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以承受的书包之重

难以承受的书包之重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的系列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但在父母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下,儿童的学习负担一点也没有减轻。
难以承受的书包之重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一、难以承受的书包之重

如今,只要我们在中小学的校门口举目望去,放学后潮水一般的少年儿童们个个肩上都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那些年龄稍大的儿童的神态还算不让人担心,再看看那些年龄小的儿童,一个个脊背上压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大书包,低头弯腰,步履匆匆地走向等待他们的爷爷或者父母跟前,再也没有了放学之后嘻耍轻松的畅快。而那些接上孩子的长辈们往往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的作业多不多?孩子们会无奈地回答一声:多死了。可以说,这道风景每天都在重复,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是城市里最熟悉的一幕:每天清晨,一个个儿童揉着惺忪的睡眼、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赶往学校的路上。他们尽管年龄各异,但对心理压力的感受是相同的!

究竟现在的儿童内心承载着多么沉重的负担,两首流传于校园中的一些学生仿照流行歌曲曲调自编的歌谣,也许能够折射出儿童内心的感受:“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课程多,作业多,身上的负荷多;她打我,他骂我,处处眼泪多;这是我的生活,这是我的生活,哎……春夏秋冬都这样,上课下课不自由,做呀做,写呀写……”[1]这种儿童自编、自嘲的歌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儿童心理负担的沉重。

现行的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不断增加儿童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北京市“十五”教育科研课题一项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新的小学教材普遍存在着内容多、难度大、作业量大等问题,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感受到学习时间紧张,学习负担重,每天回家写作业至少需要1~2小时甚至更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的系列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但在父母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下,儿童的学习负担一点也没有减轻。儿童负担过重,除了现代社会学习内容的增多和课程门类不断增加以外,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儿童背负了太多的家庭和父母的期望。在知识改变命运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如今,儿童书包里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他们背负的还有父母们的殷切期望。许多家长担心儿童会输在起跑线上,不惜用牺牲儿童健康的代价,不断加大儿童的学习负担。一些家长对儿童期望过高,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儿童身上。每逢周末,常常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参加钢琴、绘画、书法等各类培训班。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课外辅导项目虽然也让现在的儿童掌握了很多“特长”,但在各类过度教育和培训的重压之下,属于儿童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也越来越狭小。令人痛心的是,如今各种各样的儿童课外辅导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而且从这个链条中最不能获得长远利益的就是儿童本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家庭对社会上各种儿童补习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才使得这类专门针对儿童、并以儿童为盈利对象的机构具有存在的土壤,并且遍地开花。如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对孩子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生活?”这虽然是许多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最不经意的一句话,但是,就是这句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对于那些对真实的生活根本没有多少理解的儿童来说,却是给他们提出了一个比生活更可怕的生存问题。

据有关研究资料统计,在对儿童家长的调查中,有91.7%的受访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的受访父母希望孩子能读到博士学位;65%的受访父母给孩子布置过学校以外的作业;76.4%的小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90分以上,其中,34.9%的儿童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95分以上,9.3%的要求门门都是满分[2]。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各种社会竞争已经通过父母以及成人传导给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上,导致现在的儿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在优质教育资源还不够均衡化的今天,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依然存在的今天,在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工作考核还不尽完善的条件下,学校之间的竞争往往会通过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以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的办法来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所以,当下儿童的书包里背负的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压力,在另一层面上还背负着家庭、父母的希望以及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

沉重的书包重压的不仅是儿童的身体,牺牲的不仅是儿童的睡眠,而且摧残着儿童纯真的精神世界,使儿童过早地承受了不堪重负的心灵压力。有些儿童处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普遍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对学习、学校、教师、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社会悲剧。

●甜蜜的梦乡成了儿童们的奢望

新华社曾经发布消息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六大城市的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不尽如人意,仅有1/3的小学生和不足1/4的初中生能够获得充足的睡眠。全国各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规定,三分之二的儿童没有午睡习惯和条件;而造成儿童睡眠不足的四大原因是:学业负担过重、缺乏良好学习习惯、择校导致上学路远和心理问题。[3]第一本《中国少年儿童蓝皮书》揭示,有47%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最根本的原因,是儿童的家庭作业过多。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的1—3年级中,有67%的城市儿童、46%的农村儿童每天写作业的时间超过了半小时;在小学的4—6年级中,有37%的城市儿童、26%的农村儿童作业超过了1小时;有21%的城市初中生、20%的农村初中生作业超过2小时。由于家庭作业量大,一些儿童每天都淹没在没完没了的作业中,天长日久,这种过重的学习压力,不但使儿童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选择辍学、逃避等行为,而且也对儿童的身体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2002年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3.9%的青少年感到“倦怠”;51.2%的青少年感到“睡眠不好/失眠”;25.0%的青少年感到“腰酸背痛”,其他不适症状依次是“肠胃不适/肚子痛”(23.8%);“眼花/头晕”(15.1%);其他“症状”(17.2%)。[4]

《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南京某中学的初中学生因睡眠严重不足,竟需要靠喝咖啡来提神。据调查:中国的儿童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占90%以上,包括周末在内。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儿童在晚8点上床睡觉比较好,但实际生活中的儿童都是晚上9点到10点才能上床睡觉。80%的小学生,晚上完成作业的时间在11点左右。甚至,有的儿童做到12点。26%的中小学生宁愿为了学习牺牲睡眠;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不达标,48.2%的少年儿童感觉睡眠不足;两成左右睡眠质量欠佳;70%中小学生没有午睡习惯。[5]

专家们认为,学业负担过重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只认识到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唯一出路,往往忽视睡眠、运动和玩耍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我国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很多家长和学校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结果耽误了儿童的睡眠,进而影响发育。与此同时,沉重的学习压力也给儿童带来了不少心理问题。在有关调查中,有16.6%的被调查者认为“夜里做梦特别多”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专家认为,学习负担重、交往压力、代际沟通等都是儿童们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都会影响睡眠。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睡眠不足等情况,浙江一名政协委员和8名专家联名提出建议,要求取消中小学的早自习,让儿童们多睡会儿。他们指出,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睡眠不足会对儿童的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有些离学校远的儿童为了赶早自习,早上五六点钟就得起床,因此错过清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的大好时机。一些专家指出,改变我国现在“成绩至上”的应试教育制度,是保证儿童睡眠的关键所在。

有些人在读了《中国家长心里的痛》一书之后,感慨万千。一些人感慨地说:记得小时候读书,我们的书包很简单,只是家长用一般的平布缝制的一个布口袋,轻松的书包斜挎在肩头上,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小学、中学,那时的书包真是轻,每天上学,书包里主要的就是语文、算术各一本,作业本三、四本,外加一支铅笔。就是到了中学,虽然算术变为了代数、几何,增加了物理,化学和外语,但书包也不超过三斤重,那时,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里,没有升学的烦恼,没有考试的压力。放学后可以自由自在地和同伴一起玩耍。许多成年人对他们当年上学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那时许多人的童年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却充满了快乐和幸福,根本没有现在儿童面临的诸多压力和烦恼。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儿童可以说是负担最重的一个社会群体。“拉杆书包”的出现,正是如今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形象写照。只要我们数一下儿童的书包,就会发现,如今的儿童书包里的书本竟然有几十本之多。对于成长在现代社会的儿童来说,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能够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也是现代儿童的幸运。因为在人类的教育史上,并不是任何历史阶段所有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说教育没有蜕变为应试教育,如果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儿童的父母没有给儿童施加过度的学习压力,那么,能够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快乐地学习,也是现代儿童童年生活中一道绚丽的风景。问题在于,现在的儿童在过度学习的重压下,甚至连睡眠的时间都难以保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在儿童童年的乐趣完全被淹没在日益增大的各种压力之中。据昆明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小学生中,有56%的人认为学习是件很苦的事,55%的人认为作业太多和负担太重,47%的人认为作业太难,52%的人认为考试测验的次数过多,70%的人为升学而担心。在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不均衡的前提下,对儿童的父母来说,考上一所理想的重点学校已经成为一些儿童及家长心目中的首要选择。因此,只有给儿童不断地增加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才能为考上这些重点学校奠定基础;对学校来说,为了能够使学生考上好重点学校,也为了学校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老师不得不给学生层层加码,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尤其是到了初三和高考的时候,许多儿童的睡眠时间更少,“开夜车”已经成为这个年龄段许多儿童的普遍现象。

面对如今儿童的书包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的局面。有人认为,这是知识爆炸时代的必然,也有人认为,这也许就是我们即将迈入知识经济门槛的特有现象。不过,许多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减负曾经一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呼声。

●身体素质下降,亚健康明显

现在的儿童遭遇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学习压力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形式多样的过度教育所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超越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征的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各种过量教育和培训。如果单纯是学校教育的负担,那么儿童的身心压力也许还至于过重到无法承受的程度。现如今,不仅是学校、家庭存在着对儿童过度教育培训的问题,整个社会也存在着对儿童进行过度教育的现象。遍布社会各个领域的儿童课外辅导机构的遍地开花,就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如今,只要学校开家长会,几乎每个学校的门口就会出现许多校外辅导机构的广告散发人员,如此众多的课外辅导班,且不说其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就是这种遍地开花的场景,就足以让一个个心灵脆弱的儿童为之惶恐,为之惆怅。

这种因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升学压力下的过度教育给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形式多样的过度教育对儿童危害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已经明显落后于日本。《光明日报》曾发表社论称:沉重的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几大“杀手”之一。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多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对生活绝望(9.1%)。调查还表明,升学考试激烈(66.9%)、考不上好大学(41.2%)、学习压力大(38.2%)、找不到好工作(37.4%)、学费高(30.0%)是中小学生认为他们未来生活将会面临的主要困难。[6]有学者将我国儿童学习负担过重所引起的问题概括为“六多六少”,即书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睡眠时间少、文体活动少、德育活动少、与生活能力培养相关的活动少、自主性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弯了儿童的腰,也压垮了儿童的健康。在过度教育和升学压力之下,儿童日复一日地透支着自己的脑力与体力,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一些身体肥胖和超重,缺乏爆发力,肺活量直线下降。如今在我国城市,肥胖儿童在日益增多,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城市,肥胖儿童已经成为了一道无可奈何的风景线。有关媒体报道,一个8岁的儿童,她经常感觉脖子酸痛、上肢麻木,妈妈便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兰兰患上颈项肌劳损。更有甚者,全国妇联于2007年开展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儿童在每天紧张的学校生活之外,仍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包括完成学校作业和家长布置的课外补习作业、上补习班和兴趣特长班等。学业压力沉重使学生娱乐、游戏、玩耍和睡眠的时间减少,造成部分儿童的负面心理情绪。有97.5%的儿童每天放学回家后,要用一定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有66.1%的儿童每天要用一定的时间完成家长布置的课外补习作业;30.4%的儿童上补习班,21.7%的儿童上兴趣特长班。53.4%的城镇儿童和53.8%的农村儿童自述,他们“最大的烦恼”是“学习压力”。[7]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但损害了儿童的身体,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一些儿童因此经受着因升学失败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失落感。

●远大的理想与近视的目光

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过度教育还对儿童的视力带来影响。与大多数儿童远大的理想形成明显反差的是,我国儿童患上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城市的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儿童的近视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5%,发展到90年代末的55%~80%;我国儿童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为第2位。[8]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曾在义诊活动中检查了700余名儿童的视力,结果发现,两成左右儿童存在非正常眨眼、挤眼问题。其中,有的儿童因眼睛干涩、沙眼、结膜炎等问题常眨眼;有的是因看电视、电脑或读书时间过长,视力疲劳眨眼睛;还有一部分儿童则因长时间伏案学习和过于沉重的书包造成的。据沈阳市的调查结果,目前该市小学生的近视率已达40%,初中生已达65%,高中生则达到了80%。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小学生的体能、机能在下降,只有身高体重在增长,儿童个人的喜好都在向室内和电脑转移。我们担忧的是,这种情况如果再继续,二十年后,我国戴眼镜的人大概就要用数以亿计了。这些年来在我国农村和中小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戴着眼镜种地,蹬三轮、当餐厅服务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儿童在童年时代又一让人惆怅的现实。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儿童学习负担是造成儿童近视的唯一原因,但至少日益过重的学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儿童视力的一个因素。有一位老师这样感叹道:“每天我站在讲台上,面对下面一片镜光闪闪,我有点眩晕,有点揪心。说实话,这都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也是老师的一种无奈。看看各地的高考班都在拼命,你不去拼命就不行。学生一进入高三,每个教室的黑板右侧都挂一个倒计时牌,学生从早上5点起床上早自习,一直到晚上10点半才熄灯睡觉,整整17个半小时都淹没在书山书海里面,哪有不近视的”!

●学习内容日的益增多与学习兴趣的日渐下降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重压之下,儿童的学习兴趣却日渐凋零。目前,我国在校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增多,学习负担普遍沉重,考试压力大。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在对中国、加拿大、美国儿童学习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国儿童的学习负担相比最重,自信心指数和被肯定指数相比最低。在“我经常有许多家庭作业需要完成”的调查显示,中国、加拿大、美国被调查的儿童回答“是”的百分比分别为39%、25%、7%;在“自己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百分比”的问题上,美国、加拿大儿童明显高于中国学生,美国儿童为70%,加拿大儿童为43%,中国儿童仅为29%。[9]在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下,过度的教育和训练,对儿童的心灵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如果儿童因某一门课程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候,往往会遭到家长的训斥,天长日久,儿童就会该门课程产生畏惧的心理感受,从而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正是考试成绩和家长对考试成绩的片面重视,导致了儿童学习兴趣的不断凋零。兴趣产生于满足和激励当中,当学习活动不再是儿童的一种精神满足和激励的时候,学习活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驱动力。如今,儿童中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患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的儿童人数不断增多,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儿童变得木讷、胆怯、懦弱,无主见、无灵性。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十分重视孩子能否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名牌学校、重点高中成了家长和孩子追求的唯一目标。许多家长意识到让孩子进一所师资力量强、教学设备先进的小学,对孩子将来的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很多名牌小学每年学杂费等高达1.2万元,但报名者仍趋之若鹜。面对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曾经呼吁了多年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声音仍然十分弱小,儿童的书包不但没有减小,反而纷纷换成了“拉杆箱”。许多儿童不再是出于对学习的兴趣而勤奋学习,学习不再是激发儿童探究精神的动力源,学习成了重压之下无奈的选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对全国6岁至14岁儿童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仅30.3%的儿童是因为“喜欢读书”而学习,相当多的儿童是将学习作为实现理想(69.5%)、将来有个好工作(59.8%)、将来造福社会(58.3%),以及让父母满意(46.5%)的手段,还有一些儿童将学习作为竞争的手段,为了让同学看得起而读书(7.6%)。[10]当然,就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而言,儿童接受教育,必然会面临一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接受必要的考核,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任何教育都不应成为让儿童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学习压力应当与儿童的心理承受力相适应,应以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兴趣为代价。

●心理压力过大个案的群体性亮相

也许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他们会心安理得地认为,如今的生活条件好,孩子穿得好、穿得体面,还有什么让人担心的。还有一些成人也许会认为,现在我们做父母的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还不是为了孩子。的确,在当今这个时代,成年人面对的压力日益增大,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孩子与我们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背负着不堪承受的重压,他们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人生如花般的年纪却经历着让他们难以言状的痛楚。如今,一个儿童从上小学的那天起,就已经踏上了漫长的二十多年的求学征程。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的儿童是肩负着巨大压力踏上这条求学之路的。虽然儿童在向这条求学之路进发的过程中,父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可是,儿童在这条道路上获得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推波助澜下,儿童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加,快乐向学的纯洁之心逐渐被扭曲,儿童似乎成了永不停息的“学习机器”。

关于儿童在求学的路上到底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在难以承受的压力面前,儿童们内心世界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也许可以从2008年4月18日乌有之乡网中一名女大学生给父母的遗书中看出些许端倪。

亲爱的爸爸妈妈,女儿不孝。在你们看到这些文字时,我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请你们不要悲伤,就当生了一个小孩夭折了罢。

我一直很痛苦。这种痛苦是从初中以来就有的,一直持续到现在,几乎从未间断过。对我而言,快乐就是藏起眼泪对别人笑。我很累,可对你们说有什么用。奔波的爸爸只会给我吃药,操劳的妈妈只会为我唉声叹气。给每一个人都徒增苦恼。所以一个人的伤悲就一个人承受吧。况且,忧伤是嵌在心里的不可名状的灼热,不可言说。能说出来的就不叫忧伤了。独自隐忍了这么多年,没有知己,没有伙伴,没有敌人,我看不到明天,看不到未来。忧郁,忧伤,消沉,直至绝望,绝望,完全绝望——我身体里流淌的血液竟是如此寂寞。不想再这么下去了,没有人可以解救自己,就自己来结束自己吧。这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我很清楚。你们是我唯一不放心的所在。但目前我只想求一个解脱,求一个解脱,求一个长长的假期一梦千年永世不醒。什么都不想,一了百了。我承认我很自私,从小你们没有教过我要怎样去做一个无私的人,在生活中我没有学会,在十几年的做题中我没有学会。所以当内心的绝望像一只巨大的铁鸟黑色的羽翼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我狭小的心胸无法包容,只能眼睁睁任其将我扑没。

也许大人们都认为“沉重”是不应该出现在我们身上的。你们认为我们永远都该阳光灿烂。在你们看来,我不愁吃穿,不愁生计,只有弄懂课本理论这最简单的要求而已。更何况,上了大学,人生理应没什么大的缺憾了。真的是这样吗?

在中学,升学压力就像一块沉重的铅板重重地压在心头,使我动弹不得。世界杯的主题曲已经被我们改成了“啊累啊累啊累”,但你们还是在说:“你玩得太好了。”谎言重复一千遍也是真理,于是我向题海更深处猛扎。

我开始出现幻觉开始沉陷于痛苦的泥淖无法自拔是在初三,我的黑色初三。第一次兵戈相见,它就把我击垮在地,措手不及。虽然最后我还是站了起来并如所愿地成功地通过了独木桥,但我也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我的学习能力在中考完后的那个暑假就已消退得无影无踪,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这么把我给抛弃了。那个烦躁的暑假。迫于家长的压力,我仍得马不停蹄地啃着高中课本枯燥的理论,尽管那并不是我所愿意的。有关于那个暑假的记忆一片空白,覆盖着眼前就只有三寸书桌,充斥着耳膜的就只有窗外冗长聒噪的蝉鸣蛙叫。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我的心已经死了,读美文不再动容,诵妙语不再垂泪。从此以后,面无表情,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行尸走肉,像一个死去了多年的人。

初三没有空去忧伤,唯有玩命。没日没夜。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我可以毫无怨言地抱着数学参考书一直做到日月无光做到山无棱天地合。每当夜的使者拉下帷幕,我就在一个人的房间里在明晃晃的白色炽灯光下握着笔飞快地做题,ABCD顺利地写下去。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我甚至可以听得见内心发出的空洞洞的咕咚声。伴着我的就只有窗外竹叶的沙沙声,还有一两声猫叫。而到了凌晨一两点,合上我的清华北大发散思维大课堂的时候,就开始整夜整夜的无眠。风声,虫鸣声,狗吠声,人的鼾声,婴儿的啼哭声,黑夜里的一切声音毫无保留不可抗拒地直钻入耳,胸中的恐惧涌起,升腾,支离破碎,呼之欲出。那种恐惧更甚于一场地震一场海啸,感觉竟是如此的清晰分明犹如切肤。可这一切,你们却从来不知道,我的恐惧就在你们的鼾声中此起彼伏。你们只要求我坐在书桌前,只要我能一天24小时坐在书桌前,升学就有了保障,心里就有了安慰;只要我的头脑能像收割机一样永不停歇地在题海里吐纳,一切都好办。至于你是否熊猫眼,内心是否在挣扎,那并不是你们所关心的。重点是今天你背了多少个英语单词记了多少道化学方程式,模拟考试全级排名第几。因而是没有时间允许你的心去忧伤去小资的。

上了高中,我不得不继续每天都吃一种价格不菲的西药,只因为初三的后遗症——曾一度濒于崩溃的精神,如同浓硝酸腐蚀过的铜板,痕迹斑斑。这种药就这样一直伴了我五六年,一直如今。我不知道它究竟还要伴我走多远。我时常想起我的在亮得刺眼的白炽灯下度过的无数疲惫的夜晚,头顶雪白的天花板,寂寞的蜘蛛网,忧伤渐次灭顶。那些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儿童,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药有一种可怕的增胖的副作用,到了高三我的体重已由原来的九十四一路突然增到一百一十八。我十几岁的青葱岁月,每天就只有那些白色的药片伴着我肥胖的身躯背着双肩包在学校里低着头穿行,穿行在我空洞洞的四季春秋,那些白色的药片,多么像我匆匆流过的时光,一去不回来。仅仅在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我已经对那些莫名忧伤的日子感觉到模糊,如同大雾中的玻璃窗,外面的世间百态氤氲成模糊的水汽只有忧伤的感觉,一再一再,一再一再地倏忽而过。我能记起的只有我粗陋的木书架上被认真装订的试卷,上面有我认真的蓝色墨迹和更加认真的红色墨迹,还有一排排厚厚的资料练习册,大部分没有时间做,可是仍然一本一本地买回来。在高考完的第二天我就把它们全部束之高阁,用不愿再去触碰,如同不忍去揭一个旧伤疤。

两次升学,带给我的不外乎都是寂寞,以及内心大片大片不为人知的荒芜。都是些暧昧且疼痛的东西。在初三,压力一半化为利剑,刺伤了我自己,另一半则化为动力,催我没日没夜玩命地做题。而到了高三,在长期的精神压迫之下,我已趋于麻木,升学压力对我而言,却是麻木、消沉、堕落的混合物,也常常一瞬间就想到辛酸想到忧伤,矫情恶心得像一个文人。内心的绝望和希望,彼此厮杀。在一种单纯可是近乎残酷的时光里,在一种仰望和低头的姿势里,想着不可接近可是又格外真切的未来。如今,上个大学,最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遇见,什么也没有得到。唯有继续戴着我的玻璃假面,强颜欢笑,开心的儿童的执张不落的帆。我似乎重新拥有了自由,重新拥有了快乐,自作主张地减少了药的剂量,甚至最后完全将它摒弃,我的体重也由原来的一百二十恢复到九十四。我以为我终于摆脱了中学的噩梦。那样疲惫的白天。那样恐惧的夜晚。那样冗长的暑假。然而,快乐总是那么的短暂,像个贪玩的小孩,又如昙花一现。由于一度失去药物的支撑,就在大一的那个暑假,我重又开始出现了幻觉幻听,重又沦陷于痛苦的泥淖之中。我是个善于在幻觉中沉沦的人,很多时候我就是为了这样那样莫名其妙的怀疑或者说是由不确定带来的恐慌而将自己弄得精力憔悴。整个暑假我昏昏沉沉头脑发热鬼迷心窍,致使我失去了我在大学认识的惟一知己——星。曾经紧握在手里的幸福是简单而透明的,就像两只大雁,依偎在一起飞过天空,那么简单,那么快乐。而在孤雁难鸣的这段日子以来,再用郭敬明的话来说,我有着自己才能感受到的疲惫,如同用很薄很薄的刀片在皮肤划出很浅的伤痕,那种隐约但细腻持久的疼痛,有时候会被忽略,有时候却排山倒海地奔涌到我的面前,哗——哗——哗,我听到海浪的声音,以及天空海鸟的破鸣。

地球上有很多人,但我的世界里空荡荡的,地平线上一个人也没有,站在我一个人的浑黄的苍穹之下,我凝视着地平线上那轮金色的落日,如同凝视着我那些日升月沉无家可归的绝望。

我忘记了我空洞洞的四季春秋,我忘记了我曾经熬夜学习熬夜到无眠,我忘记了我的噩梦暑假,我忘记了爸妈弟妹忘记了星,我忘记了我年少冗长书堆厚镜片的日子,我忘记了我的精彩讲课忘记了我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是那么乖戾的儿童,连没有幸福都不介意……

我错过了很多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爸爸妈妈,女儿对不起你们!女儿辜负了你们的期望,你们对女儿的恩情,只有来世再报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祝愿我在黄泉路上走好吧!人,能够得到解脱,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引自乌有之乡网一个大学生的遗书2008.4.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