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1 免疫浊度实验
(Immune turbidity test)
【目的】
了解免疫浊度法的原理、操作过程及实际应用。
【原理】
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反应,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使液相出现浊度,复合物的量与浊度呈正相关。这种浊度可以反射、散射和吸收入射的光线,使入射光衰减,因此可通过测定透射光衰减(以A值表示)或散射光强度来检测抗原-抗体反应。本实验以常用透射比浊法检测人血清IgG为例。在反应系统中IgG抗体过量时,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与血清IgG量呈正相关,而形成的浊度大小与入射光的衰减呈正相关,因此测定A值反映液相中的抗原量,通过参照标准曲线或标准品数值的计算,即可得知待测血清中IgG的含量。
【材料】
1.标本:待测人血清、标准血清(混合正常人新鲜血清)、人IgG标准品(或冻干人血清IgG参考标准)。
2. PEG溶液: PEG 6000-8000 4.0g、NaF 1.0g、Na2HPO4·12H2O 10.15g、NaH2PO4·2H2O 1.0g、NaN30.1g,加蒸馏水至100m l。
3.其他试剂:羊抗人IgG抗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
4.主要器材:分光光度计(721或731等)、水浴箱、微量移液器、刻度吸管、试管等。
【方法】
1.系列标准管准备:用生理盐水稀释人IgG标准品或人血清IgG工作标准,使其浓度分别为5.5g/L、11.0g/L、22.0g/L、44.0g/L(浓度可根据不同制剂略有变动)。取上述IgG标准液10μl,分放于4个试管中;另取生理盐水10μl,放于第5只试管中,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做好标记。
2.血清管准备:将待测血清和标准血清均做1∶10稀释(0.1ml血清+ 1.0ml生理盐水),各取10μl,分放于预先标记的试管中。
3.抗体制备:用PEG溶液稀释羊抗人IgG抗血清,注意保持适宜的抗体浓度。
4.抗原抗体反应:向各标准管和血清管中分别加入稀释抗血清,混匀后至37℃水浴30min。
5.测定: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使用340nm波长,用生理盐水校正零点。逐次测定各标准管和血清管,准确读取和记录各自的A值。
【结果】
1.以4个浓度的IgG标准品的A值为纵坐标,以其分别的IgG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各血清管IgG含量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标准血清的IgG含量应该处于正常参考值的范围以内,否则应考虑实验结果可能有问题。
2.也可用分段直线计算法得到结果,举例如下:
标准管序号 1 2 3 4
标准管IgG含量(g/L) 5.5 11.0 22.0 44.0
标准管A值 0.04 0.08 0.14 0.26
血清管A值 0.10
以上例子中,血清管的A值位于标准管1和标准管3之间,计算如下:
(22.0-11.0)/(0.14-0.08)×(0.10-0.08)+ 11.0=14.7(g/L)
3.正常血清IgG参考值为8.0~16.0 g/L。
【注意事项】
1.由于不同制品羊抗人IgG抗血清的效价不同,所以对每批制品都需要测定最适宜的抗体浓度。
2. PEG的分子量不同,性质也有所区别; PEG溶液浓度不同所沉淀的免疫复合物也不同,浓度越大沉淀的复合物越小。20g/L浓度只能沉淀较大复合物,40g/L浓度可沉淀较小复合物,但浓度>50g/L,PEG选择性沉淀免疫复合物的特征即消失。
【临床意义】
1.血清IgG降低,主要见于先天性低IgG血症,例如Bruton型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和联合免疫缺陷病等。亦可见于获得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低于5.0g/L,例如剥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肉瘤、霍奇金病等。
2.血清IgG升高,主要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等)和自身免疫病等。
【思考题】
1.免疫浊度实验的原理及试验中的主要注意事项是什么?
2.血清IgG异常时涉及哪些疾病?
3.免疫浊度法测定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