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规划的因素

城市规划的因素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生活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从本质上来说是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保障公众利益的一项公共政策,对城市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产生有重要影响。首先,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进行空间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应以公平公正为宗旨,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城市规划的因素_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平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生活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从本质上来说是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保障公众利益的一项公共政策,对城市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往往忽略了社会效益和人的根本利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助长了市场机制的负面作用。以下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居住用地规划与城市更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进行空间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应以公平公正为宗旨,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然而在实际的公共设施规划中,受资源限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服务的效益,往往采取集中配置的方式,且常常把质量好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于高地价的城市核心区,城市外缘区分布较少或严重匮乏,使得只有在高价位地段居住的高收入阶层与中高收入阶层的居民能够享有较好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均衡分布,又进一步加大了土地的极差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其次,居住用地规划一般仅确定居住用地的位置,居住区的类型、规模等实际开发建设详情多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导,这就导致在土地极差效应的作用下,开发商在公共设施条件优越的地段开发高档或中高档商品住宅,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段开发中低档商品住宅;而政府迫于财政压力,也通常将保障性住房选址于地价低廉的城市边缘区。在这个过程中,居住用地规划没有发挥合理控制城市居住空间格局的作用,进一步加剧了不同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差异。最后,当前进行的大规模城市更新由于缺乏资金依赖于同样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使得改造后的地段被大量高档商品住宅与写字楼等高回报的房地产项目占据,回迁房多落地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低的城市边缘区,使中低收入与低收入阶层的居民享有低水平的公共服务,加剧社会矛盾。因此,如何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使公共空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高效使用,关注中低收入与低收入阶层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城市规划应对市场机制负面作用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