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疾病的病因

精神疾病的病因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已证明,遗传因素是造成异常精神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些精神疾病病因中起一定作用,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精神疾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而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同卵双胞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同病率为50%,而异卵双胞胎为10%。对躁狂抑郁症与循环型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外向性人格特征者易患躁狂抑郁症,具有内向性人格特征者则易患精神分裂症。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是目前精神医学基本理论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主要内容之一。半个多世纪来,相关医学工作者对精神疾病的病因做了大量探索性研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临床比较普遍地认为,许多精神活动异常的发生,是复杂多样的生物、心理与社会等多因素所致。

一、生物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生物学的特征。目前已证明,遗传因素是造成异常精神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些精神疾病病因中起一定作用,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精神疾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而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同卵双胞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同病率为50%,而异卵双胞胎为10%。遗传能否显现,还取决于病前和发病时社会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如良好的环境及心理应激的控制可减少和避免发病。

(二)体质因素

体质又称躯体素质,是指个体以遗传为基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个机体的功能状态。这是个体反应潜力和决定个体精神活动方式的生物基础。如机体处于饥饿、疲劳、缺乏睡眠、高度紧张等不良的生理或心理状态,可成为破坏生理或心理平衡的应激源,容易诱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精神疾病。

(三)性格因素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独特的个人生活风格以及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持久的行为模式。性格特征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心理特征,它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如30%~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具有分裂性人格。对躁狂抑郁症与循环型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外向性人格特征者易患躁狂抑郁症,具有内向性人格特征者则易患精神分裂症。

巴甫洛夫在神经类型学说中将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分为4种类型,即弱型、强而不均衡型、活泼型、安静型,并认为接近弱型易患精神分裂症和癔症,接近强而不均衡型易患躁狂抑郁症和神经衰弱。此外,他还根据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将人的气质分为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3类。艺术型多见于癔症,思维型多见于强迫性神经症,中间型多见于神经衰弱。

(四)性别和年龄因素

由于性别和年龄的不同,机体的发育、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等都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都与精神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1.性别因素 精神障碍在男性或女性的发生比率有明显的差异。女性由于性腺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的特点,如月经、妊娠、分娩、泌乳和产褥等影响,常可出现情感不稳、急躁、烦闷、多变、冲动、兴奋、过敏、抑郁、焦虑或喜悦等症状。同时,女性情感丰富、脆弱、敏感,常可因心理的应激而可引起脑功能障碍,表现出各种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的症状。男性常因饮酒、吸毒、外伤、性病、感染等机会较多,而易患酒依赖、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和神经衰弱等。

2.年龄因素 在临床上不同的年龄可出现不同的精神障碍。儿童期由于整个精神发育和躯体发育还未达到成熟阶段,缺乏控制自己情感和行为的能力,从而对外界环境不能适应,对各种心理因素过于敏感,容易出现情感和行为障碍,如自闭症、多动症等。青春期由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性发育的逐渐成熟,而自主神经系统尚不稳定,情绪易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敏感,故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强迫症、癔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亦好发于该年龄阶段。中年期正处于脑力和体力最充沛、最活跃时期,思维和情感活动丰富,思考较多,日常工作和生活处于兴奋、紧张状态,如遇生活应激事件,易引起妄想观念、抑郁性疾病、心身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更年期主要由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性腺功能和其他生理功能的减弱或开始衰退,导致情感脆弱,易激动、伤感、多疑、过敏、多虑等,在此基础上,如发生生活应激事件就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妄想等状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老年前期或老年期,由于生理功能处于衰老过程,容易患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老年性痴呆)和其他脑退行性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五)器质性因素

1.感染 包括急、慢性躯体感染和颅内感染。细菌、病毒、原虫、螺旋体的感染所引起的高热,病原体毒性代谢产物的吸收,电解质平衡失调、衰竭、缺氧、维生素缺乏和血管病变均可导致脑功能性或脑器质性病变,从而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常见的感染有肺炎、脑膜炎等。

2.躯体疾病 由于内脏各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结缔组织和血液系统疾病,而引起脑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糖尿病、低血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3.中毒 即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某些外源性毒性物质侵入体内,可造成中毒或依赖,如医用药物中镇静药、催眠药等。成瘾药中的大麻、鸦片类等,均可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精神障碍。

4.颅脑外伤 外力直接作用导致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和脑脊液动力失去平衡或脑皮质散在小出血点、脑水肿等引起短暂或持续的精神障碍,如脑挫伤、脑裂伤和脑血肿。

(六)神经生物化学改变

研究证明,神经生物化学改变与精神障碍有一定的关系。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巴胺有过度活动现象;抑郁症患者可能与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缺乏有关;而躁狂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过高;月经前紧张症的发生与垂体催乳素分泌过多有关;更年期及产后常易发生抑郁症,可能是雌激素与黄体酮的不平衡所致。

二、心理与社会因素

(一)心理因素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心理未能解决的冲突,可引起不正当的心理防卫机制,使情绪等心理活动异常,进而影响躯体的健康状态。中医学论著中也曾提出有关“七情”内伤论述,论及剧烈的情绪变化和躯体疾病的发生有内在密切的联系,即所谓“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说明了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作用。同理,心理因素对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作用。

1.生活事件因素 又称精神刺激或精神创伤,通常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重大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由儿童期到老年期一生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如失学、家庭纠纷、经济问题、离婚、丧偶、失败、失恋等引起超过心理承受限度的应激,常可引起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

2.自然灾害因素 是指突然强烈而急剧的精神应激,如地震、火灾、洪水、爆炸、滑坡、空袭、交通事故、亲人突然死亡等重大而骤然发生的事故,也可突然导致短暂的或持久的精神障碍。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环境因素 政局动荡、战争、种族歧视、暴力犯罪、移民迁徙及经济萧条等环境因素,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压力,人们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导致心身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的发生。

2.文化环境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的社会风气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由于文化、民族和环境不同而出现特有的精神疾病,如恐缩症是中国、印度和中南亚居民中特有现象,癔症在文化水平低的农村地区多见,精神分裂症患者城市多于农村。此外,文化背景还会影响精神病症状的表现。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文化程度偏低、通信闭塞地区的农村居民,其妄想常与迷信、鬼怪有关,而文化水平高的城市居民的妄想常涉及电波、激光、摇控等高科技手段。

3.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益,这种社会支持可来自家庭、亲友、同事、单位、社会群体和组织。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减轻应激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精神障碍的影响

(一)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

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的某些类型,其主要致病因素是生物学因素,如遗传、脑发育异常、性格特征等。颅脑外伤、感染、中毒及各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躯体因素则可能是引起精神障碍的主要因素。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主要的病因则可能是心理社会因素。然而,具有相同遗传特征的个体(同卵双生子),患相同躯体疾病的个体,受到同样心理社会应激的个体为何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究竟是什么样环境因素保护了他们,生物学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答案。

(二)原发因素与继发因素

导致发病的因素称为原发因素,没有原发因素便不可能发病,如遗传和神经发育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是原发因素,而病后出现的暴力行为和自杀则可能是心理社会应激所导致的结果,此时的心理社会应激便是继发因素。研究表明,各种继发因素对原发疾病转归有很大影响。

(三)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通常认为,遗传因素、体质因素是内因,病原微生物、理化刺激及环境因素等是外因。内因为外因提供了致病的必要条件,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致病作用。具有易患精神疾病素质的个体,如果没有后天致病原因的作用,可能终生不会发病。同样,先天素质好的个体,即使受到严重的心理应激,也能保持心理健康。为此,研究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何作用是遗传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分类

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必须有分类学的观点。精神疾病的分类常有变更,世界各国的分类也不尽一致,但不外乎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类。

一、根据病因分类

精神疾病大致可分为病因已明和病因未明两类。病因已明的一类是指通过现代检测方法可以找出致病的客观依据的精神障碍,如由脑部疾病、脑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及外来毒素的中毒等病因所致的精神障碍。病因未明的一类是目前所具有的检测方法尚不能发现致病因素客观依据的精神疾病。前者属器质性精神疾病,后者属“功能性”精神疾病。目前,这种分类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中仍有实际意义。

二、根据症状学分类

根据症状学,可将精神障碍分为神经症性与精神病性两类。神经症性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力,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的能力。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表现没有自知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三、根据预后分类

某些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时,可结合病程的长短与预后的好坏进行分类。如精神分裂症与反应性精神病,前者病程长、预后差,后者病程短、预后好。

四、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1992),目前将精神障碍分为十大类。

1.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

4.情感障碍。

5.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6.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7.成人人格障碍与行为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

9.心理发育障碍。

10.童年及少年精神障碍。

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国情与传统经验,参考ICD-10和美国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制订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CCMD-3分类和诊断的基本原则与ICD-10一致,但更适合我国国情。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人的精神活动是人脑的正常功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异常精神活动是人脑功能障碍的表现,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研究病态情况下精神活动的异常表现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症状学,又称现象学或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目前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仍以精神症状结合病史为主要依据,因此,准确分析和辨认各种精神疾病症状是精神医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知识和技能。

如何判断某一种精神活动属于病态或正常范围?

1.纵向比较分析,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横向比较分析,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

3.应注重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

精神疾病症状是错综复杂的。其一,其受到患者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生活经历、年龄特点及躯体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其二,不同的精神疾病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精神症状,不同的精神症状之间有着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其三,正常和异常的精神活动之间无绝对标准。因此,要学好精神疾病症状学,必须以科学的、动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从本质上去分析和辨认每一个精神疾病症状的现象,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精神疾病症状表现不一,与正常精神活动相比有质或量的差别,前者较易识别,而后者常需与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以确定其是否异常。

心理学将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行为过程,研究和学习精神疾病的症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精神疾病症状的特点

1.症状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外在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的出现多伴随痛苦体验。虽然某些症状如情感高涨、欣快症或情感迟钝,其痛苦体验可能不突出,但上述症状仍具有不愉快的性质。

5.症状给患者带来或轻或重的社会功能损害。检查中除肯定症状是否存在外,还需评定症状的严重程度,可根据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患者其他精神活动及社会功能影响的轻重予以确定。症状严重程度与该症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有关。

一、认知过程及其障碍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各种精神活动的基础。下面从感觉和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等方面对认知(cognition)过程及其障碍加以讨论。

(一)感觉和知觉及其障碍

感觉(sensation)和知觉(perception)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认识的初级阶段,但有认识程度的差别,感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简单反映,知觉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较完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常合称为感知觉。常见障碍有以下几种类型。

1.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是指对外界一般强度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声音特别刺耳,稍微触摸皮肤就感到疼痛难忍等。此类症状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症、更年期综合征及感染后的虚弱状态等。

(2)感觉减退(hypoesthesia) 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感觉缺失)。此类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癔症、某些意识障碍和催眠状态等。

(3)感觉倒错(paraesthesia) 是指对外界剌激产生与正常情况下不同性质的或完全相反的异常感觉。此类症状多见于癔症。

(4)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 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感觉,患者往往不能明确指出不舒适部位,难以表达,可为牵拉、挤压、转动、流动、游走或虫爬等感觉,是构成疑病妄想的基础。此类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2.知觉障碍(disturbance of perception)

(1)错觉(illusion) 是指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感知,以错视、错听多见。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惊恐、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也可以产生错觉,但经验证后能立即纠正。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如谵妄的患者把床头柜上花瓶里的一束花看成是伸出的蛇头。

(2)幻觉(hallucination) 指无相应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如在周围无人的情况下,患者听到有人谈话的声音或看到某人在窗外。按幻觉性质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其主要的区别在于:①真性幻觉来源于外界空间,如患者描述“听到窗外有声音骂自己”,而假性幻觉的常无明确的定位;②真性幻觉的知觉体验清晰、鲜明、生动,而假性幻觉的知觉体验不如真性幻觉那样鲜明、生动;③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是感官感知的,如患者描述“耳朵听到窗外有声音骂自己”,而假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不用感官就能感知,如患者描述“不用耳朵即可听到脑内有声音骂自己”。

根据幻觉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以幻听最常见。

1)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 包括非言语性和言语性幻听。非言语性幻听属于原始性幻听,如听到汽车鸣笛声、电闪雷鸣声、流水声及鸟鸣声等。言语性幻听最多见,常具有诊断意义。根据幻听内容的不同,可区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其内容常是命令患者打人、自杀、不准吃饭喝水等;评论性幻听,多为评价患者的道德品质、行为,甚至斥责、嘲笑、讽刺言语声,也可以是表扬、赞赏的声音;议论性幻听,也称争论性幻听,是两个人以上的声音,之间意见不一致,站在不同角度谈论患者,甚至相互之间发生争吵。开始时,由于声音内容与来源含糊不清而未引起患者注意,以后逐渐清楚而引起患者注意,出现与幻听相应的侧耳倾听、与幻听对话、微笑、掩耳或对骂等行为,或据命令性幻听的内容而拒食、打人、毁物、出走、自伤或自杀,甚至产生危害社会行为。幻听声音多来自外部或说不清方位,其中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和议论性幻听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2)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 外界不存在相应的客观事物而能看见无意义的色彩、闪光或形象。幻视内容较丰富多样,形象清晰、鲜明和具体,亦可模糊不清,较幻听少见。此类症状多见于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谵妄状态、精神分裂症、癔症等。

3)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 指患者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腐败的尸体气味、浓烈刺鼻的药物气味、化学物品烧焦味以及体内发生的气味等,往往引起患者不舒畅的情绪体验,患者常以手掩鼻或以物塞鼻。幻嗅常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一起,如患者坚信他所闻到的气味是坏人故意放的,从而加强了被害妄想,可表现为捏鼻动作或拒食。此类幻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4)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 指患者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令人不愉快的怪味,以致拒食。幻味常与幻嗅同时存在,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等。

5)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也称皮肤与黏膜幻觉,可表现为触摸感、虫爬感、针刺感或触电感,也可为性接触感。此类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症或器质性精神病等。

6)内脏性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 指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患者能清楚描述躯体内部或某一脏器扭转、穿孔、断裂、腐烂或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一起出现。此类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更年期精神障碍。

7)特殊类型幻觉 除上述幻觉外,临床上还可见到以下特殊类型的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①功能性幻觉(functional hallucination):又称机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现实刺激的同时所涉及的器官出现幻觉(如听见真实流水声的同时能听到有人说话声),其特点是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并存。②反射性幻觉(reflex hallucination):是当某一感官感受到现实刺激时(如听见真实的流水声),出现另一感官的幻觉(闻到臭鸡蛋味)。③思维鸣响(audible thought):又称思维回响或思维化声,当患者想到什么时,就听到(幻听)说话声讲出他所想的内容,即幻听的内容正是患者当时所想的事。例如患者想打球,即听见“打球!打球!”的声音,患者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声音”。思维鸣响的特征是:当时存在的是幻听,幻听的内容是患者所想又尚未说出的思想。这是一种知觉障碍而不是思维障碍,应与内心被揭露感相区别。

(3)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 患者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感知是正确的,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形象、大小、位置、距离及颜色等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符。感知觉综合障碍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颞叶癫痫或脑瘤、脑炎等脑器质性疾病。

1)视物变形症(metamorphopsia) 指患者感到周围的人或物体在大小、外形、体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看到物体的形象比实际增大,称作视物显大症(macropsia),如看到他的老师变成了巨人,头顶着房顶。看到的物体形象比实际缩小称为视物显小症(micropsia),如一成年男性患者感到自己睡的床只有婴儿床那么大小,认为容纳不下自己的身体而坐着睡觉。

2)空间知觉障碍 患者感到四周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如患者把茶杯放到身边的桌上时,桌子离自己较远,而患者仍感觉很近,结果茶杯掉落地上。

3)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准确的知觉体验。如感到时间在飞逝,好像身处于“时空隧道”之中,外界事物的变化异乎寻常地快;或者感到时间凝固了,岁月不再流逝,外界事物停滞不前。

4)非真实感(derealization) 患者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模糊暗淡,不清晰,缺乏真实感。

5)自身体形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感到自己的躯体或个别部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感到自己腿变细长,头特别大。此类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及其障碍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觉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正常人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①具体性,指思维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具体内容,反映思维的真实性;②目的性,指思维是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③连贯性,指思维过程前后衔接,相互联系;④实践性,能够通过实践予以验证;⑤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规律。临床上一般可将其障碍分为思维过程障碍、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等。

1.思维过程(process of thought)障碍 是思维联想活动量、速度和连贯性等方面的障碍。

(1)思维奔逸(flight of thought) 又称观念飘忽,是一种表现为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概念大量涌现、内容丰富生动甚至来不及表达的联想障碍。患者的言语增多,语速加快,高谈阔论,口若悬河,出口成章。患者自诉述脑子反应快,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出来,注意力易随情境转移而致话题随之改变,缺乏重点。因联想加速致患者感到说话速度跟不上思维的进程,可表现为话题跳跃,出现音联(rhyming)或意联(punning),或与当时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有联系。此症状多见于躁狂状态。

(2)思维迟缓(slowness of thought) 与思维奔逸相反,联想受到抑制,概念形成缓慢,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应答反应迟钝,思考困难,言语缓慢。患者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状态等。

(3)思维中断(interruption of thought) 又称思维阻滞,是在无意识障碍或外界干扰等情况下思路突然被阻,表现为谈话突然中断,停顿片刻后谈话恢复,但往往已换了内容或另一话题,患者常形容此刻的思路出现了“空白”或不能解析。若患者有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则称作思维被夺(thought deprivation)。两症状均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4)思维云集(pressure of thought) 又称强制性思维(forced thinking),是指思潮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思维内容往往杂乱无章,患者也感到意外,甚至厌恶,常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炎或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

(5)思维散漫(scattering of association) 又称思维松散(looseness of thinking),是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混乱、散漫,缺乏主题。对很简单的问题也很难说清楚,交谈困难。一般情况下谈话的语句尚完整,但语句之间的结构缺乏紧密联系,使人难以理解其主题和意义,严重者可发展为思维破裂。该型障碍见于精神分裂症。

(6)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 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患者甚至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言语支离破碎,或为词汇的杂乱堆积。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7)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inking) 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思维破裂,其言语内容可能更加杂乱、零碎,毫无主题可言。该症状多见于感染或中毒、颅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

(8)病理性赘述(circumstantiality) 在思维过程中,患者不失去基本的线索和目的,但其联想过程迂回曲折,夹杂了大量次要的、琐碎的枝节,有许多不必要的、过分详细的叙述。此症状多见于癫痫、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

(9)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 主要为思维内容减少,形成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减少。表现为缺少主动语言,多为被动的简单回答,类似电报式语言,缺少形容词,常有脑子空空、没什么可想的体验。患者对此往往漠然处之,常伴情感淡漠、意志缺乏。此症状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或智力缺损的患者。

(10)持续语言(perseveration) 患者单调地重复某一概念,或对不同的问题总是用第一次回答的话来回答。例如护士问:“您今天洗澡了吗?”患者答:“洗了。”问:“您多大年龄?”答:“洗了。”……此症状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语言重复(palilalia)与刻板言语(stereotypy speech) 指联想停滞不前,在原地徘徊,呈机械式持续重复。如果重复的是每一语句的末端部分,即称为语言重复,如患者说:“我要下楼去吃饭、吃饭、吃饭。”如果机械而刻板地重复同一语句,则成为刻板言语,如患者反复说:“我要下楼去吃饭,我要下楼去吃饭,我要下楼去吃饭。”此症状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12)思维插入(thought insertion) 患者感到脑子里插入了别人的思想(有别于强制性思维),是在思考过程中他人通过某种方法强加于己的。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3)思维扩散(diffusion of thought)和思维被广播(thought broadcasting) 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所有的人也都知道,感到自己的思想被人共享,毫无秘密可言,称为思维扩散。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的,则称为思维被广播。此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思维形式(form of thinking)障碍 即思维的逻辑结构障碍,是指概念的运用和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逻辑紊乱,使词或句之间缺乏正常的联系,失去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性,混淆了概念的具体含义与隐义或借义的含义。在言语表达中出现正常语法结构的紊乱,令人无法理解。与思维过程障碍相比较,思维形式障碍能反映出更深刻的精神功能障碍。

(1)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inking) 指患者将一事物的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相混淆,而自己却毫无觉察。常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表示某种意义,若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2)语词新作(neologism) 患者自创一些符号、语言、文字或图形,并赋予特殊意义或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有时患者把几个不相关的概念或不完全的词拼凑成新的概念或词,代表某种新含义,既有概念的融合与浓缩,也有无关概念的拼凑。如以“日忧”来表示其心情忧愁与害怕,以“%”代表离婚,以“犭市”代表狼心狗肺。以上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内容(content of thinking)障碍

(1)妄想 妄想是在精神病态基础上,由逻辑推理和判断的歪曲所致的一种病理信念,有如下特征:①妄想的内容与现实不符,但患者坚信不移,对其不能以亲身经历纠正,也不能以理说服;②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与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某些共同的信念(如迷信观念、宗教观念、偏见等)不同;④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K.Jaspers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与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常突然发生,内容与当时处境和思路缺乏联系。继发性妄想是在幻觉、情绪低落或高涨、恐惧等其他病理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类情况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从妄想的结构上可分为系统性妄想与非系统性妄想。前者的内容连贯,结构紧密,常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逐渐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妄想内容复杂与泛化,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妄想系统,多见于偏执性精神障碍。非系统性妄想为一些片断、零散、内容不连贯和不固定的病理信念,见于精神分裂症。

临床上常按其主要内容将妄想归类如下。

1)被迫害妄想(delusion of persecution) 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或(和)亲人受到污蔑、诽谤、打击、陷害或毒害、监视或跟踪,可伴有幻听。在妄想影响下可出现拒食、拒药、逃走、控告、自伤或伤人、毁物等行为。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其他精神病。

2)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又称牵连观念或援引观念(idea of reference)。患者将环境中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己有关,如别人的说话、咳嗽、一举一动都与自己有一定的关系,并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在一起。患者认为周围人的咳嗽是故意刺激他,偶尔的一瞥是对他不怀好意,某报纸、杂志上的某篇文章是有意影射他、暗示他、故意做给他看的。此症状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影响妄想(delusion of influence) 又称被控制妄想(delusion of control)。患者坚信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或某种仪器、电波、超声波、射线等的控制、干扰或操纵,不受自己意志的支配,或认为有外力刺激自己的躯体,产生种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大脑已被电脑控制,自己已是机器人。这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4)夸大妄想(delusion of grandeur) 患者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给予过高的评价,坚信自己具有非凡的才智、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等。此症状常见于躁狂状态、精神分裂症及麻痹痴呆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罪恶妄想(delusion of sin) 又称自罪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有严重错误或罪行,或将过去微不足道的琐事夸大为重大错误,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到惩罚。该类型障碍患者常伴有自卑、自责、绝望及拒食、自伤或自杀等行为。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6)钟情妄想(delusion of being loved) 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因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去追求对方,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也毫不置疑,而认为是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纠缠不休。该型障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7)嫉妒妄想(delusion of jealousy) 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另有新欢或外遇,并对配偶的行为加以监视或跟踪,以寻觅证据,有时出现报复行为。此型障碍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伴有性功能减退的男性患者和更年期女性患者,也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8)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 delusion) 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有严重疾病,虽经医学检查否定,仍不能纠正。严重者患者声称“自己的内脏烂了”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躯壳”等,此时又称虚无妄想(delusion of negetion)或称Cotard综合征。多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患者,内容荒谬者见于精神分裂症。

9)非血统妄想 指患者坚信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特殊意义妄想(delusion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可在上述关系妄想的基础上产生,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平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且赋有特殊的意义。此种妄想结构多较抽象和脱离现实,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11)被窃妄想(delusion of being stolen) 患者认为自己所收藏的东西被人偷窃了。可能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如对人的不信任、猜疑以及记忆减弱有关。这类妄想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期抑郁症等。

12)内心被揭露感(experience of being revealed) 又称被洞悉感、读心症(mind reading)。患者认为他所想的事已经被人知道,虽然患者说不出是怎样被人探知的,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甚至搞得满城风雨,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他。此症状多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13)变兽妄想(lycanthropy) 患者确信自己变为某种动物如狗、猪等,并有相应的行为异常,如吃草、在地上爬等。

(2)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 是指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并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这种观念一般都以某种事实作为基础。由于强烈情绪的存在,患者对某些事实做出超过寻常的评价,并坚持这种观念,因而影响其行为。这些概念往往与切身利益有关,如自身的健康、荣誉、发明创造等。此症状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3)强迫观念(obsessive idea) 是一些反复出现的想法、冲动、印象或观念。患者明知无必要、不合适或毫无意义而想排除,却难以克制,无法摆脱。常伴有紧张、焦躁不安或强迫行为。此症状多见于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早期或恢复期)等。

(三)注意及其障碍

在某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指向某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称注意(attention)。有选择地使精神活动指向某一特定的对象时称主动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主动注意对所指向事物的感知最为清晰,有利于识记与分析,与个人的思想、情感、爱好和既往体验有关。被动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由外界刺激被动引起的注意。被动注意指向的对象常不十分清晰,无自觉的目标,不需任何努力就能实现。通常所谓注意是指主动注意。注意障碍通常有以下表现。

1.注意增强(hyperprosexia) 指主动注意显著增强。病态的注意增强多与妄想有关,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对环境微小细节都保持高度注意和警惕,十分注意所怀疑人的一举一动,而有疑病妄想的患者则过分关注自身健康状态的某些细微变化。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郁症等。

2.注意涣散(divergence of attention) 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注意力不能较持久地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容易分散,有时看很长时间的书,仍不知所述内容。该症状多见于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综合征。

3.注意减退(hypoprosexia) 主动注意与被动注意都减退,常需要较强的外界刺激才能引起注意。该症状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状态、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神经衰弱等。

4.注意转移(transference of attention) 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降低,被动注意明显增强。注意力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转移,以致不断改变话题和活动内容。该症状多见于躁狂症。

5.注意狭窄(narrowing of attention) 指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该症状多见于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患者。

(四)记忆及其障碍

既往感知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大脑中重新反映出来,这种既往经验的认知和回忆就是记忆(memory)。记忆是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存、认知(再认)和回忆(再现)四个部分。识记是感知的事物和经验留下痕迹的过程,保存是使标记的痕迹免于消失的过程,认知是现实刺激与以往痕迹相联系的过程,回忆则是对某些保存的痕迹再现的过程。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将其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障碍可以在四个过程的不同部分发生,但一般都同时受损,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常见记忆障碍有以下几种类型。

1.记忆增强(hypermnesia) 病理性记忆增强是指患者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或细节都能回忆起来。记忆增强主要见于躁狂症、抑郁症、偏执状态。

2.记忆减退(hypomnesia) 指整个记忆过程的普遍性减退。早期多是回忆减弱,表现为近记忆减退,如未记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吃过的饭;严重时远记忆也减退,如回忆不起个人经历等。可见于痴呆、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疾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3.遗忘(amnesia) 以往经历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称遗忘。一段时间的全部经历丧失称作完全性遗忘,仅仅对部分经历或事件不能回忆称作部分性遗忘。颅脑外伤是常见病因,也见于情绪创伤之后和神经衰弱。

(1)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与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 常由脑外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意识障碍引起。顺行性遗忘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如脑震荡、脑挫伤的患者回忆不起受伤后一段时间的事。对脑外伤前一段时间内发生事情的遗忘称逆行性遗忘。

(2)进行性遗忘(progressive amnesia) 以再认与回忆的损害最大,患者除有遗忘外,还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与淡漠。多见于老年性痴呆。

(3)心因性遗忘(psychoganic amnesia) 主要由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引起,遗忘内容仅限于与某些痛苦体验相关的事物。

(4)近事遗忘(recent amnesia)与远事遗忘(remote amnesia) 对当日或近期内新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称近事遗忘,对往事的遗忘称远事遗忘。脑器质性损害所致遗忘规律是先近事遗忘,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远事记忆损害或远事遗忘。

4.记忆错误(paramnesia) 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记忆错误。患者对自身经历的事件,在发生时间、地点或情节等方面出现错误的记忆,并坚信不疑。

(1)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对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错构多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2)虚构 指患者以想象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上记忆的缺损,并信以为真,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作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v syndrome),又称遗忘综合征。虚构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潜隐记忆 指患者把自己过去看到或听到的,或梦中体验过的事物的回忆,认为是自己实际体验过的事物。

(4)似曾相识与旧事如新 对新事物有一种早已体验过的熟悉感,称似曾相识;对已多次体验过的事物有似乎从未体验过的生疏感,称旧事如新。多见于癫痫。

(五)智能及其障碍

智能(intelligence)是智慧与能力的合称,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它涉及感知、记忆、注意和思维等一系列认知过程,是与先天素质和后天训练密切相关的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精神活动,包括运用既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获得新知识与经验的能力。智能总是在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临床上常常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与操作,了解患者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判断能力、一般常识的保持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等,进而对智力是否有损害进行定性判断,并对损害程度作出粗略判断。另外,可通过智力测验方法得出智商(IQ),对智能进行定量评价。智能障碍分为以下两大类。

1.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智能障碍发生在胎儿期、围生期、儿童期等大脑发育成熟阶段之前(18岁以前),遗传、染色体畸变、感染、中毒、颅脑外伤、内分泌异常、脑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氧等因素致使大脑发育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个阶段上,随年龄增长,智力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2.痴呆(dementia) 大脑发育已基本成熟,智能发育达到正常之后,由各种有害因素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或大脑功能抑制,导致智能障碍,严重者称痴呆。临床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计算力、记忆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行为精神症状,如情感淡漠、行为幼稚及本能意向亢进等。

(1)真性痴呆 是指由大脑器质性损害引起的痴呆。一般说来,病变多呈进行性,常不易恢复。除思维活动日趋减退外,社会情感也逐渐丧失,原始情感与本能意向占优势。该类痴呆可见于阿尔茨海默病和麻痹性痴呆等。

(2)假性痴呆 在强烈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大脑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系大脑功能处于普遍抑制状态的结果。此类痴呆病情可逆,预后良好,临床上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常伴有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障碍。如一位34岁的患者,当问到她一只手有几个手指时,答“4个”,对简单的计算如2+3=4给以近似回答。患者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回答内容不正确。行为方面也可错误,如将钥匙倒过来开门,但对某些复杂问题反而能正确解决,如能打牌、下象棋,一般生活问题都能解决。②童样痴呆(puerilism),患者的言语和表情均似儿童,咿呀学语,吸吮手指,见人都叫叔叔阿姨,进食、大小便要人照料,多见于癔症和心因性精神障碍,也可以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诈病时,应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加以鉴别。③抑郁性假性痴呆(depressive pseudodementia),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表现为痴呆早期的症状,如计算能力、记忆能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乏主动性。抑郁消失后智能可完全恢复。

二、情感过程及其障碍

情感(affect)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相应内心体验,如喜悦、悲哀、恐惧、愤怒等。虽然情感、情绪与心境三个术语在临床上可相互通用,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心境(mood)是较为持久而微弱的心理状态,是某一段时间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与社会活动相联系的内心体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复杂而高级的心理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情绪(emotion)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为保存种族和维持生命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反应等躯体功能相应变化。临床上根据情感的倾向性、稳定性、协调性,以及情感反应的形式、强度、持续的时间及因果关系来判断情感是否正常。在精神疾病中,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稳定性的改变及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性质的改变可表现为躁狂、抑郁、焦虑和惊恐等。正常人在一定的处境下也可表现上述情感反应,但只有当此种反应不能依其处境及心境来解释时,方可作为精神疾病症状。

1.情感高涨(elation) 指情感活动在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内持续增高。常见表现有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喜悦(joy)是指情感的显著高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舒畅、欢乐,语音高昂、表情丰富、眉飞色舞。表现为可理解的、带有感染性的情绪高涨,且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有时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多不持久,很快转怒为喜,常见于躁狂症。狂喜(phrenoplexia)表现为极度欢乐,常带有神秘色彩,令人难以理解,多无思维奔逸和动作增多,可有轻度意识障碍,又称销魂(ecstasy)状态,见于癫痫、急性躁狂症及麻醉剂成瘾者。欣快(euphoria)是指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但不生动,不伴有相应的言语和动作的增多,对疾病无自知力,给人以呆傻、愚蠢、幼稚的感觉。伴有轻度兴奋、调皮的行为、浅薄的诙谐,以玩笑的口气回答严肃的问题等表现时,称诙谐性欣快(moria),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情感低落(depression) 以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为特征。患者自我感觉很坏,悲观苦闷、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消极自卑、低头落泪。对生活和事物失去原有的兴趣,说话与活动明显减少,不愿见人,自觉能力降低,对工作失去信心。重者可出现自责或罪恶感,自愧难以为人,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严重者可出现自伤、自杀观念或行为。常见于抑郁症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抑郁状态。

3.焦虑(anxiety) 是一种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健康或安全及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正常人在预期不利或执行无把握的任务时也会出现相应的焦虑现象。病态的焦虑是在缺乏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出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认为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困扰的问题日趋复杂,无法解决。患者唉声叹气、惶惶不可终日,有大祸将临之感。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疑病观念。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panic attack)。焦虑常见于焦虑性神经症、更年期抑郁状态及神经衰弱。

4.恐惧(phobia) 是指面临不利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患者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恐惧常导致逃避行为。正常人在预期不利时会产生恐惧,对特定事物的恐惧是恐怖症的主要症状。恐惧亦可见于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

5.情感淡漠(apathy) 指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即使面对与自己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无动于衷。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缺如。面部表情呆板、冷淡。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1.情绪不稳(emotional instability) 表现为情感反应(喜、怒、哀、愁等)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个极端,显得喜怒无常,变幻莫测。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轻度情感不稳可以是一种性格的表现;与外界环境无相应关系的情感不稳则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强制性哭笑(forced crying and laughing) 是一种情绪表达的障碍,表现为无明显原因、与客观环境不相适应的、自发的、刻板的、强制性的哭或笑。可从微笑到大笑,从闷闷不乐到大哭,迅速达到高峰,但恢复缓慢,特点是此时患者心中并无相应的体验。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3.易激惹性(irritability) 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该症状常见于疲劳状态、人格障碍、神经症或偏执型精神病患者。

4.病理性激情(pathological affect) 是一类程度非常强烈、为时短暂、突然出现的情绪爆发。患者通常表现为特殊的紧张、兴奋和不满情绪,然后爆发为十分猛烈的情感冲动,对此患者不能自控,且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可出现冲动伤人行为。发作时往往有意识模糊,发作后有遗忘。此类情况多见于癫痫、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中毒性精神障碍等。

(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1.情感倒错(parathymia) 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当时的处境和思维内容不相称或相反,如亲人死亡时不悲反喜,遇高兴事时反而痛哭流涕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情感幼稚 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反应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和遮掩。多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3.矛盾情感(ambivalence) 同一患者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互相矛盾的情感体验,也称为对立情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性症状。矛盾情感意味着情感活动本身的不协调和不配合,如又爱又恨,既喜欢又讨厌。患者对此矛盾情感不分析和批判,也不因此感到焦虑和痛苦。

三、意志和精神运动及其障碍

(一)意志过程及其障碍

意志(will)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行为紧密相连而又相互影响,认知过程是基础,情感活动可能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或阻力。常见意志障碍的类型如下。

1.意志增强(hyperbulia) 指意志活动增多。患者的意志活动具有病态的顽固性,在病态情感或妄想支配下,顽固地支持某些行为。如抑郁症患者的顽固自杀企图与行为,有被害妄想者的反复诉讼上告,有疑病妄想的患者到处求医,有嫉妒妄想者对其配偶的跟踪行为,有夸大妄想的患者夜以继日地从事无数的发明创造等。

2.意志减退(hypobulia) 指意志活动的减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主动性要求与行动,常与情感淡漠或情绪低落有关。对任何事物均缺乏兴趣,对处境无所要求,对今后没有打算,在室内徘徊,整日卧床或呆坐、呆立,生活懒散。患者一般能意识到,但总感到很多事情做不了,需要被督促、照料和护理。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

3.意志缺乏(abulia) 指意志活动缺乏,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要求,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督促和管理。严重时本能的要求也没有,行为孤僻、退缩,且常伴有情感淡漠和思维贫乏。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精神衰退时及痴呆。

4.犹豫不决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遇事常常反复考虑,缺乏果断,不知如何是好。对于两可之间的事,更不能做出选择和决定。矛盾意向(ambitendency)表现为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例如碰到朋友时,一面想去握手,一面却把手马上缩回来。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精神运动及其障碍

简单的随意和不随意行动称为动作,有动机、有目的而进行的复杂随意运动称为行为。精神运动性障碍又称为动作行为障碍。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态思维及情感的障碍,常可导致精神运动的异常。常见的精神运动障碍如下。

1.精神运动性兴奋(psychomotor excitement) 指整个精神活动增强,分协调性与不协调性两类。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与患者当时的思维、情感状态协调一致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并和所处环境关系密切,动作和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易被人理解,即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如轻躁狂症的兴奋遍及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以情感高涨最为突出,并影响和支配其他方面的活动,伴有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思维奔逸、夸大妄想、意志增强等,其知、情、意各个过程间相互协调,并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一致,易引起别人的共鸣。此类精神运动性兴奋还会表现为焦虑状态的坐立不安、搓手顿足。与激动情绪相联系的心因性兴奋也属于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不协调,动作和行为的增多同当时的思维、情感状态不一致,缺乏目的和意义,单调而杂乱,令人费解。如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兴奋,无诱因突然发生的冲动、攻击或破坏行为。此症状也见于谵妄状态、伴有智力障碍和人格改变的器质性精神障碍。

2.精神运动性抑制(psychomotor retardation) 是指整个精神活动的减低。患者动作、行为与言语同时减少,缺乏主动性,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此症状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1)木僵(stupor) 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患者不言不动、不饮不食、呆坐、呆立或终日卧床;大小便潴留,也不主动排泄;不咽唾液,任其沿口角外流;对刺激缺乏反应,但夜深人静时可稍有活动或自进饮食,询问时也可低声回答。如不予治疗,患者某一姿态可维持很长时间。轻度木僵称作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动大小便。可分为紧张性木僵(catatonic stupor)、心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和器质性木僵。此症状见于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蜡样屈曲(waxy flexibility) 是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能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可保持不动,可维持很长时间,称之为“空气枕头”,此时患者意识清楚,病好后能回忆,应与昏迷相鉴别。蜡样屈曲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3)缄默症(mutism)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以手示意或纸笔表达。见于癔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4)违拗症(negativism) 对于要求患者做的动作,其表现为抗拒及相反的行为。若患者的行为反应与医生的要求完全相反,称作主动违拗(active negativism),例如要求患者张开口时他反而紧闭口。若患者对医生的要求都加以拒绝而不做出行为反应,称作被动违拗(passive negativism)。违拗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3.重复症(perseveration) 指患者出现毫无意义和目的的反复重复单调的动作或言语。患者不以为苦,也不想控制或摆脱,此不同于强迫症。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称刻板动作,毫无意义和目的的反复重复单调的言语称刻板言语,刻板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4.模仿症(echopraxia) 指患者毫无目的、简单地模仿他人的言语、动作、表情或姿势等,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自动性动作,并非戏谑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5.作态(mannerism) 指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动作、姿势、步态与表情,如做怪相、扮鬼脸、噘嘴、尖调说话、用足尖走路等。作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四、意识障碍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前者称环境意识,后者称自我意识。

意识障碍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功能障碍,而是各种心理过程同时受累,不能根据单一心理过程障碍来判断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脑功能抑制引起,脑功能抑制的程度与致病因素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关,也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当意识障碍时精神活动普遍抑制,表现为:①感知觉清晰度降低、迟钝,感觉阈值升高;②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性遗忘;③思维变得迟钝、不连贯;④理解困难,判断能力降低;⑤情感反应迟钝、茫然;⑥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⑦出现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力出现障碍,如姓名、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定向障碍为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但临床工作中仍应根据以上几点综合判断有无意识障碍。

(一)环境意识障碍

1.以意识水平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

(1)嗜睡(drowsiness) 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在安静环境下常处于睡眠状态,较强刺激能唤醒,并能进行简短的交谈或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刺激一旦消失,患者又呈入睡状态。多见于功能性及器质性脑疾病。

(2)意识混浊(clouding of consciousness) 意识清晰度轻度受损,患者反应迟钝、思维缓慢,注意、记忆、理解都有困难,有周围环境定向障碍,能回答简单问题,但对复杂问题则茫然不知所措,吞咽反射、角膜反射与对光反射存在,可出现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和病理反射等。此症状多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3)昏睡(spoor) 意识水平降低程度较嗜睡和意识混浊深,环境意识及自我意识均丧失,呼叫或推动已不能引起反应。针刺或压眶上缘等强刺激也只能引起无意识的发声或防御反射。角膜与睫毛反射较弱,对光反射存在,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可有肢体震颤或不自主动作。

(4)昏迷(coma) 意识完全丧失,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应。防御、吞咽、角膜等反射及对光反射消失。

2.以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

(1)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 患者的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窄而孤立的范围之内,只对范围内的体验能够感知。表面上看,尚能保持接近正常的行为,自动完成习惯性动作,自理简单生活,回答简单问题,甚至能完成某些连续的行动,但对外界感知不清晰,联想抑制,理解判断能力缺乏,不能适切地掌握与适应周围环境。还可出现定向障碍、片断幻觉、错觉及焦虑、恐惧等情感体验,可有冲动或攻击行为。朦胧状态以反复发作为特征,常突然发生,可持续数分钟至数日后突然终止,事后多有遗忘。此症状常见于癫痫与癔症,也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感染、中毒及躯体疾病。

(2)漫游性自动症(ambulatory automatism) 是意识朦胧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特征。患者在意识障碍中可进行无目的、无意义、与当时处境不相适应的动作。此症状常突然发生、突然终止,持续时间短暂,事后遗忘,临床上较多见的有梦游症和昼游症。

3.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谵妄(delirium)状态 在意识水平降低的基础上出现丰富、形象、生动的错觉与幻觉,以幻视居多,言语性幻听少见。伴有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患者多兴奋不安,思维不连贯,喃喃自语,定向不良,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此症状昼轻夜重,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等,意识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完全遗忘,见于感染、中毒、脑外伤及躯体疾病。

(2)精神错乱(amentia)状态 表现与谵妄状态相似,但病情较严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无法理解为特征。可出现片断性的幻觉,思维极不连贯,感知综合障碍,焦虑、恐惧,严重不协调性运动兴奋,定向力与自知力丧失。此症状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周至数月,愈后有遗忘,见于严重的感染中毒性疾病。

(3)梦样(oneiroid)状态 是伴有意识水平降低的一种梦境样体验,其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段,并与富有情感色彩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好像梦境一样。此症状多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及感染中毒性疾病。

(二)自我意识障碍

自我意识障碍常见以下几种表现。

1.人格解体(dispersonalization) 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感觉,对自己的精神活动和躯体的存在产生不正确认识或丧失真实感或现实感。例如认为自己的灵魂脱离躯体而存在,或身体两侧不属于同一机体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双重人格(double personality) 是统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例如患者一方面以甲的身份、语调、行为出现,而另一方面又以乙的身份出现。此症状多见于癔症,亦见于精神分裂症。

3.交替人格(alternating personality) 是统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内表现为两种不完全相同的人格,在不同时间内交替出现。此症状多见于癔症,也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定向障碍

定向障碍(disorientation)是指患者对时间、地点、周围人物及自身的认识发生障碍。①时间定向:年、月、日、时刻等。②地点定向:当时所在地点。③人物定向:对周围人物的识别及与本人的关系等。④自我定向: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定向障碍见于意识障碍及智力障碍患者。正常人亦可出现短暂的定向障碍,特别是新迁地址或旅途中可出现持续动作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定向障碍。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insight)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与判断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障碍是病态,称为“有自知力”;认为自己的精神障碍不是病态,称为“无自知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有部分自知力”。

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能主动就医诉说病情。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丧失,有的患者在患病初期尚有自知力,随病情加重逐渐丧失。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后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并能对患病期间的精神异常表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认识。因此,自知力检查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知力缺乏是精神病特有的表现。

判断有无自知力有四条标准:①患者意识到出现别人认为异常的现象;②患者自己认识到这些现象是异常的;③患者认识到这些异常是自己的精神障碍所致;④患者意识到治疗是必需的。

五、常见精神障碍综合征

(一)幻觉妄想综合征

以幻觉为主,在幻觉的基础上产生妄想,如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等。本综合征的特点是幻觉和妄想密切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某些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情感障碍综合征

以情感障碍症状为主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躁狂或者抑郁状态。

躁狂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其程度轻重不一,可有轻度躁狂,也可有重度躁狂。严重躁狂状态时可有意识模糊,称为梦样躁狂或谵妄性躁狂,多见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

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活动减少,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木僵,称为抑郁性木僵。抑郁状态时也可以出现焦虑、激越,称为激越性木僵,指患者在抑郁的同时,带有运动性不安,常常坐卧不宁、吼叫、焦虑等。以上症状多见于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

(三)紧张综合征

以全身肌肉张力增高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

紧张性木僵包括木僵、违拗、刻板言语和动作、模仿言语和动作、蜡样屈曲、缄默等症状,可以持续数周至数月。紧张性木僵可以突然转入紧张性兴奋状态。

紧张性兴奋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表现为突然爆发的兴奋和暴力行为,然后又突然进入木僵或缓解状态。典型的紧张综合征见于精神分裂症的紧张型,其他精神障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时也可见到不典型的表现。

(四)遗忘综合征

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以近事遗忘、虚构和定向障碍为特征。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脑肿瘤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五)急性脑病综合征

急性脑病综合征以各个阶段的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症状鲜明,持续时间较短。可以伴有急性精神障碍表现,如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紧张综合征、类躁狂状态、抑郁状态等。该病多继发于急性器质性疾病或急性应激状态。

(六)慢性脑病综合征

以痴呆为主要表现,伴慢性精神障碍症状,如抑郁状态、类躁狂状态、类精神分裂症状态,以及明显的人格改变和遗忘综合征,通常不伴有意识障碍。该病常由慢性器质性疾病引起,也可以由急性脑病综合征迁延而来。

(七)脑衰弱综合征

脑衰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易感疲劳、虚弱、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常伴有头痛、头晕、感觉过敏、出虚汗、心悸、睡眠障碍等。该病常见于器质性疾病的初期、恢复期或慢性器质性疾病的过程中。

如何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症状?

1.应熟悉每一精神疾病症状的定义和概念,了解其可能的起因。

2.掌握检查和发现症状的技巧。

3.学会归纳症状。个别症状特别是短暂或偶见的症状,对疾病的诊断并无意义,而一组相关症状的出现,可能构成其综合性的临床特点,得出症状群(或综合征)的印象,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要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有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相关,具有诊断价值;有些症状是继发的,可能继发于原发症状,与原发症状是因果关系。

5.重视各症状的鉴别,这将减少疾病的误诊。

6.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症状的起因和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