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协调性测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协调性测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协调性测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一、引言人口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的,通过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人口再生产等方面来体现社会历史性、动态性、渐进性和相对性的过程。人口发展如何与城市承载力相协调,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有鉴于此,课题组以浙江省为例,对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发展的测度及其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协调性测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_2010浙江省人口普查重点课题及优秀论文集

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协调性测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一、引言

人口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的,通过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人口再生产等方面来体现社会历史性、动态性、渐进性和相对性的过程。鉴于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强劲的惯性增长,多年来我国在人口发展问题上,主要以控制人口数量和增速为核心内容。而实际上人口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复杂概念,它既包括人口数量,又包括人口素质;既要反映人口结构,又需要反映人口的分布特征。面对人口发展概念的简单和机械化,我国政府在颁布的《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中,首次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内涵,标志着新时期人口发展要求基本实现从过去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问题转变;从人口自身问题的解决向与外部环境合理互动转变。

城市化是推动人口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作为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区域,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承载力对人口发展的约束作用正日益凸显。城市超负荷运转及其危机的发生,不仅引发了我们对城市承载力的思考,而且引发了对现行的城市发展模式及人类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反思。人口发展如何与城市承载力相协调,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如何对人口发展、城市承载力进行综合测度?如何反映两者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如何定量化描述两者的协调性?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提升?等问题成为城市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课题组以浙江省为例,对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发展的测度及其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报告主要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分别对人口发展、城市承载力的概念、测度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人口发展的测度,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设计人口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算,采用2007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反映浙江省人口发展的动态变化;第四部分是城市承载力的测度,通过设计城市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测度,也采用了动态的视角,对浙江省2007年至2011年的城市承载力进行了综合测度;第五部分是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协调测算问题,采用了耦合协调度系数反映两者的协调性;第六部分是结束语,根据前文的分析,结合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特征,提出了若干促进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二、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一)人口发展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简要评述

人口发展问题是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不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本部分主要对人口发展基本概念的演变,测度视角、测度方法及与人口发展相近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1.人口发展的基本概念

从文献回顾看,“人口发展”应是本土用语,是中国学者的创造。在英文中,似乎并不能发现相应的用词。意义近似的有population dynamics或Population process和population change,译成中文是人口动态、人口过程、人口变化的意思。但在1974年的布加勒斯特会议、1984年的墨西哥会议、1994年的开罗会议等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的有关文件来看,“人口与发展”的用词和命题连续出现。其中,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这标志着人们认识人口问题的视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数量要素拓展到数量、质量和结构等诸多要素,从人口自身发展拓展到人口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在国内,鉴于庞大的人口规模、强劲的惯性增长国情,多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实际上依然以控制人口数量为核心内容,人口发展的内涵简单而机械。直至1985年,一种新的观点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即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刘铮,1985)。从人口发展的内涵来看,人口发展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结构的自然发展,还包含高层次的人口质量以及更深层次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至此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其后的发展也都以此为基础。例如,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提出人口发展应包含四方面内容:人口发展的动力、人口发展的内容、人口与社会环境的作用关系及人口发展的运动过程,即人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发展的内容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发展与协调关系、人口与社会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李竞能(2001)则认为,人口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向着适度的人口规模、优良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结构和分布演进的过程。

我国政府则在《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中,首次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内涵:“人口发展是指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化”。新时期人口发展要求基本实现从过去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问题转变;从人口自身问题的解决向与外部环境合理互动转变。

从国内外对人口发展概念的理解来看,呈现出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人口发展也演变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概念。

2.测度视角演变

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发展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衡量人口发展的指标和方法也随之不断深化,测算的视角也有较大差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经济角度的测度、经济社会角度的综合测度、全面发展角度的综合测度。

(1)经济角度的测度(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这一时期主要采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人口发展问题。如刘易斯(1955)的《经济增长理论》将“总人口人均产出的增长”视为发展的代名字。一些学者提出用人均收入水平测度其发展问题,如将人均GDP或人均国民产值,作为来评价世界各国人口发展的状况。

(2)经济和社会角度的综合测度(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后期)。

在这一时期,很多国家和组织收集和公布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指标。如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ODC)1975年提出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埃斯特思(Richard J.Estes)提出的社会进步指数(ISP)和加权社会进步指数(WISP);美国社会卫生组织提出的ASHA指数。

(3)全面发展角度的综合测度(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这是人口发展测度的成熟阶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在居民健康、寿命、教育和生活质量标准方面取得的成就;在HDI的基础上,UNDP又发展了性别发展指数(GDI)和性别赋权尺度(GEM)等;国内学者利用HDI的指标在省级层面、城乡分割的角度进行测算,如宋洪远(2004)、覃成林(2004)等。

(4)其他视角。

国内其他学者则对人口问题的单一特征进行分析,如陈友华(2003)、王学义(2006)对人口现代化问题进行评价;兰徐民(2009)对人口安全问题进行测评;陈正(2007)和邵凡等(2007)讨论了全面小康社会人口评价指标;屈云龙(2009)提出了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进行测算。

3.人口发展的测度方法

根据对人口发展测度方法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数理模型或方法对人口发展进行预测或测算;另一类则是采用统计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测算。

(1)数理模型法。

这类利用方程式模型的方法中,学者主要以时间序列模型,人口发展方程式、指数方程等方法来测度人口发展。例如贾长生、武新乾、韩玉涛等(2011)在《洛阳市人口发展趋势的ARMA模型》中,模糊的把人口发展理解为人口数量的发展,提出时间序列模型:

Yt=1.2482Yt-1-2.7797Yt-2-1.3041Yt-3-0.2761Yt-4+et-2.1921et-1

本文基于洛阳市1989-2009年人口总量数据和线性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建立了洛阳市人口发展趋势的ARMA模型,并且对2010-2016年洛阳市人口总量和发展速度进行了预测。这便是时间序列模型的代表。[1]

刘玉胜、李永军等同样把人口发展理解为人口数量的发展,因而刘玉胜、李永军(2008)在《一个改进的人口发展模型》中提出人口发展方程式:

img420

其中Averj某地区第t年人口自然增长率,Sum(t)是某地区第t年人口数量。[2]文中利用该模型预测人口发展。

而王灿(2011)在《Logistic函数在成都市人口发展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人口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口研究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解决好人口问题是人口发展的重要的方面。人口问题,即人口数量、质量及构成的发展变动。他提出模型:

img421

其中是Pt是t时刻人口总数,Pm是人口极限规模的待定参数m是时间长度,a、b为待定参数。本文利用该模型分别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年龄构成上进行了中长期的预测并得出结果予以分析,从人口总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上看21世纪人口问题的发展都不容乐观,从受教育程度上看,随着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3]

(2)综合评价法。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人口发展进行测度,是应用领域中出现最多的。它通过首先构建人口发展指标体系,计算人口发展综合指标来刻画人口发展的水平。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①王军平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

王军平(2010)从人口自身发展水平、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层面建立有着8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的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

表2.1 王军平的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img422

续表

img423

②郁明华的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郁明华(2010)从人口数量和增长、人口素质与健康、人口结构与分布、人口服务与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包含19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赋权,用线性加权计算出人口发展的数值。[4]具体指标如表2.2所示。

表2.2 郁明华的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img424

③赵彦云的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教授提出了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自然发展、人口质量、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社会关系这四方面进行评价。在其测算体系中,包括了9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其中包含了若干个定性指标,如工程师素质、高级管理人员素质、金融技术人才素质等指标(限于篇幅,具体指标不再给出)。

④陈仲常的人口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陈仲常从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再生产五个方面,选择了10个指标作为监测指标,对全国31个省份的人口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

而从评价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了常规的功效系数法。如,王军平(2010)运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乘积”集成法确定了人口发展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算术合成模型计算总指数;陈仲常等(2007)中运用因子分析法、熵权法、标准化评价法等筛选出能较敏感地反映中国人口发展变动的指标体系,然后再加权合成总指标等。

4.简要评述

从上文对人口发展相关问题的梳理,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采用动态的视角来设计人口发展测度指标或指标体系。从前文的综述中,可以发现,人口发展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基本内涵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故而在指标的选择上也应与社会发展潮流保持一致。在指标选取上,也需要注意指标的鉴别能力,很多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可以衡量人口发展的指标,在今天看来,可能并不是很合适,如,婴儿死亡率,随着医疗条件及医护水平的提供,该指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了,其在衡量人口发展水平的作用上,已经意义不大,应该选择其他的替代指标。

第二,人口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多维的概念。人口发展既包括自身的数量、结构、素质、分布的变化与提高,也包括人口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交互作用,如人口参与经济系统、参与社会系统的能力与表现,资源系统、环境系统对人口发展的限制作用等内容。故而开展人口发展测度时,需要全盘考虑、系统构造与分解。

第三,从方法上来看,综合评价是较为有效的、与人口发展概念多维性特点相契合的方法。数理模型方法虽然数学基础严谨,但多以人口数量的单一概念替代人口发展综合概念,难以全面解释人口发展水平;另外,在针对庞大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的处理时,数理模型方法也并不一定有效。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造综合指标来全面系统地解释人口发展水平,简单且有效,更便于对人口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分解。

(二)城市承载力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简要评述

1.承载力概念的演变

“承载力”一词最早出自生态学,其作用是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自1812年马尔萨斯(R.Malthus)就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假说提出以后,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就相继在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展开。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有关人类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可以根据某地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某地区的人口承载力。

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促进了承载力研究向纵深发展。如,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991年《环境科学大辞典》定义了“环境承载力”;1992年,瓦克纳格尔(Wackermagel)等人提出生态足迹模型,其核心内容也是承载力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市综合承载力方面。

我国承载力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关注土地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这与国际研究趋势和现实大背景比较一致。到90年代,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成为研究的主流。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城市承载力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把承载力概念应用到城市系统中。

2.城市承载力概念的各方观点

对于城市承载力的基本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各种观点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王丹(2011)认为,城市承载力是一定范围内,特定目标、特定时期,城市自然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即城市资源环境反映理论承载力,经人类开发和建设城市系统反映现实承载力,包括要素系统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

叶裕民(2008)则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已经超越了原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即整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能承担多少就业,能提供什么程度的生活质量等,它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

2005年1月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文中城市承载力包括要素系统承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力。其中要素承载力具有阈值的含义,即如果超越该阈值将导致环境严重甚至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城市发展中的要素短板。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即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是一个具有能力内涵的概念。

李东序(2008)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即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与科技进步条件下,城市资源在自身功能完全发挥时所能持续承载的城市人口各种活动规模和强度的闭值。

罗亚蒙(2008)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包括两种,一是战略意义上的城市承载力,二是技术层面上的城市承载力。研究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首先要解决战略意义上的承载力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的地理基础承载能力,如水和土地等,这是最根本的承载能力,决定了城市能建多大;二是城市的功能,即城市的发展动力问题,决定了一个城市能有多大。

吕斌等(2008)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必须强调三个承载力:一个是基于粮食安全底线的土地承载力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城镇化规模非常重要的一个约束条件;第二个是环境资源承载力,即生态或环境的安全格局的问题,这个承载力也对我们城镇化的模式包括规模和速度,构成一种约束条件;第三个承载力是就业岗位的承载力;谭文垦、石忆邵等(2008)认为综合承载力还要考虑人的忍受能力,即城市承载力的大小还与个人主观感受有关。

综合以上文献,城市综合承载力主要包括:城市资源(主要是土地、水)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城市安全承载力、公共服务承载力等,它们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

3.承载力测算的指标及方法

由于对城市承载力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差异性,在开展城市承载力的定量测算时,所选取的指标及指标体系也就存在各种不同之处。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搜索,我们发现在城市承载力的测度问题上,较多文献采用了综合评价方法。而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环节,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1)欧朝敏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欧朝敏等(2009)从城市群的角度出发,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及长株潭城市群的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所构造的指标体系可见表2.3。

表2.3 欧朝敏城市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img425

(2)王丹的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王丹(2011)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资源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和调控力三个方面构建城市承载力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除了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之外,还采用了环境指标对有关问题进行量化。其指标体系如表2.4所示。

表2.4 王丹的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img426

续表

img427

(3)孙莉的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孙莉(2009)以土地、水资源、交通、和环境要素承载力为一级指标,从供给与需求相互满足的角度,分别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建立包括8个二级指标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比较了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中原、成渝城市群的城市承载力差异研究。其特点是将城市在各种资源方面的供给与城市发展的需求进行了对比。

4.简要评述

通过对城市承载力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城市承载力的概念、内涵还不够清晰。国内外学者针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和内涵,但尚未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准确界定,也就使得城市承载力的测度中的指标选择与构造出现了不同的方式。

第二,城市承载力应该是系统要素承载力与整体承载力的结合。城市是一个空间范围,城市承载力表示某个区域内,支持城市发展的要素的准备情况,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承载能力。因此,城市承载力可以按系统的要素构成进行分解。

第三,综合评价方法仍然是城市承载力测度的主要方法。虽然有部分文献提出了新的测算城市承载能力的方法,如谭文垦等(2008)基于Verhulst-Pearllogistic方程创新性地构筑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基本模型,但这种模型的框架很大,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要处理。

三、浙江省人口发展的综合评价

(一)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变化过程,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人口发展理论认为“人口”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和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因此,人口发展可以认为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与各种外部关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为此,课题组把人口发展视为一个系统,将人口发展分解为五个子系统: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经济、人口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其中,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是人口的内在系统,而人口经济、人口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则是人口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表现,是内外交互系统。

人口数量曾经是人口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它是人口发展研究的基础,合适的人口数量有利于人口的发展,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人口质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人口数量研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是人口数量研究上的升华,人口质量的提升是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关系以及社会网络等,都是现代人口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某一方面的滞后,则会给人口发展的整体带来制约的影响。因此,任何一方都应控制在适度规模、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具体指标体系的构成情况见表3.1。

表3.1 浙江省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img428

续表

img429

1.人口基础水平

人口基础可以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两方面进行反映。反映人口规模的统计指标一般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等。总和生育率是表征人口数量的较好指标之一,由于缺乏规范科学的统计调查制度和有效的数据来源,尽管周期性人口普查、人口计生系统的年度生育力调查曾经调查过该指标,但统计结果存在很大的争议,部分调查不得不终止,致使总和生育率无法纳入评价指标体系。[5]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增长速度与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一年内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之差,维持低水平的人口增长人需坚持不懈。为了体现行政区划的历史因素,我们同时也选择了人口密度作为反映人口规模的指标。人口规模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的最大可利用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土地等资源的承载压力。

对于人口结构,我们选择了14岁及以下人口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人口性别比、城市化水平,这四项指标进行反映,以体现人口的各类组成结构。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反映人口是否老化及老龄化的程度;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人口性别结构重要指标,是全社会男女人口数之比,是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水平采用非农人口[6]

2.人口质量水平

对于人口质量,我们将其分解为人口知识和人口技能。人口知识主要体现各类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口构成,能够反映居民整体的综合素质,我们利用学生占总人口比例、本专科生毕业人数增长率和研究生毕业人数增长率进行测度;而人口技能则用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科技活动人员增长率和专利授权数量增长率进行测度,从侧面反映科技进步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在人口发展系统中的具体特征表现。

3.人口经济关系

人口经济关系分解为人口就业和人口生活两个方面。人口就业包括失业率和第三产业就业者比例,失业率主要反映了经济生活中,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情况,体现了人力资源价值实现,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则体现了就业质量问题。人口生活包括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存款余额和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数量,它能够反映居民物质生活水平。

4.人口社会关系

人口社会关系主要从教育和医疗两个方面进行分解,反映居民接受教育、接受医疗的基本条件。人口教育包括高等院校教师负担学生数、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和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人口健康包括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万人拥有病床数。

5.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

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体现了人口系统在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人口资源包括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它反映了居民基本生存资源拥有量;人口环境包括人均森林拥有量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它反映居民生活环境的好坏。

(二)数据处理及指标权重

1.数据预处理

对于正指标,采用如下公式:

img432

对于逆指标,则采用:

img433

对于适度指标的处理,与上文稍有不同,需要先对指标进行变换,再进行无量纲化。具体办法是,采用分段函数的思路,确定适度指标的标准值,利用观测值与标准值的绝对离差作为初函数,再对初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计算适度指标的绝对离差tij,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img434

第二步,采用功效系数法,对tij进行无量纲化,具体公式为:

img437

在表XX内的指标体系内的8项指标适度指标中,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14岁及以下人口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人口性别比、高等院校教师负担学生数、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均可采用以上办法处理。

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两项指标较为特殊,其标准值分别为0和1。对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而言,世界范围内人口再生产的变动趋势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逐步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而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口长期零自然增长率一直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最佳状态;所以,将其标准值视为0。对于人口性别比,理想状态是性别均衡,故其标准值为1。

2007—2011年浙江省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应数据及部分适度指标的标准值见附表2.1。其中2010年的部分数据来源于《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其余年份数据主要来自于相应年度的《浙江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的无量纲化结果见附表2。

2.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大体可分为主观定权法和客观定权方法。主观定权法往往根据评价者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而进行权重分配,主要有专家意见调查法(德尔斐法)、评分法、层次分析法(AHP)等;客观定权法是依据评价指标本身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而确定权重的一类方法,较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客观定权法的优点是,从数据特征出发分配权重,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但一味从数据出发分配权重,极易出现权重求解结果偏离实际情况。而主观定权法的优点是,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专家的定性判断可以弥补客观定权法的不足。鉴于此,我们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组合赋权”。主观定权法中采用层次分析法,而客观定权法中则采用熵值法,实现两类方法的优势互补。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求解。

①基本原理。

AHP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量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而统计权数也正是一种重要性的量度,因此,很多人将之引入综合评价以解决权重的确定问题。

设有p项构权指标,分别记为:I1,I2,I3,…,Ip,则AHP的构权过程为: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之间重要性比较的比例判断矩阵,记为A,即:

img440

其中,aij的含义是“第i指标的重要性(权数)是第j指标重要性的倍数,即:

img441

第二步:根据A矩阵,求解权值w,记w=(w1,w2,w3,…,wpT。此处我们采用行算术平均法进行求解。其计算过程是:

首先,逐行计算A矩阵的行算术平均值-Ri(i为行和):

img442

其次,对行算术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即为所计算的权重wi。公式为:

img443

则得到

w=(w1w2…wpT,i=1,2,…,p

最后,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为后面的一致性检验服务):

img444

式中,Aw=img445,(Aw)i为Aw的第i个元素。

第三步:计算一致性比率CR,以检查所构判断矩阵A及由之导出的权向量的合理性。一致性比率CR的计算公式为:

img446

其中,img447,称为一致性指标;RI为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通过查表得

到。λmax为A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目前实践中通常采用Satty提出的CR≤10%的标准。即,如果一个判断矩阵的CR≤10%时,认为其不一致程度是可接受的,否则认为不一致性太严重,需要重新构造判断矩阵或作必要的调整。表3.2提供了1-9标度之下Satty基于500个随机矩阵计算的RI和许树柏基于1000个随机矩阵计算的RI,以及郭鹏等基于5/5-9/1标度值之下的RI[7]

表3.2 1—10阶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

img448

②权重求解结果。

由于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内指标数较多,为了避免判断的不一致,我们采用分层的办法,首先计算5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再在每个二级指标下,对其所属的三级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同理对四级指标也采用类似的办法;最后将指标权重进行汇总即可。但由于部分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个数、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个数较少时,可采用直接比较分配的办法解决(当然分配的总额为1)。

经过计算和整理,可得到各指标权重,见表3.3。表3.3中括号内的数据,表示在同一层次内的指标权重,通过对各层指标权重的分配并归一化,得到各指标对于人口发展总系统的权重。部分层次的指标重要性两两判断矩阵见附表3,根据附表3的结果,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满足要求,表明AHP的权重求解结果可行。

表3.3 基于AHP法的人口发展指标权重分配结果

img449

续表

img450

(2)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求解。

熵的概念来源于热力学,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其基本过程如下:

第一步:与PC法相同,假设n单位p项指标构成了一个原始数据矩阵X=(xijn×p。对原始数据作无量纲化值处理,获得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数据矩阵P=(pijn×p(i为单位,i=1,2,…,n;j为指标,j=1,2,…,p)。

表3.4 基于熵权法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权重分配结果

img451

续表

img452

第二步:采用shannon熵计算熵值ej

img453

其中,k=1/ln(n)。

第三步:计算差异系数

gj=1-ej,j=1,2,…,p

第四步:对gj进行归一化,即为比重权数

img454

按照熵值法的基本步骤,可得到如表3.4所示的权重分配结果。

表3.5 两种权重求解方法的组合结果

img455

续表

img456

(3)两种方法的组合结果。

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求权结果与利用熵权法的求权结果,进行线性组合,基本公式为:

ρj=αwj+(1-α)θj

其中,wj、θj分别表示第j项指标的层次分析法的求权结果、熵权法的求权结果;α是组合系数,根据评价者的偏好,可进行选择,如四六开、三七开等。本文中,我们将α设置为0.6;ρj为组合后第j项指标权重。具体结果见表3.5。

(三)浙江省人口发展的实证分析

1.浙江省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

从浙江省的人口数量来看,不同口径的数据均显示为增长态势。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12年)》公布的数据,2011年末,我省总人口数为4781.31万人,与2007年末的4659.34万人相比,共增加了121.97万人,增长了2.67%,年平均增长0.52%。而根据《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省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增加了765.71万人,十年间平均年增长1.53%;在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的比重进一步加大,约占21.72%。这些数据表明浙江省的人口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人口发展与管理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浙江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为4.07%,人口增长逐渐被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模式所替代,但迁移人口的增长,使我省人口增长率大幅增加。

从人口性别结构来看,基本上保持稳定。根据相应年份的浙江统计年鉴,2007年至2011年间的性别比例稳定在103至105之间。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该项指标为105.69,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基本持平。从人口年龄分布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大,高龄老人群体加大,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54个百分点,这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平均寿命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的结果。从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1077.5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2.95%。

从人口的受教育情况来看,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与200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3189人上升为9330人;文盲率进一步下降为5.62%。

从以上人口基本数据来看,浙江省的人口发展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由于人口发展概念的系统性、复杂性,如何从整体上、分系统两个角度开展对人口发展的定量化分析,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利用前文所设计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对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对人口发展系统的各个构成子系统进行分析与测算。

2.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及其分解

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的计算采用简单的加权线性模型,公式为:

img457

其中,ωj表示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内的第j个指标的权重,zij表示第i个样品第j个指标的无量纲化值,Fi为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同理,对于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内的一级、二级指标,也可以计算其相应的指数。经过计算和整理,可得表3.6、表3.7的相应结果。

表3.6 2007—2011年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及分项指数

img458

表3.7 2007—2011年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各二级指标分项指数

img459

续表

img460

(1)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及其一级子系统指数的基本趋势。

从表3.6的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1年间,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基本保持稳定,除2008年的指数略有下降外,其余各年波动很小。而从基本趋势上来看,以缓慢增长方式为主,略有微调。

从构成人口发展总指数的五个一级子系统的得分方向上来看,人口基础指数、人口质量指数、人口社会关系指数基本保持稳定,人口经济关系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人口资源关系指数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而从子系统指数值来看,人口质量得分较高,人口资源关系得分较低,这虽然与指标权重的分配有一定关系,但也说明了目前我省在人口质量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成果较为显著;而人口资源关系的建设情况相对略有不足。2007年至2011年间,五个子系统指数值的图示情况见图3.1。

img461

图3.1 2007—2011年人口发展一级子系统指数值分布情况

(2)二级子系统的指数值及变化趋势分析。

从表3.7中各二级子系统的指数值来看,人口结构、人口知识、人口技能、人口生活、人口教育等方面相对较大,而人口规模、人口健康、人口就业、人口资源、人口环境相对较小。这些偏弱的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强。

从图3.2所示的二级子系统的指数值分布来看,人口基础指数下的人口规模指数、人口结构指数相对较为稳定,但人口结构指数得分远高于人口规模指数,这表明我省人口结构的优化进展相对较好,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口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img462

图3.2 2007—2011年人口发展二级子系统指数值分布情况

人口知识指数和人口技能指数略有下降。人口知识指数的下降主要由于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本专科生毕业人数增长率的下降有关。与2007年相比,2011年学生占总人口比例从14.66%下降到13.86%,而本专科生毕业人数增长率下降则更多,从2007年的13.12%下降到2011年的2.01%,这一部分由于前几年我省大力推进大学教育、高校扩招规模大有关,在高校生源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该项指标出现了一定的停滞。人口技能指数的下降,则是由科技活动经费年增长率、专利授权数量年增长率的下降有关;科技活动经费年增长率从2007年的26.71%下降到2011年的20.49%,期间波动较大,其值最低年份的达到了15.75%。而专利授权数量年增长率的变动更大,该项指标的最大值为51.6%、最小值为13.65%,2011年该项指标比2007年低22.2%。这也说明了我省在科技活动经费的持续投入上有所不足,各年的科技成果的创新性较不稳定。

人口就业和人口生活指数均呈较大幅度的增长,得益于各项就业指标、经济指标的趋好。其中,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增长到34.6%,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7年3.27%下降到3.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末存款余额、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电脑数等指标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可见我国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助于优化人口就业机构、提升人口生活质量水平。

人口社会关系下的二级子系统——人口教育指数与人口健康指数出现趋势上的不一致。其中人口教育指数略有下降,而人口健康指数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这与我省加大医疗保障建设力度有关。从人口健康子系统中的两项指标——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每万人拥有病床数来看,均出现了持续增长,该两项指标分别从2007年的19.5人、30.2人增长到22.8人、35.7人。

人口资源与人口环境也表现出了发展趋势的不一致性,其中,人口资源指数较为平稳,而人口环境指数则持续下降。其原因为人口环境指数下的人均森林拥有量持续下降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却大规模上升,由此造成了人口环境指数的下降。

(四)小结

在构建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对数据的处理、指标权重的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进行了多层次的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至2011年间,人口发展水的基本趋势是,以缓慢增长方式为主,略有微调;目前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从人口发展的一级系统来看,人口基础指数、人口质量指数、人口社会关系指数基本保持稳定,人口经济关系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人口资源关系指数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从人口发展的二级系统来看,人口结构得到很好的优化;人口生活、人口就业、人口健康方面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人口环境系统则表现为下降趋势。

四、浙江省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

(一)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问题日益凸显,“承载力”与城市研究自然结合,成为生态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热点。城市承载力的定义早期多延用生态学的“最大种群数量”,将其理解为城市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或“最大经济总量”,如城市人口容量、城市规模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承载力逐步发展为城市的一种“能力”“维系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或“吸收人口增长或城市扩张而不带来明显的退化或破坏的能力”。这些定义都将城市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承载目标,认为城市承载力与城市经济人口发展、城市建设、生产消费模式紧密相关,除城市资源环境基础,更多考虑人类各种活动对城市承载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本文根据以上参考总结,将城市承载力定义为:城市自然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国家政策等对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它是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等的有机结合体。其中土地、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而交通、经济、社会承载力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影响。土地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是基础,环境承载力是核心,交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是综合。它们内部之间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任何一方都应该与其他方面协调发展。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1。

表4.1 浙江省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img463

土地承载力主要从人均耕地面积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两方面进行分析;人均耕地面积能够反映人的粮食问题,它是从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的角度,要求地区在土地结构上的分配方向,显然对于一个省或国家而言,人均耕地面积越多,则对支持城市发展;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能够作为社会代表能够反映人口的住房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用地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

水资源承载力从人均的角度对水资源的拥有量与需求量进行测度。环境承载力则主要从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他们反映了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其理由是与居民生活用污水、生活垃圾的数量相比,工业发展产生的废水、废物数量极其大。解决工业对环境影响的治理,是目前很多地区、城市在发展中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交通承载力包括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和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车数量这两个基本指标,它们反映了城市交通的硬件设施及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

经济承载力则从人均GDP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两个角度进行分解,人均GDP反映了社会的富裕程度和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则衡量了城市就业的基本能力。社会承载力包括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和高等院校教师负担学生数,它们反映了城市在实现居民接受教育和保证健康的能力。

(二)数据处理及指标权重

1.数据处理

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除高等院校教师负责学生数为适度指标外,均为正指标或逆指标。此处具体的处理办法与人口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处理一致,可见前文所述。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值及无量纲化后的结果见附表4、附表5。

2.指标权重的分配

与前文对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方法一样,此处也采用了主客观相结合的构权方法。主观构权法仍然采用层次分析法,客观构权法也采用了熵权法。利用这两种方法求权结果的线性组合(将α设置为0.6),得到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

在采用层次分析法构权时,由于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层次结构较为简单,每个子系统下的二级指标个数均只有2个,故可直接进行比例分配;但一级指标相对而言较为复杂,所以层次分析法的求权过程主要针对的是一级指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其最终的组合权重见表4.2、表4.3,层次分析法的求解过程可见附表6。

表4.2 基于AHP法的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结果

img464

续表

img465

表4.3 基于熵权法的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结果及组合权重

img466

(三)浙江省城市承载力的分析

与人口发展测算相同,城市承载力的计算也采用了线性加权合成模型,利用各指标的无量纲化值与指标权重,分别对综合承载力以及六个一级子系统的承载力指数进行了计算。有关结果整理后,见表4.4。

从综合承载力指数值来看,从2007年的69.4321增长到2011年的92.6237,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除2008年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略低于2007年以外,其余各个年度均出现了增长趋势。

表4.4 浙江省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各一级子系统承载力指数

img467

根据表4.4的测算结果,可以发现我省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到了较好的水平。2011年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其原因是,除城镇居民人均用水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等院校教师负担学生数这三项指标外,其余评价指标均出现近年来的最好状态。而从各项评价指标值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测算结果来看,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还将进一步提供,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趋势见图4.1。

img468

图4.1 2007—2011年浙江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从各分项子系统的承载力指数来看,交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以及经济承载力三项指数均呈现明显连续增长;水资源承载力、社会承载力两项指数基本保持稳定,而土地承载力指数2011年出现了突发式增长。图4.2描绘了2007年至2011年各子系统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

交通承载力指数的连续增长,得益于近年来我省在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交通方面的大力建设。从人均拥有道路铺装面积来看,从2007年14.60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17.53平方米,增长了20.07%,年平均增长3.73%;从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来看,从2007年11.34量增长到2011年的16.40,涨幅达到了44.62%,年平均增长7.66%。这两项指标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img469

图4.2 2007—2011年各子系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

环境承载能力指数的增长,与我省加强工业污染物的综合整治有关。从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来看,2007年的达标率为86.38%,而2011年则达到了96.21%,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则从2007年的91.77%提高到了2011年的94.31%。两项指标均达到了近年的最高值。这体现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成效,也与我省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及优化有很大的关系。从有关数据来看,整体环境不断向“友好”“宜居”方向发展,环境承载力的提高趋势还将进一步显现。

经济承载力的提高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直接关联。根据人均GDP的具体数据,2011年比2007年增长了61.55%,达到了59249元,无论是规模、增速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已经被诸多经验研究所证实;而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的经济承载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从城镇就业方面来看,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12%,比2007年减少了0.15%,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进一步下降也表明了城市在解决人口就业压力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007年至2011年,我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社会承载力指数的基本稳定,这取决于两个子系统内指标值变化特征。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人均用水量两项指标来看,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造成了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基本保持稳定;而从社会承载力系统来看,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出现了持续增长,但高等院校教师负担学生数基本保持稳定,两项指标的综合使社会承载力指数基本稳定。

2011年土地承载力指数出现了“突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变化幅度较大。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6.90平方米,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61平方米。而另一项指标,人均耕地面积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从2010年的0.78亩增长到0.82亩。两项指标共同作用使基本保持稳定的土地承载力指数,在2011年出现了大幅增长。

(四)小结

通过构建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承载力的测算结果,发现2007—2011年浙江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大部分承载力评价指标均处于近些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各个子系统的承载能力有所差异,在公共交通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环境治理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交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出现了持续增强的趋势;而经济承载力在经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水资源承载力、社会承载力指数的基本稳定,略有停滞现象,需要加大发展。

五、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协调测度及分析

(一)协调及协调度的含义

所谓“协调”,一般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或系统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相互关系(廖重斌,1999)。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系统内部要素或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协调度”便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隋映辉,1990)。

从协同的角度看,协调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协调度(孟庆松等,1998)。协调发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基础上的综合发展。协调发展不允许其中一个系统或要素使整体或综合发展受到偏离正常趋势的影响,追求一种齐头并进、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人口发展系统与城市承载力系统是社会经济巨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一方面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交互促进,城市承载力的提升促进人口发展,人口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城市承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如果城市承载能力太低,滞后于人口发展,就会对其产生负面效应。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也需要解决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设变量xi(i=1,2,3,…,m)是描述人口发展特征的m个指标,yj(j=1,2,…,n)为描述城市承载力特征的n个指标。要对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进行评价,首先需将描述人口发展的m个指标综合为一个整体参量(综合得分),将描述城市承载力的n个指标也综合为一个整体参量,然后通过这两个整体参量之间的关系来评价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度。由于指标性质、计量单位等不同,得到综合得分之前需利用功效系数法开展指标的无量纲化。假设已经对指标xi、yj进行了无量纲化,得到img470,那么采用线性合成模型,则有

img471

其中img472为各个指标的权重。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可以直接得到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耦合度函数。公式表示为:

img473

显然,耦合度值C∈[0,1]。耦合度对判别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耦合作用的强度以及作用的时序区间,预警两者的发展秩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耦合度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建设的整体“功效”与“协同效应”,因为不同时间的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都有其交错、动态和不平衡的特性。为此,构造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协调度模型,目的主要是评判两者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计算方法为:

D=(C×T)1/2

T=pf(x)+qf(y)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综合调和指数,它反映两者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p、q为待定系数,有p+q=1。

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使T∈(0,1),以保证D∈(0,1),便于使用。当然也可以对耦合协调度大致进行划分,一般认为:当0<D≤0.4时,为不协调;当0.4<D≤0.6时,为基本协调;当0.6<D≤0.8时,为较为协调;当0.8<D≤1时,高度协调。

(三)浙江省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协调度

由于在前文对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以及城市承载能力的测算中,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及其各级子系统指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指数以及各系统的承载力指数均得到了计算。为了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多维分析,我们从两个角度对有关系统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分别是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整体协调度、人口发展一级子系统与城市承载力分系统的协调度。

1.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整体协调度

根据前文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了耦合度、综合调和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为了保证测算以上三项测算结果取值在0至1范围,我们对人口发展水平指数、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均采用除以100。测算结果见表5.1。

表5.1 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整体协调度

img474

根据表5.1,可以发现,2007年至2011年,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总指数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整体协调呈增长态势,且整体协调程度较高,均超过了0.8,属于高度协调水平。

2.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分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利用前文对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在各个一级子系统的测评得分,我们分别计算了2007年、2011年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分别见表5.2、表5.3。

表5.2 2011年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分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img475

续表

img476

表5.3 2007年人口发展与城市承载力分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img477

从表5.2中2011年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结合耦合协调度取值的分类,可以发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资源方面的系统协调性较差。从横向来看,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发展的所有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小于0.4,表现为不协调;从纵向来看,人口资源关系除与土地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接近0.4外,与其余城市承载力的所有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均与0.4有较大的差距,也表现为不协调。

二是,人口内在系统、人口经济关系与城市承载力各个子系统的具备一定的协调性。从人口基础、人口质量来看,除了与水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外(但接近0.4的分界点),与其余承载力子系统均存在协调性。从人口经济系统来看,与土地承载力、交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的协调性均超过界限值。

三是,人口社会关系系统与城市承载力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性表现不理想。大部分城市承载力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度系数低于0.4,超过0.4界限值的仅存在于经济承载力方面。

而根据表5.2、表5.3,对2011年与2007年的测算结果的比较,也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一是,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社会关系与城市承载力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呈动态上升趋势。这是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就业改善、医疗社会保障条件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发展的诸子系统间的协调性基本上呈下降趋势。除了与人口经济关系的协调性外,其余子系统间的协调性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四)小结

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测算,在整体上,浙江省人口发展水平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协调度较高且近年来呈不断提升的状态。

但从子系统层面来看,资源因素在人口发展与城市综合承载力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限制作用较为突出。从水资源承载力来看,与人口发展诸系统间的协调性呈逐年下降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发展的所有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也较差。而人口资源关系与承载力诸系统上的动态表现不一致,有升有降,表明人口资源的发展与承载力的诸多因素间的协调性方法有差异。因此,在推进人口发展与城市综合承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强化资源因素的作用,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六、结束语

上文的研究表明,虽然浙江省在人口发展和城市承载力建设上,各自取得了较高发展水平和支撑能力。但正如前文分析中指出的那样,人口发展系统、城市承载力系统在其内部仍存在结构性问题,在两个系统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的因素,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提升。

一是,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继续加大环境治理,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投资,加快城乡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城市水资源的管理上,继续强化对工业企业生产污水、废弃物处理的监督工作,加强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提高污水、垃圾集中搜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二是,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承载力的协调。经济发展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增加居民收入,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水平的最主要的手段。根据我们测算的结果,虽然人口经济关系系统与城市承载力各个子系统具备一定的协调性,但协调度仍较低。在经济增长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的同时,保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的同步增长,是未来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是,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人口社会关系系统与城市承载力的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解决居民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和老年社会救济在内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促进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积极引导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就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移,促进人口就业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转移。

五是,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促进人口资源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加大耕地、森林、水等战略基础资源的保护,推进资源与节能环保类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六是,继续加大科教投入,提高人口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人口素质的内涵式提升。进一步优化各级教育的师生人数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大学教育的普及化,促进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加强研究生教育的指导,不断提升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加大对企业创新研发的经费支持,发挥科技基金、科技平台等科技资源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走创新壮大之路,实现人口知识、人口技能的不断增强。

陈 骥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郁明华.十二五江苏省人口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3):21—23.

[2]王世巍.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张齐鹏,崔艳英.一个稳态人口发展方程的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13.

[4]王灿.Logistic函数在成都市人口发展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5):7—8.

[5]张彩霞,刘桂松.河北省人口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9(6):18—23.

[6]吴亭.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6):70—72.

[7]宋健,田雪原,于景元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王军平.中国人口发展指数研究[J].人口学刊,2010(2):2—7.

[9]董燕,黄健元.江苏人口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人口统计与预测,2011,27(1):35—40.

[10]刘月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兵团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08(5):37—41.

[11]王军平.2009中国人口发展指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4):26—29.

[12]孙蕾.国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统计,2006(8):23—25.

[13]陈仲常,张翠姣,章翔.中国人口发展监测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人口学,2007,(5):3—5.

[14]李建民,原新,陈为民.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J].人口研究,2007(1):13—15.

[15]张景艳.山西省人口发展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114—116.

[16]高书国,杨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7]马晓红,侯亚非.北京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9(2):43—45.

[18]黄荣清.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和穆斯林民族人口发展状态分析[J].西北人口,2009,30(6):49—43.

[19]刘耀彬: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及调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20]陈友华.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3):64—70.

[21]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人口学看,2006(4):46—51.

[22]兰徐民,温勇,潘金洪.人口安全与警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探讨[J].西北人口,2006(6):41—51.

[23]陈正.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口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经济师,2004(9):271—272.

[24]邵凡,谭克俭.与全面小康指标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2007(6):127—129.

[25]屈云龙,许燕.江苏省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际测度[J].西安社会科学,2009(3):81—83.

[26]王桂新,王丽.国外大城市人口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市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5(增刊):48—57.

[27]谭文垦,石忆邵,孙莉.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40—44.

[28]史宝娟,赵国杰.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2008(2):341—344.

[29]吴荷青.新疆自然资源与人口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新疆财经,2009(4):11—15.

[30]李东序,赵富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与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6):37—42.

[31]覃成林,罗庆.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经纬,2004(6):49—51.

[32]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J].经济研究,2004(11):46—52.

[33]孙莉,吕斌,周兰兰.中国城市承载力区域差异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3):7—11.

[34]欧朝敏.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3):108—112.

[35]吕斌.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53—58.

[36]罗蒙亚,吕斌,叶裕民.论城市综合承载力,http://www.city188.net/indexpage/dtxx.asp?newsid=359.

附表1浙江省人口发展评价指标值及适度指标的标准值

img478

附表2浙江省人口发展评价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结果

img479

附表3 浙江省人口发展指标体系部分子系统指标权重的AHP求解结果

附表3.1 一级指标A1—A5的AHP求解结果

img480

附表3.2 三级指标A121—A124的AHP求解结果

img481

附表3.3 三级指标A221—A223的AHP求解结果

img482

附表3.4 三级指标A321—A323的AHP求解结果

img483

附表3.5 三级指标A411—A413的AHP求解结果

img484

附表4浙江省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值及适度指标标准值

img485

附表5浙江省城市承载力评价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结果

img486

附表6 浙江省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的AHP求解结果

img487

【注释】

[1]贾长生、武新乾、韩玉涛等:《洛阳市人口发展趋势的ARMA模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16—18页。

[2]刘玉胜、李永军:《一个改进的人口发展模型》,《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5期,第12—13页。

[3]王灿:《Logistic函数在成都市人口发展中的应用》,《内江科技》,2011年第5期,第7—8页。

[4]郁明华:《十二五江苏省人口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第3期,第21—23页。

[5]王灿:《Logistic函数在成都市人口发展中的应用》,《内江科技》,2011年第5期,第7—8页。

[6]黄荣清:《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和穆斯林民族人口发展状态分析》,《西北人口》,2009年第6期,第49—43页。

[7]相关内容可参阅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侯岳衡等:《指数标度及其与几种标度的比较》,载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10);郭鹏等:《AHP应用的一些改进》,载于《系统工程》,199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