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新领域社会学发展新平台

科学研究新领域社会学发展新平台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研究新领域社会学发展新平台——写在《甘肃社会科学》而立之年陈文江正值共和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甲子,《甘肃社会科学》期刊也迎来了她的而立之年。可以说,社会学类文章数量的增加使得《甘肃社会科学》期刊表现出了显著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特征,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科学学者对期刊的高度关注。
科学研究新领域社会学发展新平台_学林华章:《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纪念文集(1979-2009)

科学研究新领域社会学发展新平台

——写在《甘肃社会科学》而立之年

陈文江

正值共和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甲子,《甘肃社会科学》期刊(以下简称“期刊”)也迎来了她的而立之年。作为一个与期刊相伴而行、共同成长的学人,不仅见证了该期刊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特殊学术阵地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为脱贫致富建言献策、为社会正义摇旗呐喊、为学术尊严论辩争鸣的艰苦历程,也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期刊的学术进程。在此,作为一个社会学工作者,笔者仅就期刊近些年来在社会学领域研究的整体取向和学术特点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以示对期刊及编辑人员的敬意。

一、近年来《甘肃社会科学》期刊的社会学研究取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建设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问题。《甘肃社会科学》期刊及时地适应了这种变化,在秉承原有学术传统的同时,加重了对于社会领域各种重大问题的关注,开辟了社会学和社会问题专栏。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期刊加大了对于社会学、社会问题和社会建设相关领域文章的刊登数量,使社会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文章占到了文章总数的10%以上。粗略统计2005年,以社会学研究为主题的文章数量共计51篇,平均每期高达8.5篇;2006年60篇,平均每期10篇;2007年51篇;2008年43篇(不含学习十七大和谐社会建设7篇),平均每期7.1篇,远高于同类综合性期刊的社会学文章数量。可以说,社会学类文章数量的增加使得《甘肃社会科学》期刊表现出了显著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特征,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科学学者对期刊的高度关注。

除了篇幅数量较多的特点,组织主题专栏系列文章是《甘肃社会科学》杂志在社会研究领域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数量而言,期刊从2005年第2期起,几乎每一期都有一个有明确主题、有专栏主持人的专栏,这种专栏不仅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感和影响力,而且对同一个研究问题邀请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深入的探讨,从而使杂志版面和学术研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第2期至2009年第3期,《甘肃社会科学》期刊围绕社会学、社会问题和社会建设、社会史等方面,共组织刊登了26个专题77篇文章,平均每个专题3篇文章,并且绝大多数的专题都由国内社会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主持人发表主持词。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专题文章的质量,而且使专题的水平达到了国内相关研究的高峰。

值得指出的是,《甘肃社会科学》期刊之所以能够很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对社会学和社会建设领域问题的重视,使期刊在较短的时间里成为国内社会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主流刊物之一,是与期刊编采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感的学术意识分不开的。笔者曾经多次在国际国内的重要学术会议上见到期刊的编辑人员,他们不仅认真聆听专家的演讲,主动联系相关专家约稿,还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讨论。正是全方位的学术参与,才保证了编采人员有了像专家一样的学术敏感;也正是有了亲历的学术交流的感受,才使采编人员具备了在期刊的学术平台上开展学术研讨的创意和勇气。每一个主题专栏的背后不仅是编采人员不厌其烦地约稿、催稿,对稿件的加工、编辑和修改,更重要的是编采人员对国内社会学研究专家队伍的熟悉程度、对不同专家研究领域和学术风格的把握、对不同学术观点对谈讨论可能产生的学术反响和社会后果的研判,等等。这一切不仅需要编辑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判断能力,更需要扎实的工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其中的辛苦和困难也只有优秀的同行才能真正体会得到。

二、《甘肃社会科学》社会学栏目的显著特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社会科学》期刊在社会学相关栏目的建设上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概括地说,就是“前沿领域、西部问题、理论热点、学术阵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前沿领域

自2005年以来,《甘肃社会科学》期刊在社会学相关领域的选题上始终占据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前沿,紧紧抓住了社会学学术发展的主流问题。相比较而言,社会学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的实证科学,它所讨论的问题一刻也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主题,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即使是相对抽象的社会学理论,也不能摆脱现实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学科特点要求相关的学术团体和学者必须学会以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实证的手段作为自己研究的方法。作为一个学术刊物,要想成为主导学术发展方向、引领学术潮流的核心媒体,就必须在自身的选题上充分体现占据学术研究前沿、找准重大社会问题的特殊价值。这对于一个学术刊物而言具有特殊的挑战性。

面对社会转型中由于城市拓展、拆迁过程中造成的大量失地农民身份转化问题,《甘肃社会科学》及时组织了“农民市民化”的主题讨论(2005年第4期);围绕新时期农村生产活动中出现的新型问题,刊物组织了“农民合作问题研究”专题(2006年第1期);针对农业税取消后农村社会发生的变化刊物及时邀请农村社会学专家开展了“取消农业税的后果研究”(2007年第2期);“新农村建设问题“的专题研究(2008年第1期)则把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同国家农村发展的整体战略密切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切都充分表现出了杂志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学术前沿的学术品质。

2.西部问题

甘肃是地处中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作为一个省属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学术期刊,《甘肃社会科学》还必须关注西部人民的疾苦,自觉地以西部人民的冷暖作为自己的责任,为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甘肃社会科学》在社会学栏目的选题中完整地体现出了自己的使命感,自觉地以西部人民的需求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几乎在每一期刊物中都有涉及西部民族、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西部女性、贫困与反贫困斗争、西部城乡社区建设等问题的主题文章。这些文章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甘肃和西部人民的生活状态,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3.理论热点

《甘肃社会科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及时把握住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其设置的社会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专栏中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社会学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例如,在2005年主题专栏中,“社会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系列文章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进行了及时的探讨;2006年第6期对“资源枯竭性城市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使得对资源枯竭性城市的研究由纯粹的经济学领域上升到了社会领域;2008年第1期关于“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主题专栏把首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大会的研究交流成果直接体现在了杂志上;2009年第1期的“城市社区发展研究”主题专栏把国内首次城市社区建设与制度创新研讨会“搬”到了刊物上,使未能参会的学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会议的全貌和相关主题研究的最新成果。这种以学术期刊综合报道学术会议的做法延伸了学术会议的研讨功能,使同一主题的研究成果借助学术期刊的平台集中地展示在学界面前。不难看出,这种与国内学术界的思想脉络同步发展,及时表达和解读理论热点问题的特点,来源于编采人员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密切联系国内社会学界专家学者的艰苦努力。

4.学术阵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社会科学》期刊已经成为国内社会学研究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园地。这不仅表现在前述的创办社会学栏目、开辟社会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主题专栏、在每期刊物上发表平均超过10%的社会学文章,而且还表现在《甘肃社会科学》杂志周围已经聚集起了一批社会学的专业团队。纵观自2005年以来发表的社会学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以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郑杭生教授为首、以刘少杰教授和洪大用教授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诸多学者多次为期刊撰文;知名社会学者刘敏、翟振武、王宁、雷洪、关信平、杨敏、周长城、郭星华、陆艺龙、贺雪峰、王宗礼、黄少华等都曾以《甘肃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学术阵地阐释了自己的重要学术观点;一批社会学的青年才俊和后起之秀也借助《甘肃社会科学》的学术平台展开了自己学术的翅膀。

在把握社会前沿、捕捉社会热点的同时,《甘肃社会科学》并没有失去一个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始终保持了一个高水平学术期刊的本色,这一点在社会学及其相关学术领域的选题和论文上尤为明显。“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应用”(2005年第2期)的讨论把国内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引申到了农村阶层分化的层面;“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研究”阐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所在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2006年第2期);“郑杭生与中国社会学”系统梳理了郑杭生教授对于中国社会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客观的评价(2006年第3期);面对新世纪中国人口领域的三大特殊问题:性别比失调、老龄化和人口流动,人口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思考。最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社会科学》敢于突破传统的学术领域,力图在交叉性的学术领域开辟社会研究的新境界,典型的如对性别问题的关注,突出显示了编采人员的学术期待和人文关怀;“眼光向下”与“社会原态”专栏通过对民国时期律师和医师团体的研究,以社会史的方法再现了近代以来新兴社会阶层成长壮大的变迁过程,读来使人耳目一新(2008年第2期);“市民广场与城市空间生产”站在不同文化的立场对现代社会空间结构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了理论再现,使国际学术领域最前沿的成果得以在国内传播(2008年第3期)。凡此种种,无不表明《甘肃社会科学》在社会学领域真正起到了学术交流阵地、理论创新平台、专家学者论坛、青年学者摇篮的重要作用。

三、面向未来的社会学栏目新发展

对《甘肃社会科学》而言,以往的30年是伴随着共和国振兴的步伐完成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目标,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向未来,《甘肃社会科学》怎样才能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定位、更加鲜明的学术风格、更加严谨的学术规范、更高水平的学术质量立足于学术领域,这是摆在各位编采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应当看到的是,30年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所走过的基本上是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无论是在学术发展的基本原则上、在思想理论的价值取向上、还是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上,都做到了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传统。这条学术发展的道路支撑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究的大厦,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充分肯定国内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毋庸讳言,我国的社会科学在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方面还很欠缺,学术研究的规范化水平还不算高,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还较为缺乏,大多数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学术对话能力还比较弱,更多的学者还远没有达到国际化所要求的学术水平。这其中固然有意识形态主导下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所导致的差距,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社会科学各学科在专业教育训练的规范化方面缺少国际标准的引导,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学术交流的规范化工作也严重滞后。过度地强调“特色”必然会导致对于国际社会学术研究标准规范的轻视,而不恰当地突出对“特色”的要求也必然会产生为追求标新立异的造假行为,至于不负责任的“市场化”导向更会成为社会科学研究“浮夸”之风甚至是学术腐败的温床,更是为国际学术界所不齿的。这其中,作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的学术刊物也是首当其冲的。

与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一样,《甘肃社会科学》也经历了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潮起潮落”,经历了从“论证学术”到“解释理论”再到“自由学术”的变化,体会了游移在“遵命学术”、“纯学术”和“市场化学术”之间的磨难。可贵的是,《甘肃社会科学》较早地领悟了一个学术刊物的真谛,坚持了它应守的本分,也建立了自己的标准。

面向未来的发展,《甘肃社会科学》的社会学及其相关栏目在坚持已有特色、继续发扬刊物风格的同时,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还有较大的伸展空间:

一是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提升栏目的水平。尽管限于综合性期刊的性质,《甘肃社会科学》还不能像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一样要求所发表的文章必须在文献梳理、观点表达和整体论述上都尽善尽美,但至少在选题的合理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和论证过程的合理性等方面尽可能地向国际标准看齐,至少也应当保证所发表的社会学文章是符合社会学研究规范的。要使社会学的学科规范在社会学专栏中发表的文章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使社会学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的特性明确得以体现,最大限度地保证发表的绝大多数文章都能成为“科学研究”的成果。

二是围绕特殊的专题开展深入持久的研讨,通过建立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或研究问题形成刊物的特色。相比较而言,社会学领域的问题既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对社会学及其相关领域问题的探讨当是国内学术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讨论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社会建设问题、西部社会发展问题、贫困与反贫困的问题等加以关注,并且持之以恒,不断加以深化,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就会使刊物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成为国际国内相关领域共同瞩目的专业化栏目,进而带动刊物成为国内外学人不可忽视的重要学术平台。

三是发挥学术平台的功效,使刊物成为培育学术新人的摇篮。相比较而言,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学术队伍偏小,学术人才偏少,但是所面临的学术任务却一点不少。这种状况的确是一下难以改变的现实,但又不是不可改变的。西部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有赖于客观物质条件的改变,但更根本地还在于一大批有志于西部地区发展的杰出人才,在于生于斯、长于斯,对西部人民和西部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西部青年。作为西部省区仅有的几份省级学术期刊之一,《甘肃社会科学》不仅有着难以推却的责任,更有着便利的条件,为甘肃乃至西部的社会科学事业培养人才。应当说,高等院校是社会科学学者的炼钢炉,学术刊物则是社会科学专家的锻造台,没有学术刊物的最后加工和锤炼,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因此,《甘肃社会科学》应当着力在发现和培育西部社会学青年学者上下工夫,不仅要把西部的青年学者和有志于西部发展的国内外学者团结在刊物周围,而且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的才华在刊物所提供的学术领地上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也唯有此,才能真正创造出刊物辉煌的未来!

作者简介:陈文江,生于1960年,男,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