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因
1.阑尾腔阻塞 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是与盲肠相通细长而弯曲的盲管,管腔狭小,开口向上,尤其是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时,易被粪石、食物残渣、异物及寄生虫等阻塞;阑尾系膜牵拉,使阑尾扭曲,也可造成阑尾腔阻塞。阑尾腔阻塞后,阑尾腔内分泌物积聚,压力增高,黏膜受损,发生炎症反应(图15-6)。
小贴士
图15-6 阑尾位置示意图
2.胃肠功能紊乱 阑尾与胃肠同受内脏神经支配,当胃肠功能紊乱时,阑尾壁内肌痉挛造成或加重阑尾腔阻塞,并引起阑尾壁血运障碍,发生或加重炎症反应。
3.细菌侵入 由于阑尾黏膜发生炎症反应,腔内的细菌乘虚而入,迅速繁殖,导致急性化脓性感染。
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炎症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轻度肿胀充血,属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炎症累及阑尾全层,肿胀充血明显,阑尾表面有脓性渗出物,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腔内亦有积脓。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阑尾炎症进一步加重,管壁缺血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严重者可引发穿孔。
4.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大网膜和腹腔内其他器官及组织,将炎性阑尾及其脓性渗出物包裹、粘连,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主要了解生活史,腹部疾病史,有无胃肠功能紊乱病史,如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急慢性肠炎;了解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等。
2.身体状况
小贴士
急性阑尾炎病人,腹痛突然减轻,说明病情一定是好转吗?
答案是:不一定。你能解释一下吗?
(1)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主要的症状。典型的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即腹痛始于上腹或脐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70%~80%的病人具有这种特点。因阑尾炎早期炎症仅局限于阑尾壁内,刺激内脏神经引起上腹或脐周出现疼痛。数小时后,炎症波及壁层腹膜,刺激了躯体神经,此时腹痛出现于右下腹。少部分病人,腹痛一开始即局限在右下腹,而无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若腹痛范围突然扩大,是阑尾坏死或穿孔并发腹膜炎的表现。
(2)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有厌食、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可发生腹泻。盆腔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弥漫性腹膜炎时,并可出现腹胀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
(3)全身表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人,仅有乏力、体温轻度升高(38℃左右),阑尾穿孔时,可达39℃或更高。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脉快和轻度黄疸等。
图15-7 麦氏点示意图
(4)体征
①右下腹固定性压痛点,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McBurney)点(图15-7),亦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有些病人在发病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即可出现右下腹局限性固定性压痛点。压痛的程度与炎症程度相关。若阑尾炎症加重,向周围扩展,压痛范围亦随之扩大,但压痛点仍以阑尾所在部位最为明显。
②腹膜刺激征包括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这是由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提示阑尾有炎性渗出、化脓、坏疽或穿孔等。但在特殊年龄阶段、体质较弱及阑尾位置变化的病人,如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及盲肠后位阑尾炎等,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③若阑尾周围形成脓肿,在右下腹可触及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
3.心理-社会状况 急性阑尾炎发病突然,病人和亲属常可产生紧张与焦虑等不良情绪。
4.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尿常规一般无阳性发现,若尿中出现少量红细胞,说明发炎的阑尾靠近输尿管或膀胱。若尿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可能是输尿管结石引起。
(2)B超检查:有时可发现阑尾肿大或阑尾周围脓肿。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急性疼痛 与阑尾炎症刺激腹膜有关。
2.体温过高 与阑尾炎症有关。
3.焦虑 与发病突然、腹部疼痛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如急性腹膜炎、门静脉炎、腹腔脓肿、术后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和粪瘘等。
护理措施
1.非手术疗法及术前病人的护理
(1)一般护理
①卧位: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②饮食护理:有手术可能者应禁食;不准备行手术治疗,肠蠕动良好者,可进流质饮食。禁食期间应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并做好静脉输液护理。
(2)病情观察:注意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腹部表现及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若体温明显增高和脉搏、呼吸加快,或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上升,或腹痛加剧、且范围扩大,或出现腹膜刺激征,说明病情加重。
应注意病程中腹痛突然减轻,可能是阑尾腔梗阻解除、病情好转;也可能是阑尾坏疽穿孔,使阑尾腔内压力骤减,而腹痛有所缓解,但这种腹痛缓解是暂时的,腹痛体征和全身中毒症状将迅速加重。
当病情加重时,及时向医师报告,并做好术前准备。
(3)治疗配合: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是:及早手术。但对单纯性阑尾炎及较轻的化脓性阑尾炎,病人拒绝手术时,可予非手术治疗,但应加强病情观察。一旦病情加重,仍应及早手术。阑尾周围脓肿不宜行阑尾切除术,常采用非手术疗法或脓肿引流术,待包块消失3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
小贴士
图15-8 炎性阑尾
①抗感染:遵医嘱合理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②对症护理:有明显发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观察期间慎用或禁用止痛剂。
2.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1)一般护理
①体位:病人回病房后,先按不同的麻醉安置体位。血压平稳后,采用半卧位。
②饮食:术后暂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予流食,如无不适渐改半流质饮食。术后5~6天给软质普食。但1周内勿进过多甜食、牛奶或豆制品,以免发生腹胀,1周内忌灌肠和使用泻药。
③早期活动:轻症病人于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重症病人应在床上多翻身、活动四肢,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
(2)配合治疗:遵医嘱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并做好静脉输液护理。
(3)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①腹腔内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表现。应立即协助病人平卧,静脉快速输液,报告医师并做好急症手术前准备。
②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在术后3~5天出现体温升高,切口疼痛、红肿,应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③其他并发症:如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粪瘘等。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3.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其亲属讲解急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稳定病人情绪,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
4.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腹部受凉,餐后不做剧烈运动。
(2)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或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4)告知阑尾周围脓肿未行阑尾切除的病人,3个月后再次入院行阑尾切除术。
(5)自我监测,发生腹痛或不适时,及时就诊。
(田 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