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麻醉恢复期间,手术及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全麻后或椎管内阻滞麻醉应用了辅助药都可影响患者神志的恢复,在此期间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应密切观察。肌松药及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应以相应的拮抗药进行拮抗。麻醉期间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可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加。麻醉恢复期发生恶心、呕吐对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十分不利,如果发生误吸则更加危险。

麻醉恢复期间,手术及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并未完全消除。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保护性反射仍未完全恢复,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期间。

(一)基本监测项目

在麻醉恢复期应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频率和Sp O2,并每5~15min记录1次,直至患者完全恢复。至少应测定并记录1次体温,如有异常应继续监测。全麻后要注意患者神志恢复的情况和速度以及肌力的恢复情况,而椎管内麻醉者应密切观察其阻滞部位感觉和肢体运动的恢复情况。

(二)呼吸支持

手术较大者,不管是全麻或阻滞麻醉,术后都应常规吸氧。对自主呼吸尚不完善者应给予辅助呼吸或呼吸机支持。避免因通气不足造成CO2潴留或缺氧,导致苏醒延迟。如果患者并存肺部疾病,或行开胸和上腹部手术者,更应重视其呼吸功能的变化和管理。全麻后或椎管内阻滞麻醉应用了辅助药都可影响患者神志的恢复,在此期间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应密切观察。呼吸道不全梗阻表现为呼吸困难并有鼾声,吸气时辅助呼吸肌用力,出现三凹征和鼻翼扇动。呼吸道完全梗阻者,只见有强烈的呼吸行为而无气体交换,胸部和腹部呼吸运动反常。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和分泌物太多,处理方法为托起下颌、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及时将分泌物吸出。颈部手术后血肿形成也可压迫气管导致呼吸道梗阻,应立即通知外科医师,并以面罩加压给氧,在紧急情况下可在床旁将伤口开放以解除对气管的压迫。

(三)全麻后清醒延迟的处理

常见原因为全麻药的残余作用,包括吸入及静脉全麻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等。可因麻醉过深引起,亦可因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引起药物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所致,如高龄、肝肾功能障碍、低温等。此外麻醉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血糖过高或过低、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等,都可引起患者的意识障碍,即便麻醉因素已排除,患者术后仍可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遇此情况,首先应维持循环稳定、通气功能正常和充分供氧。如系吸入麻醉药残余所致,可通过改善通气和高流量吸氧(>5L/min)将药物迅速排出。肌松药及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应以相应的拮抗药进行拮抗。对于术后长时间不醒者,应进一步检查其原因,并针对病因治疗。

(四)恶心、呕吐的处理

以全麻后患者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以吸入麻醉药为主、麻醉时间较长者更易发生。麻醉期间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可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加。麻醉恢复期发生恶心、呕吐对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十分不利,如果发生误吸则更加危险。手术和麻醉前应用氟哌利多、格雷司琼、恩丹西酮等镇吐药可明显减少或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