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卢山—铃木综合征

卢山—铃木综合征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卢山-铃木综合征1967年首由日本学者卢山和铃木二人描述而得名,是指患者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有类似下壁心肌梗死的表现,有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症状,但无心肌梗死的证据。任何年龄均可发病。1.下壁心肌梗死 额面QRS环改变两者相似,但T环改变可资区别。心肌梗死T环与QRS环呈相对称的上下关系,而本征可向上也可向下,多示歪斜,并非对称。

第二十八节 卢山—铃木综合征

一、概述

卢山-铃木综合征(Toyama-Suzuki syndrome)1967年首由日本学者卢山和铃木二人描述而得名,是指患者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有类似下壁心肌梗死的表现,有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症状,但无心肌梗死的证据。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二、发病机制

可能由于左心室后壁及室间隔肥厚,因心室后壁的激动传导异常或室间隔后方的除极时间延长,与不典型冠心病和肥厚型心肌病等有一定关系。

三、临床表现

可有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绝无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四、诊断

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呈QS型,酷似下壁心肌梗死,但T波向上且高而尖,QRS波群<0.12s,电轴明显左偏,心电向量图额面表现为QRS环完全向上,而T环则完全向下,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左心室增大。

五、鉴别诊断

1.下壁心肌梗死 额面QRS环改变两者相似,但T环改变可资区别。心肌梗死T环与QRS环呈相对称的上下关系,而本征可向上也可向下,多示歪斜,并非对称。

2.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其QRS环向心支在上方,尤其是左上方,而离心支却在下方,以此可作鉴别。

六、治疗

本病无特殊疗法,如有心前区疼痛,可给予对症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