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在饥饿、肌肉活动减少、体内基础代谢降低会使产热减少。因此,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的,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正常体温的范围,见表5-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调节功能差,因而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一)体温的产生和调节

1.体温的产生 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是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是由机体摄入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其总量的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不断的散发到体外;其余的能量储存于三磷腺苷(ATP)内,供机体利用,而利用后大部分能量最终仍转化为热能散发到体外。

2.产热和散热 产热和散热保持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1)产热过程: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和骨骼肌,产生热量的主要方式有: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温升高等。相反,在饥饿、肌肉活动减少、体内基础代谢降低会使产热减少。

(2)散热过程:机体通过物理方式散热。机体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占总散热量的70%。当外界温度低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方式散发,小部分则随着呼吸(占29%),尿、粪排泄(占1%)而散发于体外。

辐射是指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它是机体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的主要散热形式,占总散热量的60%~65%。辐射散热量同皮肤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及机体有效辐射面积大小等有关。

对流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与气体或液体流动的速度、温差大小成正比。

蒸发是指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机体通过呼吸、皮肤等形式进行蒸发散热,占总散热量的20%~30%,尤其在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温度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形式。临床上对于高热患者采用温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通过水或乙醇的蒸发,起到降温作用。

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它所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由于水的导热性能好,临床上采用冰袋、冰帽、冰(凉)水湿敷为高热患者降温,就是利用传导散热的原理。

3.体温的调节 体温调节有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种方式。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是指自主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指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如天冷时,我们会增加衣服或蜷曲身体,以减少散热,调节体温。因此,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的,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自主性体温调节机制如下。

(1)温度感受器: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①外周温度感受器:为游离的神经末梢,分布于内脏、皮肤和黏膜中,包括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它们分别可将冷或热的信息传向中枢。②中枢温度感受器: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其分布于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脊髓等部位,包括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可将温度变化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前部和后部的功能各有不同。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散热中枢兴奋,加速体热散发。其生理作用有:①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表面的血液流量,使热量经过辐射的方式散失;②加速呼吸和增加出汗,通过水分子蒸发达到散热目的;③降低细胞代谢,减少产热;④减少肌肉活动,防止产热过多。

下丘脑后部为产热中枢。产热中枢兴奋,机体产热增加。其生理作用有:①血管收缩,减少辐射散热;②通过交感神经抑制汗腺活动,减少出汗;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刺激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组织代谢率;④寒战,增加产热。

(二)体温的生理变化

1.正常体温 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常以腋窝、口腔、直肠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机体深部温度,而日常工作中,采用腋下、口腔温度测量更为常见、方便。温度以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来表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9/5+32,℃=(℉-32)×5/9。正常体温的范围,见表5-1。

2.生理变化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进食等出现生理性变化,但其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

表5-1 机体不同部位温度的正常值

(1)昼夜因素:正常机体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00~6:00时最低,午后15:00~18:00时最高。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与机体昼夜活动的节律有关,因而使机体的代谢﹑血液循环、呼吸功能等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2)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婴幼儿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又略低于成年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调节功能差,因而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3)性别因素:成年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变化,即排卵后体温上升,这与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有关,孕激素具有升高体温的作用,见图5-1。

图5-1 月经周期体温变化

(4)活动因素:剧烈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骨骼肌紧张并强烈收缩,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临床上测量体温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测量,小儿测温时应防止哭闹。

(5)进食因素:大量进食高热量和蛋白质食物可增加肝内的氧化代谢,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6)环境因素: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发生轻微的改变。

(7)情绪因素:激动﹑紧张可导致机体内分泌的调节变化,而使体温升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