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检验仪器的维修
临床检验仪器在医疗仪器中所占比例很大,使用率高,使用环境相对较差,因此检验仪器的故障相对比较多。
(一)临床检验仪器的特点
临床检验仪器与其他医疗仪器相比有其自身特点,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其检测“对象”是从病人身上取得的“标本”,如血样、尿样等;
(2)“标本”一般要经过处理,如分离、稀释、培养;
(3)检测方法多采用化学方法,如经过各种化学反应(加试剂、干试纸)后通过光学比色、比浊、光谱分析等,或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等方法产生测量结果;
(4)检验仪器一般由管路、光路、电路等部分组成。自动分析仪器还有复杂的机械动作。因此,临床检验仪器的维修是一门光、机、电综合的技术,涉及知识面广,在维修中要正确判别哪一部分的故障是技术的关键,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检验仪器一般的试剂样本都是液体,有强腐蚀性、日常维护保养比其他医疗仪器更为重要。很多情况下,仪器的故障是由于缺乏日常维护保养而造成的。
(二)临床检验仪器维修特点
临床检验仪器品种很多,如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仪器的品牌也很多,我们从临床检验仪器的共同特点出发探讨其维修特点,按检验仪器的组成各个部分来讨论。
1.“管路”故障的检查与维修 检验仪器的‘管路”是分析过程中“标本”的通道。
(1)“管路”的驱动
蠕动泵: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和电解质分析仪等。
负压泵:血细胞计数仪、生化分析仪排液系统。
(2)“管路”的维护与维修
管路故障是仪器故障中最常见的部分,维修人员首先应了解仪器管路的走向。
一般有管路不畅通或漏液,这是由于管路长期接触化学试剂,标本的蛋白质沉淀,造成管路老化、阻塞、破裂等引起的。
处理方法:冲洗;去蛋白;定期更换管路组件(泵管、密封圈)。
(3)驱动源故障
造成流量减小,压力不足影响测量精度,出现故障报警。一般可分为:
蠕动泵:泵管老化——更换
泵管破裂——更换
负压泵(膜式泵):压力不足——漏气——泵内异物
膜老化
膜破裂
大型检验仪器的管路相当复杂,维修工程师必须了解每台仪器的管路“路径”,分清液体通路、气体通路及更换部件的方法。
2.“光路”的特点与维修 很多检验仪器都有光路系统。光路系统一般包括光源、分光系统、检测接收器等几部分,另外,还有光路反射、透镜、隙缝系统等辅助部分。
(1)光源分类与故障
卤钨灯——光源电压变化、使用老化。
氙灯——高压启动故障、使用寿命(几百小时)。
发光二极管——老化。
(2)分光系统分类及故障
分光系统——由光源变成单色光。
干涉滤光片——霉变。
光栅单色器——霉变、尘埃。
单色光发光二极管(光源)——老化。
(3)检测接收器分类与故障
光电管——受潮、老化。
光电倍增管——高压部分及分压部分故障、老化。
光电二极管——老化、部分老化(特性变化)。
积分球+光电二极管(反射光接收)——积灰、霉变。
另外,光路中反射、透镜系统中,机械位移或霉变、样本污染等也经常出现。
光路系统中每一环节的故障都会产生测量偏差。但是光路的校正,尤其是光栅分光器的光路校正需使用特殊仪器,一般不能随意调整,否则造成测量误差(波长失调)。
3.电路系统的维修 检验仪器的电路故障一般低于管路与光路故障。检验仪器的电路尽管各不相同,在电路结构上一般由:换能器+放大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换能器:产生电信号——光电接收器,生化分析仪。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血气分析仪。
阻抗计数器——血细胞计数仪。
放大器:高阻抗放大器——血气分析中pH、CO——测量ISE。
电流放大器——血气分析中O2分压。
计算机控制系统——测量值(电压、电流)转换临床使用单位控制测量程序(测量方法、过程、机械动作的控制)。
从原始测量数据计算成运算数据,显示曲线,打印报告。
(1)电路部分常见故障
①光电接收器:受潮、老化、电压不稳等。
②检测电极
寿命老化——定期更换
气泡——定期维护
表面污染——清洗
③阻抗计数器:堵孔
部分堵孔
流速流量故障——负压泵压力改变
堵孔原因可分:棉花纤维堵孔、蛋白质沉积、霉菌堵孔(夏季、自配试剂)、尘埃堵孔。
换能器产生的故障比例是很高的,它是首先考虑的故障源。
(2)放大器部分常见故障
运放电压偏离——正负电源偏离
放大倍数改变——反馈电路
补偿电容、放大器损坏
检验仪器的放大器大多是直流放大器,直流放大器的故障检查往往是一个环路,其中一级的故障,可以反映出整个放大电路的电压失常。
(3)计算机控制系统常见故障
执行工作程序,运算测量结果,自动检测机器工作情况程序:
工作程序(不同测量项目)
自检程序(故障代码)
维修程序(维修人员掌握)
质控程序:CV值、QC值
计算机部分一般故障不多,一旦出现故障需专业培训人员处理,目前厂方采用“板级维修”方式更换。
(4)机械动作失控故障
控制电路电压(电源电压)故障
机械驱动电路——大功率三极管,大功率场效应管,可控硅
控制程序失控——计算机
单步程序监控
机械部件损坏:机械部件是仪器中容易损坏的部件,如:
密封件老化
传动部件损坏:齿轮、轴承(缺少润滑)
传动件锈蚀:试剂、样本接触锈蚀
电机故障:驱动电压、变速组件
电磁阀:漏气、弹簧老化
键盘失控:薄膜键盘老化
(5)显示故障
LCD液晶——老化受潮、接触不良
LED发光数码管——接触不良
CRT荧光屏——高压、老化
热敏式的热敏头故障——表面不洁、热敏点烧坏、驱动电路坏
(6)针式打印机:打印头断针、色带坏。
上面分类介绍各部分故障维修的特点,对于每一台仪器需具体分析,建立维修档案是积累经验的好方法。在故障分析中,建议先易后难,如管路问题是最常见的,血气分析中定标通不过,不要先怀疑电极问题、电路问题,应先检查管道、气路是否堵塞,有否异物进入反应室等等。电路检查中,应先检查各组电压是否正常,是否稳定。不要先怀疑计算机板的问题,如此类推。不断积累经验,找出常见故障的规律。
临床检验仪器的保养工作在医疗仪器中显得更为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并做好日常维护是仪器正常运转的保证。下面以生化分析仪为例说明日常维护的内容。
①定期清洗过滤网,用吸尘器清洗仪器内线路板上的灰尘。
②定期清洗采样探针及连接管道,每天用去蛋白液(清洗剂)清洗通道。定期更换泵管与其他易损件。
③定期检测光源光路,保证光路清洁、无霉。如滤光片、透镜、反光镜面的清洗。
④定期做好自检和“质控”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