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物化和异化的区别

人的物化和异化的区别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的依赖性”是相对“人的依赖性”而言的。
第二个阶段_“物的依赖性社会”_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

第二节 第二个阶段——“物的依赖性社会”

一、第二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其含义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基本特征,即“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简称“物的依赖性社会”。

“物的依赖性”是相对“人的依赖性”而言的。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所谓的“物”即“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相互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独立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 可见,这里的“物”没有特指什么具体的东西,只是一种“物化”,即物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还指出:“个人的产品或活动必须先转化为交换价值的形式,转化为货币,并且个人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才取得和证明自己的社会权力。”由此可以看出,货币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进而物的形式在转化为货币的形式。由此,这种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以货币交换为媒介的。

马克思对“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有其独特的理解,在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作比较时指出:“在前一场合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那种规定性,在后一场合则在发达的形态上表现为物的限制即个人受不以他为转移并独立存在的关系的限制。”因为单个人不能摆脱自己的人的规定性,但可以克服和控制外部关系,所以在第二个场合他的自由看起来比较大。换句话来说,一个个体在拥有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价值下,可以使自己不依附于其他个体,但这并不是完全独立地、不受任何限制地用货币交换其他商品。这与第一个阶段的人类社会相比,人的社会关系表现的越来越丰富,同时人的自由性和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未有的提高。但这并不代表人是不受限制、完全独立自由的个体,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体只有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前提下才能做具体的事,同时个体也没有完全拥有他自己,“个人从属于像命运一样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社会生产;但社会生产并不从属于把这种生产当作共同财富来对待的个人” 。

在人类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商品经济是占统治地位的,即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其中,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最关键的一点,最大的交换,不是商品的交换,而是劳动同商品的交换。货币因其“耐久性、不变性、易于分割和重新合并、因较小的体积包含着较大的交换价值而便于运送”等特性,充当了商品交换的主要媒介。因此,人的生产已不是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和经济单位的日常所需,而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随着工业革命机器的生产,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进一步刺激人类的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人类社会“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才得以成为现实。

二、私有财产决定了人的独立性

(一)私有财产的起源

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劳动时,指出私有财产的来源,同时提出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就是共产主义的经典论断。异化是一种与自己相对立的外在的异己力量,即主体在自身发展中产生的与自己相对立的支配或反对自己的力量。这种外在力量的整个产生过程,我们称之为“外化”。由于外在力量一般都是异己的力量,而异己的力量在其本质上又是一种外在力量,由此可见,异化和外化具有相同的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我们也看到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的后果。”在具体分析外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以后又深刻指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马克思分别从两个方面考察了有关劳动异化的问题。一方面,从工人与劳动产品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产品,但是支配劳动产品只是资本家而不是工人。就像马克思所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不但不由工人来支配,反而成为压迫工人的一种外在力量,这种工人和劳动产品相对抗的状态,就是一种异化现象。另一方面,从工人与劳动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考察,不但劳动产品是异己的,而且劳动本身也是外在的。工人把劳动仅看作是一种自我牺牲和折磨,一种属于别人的劳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因为在劳动生产中工人生产出与自己劳动相对抗的劳动产品,而且其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他们本身的价值,产生了剩余价值,这就意味着,财产是别人的私有财产,而不是自己的财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私有财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般工人劳动创造的,而是工人的异化劳动创造出来的。在私有财产的现象下隐藏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对抗的社会关系,即劳动者与异化的劳动产品的占有者之间的关系。私有财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决定了人们对财产的追崇和热捧,随之财产拜物教产生。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通过以上分析已经表明,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

(二)私有财产决定了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也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劳动能力低下的人们只能以自己直接需要的产品量来作为衡量生产的尺度。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所生产的物品本身就是他直接需要的东西,生产者和劳动产品只是个人需求和直接消费的关系,劳动的异化和条件根本不存在。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提高和生产力、生产工具等因素的提高,逐步有了超过自己需要的产品,即出现了剩余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有了交换。随着交换的出现,产品与生产者发生了异化,也就是说生产者与他们的产品相分离,这意味着劳动逐渐变为收入的来源、谋生的手段。劳动能力的提高致使产品的异化向劳动的异化发展。由此可见,私有财产的产生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标志,人类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马克思在分析私有财产的作用,主要是动产形式的私有财产时明确指出:“动产已经使人民获得了政治的自由,解脱了市民社会的梏桎,把世界连成一体,创造了博爱的商业、纯粹的道德、温文尔雅的教养;它给人民以文明的需要来代替粗陋的需要,并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手段。”这说明私有财产为人类政治上的独立创造了条件。

私有财产同时还创造了人的丰富性,例如,马克思在分析私有制范围时指出:“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每个人凭自己拥有的经济物品(或劳动)的价值去和别人交换,去取得别人的劳动和价值,他依赖的是自己的物品和劳动,依赖的是自己。因此,每个人的眼中只有反映物的共同属性的货币的价值,每个人都旁若无人,他是孤傲的,也是孤立的、孤独的。从而在经济方面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独立性。

(三)私有财产的弊端

上文讨论了私有财产的积极作用,但正如一枚硬币具有两面一样,私有财产也具有弊端。

1.“私有财产一方面作为劳动即作为对自身,对人和自然界因而也对意识和生命表现来说,完全异己的活动的人的活动的生产,是人作为单纯的劳动人的抽象存在,因而这种劳动人每天都可能由他的充实的无沦为绝对的无,沦为他的社会的从而也是现实的非存在。”正是在这种完全外化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异化为与他自身相对立的,敌视自己的力量。“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在现实的私有财产的运功过程中,“对于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的工人来说,占有表现为异化,自主活动表现为替他人活动和表现为他人的活动,生命的活跃表现为生命的牺牲,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转化为异己力量、异己的人所有。”

2.人是一个处于现实社会中的特殊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而个体又是处于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存在物。人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和支配他自己的本质,而私有财产是人类异化,把人类变成相对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进一步说,把人变成非人和异己的对象,他的生命只是生命的一种外化,现实也只是异己的现实。

3.“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并且“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在私有财产的实际运动中,人逐渐沦为对象性、异己的存在物。人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迷失了自己,人对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对象性劳动中的关系,只是一个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强而有力的、不依附于自己的对象关系,反而这种依附关系使人和他所创造的产品的关系颠倒了,人沦为替他人服务和支配的、处于他人的强迫和压制下的活动。人没有作为财富的创造者而真正占有和享有财富,却沦为财富的奴隶。

(四)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作用

通过对私有财产正反两方面作用的描述,我们要趋利避害。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具有重要作用。

1.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占有

马克思指出:“只有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才能把人本身的本质性力量重新复归人自身,完成人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占有。”只有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我们才能以否定的方式把这种对人完全统治和占有的异己的私有财产加以颠覆,从而使人真正的统治和占有他们自己所创造的财富。然后在以一种肯定的方式来证明人的本质的现实化,主要是通过对人类劳动或者财富的占有来确证的。

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力量坚持不懈地改造大自然,并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社会财产。这些庞大的社会财富应成为全体社会劳动成员的公共财产,由他们自行支配和享用,而不能仅仅让社会的少数成员占有和支配。只有积极扬弃私有财产,人类才能获取人对其自身本质力量的复归。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动,它直接体现了人类自身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人类不会沦为他们所创造的财富的奴隶,而是不受任何社会因素的威胁和束缚,自觉地、平等地、自由地占有其自身的本质。通达人类本性复归必须要积极的扬弃私有财产,在人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和人性的复归途中,人才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人的本质也得以真正实现。

2.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向人的社会存在的复归

通过私有财产积极的扬弃,人作为活生生的社会存在物,通过同别人的实际交往来充分占有和享受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把这种异己的现实生活转化为符合人的本性和人的生存的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同时,人类也在不断生产并且享受他们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社会成为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人在社会中是以社会存在物和现实共同体的形式生存的,并从家庭、宗教、国家等向自身的本质回归。扬弃各种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威胁就要从家庭、宗教、国家等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即要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获得解放,真正的占有自己的自身本质力量。

积极扬弃私有财产,人类就不再受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威胁,财产成为现实人自身的真正财富。“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的解放。”正是这样,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是一个享有自由的主体,不是对象性的个体存在物,而是其创造物的主人。在向人的社会存在复归过程中,人类可以充分自觉、自由地处理各种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完全摆脱了各种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制约。在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后,人们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会进一步促进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同样有利于人类自身力量的增长。

3.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

劳动作为人类财富创造的唯一源泉,本来是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但异化劳动把人类社会日益变成非本真的、异己的状态。这种劳动所产生的异己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产品也束缚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于此人类社会也出现许多复杂的异化现象,人类自身也日益趋向一种异己的、非本真的生存状态。只有积极的扬弃私有财产,扬弃人类社会一切不合理的异化现象,人类社会才能重新走向最适合人类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生存状态。

“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在扬弃私有财产过程中,人不再是自己产品的奴隶。人可以自由、充分地支配、占有和享用自己的创造物,同时还可以积极扬弃各种各样异化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进而将人类转化为现实存在的人,占有和支配自己所创造的社会财富。

4.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过程,人类通过自身的积极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人类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财富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压迫人存在物,而是一种创造物。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私有财产也注定将被积极的扬弃。这里的积极扬弃,并不是要否定私有财产制度下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如同扬弃异化劳动一样,并不是要扬弃对象劳动,不是扬弃劳动本身,而是要扬弃劳动的一定的社会形式。就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正像现实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为中介的积极的现实一样,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因此要求人类社会也要以一种更和谐、更进步、更本真的状态呈现,共产主义社会积极扬弃着各种不合理的运动状态和现象,必然要求积极扬弃私有财产,进而扬弃一切不适合人类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异化现象,使它更加合理化。积极扬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现实社会否定的肯定,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可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积极的扬弃各种私有财产,扬弃一切不合理的社会异化现象,人类才能占有和支配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出最合理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客观要求。

三、私有制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即物化

(一)“物化”的理论涵义与界定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完整地表述过物化理论。但对于马克思物化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与其他理论一样要放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去把握和认识。异化和物化概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物化理论是由异化理论逐步发展而来的。

从不同的角度去追寻“异化”范畴的起源,但是作为一个表征客体和主体关系的“异化”概念,则与西方的概念定义,即“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方式联系非常紧密。笛卡尔明确针对对方的主体和客体,形成“主体—客体二分法”的指导原则,创造了现代西方哲学。“主客二分”即人类在认识整个世界的过程中“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客体)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一传统思维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哲学。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的哲学都留下了“主客二分”的思想痕迹,异化理论也受到它的影响。黑格尔完整地表述了异化理论这一哲学思想。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使用了异化和对象化这两个概念,即“绝对精神”外化和物化为不同实体,这时异化和对象化没有什么区别,与外化和对象化的含义同等。在黑格尔的影响下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人的类本质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人本主义色彩浓郁的“异化劳动”理论。于此,马克思进一步明确了异化和对象化这两个概念。所谓对象化是指“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这里,马克思从人的劳动实践角度提出了最原始的物化的意义,物化与外化和对象化等同,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物化主要强调了人作为主体,在劳动过程中改造这个自然界的外在事物的客观过程。物化现象是劳动对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证明,是人和历史阶段人类都要存在的一种现象,没有什么语气色彩。异化在异化劳动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自身的活动,而且产生出了自己的对立面,反过来,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来反对主体本身。在马克思看来,这时的异化具有了浓重的批判主义色彩和否定意义。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颠倒和扭曲的现象。

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之前,他的思想受人本学的影响,站在人本学立场上,他用“异化理论”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此时他的思想理论基础显得比较单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马克思便开始深入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一段时间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要把人的活动作为对象性活动来对待。之后,他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张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当然,这种探讨是从现实的个人和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的。通过上述对马克思的思想转变的这一过程的描述,我们看到他的思想逐渐的转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此同时,马克思的物化理论逐渐的取代了异化理论。不久,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即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形态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是第二种形态;个人全面发展的共同的社会是第三种形态。在此,我们看到第二种社会形态其实就是以物化关系为特征的社会。那么什么是物化关系呢?从社会关系角度来看,物化关系是指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在这时期,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日益普遍化,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客观发展和人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物化关系的普遍性也同时决定了物化关系的异在性。“人的关系表现为物的依赖关系,而这种关系无非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独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的社会关系其实是物的依赖关系,这是异化关系的一方面的表现。此外,物的关系的普遍化也伴随着物化关系的神秘化,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的形式。”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人们在头脑中把物奉为“神”时,物化关系的神秘化便产生了,同时这也导致了物化关系的异化,从而使物化关系成为与人对立的、控制人和奴役人的社会关系,这是异化关系的另一方面的表现。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描述过商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等现象,其实这些都是物化关系的异化的表现。由此可知,马克思所描述的“物化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异在性双重的属性,同时,我们也知道“物化关系”对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的、辩证的描述。到此为止,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已经是客观的、辩证的、成熟的理论了。

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的物化理论可以认为是这样的,一方面,物化劳动不仅仅生产出了物,而且生产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关系。另一方面,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物化劳动可以转变为异化劳动;在一定条件下,物化关系也可以表现为异化关系。卢卡奇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阐释中得到了启发,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物化理论。他说:“商品结构的本质已被多次强调指出过。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看到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继承。与此同时,他也在社会时代发展的基础上赋予了“物化”新的内涵,以此来更加准确地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通过对以上物化的论述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对马克思物化范畴的理解如下:第一,最原始意义上的物化是劳动的现实化,即对象化。这是对主客体关系的客观描述。第二,在特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物化劳动的产品成为与劳动者相异对立的物。物化劳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异化劳动,换句话说,物化等同于异化。这是从主客体关系角度对物化进行的描述,同时,我们知道这是主客体关系的颠倒,这是从劳动实践角度来理解人与物关系的表现。第三,物化关系是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也是对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的形象描述,同时还是客观的不带有判断色彩的表述。这是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物化关系的描述。第四,随着物的关系的普遍化,物的关系表现出与人对立的、控制人、奴役人的异在的属性。我们知道此时的物化关系就是异化关系,也可以说物化关系的异化。这是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样,我们知道异化关系也是主客体关系的颠倒,具有否定意义。对马克思的物化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物化理论的思想,进而为我们更加清晰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奠定基础。

(二)物化的双重属性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我们所谓的物化关系是指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领域,我们知道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属性,商品的价值通过一般的交换价值来表现。商品交换的过程表面上是反映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其实质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一般的交换价值相分离的矛盾,同时,商品交换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简言之,随着商品交换的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商品生产者进行商品交换的目的就是获得货币。所以说,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手段,而且是商品交换的唯一目的。商品的所有者不可能同时拥有商品和货币,因为在商品交换实现的条件下,商品和货币是分离的,同时,在这种条件下以物为中介的关系具有了异化的倾向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得到了提高,从而也提升了货币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物(货币)在人们头脑中变得神奇而富有魔力,这促使了人对人的信赖转换为人对“物”的信赖。由此,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交往关系表现为人受客体“物”(货币)的控制和奴役的关系。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看见物化关系具有双重属性,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以物为中介的关系使人与人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物化关系使人与人的关系具有独立的、外在的、异化的倾向属性。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物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异化关系。物化关系也具有双重属性,它给现代社会带来双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物化关系奠定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另一方面,物化关系带来了现代社会的弊端。

1.物化关系奠定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

首先,物化关系使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建立了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物化关系是以商品货币的关系普遍地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物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里,开始阶段时,人与人之间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普遍的社会联系。由此可见,这种社会关系不仅束缚了人的个性的发展,而且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毫无疑问,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的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物的关系使先前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消失了,这不仅为个人的独立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使社会阶层开始流动了。众所周知,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运动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当个人积极性得到调动和能力得到发展时,就会推动社会进步;当社会束缚个人的个性和活动时,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正是由于物化关系使人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从而使得人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因此现代社会出现了活力。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里,物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促进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交流和交往,进而实现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物化关系催生了多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机制,建立了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普遍化,物化关系是在社会关系中占支配地位和主导力量。物化关系的形成是由社会分工、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物的关系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更为普遍的社会联系,正式由于物的关系的普遍性,私人商品交换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市场,进而促进世界贸易的产生。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性是物的依赖性的前提,在个人独立性与社会交换的普遍性的矛盾中,银行和信用制度便在分散的交换行中产生了;在普遍的物化条件下,竞争合作、优胜劣汰等机制使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物化关系在追求共同的利益和统一的市场的条件下,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商品生产目的的实现依赖于交换中商品能否顺利转化为货币,货币成为交换的唯一目的,人们对货币追逐的欲望从未得到满足,货币就是能升值的资本,获得资本就要不断地追逐利润,于是这便促进了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技术进步。马克思提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在物化关系条件下,现代社会也日益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简而言之,物化关系奠定了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

再次,物化关系在现代化实践中催生了现代社会的理念。民主、自由、平等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的形成与物化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物化关系就是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也可以说是以商品、货币的关系普遍地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我们知道在商品经济运行中,商品交换的双方要平等地进行等价有偿交换,双方不仅能自愿地选择交换主体、对象、时间和地点,而且能自由地订立契约。商品交换的双方不自觉地遵守了在商品交换背后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内涵。自由、平等等原则不仅仅存在于这种经济活动中,在政治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具体表现在建立了以维护个人自由、平等权利为特征的民主政治制度。除此之外,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商品交换主体为了追求公平交易和等价交换,自由地订立契约,这种契约思想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了现代法律观念。由此可见,自由、平等、民主、契约观念等思想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并随着物的关系普遍化而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同时,物化关系是社会交往中占支配地位和主导力量的社会关系,它逐步的削弱了血缘关系和政治统治关系在社会中的统治力,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为法治代替了人治奠定了社会基础。简而言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因素都与物化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最终形成了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的价值理念。

2.物化关系带来了现代社会的弊端

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物化关系当然也不例外。马克思一方面肯定物化关系对现代社会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阐述了物化关系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弊端。这是因为劳动力成为商品,这种条件下,物化关系的独立的、外在的异化倾向性表现为现实的异化社会关系,由此产生了现代社会的弊端。

首先,物化关系使现代社会关系从整体上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在的社会关系。物化关系是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人受客体“物”的控制和奴役,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形成了全面的依赖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形成了普遍的社会联系。这种普遍的社会联系通过物(交换价值)来表现,于是物(货币)就成为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以及个人获得社会权力的媒介。这意味着,物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随着这种普遍的、以物为中介的、整体的社会联系日益普遍化,从而社会关系逐渐与单个人脱离,这时,物的关系就表现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在的、独立的社会关系。其实,在很早以前,马克思就已经认识到物化关系的这种倾向性,他曾说:“在一切价值都用货币来计算的行情表中,一方面显示出,物的社会性离开人而独立;另一方面显示出,在整个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对于个人,对于所有个人表现出来的异己性的这种基础上,商业活动又使物从属于个人。” 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开始阶段,人们通过不同的手段、渠道收集市场中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人能够控制物的关系。但是,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已经说明了物的关系是难以控制和把握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发生频率,但是,尽管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条件下,这种普遍的、全球化的物化关系也是难以预测和掌控的,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社会因物的关系而成为风险社会。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它的发生就是因为这种不可控的普遍性联系导致了经济发生连锁性反应,给亚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其次,物化关系把物提升为“神”的地位,导致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异化。物在人们的头脑中升格为虚幻的“神”,人对人的信赖转换为人对“物”的信赖。马克思曾说:“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 通过上面的描述表明马克思分析商品的神奇之处,他指出商品神奇之处在于,以商品、货币的关系普遍地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者说,通过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掩盖了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简而言之,“商品的超感觉性”在于普遍的物化关系的形成导致了“物”在人们头脑中歪曲虚幻的反映。物的关系的神化导致了个体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交往关系表现为人受客体“物”的控制和奴役的关系。追求货币是人生的目的,人的尊严与价值等由货币来交换,人是赚钱的工具和手段,人的作为人的主体性价值和意义正在丧失,由启蒙精神确立的人的主体性生存意义反倒是走向了反面。

再次,物化关系使个人处于一个充满了冷漠感、孤独感和焦灼感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中。物化关系是以物为中介的全面依赖关系,人与人之间是普遍的依赖关系,每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人的生产,每个人的消费依赖于其他人的消费,物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在物的世界里,个人独立的活动和利益是人们劳动的前提,每个人都是绞尽脑汁地追逐着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处于一个充满普遍的竞争、孤立和冷漠的状态中。一个人在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也阻碍了其他人利益的实现。随着人的流动性不断地加大,在普遍的物化关系条件下,村落、家族等人们情感赖以依靠的“共同体”也逐渐变得破碎,现实物的关系成为了人们唯一信赖的现实的“共同体”。同时,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也表现为孤立和冷漠,人的安全感和依赖感也消失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是弗洛姆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利己主义社会关系的概括。尤其是在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每日生存在焦虑和不安的生活竞争状态中,人性温暖的失落成为了现代社会进步的代价。

(三)趋利避害,扬弃物化的途径

通过上文对物化关系给现代社会带来弊端的描述,我们应该扬弃物化的弊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须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使劳动者能够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并且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成果。私有制的产生和灭亡是一个自然地历史过程,要想私有制灭亡,无产阶级只有大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做到。异化劳动的扬弃过程也是这样的。在当今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下,人们的社会分工还处于自发的阶段,人们劳动活动还是被动的,人受客体“物”的控制和奴役,人的发展也是片面的。而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的社会分工是自愿的,人们的劳动也是自愿的,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时,私有制和异化才能彻底的消灭。我们始终坚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久的将来,这将必然实现。

其次,扬弃物化,使人成为总体的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依据一个全面的方式,因而作为一个完全的人占有人的全面的本质。”卢卡齐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实质就是“对人的总体性关心”。真正全面的人应该是实现了人的全部潜能、全部个性、全部价值的总体的人。卢卡齐还认为,只有总体性方法才能克服物化意识,才能改变现代人的片面存在状态,才能找回人已经失落的精神家园,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完整性。在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知道人受客体“物”的控制和奴役,人被分裂成了碎片。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在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和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同时,将整个工人阶级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将资本家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总之,都异化为片面的人。只有总体性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一种人性的和谐状态。在此意义上,只有总体化范畴,才能抵抗物性化的侵蚀,因而它担负着扬弃物化、重建主体和弘扬人道的理论使命,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社会模式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