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态度转变的相关因素

影响态度转变的相关因素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从内隐态度的形成机制来看,内隐态度主要是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不仅能够形成态度,同时也可以改变态度,这也被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所证明。
影响态度转变的相关因素_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

双重态度模型指出,个体会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外显态度是被意识到的态度,内隐态度是自动化的、由个体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态度,关键特征是一种来源未知、可以自动激活的影响内隐反应的评价。个体由旧态度转变为新态度后,原来的态度还会保留下来,潜在地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外显态度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表露的外显态度大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这样可以避免别人的谴责,也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而内隐态度是自动化、不可控的,所以内隐态度被认为更趋近于人们心中的真实态度。

究竟内隐态度还是外显态度更能预测行为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只是在不同领域发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预测效果是不同的。在基础心理学领域,刻板印象和偏见相关的研究发现内隐态度比外显态度有更好的预测力;在发展和教育领域,外显态度对个体学业成绩的预测力高于内隐态度的预测力;在应用心理学领域,消费和政治偏好行为的外显态度的预测力更强。

通过对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研究发现,毒品的内隐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作用较强,而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对行为意向的预测力较强,因此要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社会不赞许行为,就要研究改变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因素。

一、影响内隐态度转变的相关因素

内隐态度的形成较为缓慢,需要通过大量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形成,因此内隐态度较为稳定且不易改变。但是内隐态度也有“易变性”,社会性动机、注意指向性、背景线索、样例特征等因素会影响内隐态度。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力图表现出符合社会标准,得到他人认可和接纳的动机,这样的动机改变了个体的内隐态度。有研究发现个体的注意调控可以改变被试的评价性反应,评价性条件反射是态度形成的基础,所以注意指向性也可以影响内隐态度。Kinder等在研究中发现,白人受访者对黑人的态度会因为受访者是白人或黑人而产生差异,当采访者是黑人时,白人受访者的态度对黑人会更积极。Richeson和Ambady在考察情境性权利对态度的影响时发现,个体的社会地位会影响个体偏见的程度。

注意指向性是指人们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注意到的对象会优先进行加工。而内隐认知则是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加工。Wittenbrink等的研究告诉我们,对个体注意的调控可以改变被试的评价性反应,原因可能在于,感知者注意没有参与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不等同于感知者的注意没有影响认知活动过程。注意的变换会影响被试的自动化评价反应,因为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样会对认知造成极大的负荷,为了减轻负荷,进人注意的对象会进行加工,而其他信息就会被忽略,这符合Fiske所提出的“认知吝啬者”隐喻。

背景线索是指社会类别所呈现的背景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自动化过程。Bodenhausen等(1995)提出,社会背景的不同会导致刻板印象的不同。Winttenbrink等(1997)在对黑人内隐偏见的研究中发现,呈现黑人与家人一起野餐的融洽场景和黑人持枪的场景,被试对前者表现出更低的内隐偏见。Nosek和Banaji的研究也证明了社会背景的微小变化会影响被试的内隐态度。

样例特征是指内隐态度依赖于感知者所感知的特定的群体成员,提供群体不同的样例会使个体的内隐态度发生改变。Livingston和Brewer在研究中发现对带有明显黑人特征的黑人评价比特征不明显的黑人评价有更多的消极评价。

另外从内隐态度的形成机制来看,内隐态度主要是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不仅能够形成态度,同时也可以改变态度,这也被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所证明。Dijiksterhuis通过研究发现,评价性条件程序能够影响个体内隐自尊和行为。研究者将自我概念词与积极或中性词语配对,发现尽管自我概念词启动为阈下呈现,反复接受“我”与积极词配对处理的被试会表现出更高的内隐自尊和积极行为。Rudman与同事们在测查学生种族偏见时发现,若讲授种族偏见与冲突课程的教授为非洲裔美国人,则白人学生的种族内隐及外显偏见会有明显降低。可见,通过评价性条件程序,反复将态度客体与偏见相反的意义联合配对出现,可以达到改变个体原本态度的目的。

后来的研究发现,阈下呈现条件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个体的内隐态度。孙光跃发现对消费者品牌态度进行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干预,有效地减弱了个体内隐品牌偏好;耿颖在内隐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中也发现阈下评价性反射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和时间内改变个体的内隐态度,但这种改变并没有体现在外显态度上;我们的研究通过金钱启动发现被试亲社会行为的内隐态度发生了变化和传感,通过观察启动刺激,会激起记忆中与启动刺激相关的概念和情感。由于内隐态度是自动化、无意识的,金钱概念的启动也是自动化、无意识的,被试的内隐态度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金钱启动和内隐态度是同一心理层面(潜意识),因此可以产生影响。改变内隐态度,就要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比如酒驾这种社会不赞许行为,要在路边多设立警示标语,以唤醒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二、影响外显态度改变的相关因素

外显态度相比于内隐态度较容易改变,通过言语说服、情境的改变、传递信息的方式等手段促使个体的态度发生改变。对大学生经常做一些社会不赞许行为危害的演讲,宣传这些行为的危害,对执迷不改的个体一定要耐心劝导,增强说服技巧。也可利用同伴的力量,让同伴劝说。还可以改变个体的环境,有些喜欢打架的学生总是拉帮结派,这就要迫使个体走出“圈子”,换个新环境,重新塑造新的社会赞许行为。但是,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一,态度系统的自身特性,包括:①态度强度。一种态度的强度越大,意味着该态度的支持力量越多,越充分。②态度向中度。态度向中度越高,其对于个体的意义越重要,相应的认知与情感支持也越多,改变就越困难。③态度深度。卷人是一种动机状态,卷人深度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第二,态度的主体特性,包括个体差异、好心情、承诺、态度主体与群体的关系。个体差异包括:①年龄与性别。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改变态度,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改变态度,尤其是处于成年早期青春晚期的人,易感性最强,态度最容易改变,但是男性和女性在态度说服上差异很小。②智力。智力水平高,接受的知识多,容易理解复杂问题中的赞成和反对的观点,对事情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态度改变的主动性强。智力水平低的人,由于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到群体态度的压力,被动地改变自己的态度。③人格特征。自尊、焦虑、控制点、权威主义或教条主义等人格特征会影响劝导效果。低自尊个体易于被说服。低教条主义的个体更易被强论点说服,而高教条主义的个体面对专家极易被说服,面对非专家易被强论点说服。④认知需要。高认知需要的个体经常使用中心路线或系统加工信息,对信息进行细致分析,更易受信息的有效性影响而发生态度改变。低认知需要的个体经常使用边缘路线加工活启发加工信息,更易受有效性以外的干扰线索(宣传中的吸引力、声望、他人的看法等)影响。⑤自我防卫倾向。高自我防卫的人安全感较强,害怕被攻击,思想保守,态度改变较难。⑥知识背景。个体先前的知识背景也是影响个体态度转变的重要因素,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个体能够对信息做出判断,改变态度较难。好心情是指心情好的个体更易于接受他人的劝导。承诺是指个体对自己关于某事的看法已经承担了相应的义务,已经承诺的态度更为稳定。态度主体与群体的关系是指个体对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时,个体一般会与群体的态度保持一致,使其态度发生改变较为困难。

第三,劝导说服力,包括劝导者的特点、说服信息的特点、信息呈现方式、重复、论点的有效性。劝导者的特点包括:①传达者的可信性。有专长的传达者更容易说服他人,传达者是否可靠也影响说服的效果。②传达者的吸引力。有吸引力的传达者有着巨大的说服力。③与态度主体的相似性。相似性越高,主体越容易改变态度,这种相似性包括共同的爱好、价值观等。说服者的特点包括:①信息的差异。态度的改变都是在说服信息与态度主体原有态度之间存在差异,并引起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发生的。②情绪唤起的恐惧情绪。如果不改变某种态度会带来某种严重的后果,使被说服者产生恐惧情绪,从而改变态度。信息呈现方式包括:①说服信息的呈现程序。②运用的媒体。信息简单视觉最好。③所提供的单面论据还是双面论据。④信息结论的给定方式。重复是指重复提高了强有力信息的说服力,降低了无力信息的说服力。论点的有效性并不能直接促使态度改变,还要看人们对说服信息的卷人程度。

第四,劝导情境的作用,包括分心和情境的强化作用。人在分心的时候,如果劝导信息十分有道理,就更容易接受劝导。情境的强化作用是指在态度改变的情境中,各种力量相互影响,这些力量中的某些力量会有助于态度转变,而另一些力量则促使人们维持原有的立场。

第五,在心理咨询方面,影响求助者态度转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咨询师自身因素、求助者自身因素、咨询设置和咨询关系。其中,咨询师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咨询师的受欢迎性、建立关系的态度和表现、知识技能和经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求助者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求助愿望、个性特征、原有态度的特点、知识和经验的储备量、文化素质、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六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