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大选看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

从大选看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大选看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张伯玉200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大选后日本政治生态的急剧变化,更显示出取得了政治强权的民族保守主义势力正走向脱离和平主义发展的道路。在这次大选中,上述特征再一次得到小泉本人及其追随者的实践验证。此次大选是以《邮政民营化法案》被参议院否决,小泉随即宣布解散众议院为开端的。因此,此次大选类似“东条型选举”。
从大选看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日本研究所卷

从大选看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

张伯玉

200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已经形成气候。第44届众议院选举,贯穿了小泉单极政治权威、美化侵略历史、鼓吹“日本民族精神”、建立政治军事大国及要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的理念。大选后日本政治生态的急剧变化,更显示出取得了政治强权的民族保守主义势力正走向脱离和平主义发展的道路。

一、大选起因——树立民族保守主义政治权威的需要

日本第44届大选提前到来的直接原因是参议院否决了自民党关于邮政民营化改革的法案,小泉首相为此动用了宪法第七条赋予首相解散国会众议院的权力,提前两年多举行了原本应当在2007年11月举行的大选。

本来,从逻辑上讲,面对参议院表决的否定结果,小泉还可以有其他两种选择:对法案做出适当修改,或等待时机成熟后再重新提交国会审议。但小泉之所以选择“七条解散”,与其说是为了国民利益而在《邮政民营化法案》上拼死一搏,倒不如说小泉的政治权威不容任何来自政权内外的挑战。出身于鹰派色彩极强的森派的小泉纯一郎,2001年4月上台后即以改革者形象自居,将反对自己的人视为“抵抗势力”,用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反对我改革的人就是抵抗势力”。其实,小泉所谓的“抵抗势力”,主要是指自民党内最大派阀桥本派以及从森派脱离出来与旧中曾根派合流的龟井派。此次大选,是在通过2002~2003年间道路公团民营化改革中成功地打掉桥本派的“道路族”、“建设族”后进行的又一场“摧毁自民党”的蓄谋已久的斗争,也是与党内反小泉势力的最后一场决战。搬掉“邮政族”,彻底摧毁桥本派,革新自民党。小泉执政四年多来始终打着“改革”的大旗,此次大选的目的就在于完成其“摧毁自民党”内根深蒂固的派阀,树立起自己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二、大选过程——体现出民族保守主义的政治特征

日本民族保守主义的主要政治特征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重视天皇,尤其推崇与之相关的政治符号;第二,强调国家权力,因而带有比较明显的国家主义政治倾向;第三,鼓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执行限定和削弱福利国家发展方向的政策;第四,立足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实力均衡出发强调发展日本的军事力量。在这次大选中,上述特征再一次得到小泉本人及其追随者的实践验证。

首先,以小泉为核心的“选举部队”的历史偏好恰恰反映出他们对天皇制国家体制的深厚情结。小泉在自己著述的《小泉纯一郎的暴论与青论》中曾直言不讳地讲:“我喜好读书,最爱读司马辽太郎的《活在世上的日子》。幕末动荡时期舍弃性命献身国事的吉田松阴、高杉晋作等人的勇气和行动,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心中鼓起政治行动和在改革道路上奋进的勇气。”而最让小泉叹服的恰恰就是“吉田松阴以日本为‘皇国’,以自己为‘皇国之民’,以‘对皇国的忠诚为第一要义’的政治实践”。而“选举刺客”队列中旗手级人物高市早苗,就是“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发起人之一,其素来坚持“日本的天皇制政治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文化”、“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批评也一定要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历史观。其他一些匆忙罗织的社会名流也在政治理念上与小泉保持一致步调,将恢复日本“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作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的基本着眼点。

其次,强调国家主义政治强权在今天直接表现为强化首相的权力。一方面,加强首相权能是宪法讨论中的热点话题,在修改宪法完成之前理当限制在“讨论”的范畴中,另一方面,小泉却急不可待地要求在现实政治事务中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威。无怪乎有日本政治评论家指出:“从选举的现场来看,此次的大选酷似1942年4月的东条内阁选举。”何以用过去战争时期的选举比附小泉操控下的大选?原因就在于小泉用包打天下的政治手法和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获得空前的政治强势,让了解历史的人们觉得与60多年前的日本政治生活似曾相识。

再次,小泉的改革在经济上表现为讨公众喜欢的“小政府、大社会”路线,其中却包含着鼓动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对福利国家社会发展方向的限定。政府退出经济领域的“民营化设想”,需要经过制造业的“淘汰弱势企业,扶助强势企业”的阵痛过程,以及金融业界的进一步改革,使政府减轻沉重的财政负担,但在这背后却包含着民众利益受到损害的可能。正如久慈力在前述《对小泉改革存有异议》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小泉的基本政治理念是‘国家利益优先’和‘小政府理想背后潜藏的国家论’”。

此次大选是以《邮政民营化法案》被参议院否决,小泉随即宣布解散众议院为开端的。此后小泉采取了取消自民党内造反派议员的自民党候选人资格,并在其所在选区由自民党本部提名其他候选人予以对抗,清剿党内的反对派,日本媒体称之为“刺客战术”。虽然这些“刺客”出身背景不同,如有的是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有的是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官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均是小泉政治路线的追随者。例如,自民党执行部在东京10区提名原为比例区候选人的知名度极高的环境大臣小池百合子与龟井派的小林兴起对抗,结果小池轻松获胜。

最后,实力主义的强军路线。在通常情况下,内政问题最容易成为选举斗争焦点,而外交、安全等不直接涉及民众生活的问题,只能排位在第五、第六的位置上。但这仅仅是老百姓对政治的关注顺序,政治家一经在选举中夺魁,就会立即回到原有的政治课题上来。小泉如何保证自己的政治意图在选举后得到贯彻呢?如同东条英机内阁1942年4月30日的“大政翼赞选举”一样,整个经济界、宗教界以及诸多的社会组织,全部被自民党动员起来了。因此,此次大选类似“东条型选举”。如日本学者保坂正康指出:“小泉的这种做法让人想起了1942年4月东条英机搞的‘翼赞选举’。”该学者解释说,东条英机当年以“完成圣战”为名,授意翼赞政治体制协议会把候选人分为“推荐”与“非推荐”两类,有骨气的、不听招呼的政治家自然都不在“推荐”之列。被“推荐”的候选人80%当选,这些人几乎都是为侵略战争歌功颂德的有功之臣。东条英机把这些人作为“刺客”派到“非推荐”候选人的选区,基本上实现了阻止后者当选的目的。由此不难看出,小泉的手法在这一点上与东条如出一辙。他进一步明确地说,如果把“完成圣战”的口号换成“邮政民营化”,那么本次选举就是东条型选举的翻版。通过分析小泉的用人之道,对选举过后自民党内出现的在修改和平宪法、搞自卫队国军化、追随美国的单边主义强权、利用教育改革重新塑造国家主义的民族精神的高潮,以及对“保守本流”和保守党内“抵抗势力”的种种斗争,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

三、大选结果——民族保守主义势力在朝野的双重胜利

2005年9月11日迎来了全民投票日,选举结果是:执政两党获327席,超过众议院议席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自民党单独获得了296席,比选举前的212席足足增加了84个议席,继1986年该党创下300席的最好成绩19年之后,自民党重新实现了单独过半数。而作为主要对手的在野党民主党则遭到惨败,只获得113席,比选举前的177席减少了64个议席。自民党与民主党之间力量对比陡然增大后,热闹一时的“两党制模式”的话题黯然失色,小泉政治仿佛占据了不可动摇的政治主导地位。

就自民党本身来讲,大选后反小泉势力遭到清剿,自民党派系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无派系议员剧增。小泉成为自民党历史上最强势的总裁。被小泉视为眼中钉的桥本派和龟井派受到沉重打击。桥本派领袖桥本龙太郎在大选前宣布退出政界,大选后该派在两院仅剩下79个席位。反小泉的急先锋龟井静香被迫脱离自民党,其统帅的龟井派也四分五裂。旧小渊派、高村派、河野俱乐部没有任何增长。只有小泉原来隶属的森派一枝独秀。与除森派之外的各派阀或遭到重创、或没有任何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无派系议员达到70余人的空前多数。小泉此次大选的目的,就是摧毁自民党内阻挠其实现政治理念的旧势力,培养忠实于自己政治理念、政治路线的新的政治势力。因此,网罗无派系政治势力,按照自己的政治理念来培养这些政治新人,就成了小泉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小泉已经启动了这项工程。9月13日,小泉首相指示干事长武部勤及党的执行部,要在新当选的83名议员中建立一个“新人教育机构”,并组织尚未进入某一派系的71名政治新人每月搞一次恳谈会。三天后即9月16日,武部勤表示,要在未来三周里举办十次以众议院新当选议员为对象的政治研修会,小泉将亲自出席开幕式,聘请政调会长与谢野馨、国会对策委员长中川秀直等人为其讲授“议员思想准备”、“宪法问题”、“编制预算”、“税收制度”、“外交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按道理,请一些政治经验丰富的政治家给缺少经验、对政治领域不甚精通的政治新人传授一些职业政治家必备的知识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通过如此“入门培训”为政治新人打下什么样的烙印?很明显,在诸如“议员思想准备”、“宪法问题”、“外交政策”方面,包含着议员本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判断,而“编制预算”、“税收制度”等问题也同样是政治理念、政治主张在经济政策上的一种反映。

据说该政治研修会并不拘泥于是否从属于某一派系,按照武部勤的说法,就是“政治活动要以党为中心展开”。其实,说到底,小泉就是要在摧毁自民党内反小泉势力的基础上,在全党范围内打造出一支忠诚于小泉政治理念、政治路线,并按照这种政治理念、政治路线来治理国家的新的政治势力。

小泉之所以把培养新的政治势力的着眼点放在新当选的83名政治新人身上,①因为他们在大选前大多已经成为小泉的追随者。②这些人年轻气盛且缺少定型的政治理念,使灌输小泉的政治理念、政治路线成为可能。③这些政治新人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态度基本上同小泉“不谋而合”。据统计,83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明显低于议员平均年龄的52岁,其支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自民党的平均水平。在修改宪法问题上,仅有一人持反对意见,80%以上的人主张日本应行使集体自卫权。

那么,小泉此项工程将会产生多大的政治效力?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小泉的政治理念正在成为日本政坛主流政治家信奉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路线。根据小泉对新政府和党的人事安排的“标准条件”,“接班人须有足够的见识、经验和使命感”,“要在小泉内阁的改革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简单讲就是需要一个在精神实质上“比小泉更小泉”的政治新星在小泉挂冠之后去完成其政治理念和政治路线。至于正在培养的这些政治新人,则应当具有小泉式的政治行为特征,即善于抓住国民关心的问题,迎合社会上涌动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标榜大和民族的优越性,通过政治鼓动在国民中树立“真正改革家的形象”,大胆挑战现存的制度、规则以及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禁区,彻底摆脱侵略历史包袱,突破政治禁忌“敢作敢为”,最终把日本引向政治、军事大国道路,在21世纪初期称雄东亚。

民主党在此次大选中遭到重创,党首冈田克也引咎辞职,党势严重折损。然而,对于民主党内部的民族保守主义力量来说,党的失败意味着他们在党内政治地位与权限的大幅度提升。在9月17日民主党召开的国会议员大会上,在党内被认为“修改宪法派右翼”的民主党影子内阁防卫厅长官前原诚司,以96票对94票的微弱优势战胜前党首菅直人,成为民主党新党首。民主党内基本上存在支持和反对小泉路线的两种势力。前者基本上支持前原,后者则基本上支持菅直人。虽说仅以两票之差获胜,但毕竟是支持小泉路线的势力在此次党首选举中获得了胜利。

对于前原诚司的当选,日本经济界普遍表示欢迎。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北城恪太郎称:“前原当选将会诞生一个新的民主党。”日本经团联官员也表示“起用年轻人是件好事”。事实上,自民党也非常欢迎前原当选为民主党新党首。在党首选举前一天,当前原宣布将出马竞选民主党代表时,小泉首相的一个智囊指出:“如果前原成为民主党代表,民主党将会变好,将会与我们一起合作。菅和小泽则不行。不切掉横路等旧社会党系不行。”该智囊还说,在民主党内有小泉式的势力,“其代表性的领导就是前原”。自民党另一位大人物也指出:“如果实现了邮政民营化,就会摧毁特定邮局和特定邮局局长会议。‘全邮政’和‘全递’也将被摧毁。进而所有工会特别是‘官公劳’都将被摧毁。‘自治劳’将会解体。‘部落解放运动组织’也会被摧毁。摧毁此前反对自民党的全部组织。而民主党方面的工作则让前原去做,前原将会摧毁横路孝弘等旧社会党系。这样的话,日本将会脱胎换骨。小泉首相必定会这样做。”

正如自民党所期待的那样,前原当选党首后表示不会维护工会及业界团体等民主党传统支持层的既得利益,明确了抛弃“官公劳”和与“官公劳”关系密切的议员的方针,民主党排除工会派只是个时间问题。在安全保障问题上,前原主张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关系,主张修改日本宪法,强调应该删除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要求日本拥有陆海空战争力量,日本应该拥有集体自卫权。国内政策方面,与小泉结构改革几乎没有根本的区别。前原的政治路线,从根本上来说,与小泉的政治线路是相同的。前原领导下的民主党,抛弃了“反小泉路线”,开始推行“第二小泉自民党路线”。前原新体制的目标不是与小泉政权对抗,而是协调、合作、从属。其具体做法则是在战略上修改宪法、战术上破坏“官公劳”。

因此,可以说小泉的政治路线不仅正在自民党内呈不断扩大之势,而且在民主党内开辟了“第二战场”,民族保守主义已经在日本形成气候,成为日本政坛主流政治家普遍信奉的政治理念。未来日本政治与日本社会的对立可能更加激烈,也更加危险。

(原载《日本学刊》200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