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联剧变的全球性影响

苏联剧变的全球性影响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联剧变的全球性影响黄天莹当今世界像一面多棱镜,国际舆论对苏联剧变的评价与反应,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在它对世界事务即将或已经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上,几乎没有异议。本文拟就苏联剧变对外部世界所造成的影响提出几点初步看法。这种单极状态和世界失去力量平衡的形势,将对全球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成了国际社会议论的重要话题。苏联的剧变必将影响美国的对苏政策。
苏联剧变的全球性影响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卷

苏联剧变的全球性影响

黄天莹

当今世界像一面多棱镜,国际舆论对苏联剧变的评价与反应,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在它对世界事务即将或已经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上,几乎没有异议。苏联剧变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产生影响之深,眼下还难以精确评估,但这一剧变所造成的冲击波,将促使许多国家为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先后都在逐步调整自己的战略与政策,并在重新考虑各自的对外关系结构。

本文拟就苏联剧变对外部世界所造成的影响提出几点初步看法。

一、世界格局——由两极变成单极

长期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苏联与美国,你争我斗,并驾齐驱,双方作为矛盾的对立面,互为对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情况发生变化,出现缓和势头,苏美在角逐中,时而互为对手,时而结成伙伴。但自苏联近来发生剧变后,它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迅速下降;美苏由两虎相争,各领风骚,变为一主一配,美唱苏随。如果说多年来由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互相抗衡,使世界上许多问题的解决不是由一个大国说了算,而是两极相互牵制、从而使世界保持着力量相对平衡的话,那么,随着苏联的剧变,世界政治结构已由两极世界进入单极世界,打破了原有的两极格局,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这种单极状态和世界失去力量平衡的形势,将对全球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成了国际社会议论的重要话题。海湾战争的胜利与苏联的剧变,使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军事强国,增强了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它拥有较前更大的政治力量提出计划与制定政策,并对全球发生的事件作出强烈反应,在很多问题上,许多国家都不得不直接与美国打交道。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德国忙于发展其东部地区,日本虽在经济上取得了大国地位,但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其作用远远小于美国,尤其是苏联近来出现的巨变,更突出了美国的地位。今天,俄、日、德及欧洲国家,都已不是美国的真正对手。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极世界或多极世界,随着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陷落,今天实际上已成为单极世界,美国独自占据中心地位,有人称之为“美国的世纪”。

但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经济上正受到日本和德国的严重挑战,它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后来居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共体”也在赶超美国。随着苏联的解体及其对全球军事威胁的减弱乃至消失,世界正向美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促使美国今后10年内将把主要注意力由加强军事力量转向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这是美国国内政治辩论的热门话题,也是民主党反对派批评布什政府的中心内容。美国政界人士向布什政府献策:为了充当名副其实的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必须调整政策,着重发展国内,准备为在经济方面迎头赶上德、日等国而作出艰苦努力才行;这也是苏联剧变对美国的一种撞击。

美国对外政策专家们建议,美同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应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大战略”,其内容包括:①通过“集体安全”维护和平。②设法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联成单一的全球巾场。③解决日趋严重的能源与环境破坏问题。但是,“大战略”中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也仍然是以恢复美国经济活力、焕发教育体制和城市青春为中心,因为美国国内一旦衰退,将比传统的安全与对外关系观念(例如,苏联核武器的威胁,等等,)更威胁着美国国家的长远利益与安全。看来,当苏联的剧变导致世界由两极进入单极、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时候,美国将趁着在一个不存在主要对手的世界上,抓住时机,调整战略,腾出手来,着重发展本国经济,以提高自己的国力。

苏联剧变后,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交替转换之中,两极格局瓦解,美国当前成为独霸。但从长远看问题,美国占据的这种独霸局面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与国际形势发展,世界的总趋势将是多极格局。

二、美国改变方针,不希望苏联彻底解体

苏联剧变在美国政界一些人士中引起思想混乱,他们为现在美国由于苏联的剧变而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将意味着什么感到茫然。国内政界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大致有:①结束冷战固然可喜,但冷战的胜利也有其令人担忧的一面,即由于苏联遭到严重削弱,可能在国际事务中留下一个破坏稳定的真空,美国将如何对待?②一旦苏联分化成若干个独立国家后,谁将坐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上?如果苏联不存在了,在中东问题上谁将与美国合作?③美国近来致力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现在如果苏联不存在了,美国将如何建立这种“世界新秩序”?④苏联消亡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为世界应负的责任又是什么?等等。

如果说美国一度希望苏联内乱不止、各加盟共和国闹事频繁、所有共和国都像波罗的海三国那样获得独立、最终使苏联从根本上消失的话,那么,苏联近来剧变后的情况使美国变了初衷。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现在宁愿苏联仍保留下来,最好是作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存在,而不愿它从根本上彻底解体。这是因为,从政治上考虑,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可对话和可打交道的伙伴,而不是许多今天这样的伙伴。从军事上考虑,美国希望苏联现在的核武器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而不是掌握在许多人的手里;布什政府与之谈判裁军问题的应该是一个单位,而不是许多谈判单位。从经济上考虑,向一个人要债,比向许许多多人要债方便得多。

长期以来,对苏联的认识一直是美国制定其国际外交政策和确立其军事战略思想的根据所在。苏联的剧变必将影响美国的对苏政策。现在要判断苏联剧变所给美国带来的全部影响,还为时过早,但当前已可看出,苏美关系中出现了新变化,必须重新估价苏美之间的关系。

美国政府的出发点是:苏联这次剧变非但没有改变美国的长远利益,相反,它的民主改革与市场经济改革一旦成功,将是美国安全的最长远、最可靠的保证。基于这种认识,调整后的美国对苏政策的目标是:不失时机地促使苏联尽早完成向所谓“民主国家”的过渡。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避免苏联彻底瓦解,使之仍能保留一个虽然松散、但仍具有代表性的联盟结构。②促使苏联局势日趋稳定,因为一旦它的混乱局面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必将危及西方世界的利益。③越过莫斯科中央政权、增加直接与各主权共和国发展外交关系的活动。④以经济援助改变苏联原有的对外政策,使苏联俯首帖耳地履行西方提出的各项先决条件。⑤利用苏联当前困境,迫使苏联加快裁军步伐。⑥继续保留美国足够的、能适应苏联形势突然变化的防御能力。

调整后的美国对苏政策,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向苏联提供经济与财政援助。美国对苏援政策的主要原则是:①提供援助必须同苏联进一步削减军事开支挂钩。美国人认为,苏联的经济只能说重失调,而不能说已经全面崩溃。苏联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拥有最大的石油与钻石产地,黄金产产量也很可观,现在苏联经济上的困难,只能说是“富家儿落难”。因此,对苏联提供经济与财政援助必须是有条件的,即必须促使苏联真正削减其庞大的军事预算。据报道,苏联1991年的军事预算仍占整个国家预算的1/4强,达1200亿美元,这相当于苏联要求美国与西方提供援助的4倍。所以,美国主张应从苏联自身做起,靠继续削减军事开支来解决财源不足的困难。②提供援助必须同苏联的“自由化”相联系。美国与西方认为,向苏联提供援助必须根据那里的经济改革计划实行的程度而定,以免造成援助的无效与浪费;在实施实质性经济改革计划之前,不应向苏联提供巨额的现金援助。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苏联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未能充分自由化与市场化之前,美国与西方提供的援助对苏联的困难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从长远看,这时提供巨额贷款有可能导致苏联连还债的能力也将丧失殆尽。③提供援助的对象应主要是各加盟共和国。随着苏联原加盟共和国纷纷取得独立地位,美国今后将加强与它们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就像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德国和日本所做的那样”,其目的是“以建设性方式”去影响这些共和国的变化。今后美国与西方的经济援助,将主要是越过莫斯科中央政权,直接向各共和国提供。

戈尔巴乔夫处理完“八一九”事件后,旋即开展了以谋求西方援助为特点的外交活动。西方虽作出了反映,但虚多实少。其主要原因是:①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持观望态度,都想看看剧变后的苏联,其政治力量对比如何?政权机构是如何构成的?谁是债主?倘若连苏联本身都将不复存在的话,将来西方找谁偿还债款?②美国与西方国家情况不同,利益各异,因此,在向苏联提供贷款问题上,态度不一。“欧共体”虽恢复了对苏联的经济援助计划,但其领导人认为,对苏联的事态还应继续观察,保持“谨慎与清醒”,以确切弄清苏联的“投资环境”;英国主张“重新研究”对苏联的援助规模;法国持“强烈的保留态度”;德国强调因完成本国统一计划和支付海湾战争,消耗了大笔费用,现已不堪重负,再增加向苏联的援助,巳力不从心;意大利说,它为了援助苏联,尽了最大的努力,不想再冒尖;加拿大只希望提供谷物;日本因领土等问题,援助数量也很有限。

预计美国和西方最终仍将向苏联提供—定数量的援助,这是因为:①美国和西方国家都寄希望于剧变后的苏联能真正演变为“民主国家”,如不向苏联供氧输血,想达此目的显然是一句空话。②一个政局稳定的苏联比—个因经济严重困难而长期政局动荡的苏联对美国与西方更为重要。一旦苏联乱局势难以控制,正像德国外长根舍所担心的那样,苏联的这条“贫困线”将可能造成欧洲的“新分裂”。因此,预计美国和西方将会向苏联提供为数有限的和带有附加条件的经济援助与财政援助。

三、美国将谨慎地调整国家安全态势

过去40多年来,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一直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抵制苏联的军事威胁。然而现在是:随着苏联的刚变,苏联的军事力量与军事威胁将大为减弱,苏美之间的紧张对峙,已经消失,美国许多军政界人士认为,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借以进行军事集结、保持军事联盟以及在海外建立大批军事基地的理由,大部分将不再成立;原有的一套防务体制必须调整。布什宣称:“鉴于苏联发生的这一变化,如果我们处理得当,如果局势继续向前发展而不是向后倒退的话,那么,美国大力调整国家安全态势的机会是有的。”美国朝野对美国军事力量的规模及任务等,也提出了各种新的观点:认为美国应利用苏联当前动乱这一时机,迫使苏联同意与美国一起进行大规模削减核武器的建议,以摆脱美国自身因扩军备战而带来巨大赤字的困扰。美国全国科学院今年9月向布什政府提交的一份报告建议美国对自己的核政策进行“根本性修改”,以适应苏联剧变后的新形势。美国和西方一些人认为,苏联将不再对它们构成威胁。如果说还要保持安全体系的话,不妨建立一个包括波兰、匈牙刊以及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新的安全体系;与此同时,希望与苏联在军备控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因为在美国看来,当前是一个历史史性时刻”,是美国利用苏联困难重重,促成它同美国一起大幅度削减军费的极好机会,并把这列入布什提出的“世界新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拉马拉认为:由于苏联的剧变,冷战的结束,美国应该大幅度削减军费预算,美国原定5年内每年削减2%的军事预算是远远不够的,应把它从1989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9%减少到2.8%,即削减50%。过去5年内,美国在军事方面花去了大约1.5万亿美元(1990年为300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是用于防御苏联庞大的军队的,而现在,苏联发生了剧变,有可能把美国的军事预算削减一半。他认为,剩下的军事力量足以实现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和履行美国的国际义务。他主张世界应是多极的,美国纵然最强大,但也要适应新形势。在他看来,“让一个超级大国单独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

布什日前对大幅度调整美国防务政策的构想持保留态度,他担心过早地采取乐观的做法可能铸成大错。因此,他一再强调要谨慎从事。他认为,苏联的军事力量虽已不能称霸全球,但同归于尽则绰绰有余。布什原定今后5年内把美国武装力量削减25%的计划,迄今犹举棋不定。他说:苏联的动乱也许有朝一日会给美国的安全政策带来巨大变化,有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态势进行广泛的调整,“但现在还为时太早,太早!”美国国防部长切尼今年9月初也曾提醒政府说:应该谨慎小心,不要让一时的安乐感迷住了自己的眼睛。他说,美国军队已经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能因为苏联政局剧变,东西方关系缓和就加速美国的裁军步伐。美国必须拥有当它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可作出反应的能力”。最近,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威廉斯说:“美国一直采取以下的立场:只要我们拥有核武器,我们就必须保留试验它们的能力”。

布什政府坚持核政策的调整应该持谨慎立场,其原因之一是:尽管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一再表示苏联现有的核武器按钮被牢牢控制在中央政府手里,决不致造成危险,但美国对此仍不放心。鉴于苏联当前动荡的政局,核安全条件不佳,美国一直把这些分布在苏联各地的核武器看成是一个未知数。一旦发生骚乱,苏联三万件核武器中的一部分随时有被用作核讹诈而任意发射的可能性。当前,美国将对自己的安全政策作局部调整,并将制定如下两项措施:①制定新的战略防御计划,即“全球防御有限计划”,以预防美国及其盟国免遭苏联或其他国家发动的偶然或未经授权的打击,此项任务最迟应在1996年完成。②制定一项致力于支持按部就班地把核武器控制权从不稳定的戈尔巴乔夫中央政权手中转移到稳定的俄罗斯政府管辖内的政策。或者,如果考虑到把这些核武器统统运抵俄罗斯联邦集中保管也并非易事的话,那么,最理想的措施是尽快把它们销毁掉。为了使苏联不丢面子,可以通过会晤与计划来解决,甚至可以由美国和西方出面,帮助苏联对这些核武器进行销毁工作。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苏美也只能是相约裁军,双方进行有条件的和互有保留的裁军,因为双方都有戒心,生怕对方会留一手,对自己不利。因此,美国的核政策将不会有重人的改变;布什政府既不会销毁所有的先进的新式的核武器,也不会停止核试验。无核时代将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可以预料的期限内,世界将不会出现这样的新时代。

四、欧洲国家将调整同美国的关系

随着苏联剧变的出现,西方国家在“冷战”时期确立的对抗与扩军备战政策以及建立的北约等军事机构,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长期以来,由于慑于苏联强大军事力量的威胁,西欧为了自身的安全,说服美国将其10万军队驻扎欧洲,以共同抵御苏联。现在苏联发生剧变,国内困难重重,军事力量削减,谋求西方援助,在这种情况下,西欧一些国家对是否仍须保留北约及大西洋联盟,产生了怀疑;认为西方现在担心的不是苏联军队向西方发动突然袭击,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帮助苏联度过当前经济困难与平息政治动乱的问题,以免对西欧各国产生不利影响。

苏联剧变将使西欧国家同美国的关系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过去,美国的军事力量与北约组织的存在是西欧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保证,然而今天,西欧国家认为,苏联剧变后,西欧发展经济、实现整个欧洲经济一体化,才是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的首要条件。德国外长根舍今年10月22日在一次讲话中说到:苏联剧变、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出现的事态,为“建新欧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看来,美国与西欧国家的关系,今后可能较前有所疏远,西欧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将随苏联剧变而大为减弱,这也将影响到双方之间其他领域内的关系。

五、北约因其宿敌地位的下降将重新考虑自己的政策

苏联出现剧变后,北约16个成员国于今年9月中旬专门举行了会议,但会议在研究“冷战”结束后北约的战略与作用等问题时,出现了严重分歧。例如,有的成员国认为,北约是“冷战”的产物,现在既然冷战时代已经结束,北约继续存在就失去了意义;有的成员国认为,北约应该解散,然后建立一个比较不那么依赖美国而存在的欧洲防御实体;有的成员国指名批评美国人因担心失去他们在北约的地位与影响而牢牢抓住他们已有的东西不放;法国与德国则希望重新确立它们在北约中的政治地位,因为这两国对自己在二战后几十年里一直以不太引人注目的形象出现表示不满。在关于北约的政治与军事作用问题上,各国意见不一。美国认为北约应该在自己的边界以外地区出现危机时,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一主张遭到法国等成员国的反对,它们担心这样将使北约成为“世界警察”。在北约与苏联过去的盟国发展关系问题上,也存在不同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同意吸收东欧一些国家加入北约组织;另一种意见则持反对态度,理由是这些国家目前政局还很动荡,同它们不宜建立过于密切的关系。但由于苏联已经剧变,成员国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应改变过去一直以苏联为敌的战略,并考虑苏联的裁军建议。剧变后的苏联也改变了对北约的态度。例如,苏联原先呼吁北约也应该像华约一样,自行解散;现在,它非但不再坚持这一主张,反而表示愿与北约建立正式关系,以维护欧洲安全。可以预料,由于苏联这一宿敌的力量已被削弱,北约将重新调整其战略。

六、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将发生变化

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苏联和它的两个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联合国成员国,拥有三个席位。苏联剧变后,将出现以下一些问题:①如果苏联解体或莫斯科中心政权发生变动,都将出现苏联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与之相适应的否决权将由谁来继承的问题。②在一些共和国已取得独立地位的情况下,苏联能否还成为它们的代表?已取得独立的一些共和国今后很可能不会授权苏联在联合国代表它们的意志与利益。③联合国宪章规定苏联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果这个席位由俄罗斯或别的什么实体来继承的话,必将引起一场风波,或者会出现对联合国宪章进行修改的要求。但是,一旦修改联合国宪章,就可能会提出其他许多有关问题,诸如是否应该增设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如果增设,增设哪些国家比较合适?而德国与日本,早就认为它们是当然的常任理事国,因为,按经济实力而论,它们也应该进入常任理事国的行列。又例如,第三世界国家认为,它们当中是否也应该相应地增加常任理事国?总之,由于苏联剧变,可能出现有关它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的一些问题。

七、国际共运面临新的挑战

苏联剧变和苏联失败对世界共产主义将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上每个共产党或工人党组织,对此都将自觉或不自觉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对于苏共的失败在世界上造成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政党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对于今后国际共运的前途,有的消极悲观,有的则持乐观态度,仍充满必胜信念。但总的说来,就世界范围而言,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当前正处于低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遇到了挫折。但是,在当前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中,许多工人阶级政党提高了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和分辨真理与谬误、进步与反动的能力与水平。苏联剧变和苏共受挫所引起的复杂的国际形势,对许多工人阶级政党都提出了挑战,要求各党在新形势下,作出经过深思熟虑的慎重选择,对照苏联共产党历史进程的成败得失,从中找出自己的经验与教训,重新审视本党的路线与方针,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正确政策。例如,乌拉圭共产党从苏共的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乌共必须继续坚持马列主义;日本共产党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指南的路线,正因为如此,苏联在国际政治问题上看不到人民同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在国内政策中则混淆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值得日共引以为戒。但由于美国与西方始终坚持反共的反动立场,国际共运将面临新的复杂形势。毋庸置疑,美国与西方今后将继续借鉴与运用它们在苏联东欧的做法与经验,向其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工人党组织,施行“和平演变”战略。上述国家与政党今后将面临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八、第三世界一些国家受到重大影响

(一)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重新选择社会发展道路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苏联在亚非地区树立了十多个照搬它的社会模式并冠以“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国家,把它们划归为“世界进步力量”,认为它们是“世界反帝阵线中的一支重要而积极的队伍。”苏联剧变及其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使苏联自顾不暇,无力再援助上述国家,它所发明与命名的“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称号也失去了吸引力,苏联对它们的影响力大为下降。这十多个“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亚非国家,由于苏联自身摒弃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在重新选择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

(二)古巴正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

从赫鲁晓夫起,古巴就一直是美国的心腹之患,是影响苏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苏古关系历来十分密切,苏联每年大约要向古巴提供近50亿美元的援助。苏联剧变后,希望从美国与西方获得巨额贷款,但美国始终不肯慷慨解囊,原因之一是因为在苏美首脑谈判中,古巴成了双方难以达成协议的难题。不久前布什还说:“在共产党领导人中,有一个人像一只神奇的大拇指翘立在加勒比海上”。今年9月11日,为了换取美国与西方的援助,苏联不与古巴事先商议,不惜放弃对苏联来说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这一岛国,终于同意了美国的条件,决定从古巴撤军。古巴政府对苏联的这一单方面行动十分气愤,指责苏联这一未经协商的决定是为美国实施入侵古巴的计划“开了绿灯”。苏联决定从古巴撤军使古巴领导人处理日益困难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的任务更加复杂化。仅从经济上看,古巴贸易的3/4是同苏联进行的传统的易货贸易。但由于苏联出现剧变,两国贸易大为下降,苏联只能向古巴提供少量石油与谷物。苏联对古巴的疏远政策迫使古巴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设法改善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把加强同它们的政治与贸易关系当做自己对外政策中的当务之急。1962年以来,迫于美国的压力,美洲国家组织取消了古巴的成员资格。现在,一些影响较大的拉美国家(如墨、委等)对古巴的愿望表示理解,在苏联减少援助的情况下,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正向古巴伸出友谊与援助之手,希望古巴重新回到美洲组织中来。古巴同智利、哥伦比亚等国也消除了隔阂,双方恢复了贸易关系。

(三)中东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当苏联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力量足以与美国相抗衡时,美国竭力排斥它在中东发挥作用,现在苏联发生剧变,美国则变得热心于同苏联在中东进行合作。但苏联正在解体,人们必然要对苏联能否代表所有共和国都将实行同样的中东政策产生怀疑。今年10月18日苏联与以色列的复交,实质上是一场以复交换取以色列同意苏联作为中东和会主持人之一的交易。苏联同激进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已经淡化。未来的中东形势可能要更有利于以色列,而不利于中东人民。剧变后苏联的中东政策将日益“美国化”,美国唱主角,苏联唱配角,这些,都将不利于中东问题的公正解决。此外,由于苏联出现剧变,中东阿拉伯世界增加了来自苏联的40万新难民,也将为中东带来种种新问题。

(四)柬埔寨问题解决后,越南将致力于同西方国家发展关系

苏联剧变后,苏越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苏联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在军事上、政治上支持越南帮助金边政权打内战,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向越南提供援助,而必须另谋出路,重点是同西方国家发展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先后向越南施压力,默许一旦柬埔寨问题得到解决,西方将解除对越南的经济封锁,取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向越南提供贷款的禁令,于是,越南转向金边政权施加压力,迫其作出让步。越南十分清楚,只有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越南才有可能打通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的大门。今年10月,柬埔寨问题已获得解决,加之,剧变后苏联在东南亚地区影响的萎缩,亚洲一些国家将适时地调整自己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而越南则将致力于同美国与西方国家改善和发展以加强经济贸易关系为主的联系。

(五)为寻求新的援助,印度将调整外交政策

苏印关系一向十分密切,印度是苏联在亚洲的“老朋友”。长期以来,印度接受苏联的各种援助。每年苏联向印度提供450万吨石油和石油产品,印度70%的武器装备来自苏联。在政治上,印度习惯于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的保护下生活。随着苏联的剧变,它对印度的援助难以为继。例如,苏联的一些军工厂坐落在不同的共和国境内,这些共和国政局出现动乱后,军工厂的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从而打乱了它们向印度提供军火和军事装备以及备用件的原定计划。在贸易方面,印度近年来一直出现贸易顺差,多达10多亿美元。但这笔钱既不能在苏联市场上买到商品,也不可能到世界其他地方去使用,只能用来偿还欠苏联的累计为100多亿卢布的债务。苏联剧变后,为了寻找新的援助者而又避免对美国的过分依赖,印度领导人目前正打算努力改善同其他经济大国(主要是德、日、韩等国)发展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关系。

(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