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

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深圳的几家公司研制了电话心电图。具有全新设计理念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医院各科室和各心电图室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分析仪、运动负荷分析系统、监护病房等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实施心电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心电诊断水平,更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第二节 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

心电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是通过将分散在各处(院内及院外)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监测、心电图运动试验、心电监护仪等产生的心电图集中存储、诊断及管理,并整合入区域及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实现心电图诊断报告的电子化存储,心电图检查的流程化,自动化及无纸化,是电子病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不同医院的心电管理系统可借助网络进一步连接,形成一个集医疗、保健、急救、会诊及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心电网络系统。

一、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的发展史

心电信息管理开始于1965年,当时美国Marquette公司发明了MUSE心电图无纸化存储设备,其采取微缩胶片的方式对心电图进行存储,开创了心电图无纸化存储的先河。1974年,Marquette公司的MUSE心电管理系统正式面世。1979年,Marquette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并实现了与MUSE之间的数字化心电图传输。1981年,美国政府将MUSE系统正式成为心电图存储管理设备。1988年,MUSE心电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双向数据交流,完善了心电图检查、诊断及储存的全部流程。截止到2007年,美国有1600余家医院使用MUSE心电管理系统,欧洲有1100余家医院用户,亚洲有240余家医院在使用MUSE心电管理系统。20世纪90年代末,Philips公司及美国Quinton公司先后推出了Trace Master心电管理系统及Pyramis心电管理系统。在欧美也有少量使用。

我国的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深圳的几家公司研制了电话心电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发展很快,以康泰医学系统、长春数码为代表的中国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及技术为代表,其优良的设备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可与MUSE心电管理系统相媲美。

二、我国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网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心电图飞速发展的时代,二、三级医院均配备了全新的多导、12导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心电图运动平板等。乡镇医院及农村卫生室、社区医院及卫生服务站也均配备了心电图机。尽管如此,我国的心电图的发展,尤其是心电网络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有:

1.我国大部分医院现有的心电图机设备陈旧,网络兼容性不足,以及辅助诊断功能欠佳,GE、Philips、日本光电、福田等主要心电图机供应商所提供的心电图数据格式都不一致,导致不同设备连接困难,无法建立心电管理系统。不少二级医院,大部分乡镇医院,几乎全部的乡村卫生室、社区诊所仍使用单导心电图机,无网络传输能力,给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化建设带来较大的阻力。

2.鉴于以上原因,心电资料不能实现电子化存储,丢失了大量的宝贵临床资料,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尚无一个大型的中国人心电图数据库。为了解决心电图存储的难题,一些医院开始使用一些心电工作站及手持式心电采集装置。然而,目前国内多数心电工作站及手持式心电采集装置精度较差,心电图失真明显,所存储的心电图缺乏临床价值,而且因为数据存储于PC机,一旦出现系统故障,很容易造成数据丢失。

3.心电图的诊断报告不规范由于我国职称晋升系列中没有心电专业,长期从事心电工作的医生(技师)在专业考试及晋升中存在不顺畅,造成不少心电工作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加之我国没有中华医学会下属的心电学分会,无法制定全国统一的诊断标准、报告标准,也无法开展全国级的正规培训,严重制约我国心电学的发展和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化实施进程。不少医院出现非专业的心电图工作者出心电图报告,很多心电图甚至没有报告。

4.心电图记录纸上没有患者姓名、ID号等信息,报告缺乏法律效力。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已经问世110年,心电图检查依然在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成为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应用最为普遍的诊疗工具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大型医疗设备供应商GE、Philips和Quinton等推出了相应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对本厂生产的心电图机进行联网,甚至也可以连结本厂生产的运动心电图仪、动态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等,但非本厂生产的心电检查设备无法接入网络。由于大多数医院拥有多种厂商的心电检查设备,只兼容本厂心电检查设备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如:MUSE、Pyramis等)在市场上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亟待开发一种兼容性较强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既能够连接所有厂商的标准心电图检查设备,也能够与现有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临床信息系统(CIS)或电子病历系统(EMR)集成,形成一个全程管理心电图检查流程和方便信息查询总结的信息系统。具有全新设计理念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医院各科室和各心电图室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分析仪、运动负荷分析系统、监护病房等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三、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建设设想

(一)分类 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分两类,即:①医院院内心电信息管理网络指将本医院所有科室的心电检查进行联网。②区域心电信息管理网络:指将该地区的各医疗单位,包括一级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卫生所等进行联网。

(二)建设目标

1.医院院内心电信息管理网络的建设目标

(1)连接医院范围内所有心电图机、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以及心电监护仪等心电设备。

(2)建立医院心电信息中心,包括存储心电图机、监护仪产生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室晚电位以及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等,出具心电检查报告。

(3)在线编辑确认,分发检查报告。

(4)与HIS系统实现双向数据沟通,下载患者信息,传输检查结果。

(5)通过数据库,进行工作量统计,心电图检查结果的综合统计分析

2.区域心电信息管理网络

(1)连接区域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心电图机、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以及心电监护仪等心电设备。

(2)建立区域心电信息中心及二级分中心,包括存储心电图机、监护仪产生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室晚电位以及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等,对下级中心疑难病例进行会诊。

(3)在线编辑确认,出具检查报告。

(4)实现各中心及终端双向数据沟通,下载患者信息,传输检查结果。

(5)通过数据库,进行工作量统计,心电图检查结果的综合统计分析。

四、心电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

(一)医院院内心电信息管理网络结构 借助信息技术(IT)的强大功能实现心电信息的数字化存档、高速网络通讯、病历及报告相关数据库检索、管理等,真正实现有病历、有据可查的管理模式,再通过与HIS融合,可实现全院的心电图资源共享(图65-23)。此外,通过心电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还可实现科室及医院的工作流程优化,改变和完善医院的管理水平,优化人员结构。所以,实施心电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心电诊断水平,更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与HIS集成 心电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需要与医院信息系统(HIS)集成,主要通过HL7、Web浏览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集成后,一方面患者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及ID号可自动传入心电网络服务器;另一方面,检查结果可传回HIS,甚至可进行界面融合。这样,在HIS电子病历系统中进入任何一个患者界面,无需输入姓名、ID号等信息就可自动查看心电图结果。

2.与终端连接 心电管理系统服务器基于医院局域网通过LAN或Wireless-LAN有线或无线连接心电图机等终端设备,接受PDF、JPEG、XML或一些专用格式如Hilltop等检查数据。其中PDF、JPEG等图片格式缺乏编辑后处理能力,数据量较大应尽量避免使用,而XML为目前GE、Philips等使用的标准数据传输格式,其他公司也开始效仿,因此与影像标准传输协议DICOMM一样,XML有希望很快成为心电数据传输的标准协议。

3.与分析工作站连接 根据医院不同情况要求,心电管理系统服务器还可通过医院局域网连接数个至数十个分析工作站,用以回顾、分析、编辑、分发心电报告。

img1724

图65-23 医院院内心电信息管理网络结构

img1725

图65-24 康泰区域心电信息管理网络示意图

(二)区域心电信息管理网络 在院内心电信息管理网络的基础上,设立若干个一级中心站,区域中心负责一级中心疑难病例的会诊(图65-24)。

五、心电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一)医院院内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工作流程

1.HIS系统中的门诊登记或入院登记处,根据患者社保卡或健康卡等创建患者信息(ADT)。

2.患者门诊就诊或住院部医生利用HIS预约检查系统发出心电图电子检查申请(order)。

3.包含患者详细信息资料的电子检查申请信息发送至心电管理系统服务器。

4.患者到门诊或住院部心功能科进行心电图检查,或者心电图室医生将心电图机推到病床前进行心电图检查。

5.在检查心电图前,使用患者的社保卡、健康卡在心电图机上进行刷卡操作,患者ID号即可进入心电图机。

6.进行心电图等检查。

7.检查结束后可立即打印或暂不进行打印,检查数据及患者ID自动传输至心电管理系统。

8.根据ID号,心电图数据自动与服务器中的患者信息进行匹配,获得患者姓名等详细信息。

9.具有权限的人员通过分析工作站测量、编辑、确认心电图报告。

10.报告打印或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至申请医生的收件箱中。

11.心电图文本及波形数据通过HWeb浏览方式直接查询PDF格式心电报告。

(二)区域心电信息管理网络工作流程

1.监测终端医生负责为患者做心电图或佩带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测仪等机器,然后上传至一级中心(一级中心一般设在县级医院)。

2.一级中心对上传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出具诊断报告下传至监测终端,监测终端结合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治疗。

3.一级中心遇到疑难病例立即与上一级中心联系会诊。

4.上一级中心接到会诊的邀请立即对患者的心电资料进行分析,出具会诊意见,下传至一级中心,然后由一级中心传至监测终端。

5.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急性危重症,“中心”要与120及心内科联动,立即派出救护车及医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

六、心电管理系统应具备的性能

(一)数据安全 患者数据安全性应符合HIPPA(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要求,登录系统人员应按照多层权限设置执行相应的操作,每个操作人员有相应的登录密码设置;在系统中的任何操作都会被记录存储下来以备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可通过磁盘或数据流磁带等方式进行备份,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

(二)编辑统计功能强,具备精确测量功能 可以将波形放大多倍进行测量,修改自动测量结果,显示全面测量参数;报告编辑功能可预置诊断语句库,使用拼音缩写调取诊断语句,快速修改诊断报告;可以自动将进入数据库的心电图与以前心电图进行比较并显示差异,也可以多种格式显示波形进行人工比较;有干扰的心电波形可以重新调节滤波,对于有重叠的心电图可以自动重排分离重叠波形;可以对每个设备,每个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统计,自动打印周报、月报或年报;可以进行多参数联合检索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测量值、诊断语句等。

(三)流程方便 心电管理系统能在医院HIS系统自动获取患者信息,通过扫描条码卡等调取患者信息,检查完成后自动传输检查结果;检查结果自动传输并整合入HIS系统中。

七、心电管理系统网络的优势及瞻望

医院内数字化信息系统管理将先进的网络及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心电资料数字化采集、存储、传输、出具诊断报告和各项管理信息的数字化运作。其优势包括:

(一)图纸的保存 一个标准的产生来源于100万份以上的资料,网络心电的海量存储功能可以达到这种统计和检索的要求,并能实现同一患者病历多次心电图的比对,对诊断决策产生影响;同时,心电网络的产生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还可避免热敏记录纸易褪色的缺陷,保证珍贵资料不丢失。

(二)确保心电图报告诊断的严谨性和法律效力 “专业人做专业事”,报告由心电图室医生统一发放,既可保证心电图诊断质量,又可提高进修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三)长时间监测,按需截图其长达150min的监测时间,可捕捉一过性心律失常,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异常心电图的发生规律,并选取特征性图形打印。另外,在院前急救中亦可提供不间断的心电监护。

(四)个性化的操作界面 12导波形叠加,自动测量并显示各项参数值,再由医生校正并确认,保证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将来还可实现按测量参数查询,这一功能必将使医生在资料统计和经验总结中受益。

(五)多样的报告格式可供选择 单导连续打印,三导、六导或十二导同步显示及打印等,各种显示和打印方式既可满足临床诊疗需要,又可在图谱收集、编辑和病例报告的选图中大展拳脚。

(六)远程心电图诊断 基于全数字传输技术的手持式心电检查仪,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应用GPRS、电话线实现远程心电图诊断,无损的标准十二导心电图远程诊断为各级医院间的合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而将其应用于社区医疗中,实现大医院专家为社区直接服务的全新模式。

先进的心电图网络信息系统,就是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秩序。在普通心电图网络化的基础上,相信随着心电网络建设的日趋成熟,它的优势不仅惠及院内诊疗活动,而且必将在远程医疗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瞻望将来心电管理系统的网络的发展必将促进医改的深入,心电管理系统的网络从单一

大医院向区域化方向发展,形成少量中心医院覆盖多个社区或农村医院的心电网络模式。即陈清启教授在《中国远程心脏监测网网络体系的构建设想》中提出的“4+1”模式。这个模式的实现将大大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陈清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