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外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离不开人性化的教学,或以人为本的教学。创造性的培养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客观上为外语教学的创造性教学留存了具有发挥的空间。托兰斯的这一有关创造性的研究发现直接将外语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联系起来。
外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_外语教学心理学

第三节 外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建积极有利的创造性外语学习环境

创造性培养在我国的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在创造性教育培养的实践上更是如此。

在创造性的培养上,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的创建是最基本又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创造性的环境就无创造性可言,即使有创造和创新的萌芽,那么这样的创造或创新也会被扼杀在缺乏创造性的环境里,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事例不胜枚举。

美国著名创造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自由宽松的学校大环境学习氛围是美国及西方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的并且得以广泛认可、大面积推行的教育教学观念。

学习与创造有着一定的相互联系,但是学习与创造在教学心理意义上却是相异甚远的,学习更多地体现在了解别人已经发现或认可的东西,而创造则更多地体现在靠学习者自己去寻求别人尚未发现或尚未认可的东西。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注重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宽容、接受、认可和鼓励学习者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可以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格,主动去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如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这些都是创造性得以发展的积极性因素。

学习者的不同观点、见解往往正是学习者创造性的体现。学习者不同的观点、见解长期受到抑制和扼杀,自然也就无创造性可言,因为创造性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都没有了。不同的学习风格指的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策略方面的倾向性反应,比如说有的学生上课时,不喜欢记笔记,有的学生上课时不喜欢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而事实上不记笔记的学生和不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课上的学生,则可能分配更多的心理资源到创造性的认知学习处理或直接运用于创造性上。

在外语教学中,影响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营造的消极因素常常有以下情况:(1)教学方式呆板、老套、缺少灵活性;(2)教师课堂讲解过多,缺少学生的参与;(3)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任务过多,因而时间紧凑;(4)过分注重语言的标准性、正确性,对学生外语运用的非标准化或错误宽容不足;(5)注重以选择判断力为主的外语测试或向导,忽略外语学习或测试中的主观创造。

二、塑造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关创造性的知识里面,我们已经知道,具有创造性的人常常具有一些与创造性相关的人格特征。根据人们的研究,创造性人格特征有如冒险性、易冲动性、自发性、意见和评价的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好奇心、幽默感、独创性,对目标追求的坚韧和执著,对权威、真理及传统的怀疑和重新审视等等。[8]

从创造性人格特征可以看出,创造性人格特征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如果采用了不当的教学应对措施,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而丧失掉,从而使学生失去创造性;相反,教学应对措施得当,学生已有的某些创造性特征就能够得到保护,并且还能得以进一步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避免导致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的独创性与多样性,鼓励学生幻想,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具有创造性的人及有关事例等。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离不开人性化的教学,或以人为本的教学。“以人为本”思想源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其思想就是,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潜在地追求自我实现,即向着达到各自的最高理想化的境界方向不断的前进和发展。在人生前进的五大阶梯层次上,在人生获得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因此,在人达到自我实现之前,在满足了生理的需要之后,那就是渴求获得安全、归属与爱及尊重的需要了。在教育教学环境下,学生最希望的,也正是包括来自教师等各个方面的关心、爱护和尊重,相比之下,教师对于学生的特殊角色决定了来自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就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感到“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另外,来自教师的尊重,表现在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思维风格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宽容、认可甚至鼓励学生在思维、观点、在课业学习等方面的大胆的或错误的想法或做法,贯彻以人为本的外语教学思想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富有创造能力的人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人格特征,比如自我陶醉,自主倾向,以及具有敏锐的知觉,善于运用直觉思维和展开性摸索的思维方法。其中自主倾向表现在创造性的人身上十分明显,他们喜欢自己选定研究课题,甚至人生的道路,不轻易受别人的影响和支配,一旦选定,便付诸行动,并且在行动中还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持之以恒地把既定的计划执行下去。

创造性人格是具有创造性的知、情、意的统一。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及特征仅仅是创造性人格的一个方面,因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更主要的是一种综合的高水平的人格教育。创造性的培养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有很多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直接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同一标题的作文,同一主题的对话,同一段落的译文,在一个班上可以产生几十种不同的操作结果的版本,但这些不同的版本都可能是正确的或合理的。这种情况客观上为外语教学的创造性教学留存了具有发挥的空间。

创造性思维除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方法之外,还存在创造性思维特征的问题,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在吉尔福特的通过智力结构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征,而这其中的流畅性特征,指的是个体在回答问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做多种表达,这正好是外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特征。托兰斯的这一有关创造性的研究发现直接将外语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联系起来。因此,外语教学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空间巨大,而且易于直接实施。外语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机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结合已有的人们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成果,以及外语教学的特点,外语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被认为是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此,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受到特别注重,发散思维训练是国内外训练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是:(1)用途扩散,即尽量多设想用途。(2)结构扩散,设想出结构的各种可能性。(3)形态扩散,即设想出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4)方法扩散,即设想出某个问题的尽量多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尽量利用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词汇教学上,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外语词汇来表达相应的意思。鼓励学生对某些词汇的多种形式和用法的掌握,鼓励学生在外语方面的灵活多样的运用和表达。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的必要成分,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性想象可以通过自我设计训练、推测训练、假想训练等方式进行培养。

在外语教学中,可考虑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种贺卡,让学生自行去考虑贺卡的构形、颜色、内容、语词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进行评比,重点考虑其创新成分。

在推测训练上,可以利用既有的阅读材料和老师给定的阅读材料来让学生进行某件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推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

在外语课堂上,可采取以下方法:(1)利用课本材料进行推测训练,如推测故事结局,可能的发展或有关作者的思想等方面的内容。(2)利用教师预先准备的一件工艺品或音乐或一个小标题、小段文字,让学生去描绘潜在的可能的内容和思想。(3)利用图片或动画情景,让学生去推测相关的实际内容。这样,既不影响创造思维的训练,又不影响外语教学,反而进一步促进外语的教学,并能丰富外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假想训练就是假设一个问题情境,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假设一个不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一种假想的解决方式。在外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可以提供很多假想让学生去想象和练习外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进行一些超越时空或超越她们生活经历的想象,也可利用教科书中的一些素材让学生去发挥想象。例如,让学生假想他们自己置身于某个故事情景,或他们自己处于故事中某个特定角色的地位,情况将会是怎样,以及他们自己会有何感受,或如何去应付相应的环境,当然,学生去发挥想象的素材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去设计。例如,有个外籍老师提出让学生假设自己突然一下有足够的钱时,他们会考虑去做些什么;另外,一个外籍教师结合人们在关心和谈论千禧年,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了千禧年这一英文术语,millenium。然而,这个教师并未止于仅仅向学生提出这一个词而已,她继而引导了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想象再过一千年后,你会选择如何去选择旅行,于是,学生以此为题进行了大胆想象,其中有想象星际旅行的,有想象超时空旅行的,这样,学生在发挥兴趣盎然的想象过程中,millenium这个新词汇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同时又练习了学生的口语表达。

3.注重创造性思维策略的运用和对学生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具体体现在一些思维策略方面。发散思维仅仅是其中的最为显著和突出的一种而已,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思维策略与创造性思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例如,集体激励策略。集体激励策略又叫做头脑风暴法,就是利用集体内在相互之间的影响尽量自由地就某个问题发表各自不同见解的一种方法、策略。此方法策略有这样几个原则:(1)对提出的各种方案想法暂不作任何评价。(2)鼓励自由思考,标新立异。(3)以注重想法和方案的数量而不是质量为目的。(4)鼓励改进和综合别人的设想。此思维策略自其产生后曾一度广受西方理论界推崇,并受到广泛的实际运用。

外语教学中有不少讨论课,教师可考虑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表达其想法。另外,还有类比思考策略,即进行相似性比较;对立思考策略,即从完全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移植思考策略,即把某个问题情景的规律引用到另一问题情景中,移植的主要途径有规律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等;分合思考策略,即从思考对象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考虑问题。比如说,英语教学中的非谓语动词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括-ed动词,-ing动词和to do动词形式,于是,通过这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去把握和理解对象便是一种新的把握和理解对象的思维方式。以上这些思维策略都可以运用于外语教学中。

总之,学生的创造性不仅是可以进行教学干预的,而且还能够与外语教学这门学科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受益。这样,既满足了微观的学科教学目标的需要,又满足了宏观的教育目标的需要,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注释】

[1]熊川武. 创造性思维信息转化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第四期

[2]A.H鲁克. 创造心理学概论. 周义澄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周冠生. 个性心理学. 第55页

[4]周冠生. 个性心理学. 上海:知识出版社,第69页

[5]周冠生. 个性心理学. 上海:知识出版社,第67页

[6]汪圣安. 思维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88页

[7]张大均. 教学心理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16页

[8]A.H.鲁克. 创造心理学概论.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9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