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损伤,而同时机体又调动各种代偿机制对抗病因所致的损伤。损伤与抗损伤相互联系、相互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引起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由此可见,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是影响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而各组织、器官和致病因素作用部位的病理变化,均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一)损伤与抗损伤规律

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损伤,而同时机体又调动各种代偿机制对抗病因所致的损伤。损伤与抗损伤相互联系、相互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引起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在疾病发展中,损伤与抗损伤作用常常同时出现,不断变化(图2-1)。

图2-1 疾病时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例如:机械力引起组织损伤和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属于损伤性变化;同时,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和疼痛刺激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可使血管收缩、出血减少、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属于抗损伤性反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如果损伤较轻,通过各种抗损伤反应和适当治疗,机体即可恢复健康;反之,若损伤较重,抗损伤作用无法对抗损伤反应,又无恰当而及时的治疗,则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是影响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

应当指出,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并非固定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创伤失血的早期,小动脉、微动脉痉挛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但收缩时间过久,则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引起细胞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这就使抗损伤作用转化为损伤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区分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医务工作者应尽力支持和保护抗损伤反应,减轻和消除损伤反应,如一旦抗损伤反应转化为损伤反应时,则应全力消除或减轻它,稳定病情,促进疾病好转。

(二)因果转化规律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原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某种损害,这种损害是原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这种损害又可作为原因,引起新的损伤。以此类推,原因与结果不断转化,形成螺旋式的转化过程。因此,因果转化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在因果转化规律的作用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不断恶化,甚至死亡;但如经过有效的治疗或机体抗损伤超过损伤时,疾病过程中也可形成良性循环。在不同的疾病以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因果转化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能及早采取措施,切断因果锁链的恶性循环,就可以使疾病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如图2-2所示,外伤导致大出血,大出血是外伤这一原因引起的结果,而大出血又作为原因引起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后者又作为原因引起心排血量减少、血压降低;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血容量减少可引起血液微循环障碍,加重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结构损伤、功能衰竭,加剧循环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死亡;如及时输血输液,恢复血容量,干预微循环障碍,改善组织细胞血液及氧的供应,减少组织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形成良性循环,使疾病向康复的方向发展。

图2-2 大失血的因果转化

(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而各组织、器官和致病因素作用部位的病理变化,均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不过有些疾病以全身变化为主,某些疾病以局部表现更为突出,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降低,易患皮肤感染(疖、痈等),看起来是局部症状,而实际上是由于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在治疗中如果只注意局部处理疖、痈,而忽略全身性治疗,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相反,阑尾炎时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呕吐等全身反应,而实际上病变部位在阑尾,治疗中应以处理局部为重点。因此,只顾局部而忽视全身治疗或只顾全身治疗而忽视局部处理,都是不正确、不可取的。总之,认识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