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素细胞痣

黑素细胞痣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素细胞痣又称色素痣、痣细胞痣,由黑素性痣细胞组成,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黑素细胞痣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前者出生时即有,称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后天性色素细胞痣亦称获得性色素痣,为生后出现,直径一般不超过1cm,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时期。黑素细胞痣均无自觉症状。黑素细胞痣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极小。巨大的先天性色素痣恶变的可能性大,应予手术切除并植皮。

第七节 黑素细胞痣

黑素细胞痣(melanocytic naevus)又称色素痣(naevus pigmentosus)、痣细胞痣(naevocytic naevus),由黑素性痣细胞组成,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但多在少儿时。

一、临床表现

黑素细胞痣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前者出生时即有,称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皮损小者直径数毫米,大者波及整个背部、头皮、颈部或某个肢体,呈褐色或棕褐色。可高出皮面,边缘清楚,有浸润感,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直径大于10cm者称先天性巨痣;伴多毛者称兽皮痣;表面呈疣状者称疣状色素痣,此类痣约有10%的恶变率,应予注意。较大的痣若位于脊柱部位时,可并发脊柱裂。也可合并血管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颅内黑色素细胞增多症(melanocytosis)。后天性色素细胞痣亦称获得性色素痣,为生后出现,直径一般不超过1cm,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时期。

根据痣细胞在组织中的位置,临床上分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三种(图29-7-1)。

img72

图29-7-1 黑素细胞痣病理模式图

(一)交界痣

多在儿童及青年时发生。直径约0.3~1.0cm,界限清楚,淡棕色至黑褐色,不高出或稍隆起皮肤,表面光滑无毛,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位于掌跖及外生殖器者大多为交界痣。组织病理见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痣细胞呈巢状。

(二)混合痣

又称复合痣,多见于青少年。外观似交界痣,但稍隆起,呈棕色或褐色,表面光滑。组织病理见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及真皮浅层均有痣细胞巢。

(三)皮内痣

成人常见。皮损为半球形隆起或乳头瘤状,淡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可有毛发。常见于头面部,少见于掌跖或外生殖器处。组织病理见真皮内有痣细胞巢。

黑素细胞痣均无自觉症状。黑素细胞痣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极小。如果不断增大,边缘变为不整或有卫星状皮损,色素深浅不一,破溃伴痛痒,应考虑恶变。

二、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位于面部影响美容者,或位于掌跖易受摩擦恐恶变者,可采用手术切除或液氮冷冻、激光治疗。巨大的先天性色素痣恶变的可能性大,应予手术切除并植皮。

(成爱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