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修兴隆庵碑

重修兴隆庵碑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阳面刊刻嘉庆贰年重修兴隆庵的碑记,额题“修庵碑记”四个大字;阴面刊刻道光二十年再次重修兴隆庵的碑记,额题“重修碑记”四个大字。阴面“重修碑记”无现成资料可凭,缺失文字用省略号标注。该碑体量较大,是目前为止全州最高的古碑,在当地享有“碑王”的美称。(阳面)修庵碑记兴隆庵,古永福寺旧迹也。至乾隆辛亥岁,诸首人始从而重修焉。但自汉以来,古今之作庵者多矣。迨自喇赖[307]一移,始有兴隆庵宇。
重修兴隆庵碑_石上历史

该碑现立于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小学旁。方形,青石质。出地312厘米,宽151厘米,厚10厘米。

阳面刊刻嘉庆贰年重修兴隆庵的碑记,额题“修庵碑记”四个大字;阴面刊刻道光二十年再次重修兴隆庵的碑记,额题“重修碑记”四个大字。

因该碑是从清水江边移立至现址的,阴、阳两面都有部分文字被埋于地下。在整理阳面的“修庵碑记”碑文时,依据天柱县文物局提供的手抄件将缺失文字补齐。阴面“重修碑记”无现成资料可凭,缺失文字用省略号标注。

该碑体量较大,是目前为止全州最高的古碑,在当地享有“碑王”的美称。

2013年10月9日和10日,邀请广州市考古所韩继普同拓。

【释文】

(阳面)修庵碑记

兴隆庵,古永福寺旧迹也。明万历间,建于亥把冲口,梵宇[290]森严然[291]。立庵以尊佛,兼以之而培风水焉。

余村自钟灵山发脉,蜿蜒奔赴,凝结于东北中者。后龙未续[292],缺陷颇多。及我朝康熙十有二年,爰历堪舆,卜宅于斯而迁之,以补元气,以培水口,遂更名为“兴隆”云。奈旧宇两造,毁坏难堪,湫隘[293]纷沓[294],每击目而心伤之。至乾隆辛亥岁,诸首人始从而重修焉。拓其基,高而峻;建其室,弘以深。后工竣,命为文以志之。

余思[立]庵以奉佛。闻佛所居有鹫岭[295]祗园[296],黄金布地,玛瑙作阶。斯即台楼秀丽,似难以棲佛者。但自汉以来,古今之作庵者多矣。若杭[297],天下一大都会[298]也。灵隐[299]、棲霞诸寺,不过取其湖山环绕,左右映带[300],幽可娱佛圣之棲,明可供游人之览耳。是庵耸然[301]起于石壁之上,诸峰来朝,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楫上下,夜则渔火辉煌。天地之灵秀无处不钟矣。况梵宇重新,堂室宽敞,登览者谅亦欣羡曰:诸君此举,虽非比鹫岭祗园之盛睹,而适挹山川之胜,亦可作杭诸寺观也。以视向之毁坏湫隘者,不有间欤?故书以勒诸石焉。

庠生:王政三、功九氏撰

嘉庆贰年[302]岁次丁巳孟冬月吉日立

募化僧:本灵,徒以觉

石匠:罗仪发

(阴面)重修碑记

香岩精舍[303],多冈峦幽复之中;初地禅居[304],每造物留余之所。故兹公冲一带,向[305]皆荒芜山蹊[306]。迨自喇赖[307]一移,始有兴隆庵宇。花落昙云一片,溪山向眉里掀开;猿啼明月三更,钟磬在耳边唤醒。纵非琱楹绣瓦……亦抱水环山,为乡村之壮丽者也。

乃道光七年,祝融播虐,燧帝施威[308],周维(围)之僧舍皆灾,大众之佛身亦烬。荒烟蔓草,顿失昔日之檐楹;冷露寒霜,空思前□之殿宇。

迩来[309]本村众首士虔心起造,立愿重兴。聚贝……之耒,起泥涂[310]之仆石。依然古道之旁。妥他飞锡法踪,革去艮坤之故;酌彼堪舆公论,鼎取子午之新。虽量力经营,仅得万全之一半;而鸠工告竣,须铭众姓之繁捐。羡昔日纠民入执,公功几何?经赵司空下斧……序□承众请用效,唐司马勒金石之文。

(捐款人姓名、金额,略)

皇清道光二十年[311]岁次庚子小阳月[312]谷旦

四姓九甲众等同立

住持僧桂椅

石匠:湖南宝庆府邵阳县罗淳贵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