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越诊断的局限

跨越诊断的局限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精神科或医学心理科,情况也是如此,要么给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么判断没有疾病不予治疗。这种“全或无”式的情况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和临床普遍存在的情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状况,我国医疗工作者也认识到这个问题。

五、跨越诊断的局限

前来就诊的人,临床医师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选择一些辅助检查,然后综合这些结果,通过一系列的鉴别诊断,要么诊断此人患了某种或某些疾病给予其相应治疗,要么判断此人没有疾病不予治疗或者转诊至医学心理科或精神科。而在精神科或医学心理科,情况也是如此,要么给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么判断没有疾病不予治疗。这种“全或无”式的情况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和临床普遍存在的情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状况,我国医疗工作者也认识到这个问题。

这种“全或无”式的接诊方式不适用多数就诊者,特别是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经济快速增长,信息爆炸式的传播,全球一体化,竞争激烈,应激增多,人们普遍的经济承受力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很多就诊者往往是生活和工作的应激引起暂时功能紊乱或者某些部位不适或疼痛,这些情况显然不是精神疾病。即便是“纯生物医学”的问题,患者也往往有疾病相关的应激源,以及相应的应激反应。我们还没有忘记首发在我国波及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给患者及其家属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心理反应。大多数这种情况,求诊者并不需要精神病专家,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调整他们行为模式的全科医师,帮助他们改变疾病对他们的应激影响,或者导致疾病的应激。

确定影响就诊者健康状况的每一个成分都是医师应有的责任。通常影响个体健康的因素有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3个方面。对于大多数临床医师来说,处理生物医学问题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碰到心理学或精神病学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依赖心理医师或者精神科医师;而对于社会学问题,很多人显得无能为力,而社会学问题却是控制医师统一生物、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扩大全科医师行为医学的全部技能和个人能力,从而保证医师能够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角度全面帮助就诊者,促使就诊者恢复到健康时的功能水平和个人的自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