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苏期患者护理

复苏期患者护理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苏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包括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全过程的病理变化。复苏期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一般由麻醉医生或麻醉科护士负责。急性肺水肿患者可出现泡沫痰,肺部啰音,应密切观察,及时请专家处理。

复苏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包括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全过程的病理变化。负责复苏期护理的护士,需有一定麻醉学基础,对麻药及麻醉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有一定的处理能力。熟悉呼吸机、心电图及监测仪的使用和观察。复苏期的观察和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复苏期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一般由麻醉医生或麻醉科护士负责。

(一)复苏期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舌根后坠 患者出现鼻翼扇动,胸骨切际下陷,肋间肌内陷,胸廓活动受限,异常呼吸或无通气等上呼吸道梗阻症状。处理:头后仰,托起下颌,放置口咽通气管或侧卧位。

2.喉痉挛 多发生在拔除气管内导管、吸引分泌物或放置通气管道时发生,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处理:立即用麻醉面罩给氧,严重时按医嘱静脉注射氯琥珀胆碱10~20mg,行人工呼吸

3.喉头水肿 小儿和头颈部手术行气管插管的患者较易发生,可用麻黄碱做喉头喷雾或雾化吸入。

4.管箭毒化或迁延性无呼吸 为使用肌松药引起的残余作用,须立即通知麻醉医生行气管插管,并进行人工呼吸,明确诊断后予以拮抗治疗。

5.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 胸内和腹上区手术麻醉后肺部并发症,应注意观察,及时请专家处理。

6.低氧血症 由于麻药、手术部位疼痛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易致低氧血症,麻醉恢复期需给氧,中等以上手术后宜吸氧3h或至低氧血症改善。

7.心率失常 疼痛、输液过量、低血容量、缺氧以及心率增快药物的残余作用等可引起窦性心率过快;高平面椎管内麻醉、使用胆碱酯酶抑制药以及因颅内压增高、膀胱胀满等引起心动过缓,要及时发现,给予相应处理。

8.急性肺水肿 术中处理低血压时常补液过量,当麻醉作用消退,血管张力恢复时,回心血量增加,有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此外,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是急性肺水肿发生的诱因之一。急性肺水肿患者可出现泡沫痰,肺部啰音,应密切观察,及时请专家处理。

(二)严密观察,预防意外发生

1.根据患者术中出血量、尿量及体液丢失量、输血量、输液量,给予输液纠正,使之达到平衡。

2.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出血量及出血体征,如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快,血压下降等;观察对输血、输液、升压药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

3.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首先要考虑患者有无缺氧、膀胱胀满,某些麻醉药(如氯胺酮)在苏醒期引起的幻觉也可导致烦躁。须加固定带束缚,以防坠床。

4.对脊椎手术患者,复苏期要特别注意下肢活动情况,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血肿、脊椎错位压迫脊髓,矫正角度过大引起脊髓牵拉过度等原因,可造成脊髓损伤,其恢复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如在6h内行椎板减压术,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因此,细致的观察非常重要。

5.颅脑外科手术还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血压等与颅内压变化有关体征,早期发现颅内血肿,及时减压,避免恢复期脑疝的发生;此外,应注意保持尿管的通畅,患者因膀胱胀满躁动也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性。

6.颈部手术的患者,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及切口的引流情况,防止切口部位的出血压迫气管。

7.注意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和局部循环情况,因绷带包扎过紧、石膏夹板或管型石膏的压迫,或手术区血管的栓塞,都可引起肢体的缺血和坏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8.对患者进行评估,可达到麻醉复苏指标后方可离开(表9-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