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眼底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底视网膜色素变性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眼病。本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网膜变性,最终可导致失明。部分患者视网膜色素变性为显性遗传,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带致病基因,子女就会发病。另有些病例同时伴有听力减退,这种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多见于男性。在此同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色素脱失,暴露出脉络膜血管而呈豹纹状眼底。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第七节 视网膜色素变性

【概述】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眼病。本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网膜变性,最终可导致失明。部分患者视网膜色素变性为显性遗传,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带致病基因,子女就会发病。也有部分患者视网膜色素变性为连锁性遗传,仅仅母亲带致病基因,子女才会发病。另有些病例同时伴有听力减退,这种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多见于男性。

【临床表现】

1.该疾病双眼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期发病。

(1)夜盲 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且多发生在眼底有可见改变之前。开始时轻,随年龄增生逐渐加重。

(2)暗适应功能下降(略)。

(3)视野与中心视力 早期有环形暗点,其后环形暗点向中心和周边慢慢扩大而成管状视野。中心视力早期正常或接近正常,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减退,终于完全失明。

(4)视觉电生理 ERG无反应,尤其b波消失是本病的典型改变,其改变常早于眼底出现改变。EOG LP/DT明显降低或熄灭,即使在早期,当视野、暗适应、甚至ERG等改变尚不明显时,已可查出。故EOG对本病诊断比ERG更为灵敏。

(5)色觉 多数患者童年时色觉正常,其后渐显异常。典型改变为蓝色盲,红绿色觉障碍较少。

2.眼底检查

(1)视网膜色素沉着 始于赤道部,色素呈有突的小点,继而增多变大,呈骨细胞样,有时呈不规则的线条状,围绕赤道部成宽窄不等的环状排列。色素多位于视网膜血管附近,特别多见于静脉的前面,可遮盖部分血管,或沿血管分布,于血管分支处更为密集。以后,色素沉着自赤道部向后极和周边逐渐扩展,最后布满整个眼底。在此同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色素脱失,暴露出脉络膜血管而呈豹纹状眼底。晚期脉络膜血管亦硬化,呈黄白色条纹。玻璃体一般清晰,有时偶见少数点状或线状浑浊。

(2)视网膜血管改变 血管狭窄,随病程进展而加重,尤以动脉为显著。在晚期,动脉成细线状,于离开视盘一段距离后即难以辨认近似消失,但不变为白线,亦无白鞘包绕。

3.荧光血管眼底造影所见 背景荧光大片无荧光区,提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视网膜血管可有闭塞,有时还可见到后极部或周边部斑驳状荧光斑。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荧光血管眼底造影可以确诊。

2.鉴别诊断

(1)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其视网膜色素沉着斑小,以后极部为多,胡椒盐状改变。夜盲不明显。视野无环形暗点。乳头色略淡,而不是蜡黄色。ERG可有振幅降低。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2)妊娠期麻疹致胎儿视网膜病变 由孕妇在妊娠第3个月时患麻疹所致。患儿生病后眼底病变渐进发展,可见视网膜面散在斑点状色素沉着,以后渐有骨细胞样改变。此病少见。

(3)病毒性热疹后视网膜色素变性 多在病初一周后双眼视力下降,视野向心性缩小,以后眼底周边出现色素,类似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改变。

【治疗】

1.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可试用扩血管药物和维生素类药物,延缓病情发展。

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片,2片,每日3次;维生素C片,0.2g,每日3次;维生素AD胶丸,每日3万~5万U,分2~3次服用;维生素E片5~10mg,每日3次。

2.遮光眼镜片 强光可加速视细胞外节变性,所以必须戴用遮光眼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