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护关系的模式

医护关系的模式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护理工作逐步的专业化、职业化,医生和护士的关系转变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制订护理方案和措施。于是她又详细询问陪护人和患者的关系,怀疑是宫外孕。随后将该想法告诉医生,医生认为此情况很有价值,及时请来妇产科医生会诊,其结果证实为宫外孕。经护医密切配合,患者得救。

一、医护关系的模式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医护条件下,根据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医护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主从型医护模式

20世纪前半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科学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各种科学学说纷纷建立,形成生物医学模式,确立“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指导思想。此阶段的护理特点是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被看做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教育雷同于医学教育,课程内容涵盖较少的护理内容。

在这种模式下,护士处于从属地位,医生处于主导地位,护理工作依附于医疗,护士只是简单地执行医嘱,机械地完成分工任务,许多情况下责任不清,对患者的病情、疗效、心理状态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指导与被指导型医护模式

随着护理工作逐步的专业化、职业化,医生和护士的关系转变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制订护理方案和措施。这种模式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影响,不少情况下,护士是在医生的指挥下完成治疗活动,比如患者护理的级别仍然由医生确定,护士只是执行医嘱。

(三)协作互补型医护模式

随着21世纪“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医护关系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护士与医生成为合作伙伴关系。护理工作内容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执行医嘱和完成护理技术操作,取而代之的是对患者实施身心、社会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因而,护士与医生是不同岗位之间平等协作和互补关系,如不少医生也承认“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观念,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理论上,护士具有分析患者病情、护理患者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作出决策,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组织安排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医生从整体护理的资料中获得较多的信息,护士则可以从同医生的查房和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拓展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为护理工作提供了依据;护士认真执行医嘱,为医疗工作提供护理支持,这是医护双方互相支持、互为补充的重要方面。

医生与护士的精诚合作,建立融洽的医护关系,既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医疗过程,解除患者疾患,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某患者,女,17岁,因休克于晚八点被送到某医院就诊,经急诊科医生检查后初步诊断为“休克待查”。值班护士是一位年资较高、临床经验丰富的同志,她凭多年经验,对患者仔细观察,发现患者口唇苍白、脉搏细速、血压越来越低、腹部异常。于是她又详细询问陪护人和患者的关系,怀疑是宫外孕。随后将该想法告诉医生,医生认为此情况很有价值,及时请来妇产科医生会诊,其结果证实为宫外孕。经护医密切配合,患者得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