的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只有+0.21和+0.23。这说明同卵双生子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要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也进一步表明了遗传对于生物人格上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近年来随着针对儿童的深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特质,诸如:害羞、畏惧和不安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在的基因特点所决定的。从而更进一步支持了遗传学说观点。

环境因素 如果人格特点完全由遗传决定,则会从个体出生之后就固定下来,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例如,如果你在孩提时代就心态平和、易于交往,而这些特点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对你来说不太可能改变这些特点。然而,我们对于1920年发生在印度的“狼孩”事件又如何解释?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

大概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

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像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

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没有充分的计划性。

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

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会为抱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狼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子。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

在大脑结构上,这个狼孩和同龄人没多大差别。一个10岁儿童的大脑在重量和容量上已达成人的95%,脑细胞间的神经纤维发育也接近完成。只是因为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智力也就低下。

资料来源:百度    

从狼孩的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力高低、人格特点等,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脑的生理状态以及遗传因素,而更多地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另一项针对环境因素对于人格特点影响的著名研究是,米德(Mead)等人进行的,他们曾对新几内亚三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研究。也证明了不同自然环境下居住的居民,由于受到其所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会对个体的人格特点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的研究对比了三个民族。首先,他们研究了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这里的居民主要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研究发现,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普遍崇尚着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进而他们对于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利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最后,他们研究了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发现,这里的居民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劳作,掌握着经济实权,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祖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有着明显的自卑感。米德等人通过对处于生活在三个不同地区,且有着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的研究结论认为,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会极大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体的人格特点。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案例以及米德的研究中得知,虽然遗传因素对于生物的智力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人格特点并不完全由遗传决定,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影响人格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我们成长的文化背景;早年的生活条件;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规范以及我们体验到的其他影响因素。

成长的文化背景:正如我们在米德的研究中看到的,不同民族由于其所处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独特性,而产生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及方式。人类学家们明确指出,文化对于人格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个体出生在某一特殊文化环境中,接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其人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也拥有相同的共性。这主要是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受到相同规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共同行为表现。

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它不但拥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同时由于其成员的组成、家庭规模、家庭经济水平、家庭中出生顺序以及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水平都会影响人格的形成。从而形成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点。家庭教育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权威型教育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怯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放纵型教育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理、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第三类,民主型教育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个性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研究了儿童自我发展问题。他在1939~1944年期间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主要问题包括人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儿童游戏结构的性别差异等。并于1950年著成了《儿童期与社会》一书,1958年又出版了《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的整个生活经历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将一般人的人格发展年龄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的特点见表1-2。

表1-2 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分期

img3

(选自2007年11月朱国定出版的《组织行为学》)

他认为: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需要获得成功,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果受到阻碍将会导致人格上的某种缺陷。如婴儿时期(出生至1岁),需要得到父母的精心照料,这是对社会信任的基础。如果被遗弃失去母爱,将会形成对人不信任心理。

虽然早期的个性研究者确信,个体人格的形成是由幼年或少年时代决定下来,在以后的岁月中就基本不会再有重大发展。但随着现代的学者对于人格的不断深入研究,证明了人格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然而,起到关键作用的还在于个体儿时所处环境、文化的主导。这些文化所建构的规范、态度和价值观会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保持着稳定性,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一种文化中培养出来的稳固的意识形态,另一种文化最多只能对它起到轻微的调节作用,不会对其有彻底而全面的改变。正如印度狼孩,虽然拥有人类的基因,后又被人类抚养。但其表现出的行为仍然不会随着人类文明的改变而改变。

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是除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外对人格有影响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个体的人格虽然从总体来说是稳定持久的,这是人格的“一般性”。然而,在不同情境下人格也会有所改变。这里说的“情景”是指在特定情况和环境下表现出的人格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既有在平常环境条件下没有表现出的“潜在”人格,也有在特殊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一些“反常”举动。因此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人格模式。

血案与危机

某年某月某日晚,某省著名女企业家、B公司总经理王女士,被该企业工人李某杀害,血案引起很大震动。

李某,21岁,B公司员工。记者在案发后采访时十分惊讶:该人,一米八的个子,五官端正,衣冠楚楚,哪像个杀人犯!那么他为何对总经理起了杀机呢?

李某,单身,急于交女友。但由于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重奖重罚,优胜劣汰;李因竞争不利,被挤到车间搬运工的岗位,报酬少,地位低,自觉没面子。他多次申请调换工种,均被拒绝。后来直接找到王总经理,也被断然拒绝。他消沉了。女朋友又找不到,他归罪于“搬运工”没面子、没地位、没金钱。他气愤了,终于染上酗酒的恶习。某日,在企业的舞会上,他借酒壮胆,对某女工说脏话还动手动脚,受到扣发一个月奖金的处罚……

此后,李某工作不守规章,装卸物料乱扔,严重影响了生产秩序。车间严主任要其整理好混乱的现场,他便说:“给多少奖金?人家领班一个月数千元奖金,我怎没奖金?”严主任说:“清洁现场是你份内工作,要嘛奖金?”李大骂:“放屁!”严主任说:“你敢骂人?”李说:“骂算什么,我还揍你呢!”即抓起茶杯向严头上砸去,严闪过。茶杯打在墙上反弹回来的碎片却将其头部划出一道口子鲜血直流。为此,王总决定扣李三个月的奖金,以示惩处……

此后,李又找王总要求调到有面子,奖金高的岗位。王总以企业的有关规定予以拒绝。案发当天,李某请了几个朋友喝酒,边喝边发泄怨气,喝到几分醉,竟冲进企业办公室找正在开会的王总经理等领导论理。李劈头说:“王头,给不给调工作!”王总说:“现在正研究重大问题,今天不谈。”几位到会的领导七手八脚将李赶出办公室。李气愤不过,跑去抓来一把刀,硬闯进办公室,大叫:“姓王的,今天你不给我调工作,就叫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王总还是那句话:“今天不谈”。叫大家进去继续开会,不理李某。大家软硬兼施又把李某赶出办公室。为防万一,报告了派出所。派出所迅速采取措施,将李某拘留。李某不服,提出申诉。于是派出所按法律规定,限他第二天把申诉书和保证金送来,李某同意后被放回。李当即直奔总经理室,借车间有事叫走严主任之后,总经理室只剩市场部主任和王总两人,李乘机抽出刀向王总头部猛砍九刀,当场致死。

正如案例中所描述的“记者在案发后采访时十分惊讶:该人,一米八的个子,五官端正,衣冠楚楚,哪像个杀人犯!”那么他为何对总经理起了杀机呢?关键在于,李某急于交女友不得,又被挤到车间搬运工的岗位,从而产生了心理压力、自卑感导致了自我放弃。在屡次谈话未果后借酒产生了反常规举动。这就是情景影响人格的一个典型案件。

那么情境因素是如何对个体施加影响的?现今虽然在研究中有一定的进展。然而,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知道个人的性格特点、地位、所处的场合、接触的对象甚至于光线的变化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对于人格特点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比如,我们会发现快餐厅的座椅一般都是红色的,音乐多属于快节奏的。这就是快餐厅在借助情景来影响顾客的进餐节奏。使其处于快节奏的流动之中。另外,在对于情境分类方面进行研究时也发现,情境对行为的影响似乎与其他限制因素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某些情境中(如教室、会议室、招聘面试等)限制了很多行为;而在另一些情境中(如公园、野外等),则对行为的限定相对很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