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哪些症状表明患者可能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哪些症状表明患者可能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常认为肌酐升高50%,即可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8.尿中出现蛋白质 蛋白尿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参考指标。因为排斥反应时过滤尿液的部位因肿胀而过滤孔增大,原先不能通过的蛋白质分子也能通过滤孔;另外,此时肾重新从尿液中重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下降。如果尿中经常出现蛋白质,提示转成慢性排斥的可能性大。尿中出现红细胞,其产生的原因与尿中出现蛋白质相同。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感染也可诱发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后最常见的排斥反应,同时也是患者自身能够最早发现的排斥反应。患者平时应留心自己哪方面出现了与平时不一样的症状和体征,随时与移植医生沟通,尽早发现排斥反应并给予及时治疗。如出现如下情况,应注意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1.尿量明显减少(少于1 000ml/d),甚至无尿 尿量减少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在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减少,应引起注意。

注意:如发现尿量减少,应积极寻找原因,是昨日饮水量少还是出汗、腹泻等原因失水多,如果次日测量体重无明显变化甚至减轻,那么尿量偏少也属正常现象,可继续观察。

2.发热 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一般从低热开始,为37.5~38.5℃,也可体温突然上升,超过38℃。发热常在后半夜或凌晨发生,至中午或下午时体温会下降。

注意:受凉感冒、肺部感染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出现发热;饭后即刻测体温也可达37.5℃左右。

3.移植肾区肿胀、疼痛,移植肾同侧的腿出现水肿 轻轻按压移植肾,有质硬感,且疼痛会更加重,这时肾的脆性增加,发生破裂的机会增加,故应特别注意。

注意:如果移植肾体积较大而受者较瘦小,术后早期可能会感觉移植肾区胀满不适;患者偶尔能感觉到移植肾区突然出现短时疼痛,可能为刺痛或跳痛,可很快好转,为常见现象。

4.其他 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乏力、腹胀、食欲减退、头痛、肌肉及关节酸胀疼痛、心动过速、精神委靡、焦虑不安、嗜睡等“感冒样”症状。

注意:感冒、感染、疲劳等多种原因也可引起上述症状。

5.情绪改变 患者觉得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

6.体重增加 1d内体重增加幅度大于1kg,或数天内增重了2.5kg以上,如给予呋塞米无明显反应,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很大。体重增加是少尿的结果,患者可出现晨起眼部肿胀,活动后下肢水肿或出现腹水等情况。

7.血肌酐升高 在平时的基础上升高一半就应引起注意,应再复查1次,以排除化验的误差。通常认为肌酐升高50%,即可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

注意:当抗排斥药物过量中毒、腹泻脱水、发热、应用肾毒性药物或食物等均可能使肌酐升高。

8.尿中出现蛋白质 蛋白尿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参考指标。因为排斥反应时过滤尿液的部位因肿胀而过滤孔增大,原先不能通过的蛋白质分子也能通过滤孔;另外,此时肾重新从尿液中重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下降。如果尿中经常出现蛋白质,提示转成慢性排斥的可能性大。尿中出现红细胞,其产生的原因与尿中出现蛋白质相同。

注意:CsA或FK506药物过量中毒、尿路感染、女性月经期、长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均可引起蛋白尿。

9.血压升高 大多数排斥反应常伴有血压的升高。如果平时血压在理想水平130/80mmHg左右,近几天血压超过150/90mmHg,或升高幅度超过30mmHg。

注意:精神紧张、调整药物后、休息欠佳等均可引起短时血压升高。

由于强效基础免疫抑制药CsA、FK506、MMF的使用,常使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越来越不明显,有时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基本就是血肌酐明显升高。因此术后必须定期复查随访。急性排斥反应有时与突然变换抗排斥药物有关,有时则是与迅速减药有关。如果漏服药,经济原因大幅度减药,呕吐、腹泻使抗排斥药未能完全吸收。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感染也可诱发急性排斥反应。

当出现上述症状和不适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警惕可能发生了排斥反应,随时咨询你的移植医生或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应的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尽管如此,患者也不应一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就怀疑发生了排斥反应,毕竟发生排斥反应的机会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