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源于《黄帝内经》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并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典理论简述数字红外热成像图在中医学的应用与研究。研究中发现,“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从某个方面可以阐述肺癌的发病机制。

4.2.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诠释与临床应用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表里学说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唐宗海在《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中论述大肠传导作用时说:“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肺与大肠一对配偶,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互相交合,联系极为密切。而且源于《黄帝内经》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并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相比较,这种从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其联系的观点,凸显了传统中医理论诊治疾病的优点。但是长久以来,这种理论仅停留在中医的典籍和老中医的诊病体会上,对于其理论的正确性无法言明也缺乏证据,数字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中医脏腑能量偏颇与失常,可视化的红外热成像图都能准确反映,并有客观数据支持验证。下面就“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典理论简述数字红外热成像图在中医学的应用与研究。

4.2.2.1 中医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认识

img67

图4.1 数字红外热成像与中医解剖正面、背面图重合对应关系

[提示脏腑能量(热)代谢与体表热态分布的相关性]

注解:图4.1解剖图出自北宋《存真图》又名《存真环中图》,是医家杨介根据崇宁年间(1102—1106)泗州处死犯人的尸体,解剖整理绘制而成。在16世纪以前,人体的实际解剖工作在欧洲还是很少见的,而《存真图》的出现及其影响标志着我国人体解剖学水平,早在11世纪就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惜在宋代以后,由于时代的局限与医学转型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医解剖学没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两条经脉分布区域毗邻,走向相反,沿桡骨、肱骨的内外侧呈逆平行状态。两条经脉除直接相通外,还通过分出的络脉进一步加强联系,肺经在腕后寸半列缺穴分出络脉与手阳明经相沟通,大肠经在腕后三寸偏历穴别走入肺经。从而实现了两经的第三、第四会合。此外,肺与大肠之经别通过离入出合,形成二经中途联系的通道,突出了两经的表里配偶关系。《素灵微蕴》卷四有:“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易。”这种生理上的密切联系,是两者病理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基础。肺与大肠通过经脉联系,构成脏腑阴阳表里两经的络属关系,一阴一阳表里相对。其相互关系可用如下特点概括:第一,肺主宣发,是大肠得以濡润的基础,使大肠不致燥气太过而便秘,犹如“河道不枯,舟能行之”,大便自然畅通无阻,顺利导下。第二,肺主肃降,是肠传导功能的动力,魄门为肺气下通之门户,故可为“肺上窍开于鼻,下施于魄门”。第三,肺主通调,是大肠主燥之条件,即肺通过促进水液代谢和维持水液平衡的作用,使大肠水分不致过多,以保证大肠的“燥化”功能。第四,发生病变时,肺与大肠可互传,即脏病及腑,腑病亦可及脏。

4.2.2.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中的应用

肺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宣发、肃降,《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臆郁,皆属于肺。”如果外邪侵袭,或痰浊阻遏,或瘀血停滞,或肺气不足,或肺失清肃,则可影响到肺的宣降运动,进而可引起肺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咳喘气逆、呼吸不利等证。临床上可见肺疾病患者肺的热态差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可知其肺部有异常能量代谢,提示有肺气的瘀滞,而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大肠得不到肺精的滋养濡润,导致津枯便秘,糟粕积滞,腑气不通,进而加重肺部的气机失调。这也是很多中医大夫强调肺病患者(尤其是慢性肺疾病患者)一定要保证大便通畅的原因。

我们通过临床收集肺病患者与健康组用红外热成像系统探测肺与大肠热态值对照,发现肺病患者三焦热态分布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肺病患者三焦的热态分布总体表现为“上焦热、下焦热、中焦寒”,与正常人体“上焦凉、中焦次之,下焦最热”有显著差别,而正常人体三焦热态分布与中医典籍里对三焦的描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十分吻合。

4.2.2.3 正常人与肺病患者的肺与大肠热态差异

图4.2显示正常人与肺病患者肺与大肠热态分布差异,肺病患者的肺部明显呈现高热态分布,而左右大肠相对低热态分布,P<0.001。

img68

图4.2 正常人与肺病患者肺与大肠热态分布差异

研究中,肺病患者肺热态差值(ΔT)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大肠ΔT却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肺病患者肺与大肠的热态表现为反比关系,即肺部热态差值越高,大肠热态差值越低,反之亦然,这似乎从侧面印证了“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的机制。肺为娇脏,易受燥邪,燥邪化火而灼阴,因此,表现为肺高热态分布;肺主宣发、肃降,受邪后宣发、肃降失职,或宣发、肃降太过而表现为汗发、泄泻(所谓胃肠型感冒,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或宣发、肃降不及而皮毛枯燥、肠失濡润、大便干结,与大肠正常功能状态下代谢所产生的高热能相比明显降低。

2011年,我们对医院收治的300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对肺癌发病部位及发病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30余例肺癌病例红外热成像图的热态变化规律的研究与探讨。研究中发现,“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从某个方面可以阐述肺癌的发病机制。中医学典籍里对三焦的描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其实是关于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等脏腑相互表里、功能协调发挥的形象描述。红外热成像显示,正常人三焦热态分布次序为,下焦最热,中焦次之,上焦最寒。而现代大多数亚健康人群,以及有肺病患者则显示,三焦热态总体表现为“上焦热、下焦热、中焦寒”,提示上焦(主要是肺)存有邪热,中焦(主要是肝胆、脾胃)能量不通,下焦(主要是大肠)邪热容易通过大肠经逆行上传,影响到肺。另外,中医自古认为,“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肺为娇脏,易受燥邪,燥邪化火而灼阴,因此,表现为肺高热态;肺主宣发、肃降,受邪后宣发、肃降失职。宣发、肃降太过而表现为汗发、泄泻,或宣发、肃降不及而皮毛枯燥、肠失濡润、大便干结。又“肺主气,主一身正气”,与人体卫气和免疫功能直接相关,肺热态越高,提示燥(热)邪越甚,燥(热)为阳邪,阳盛则宣发、肃降太过;反之,肺热态越低,提示外感寒邪(阴邪)或燥邪伤阴致虚,肺失宣发肃降。最终导致肺气虚损、气血瘀阻、经络阻滞或由实证逐步演变为虚证,这可能是肺癌呈高发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4.2.2.4 临证举例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炎——肠道菌群失调。

病史:患者男性,14岁。2007年12月上旬出现流涕、发热(腋温37.4℃)、头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予抗病毒口服液、病毒灵、阿莫西林治疗,3d后流涕头痛缓解,但体温未降,转用青霉素、清开灵静脉滴注,聚集胞肌内注射5d,发热仍无好转。12月中旬转当地上级医院,X射线胸片、CT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考虑为“肺间质性肺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4g,用药4d,体温最高38.2℃,后又用阿奇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体温仍然不降。此后,患者就诊多家医院,仍无明确诊断,使用多种药物,效果不佳,遂来北京某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查体时发现腋温最高达43℃,而口温和肛温为37℃左右。留观期间患儿神志清楚,无乏力消瘦等表现,睡眠饮食体重未见异常表现,近期大便每天2次,质地不详,小便尚可。否认结核、伤寒、菌痢等传染病史,否认风湿等慢性病病史,否认疫源接触病史。入院查体:除中上腹有压痛,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血沉3mm/h;血生化正常;癌标免疫球蛋白等均正常;脑电图正常;B超双侧颈部及腋淋巴结正常,肝、脾大;PET报告,颈部、肺、腹股沟等淋巴结代谢增高,肝、脾增大,遂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排除血液病,观察半月,仍持续上述高热特征。临床诊断为“发热原因待查”。

中医四诊:患儿面赤,神志正常,时有腹痛,腹部按之柔软,无明显压痛,舌红尖有芒刺,苔薄黄,脉滑数。患儿神志清楚,神情安定,面色红黄隐隐,无大汗唇焦,未闻口臭、肠鸣,自述饮食大小便正常,舌红有芒刺苔薄黄,脉滑数(92次/min)。

红外热成像检查:患儿整个结肠区异常高热态分布,足阳明胃经出现阻滞,沿经多穴位(如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有异常热态出现,手阳明大肠经及手少阴心经见经络沿线异常热态分布,腋下及腹部脾经段异常热态分布,背部脾胃腧和肺腧穴异常高热态分布,提示患儿大肠投影区域异常高热态分布(图4.3~图4.5)。

img69

图4.3 肺与大肠相表里典型的红外热成像

显示下焦、上焦异常高热态分布,而中焦寒凉

治则:通腑泄热。

处方:承气汤加减,遂处:生大黄10g,芒硝10g,甘草6g,2剂水煎,一剂不泻,则第2天再服第2剂。患者服药即泻,便下黑黏大便数次,热退身凉,2d后即出院回家。回原籍后又有复发,嘱用中医调理,1个月后康复。

img70

图4.4 正常人与患者红外热成像图比较

img71

图4.5 患者红外热成像

提示下焦异常高热态分布、上焦(肺尖部)、双腋下异常高热态分布,上肢正、背面经络阻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